首頁>Club>
諸葛亮在伐魏中連遭數次失敗後,蜀將魏延向諸葛亮獻了這樣一個計謀:出奇兵制勝。 分兩步走: 第一步是大部隊,還是由諸葛亮派大軍四平八穩地出斜谷,吸引魏軍的主力和注意力; 第二步是奇兵隊。由魏延率一支精簡奇兵循穿過“原始森林”——秦嶺,東出“鬼見愁”的子午谷,然後直取“黃龍”——長安。 那麼如此良策,為何諸葛亮不採用呢?
7
回覆列表
  • 1 # 侃侃而談論古今

    有一句話叫做“諸葛一生唯謹慎”,這句話就能充分的回答這個問題。

    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存在了太多的不確定性。

    首先是子午谷的棧道狹窄,兵馬透過緩慢。而且想要達到奇襲的效果必然需要很快的行軍速度。這個在當時存在不確定性

    其次,魏延就算能夠兵出子午谷,在古代落後的通訊條件下,諸葛亮的主力部隊能不能及時跟進也是一個問題。如果不能,那麼就可能陷入孤軍作戰的地步。

    再次,諸葛亮或者蜀國輸不起。在夷陵之戰之後,蜀國的軍力就是三國之中最少的,而且蜀國的人口也是最少的,底子薄,一旦子午谷奇謀失敗,數萬人的生死,諸葛亮賭不起也不敢賭。

    所以諸葛亮只能選擇步步為營穩紮穩打的方式去打

  • 2 # 古今通史

    您的關注就是我的動力

    我覺得諸葛亮沒聽魏延的話算是對了,按當時的條件來說確實有點異想天開,首先擺在面前的就有六大問題。一、道路難行。二、時限過短。三、敵軍不退。四、輜重糧草。五、敵方援軍。六、一旦晚到那就是臭棋一招,不單沒有什麼奇謀效果,而且還憑空少了一支生力軍。

    一、道路難行,這個容易理解,所謂奇謀就是在敵方想不到的時間,以敵方想不到的方式,出現在敵方想不到的地方。但是子午谷太過難行,人還好說,路上吃喝輜重糧草怎麼辦,5000人打野食那就開玩笑了。

    二、時限過短。10天到,這個時限根本不可能,不眠不休也夠嗆,路程是不遠,但是那都是需要棧道才能前行的,包括丞相在內走斜谷也要有棧道,你走的快沒用,那個時代的棧道尤其是偏僻的棧道維護保養的都不夠好,等把棧道都修復了再通行,這本身就耽誤了極多的時間。

    三、敵軍不退。魏延從哪兒得知的人家見了你就會跑呢,你哪來那麼大威勢呢,人家打不過就不能龜縮在城裡防守等救援麼,為什麼就非要跑哩······太過於自信了,長安城可是大城不是土卡拉堆起來的,再說城將就是再廢物,左近還有郭淮呢。

    四、輜重糧草。就算敵人跑了,他會給你留糧草?就是再傻的將領手底下也得有幾個明白人吧,跑就跑了還把糧食留給敵人打保衛戰那不是傻的沒邊了。沒有糧食你魏延吃什麼。

    五、敵方援軍。如果魏軍不逃跑,一直堅守,你能打幾天?說不定幾天時間人家援軍就到了,一旦郭淮趕過來那必定會包一個皮比餡厚的大餃子!還奇謀,最後會變成笑話吧。

    六、一旦晚到那就是臭棋一招,不單沒有什麼奇謀效果,而且還憑空少了一支生力軍。

  • 3 # 各種完美

    我覺得以諸葛亮的能力和謀略,肯定也想到過子午谷進軍,畢竟漢高祖就曾派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走的就是子午谷。然諸葛亮沒有制定這樣的計劃,肯定是有過深思熟慮的,也所以才當場就否定魏延的提議。

    有人說是因為諸葛亮不信任魏延,這個想法錯了,諸葛亮如不信魏延,就不會帶著他北伐了,相反,諸葛亮還是很倚重魏延,魏延在劉備時期就是鎮遠將軍,北伐時大破郭淮更被封為南鄭侯。

    還有人說是諸葛亮過於謹慎,沒有聽取魏延的提議,而錯失了北伐成功的大好機會。這裡還要說一下魏延的提議兵出子午谷是打哪裡,演義中說魏延是要直取長安,而後諸葛亮大軍出斜谷來會和。三國志中這樣說:“延每隨亮出,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如韓信故事。亮制而不許。延長謂亮怯,嘆恨己才用之不盡。”這裡說的是要取潼關。這兩種說法看似相似實際大相徑庭。

    如取長安無異於自取失敗,因為不確定的因素太多。首先十日之內能否到達長安都是未知之數,後來曹真伐蜀之時也走的子午谷,“曹真發逾月而行才半谷,治道工夫,戰士悉作”,一個月也才走了一半的路。還有就是子午谷還不能有任何防備守軍。如不能十日內到達,長安援軍一到計劃失敗。即使十日內到達長安,守備真的會像魏延說的望風而逃嗎?長安城易守難攻,只要堅守三五天,不用援軍到達,魏延帶的糧草就用盡了。所以取長安肯定是不行的,諸葛亮必會反對。

    那麼取潼關呢,這個才是真正有可行性的方案。韓信也是守住潼關而後把整個西北地區一點點的平定的。假如換位當時不是諸葛亮,而是曹操,想必會同意這個計策。這是個人風格決定的。曹操有軍事冒險精神,這從曹操一次次以弱勝強中可以看出,當然還有赤壁之敗,這些都能反應曹操有冒險精神。但是諸葛亮不會做這個選擇,因為就算計劃成功,接下來就要面對魏國傾國之力的進攻,就等於把整個蜀國像籌碼一樣押上去。一邊要堅守潼關以拒魏國主力,一邊要迅速攻佔長安獲取糧草,還要面對隴右涼州的魏軍。潼關雖然易守難攻,是兵家必爭之地,可是曹操就在潼關打敗了馬超的。就算潼關守得住,那麼漢中呢?益州呢?舉國之兵盡出,打一場生死之戰,就算魏國不來打你漢中益州,江東還有孫權蠢蠢欲動呢。

    由此可見,之所以沒有同意魏延的提議,是諸葛亮預見到無論魏延是否成功,蜀國都危矣。

  • 4 # 故事裡面的小黃花

    228年,諸葛亮上書《班師表》給劉禪後。講述了北伐的重要性,正式拉開了北伐的序幕。魏延當時提出子午谷計謀,能夠一舉拿下長安。可是被諸葛亮回絕,以諸葛亮的能力和謀略肯定也想過,回絕的原因我想有下面幾點原因:

    一、魏延從褒中進入子午谷再到長安,必須要在10天內完成,還不能驚動一路上的哨兵,才幹順利抵達長安城下。曹魏的援軍即便發現了也要在20天后才能趕到長安。不過這只是魏延的想法。別忘了之前有司馬懿平孟達的事蹟。一個月的路程司馬懿僅僅用了8天就到了。

    二、魏軍從關東趕往長安,道路平坦一望無際。諸葛亮走斜谷的千里棧道,跋山涉水的,肯定沒有魏軍更快到長安,而魏軍會先吃掉魏延。

    三、魏延要想10日到長安,身上就不能帶更多的糧食。如果夏侯懋死守長安呢?要知道長安城可不是通常的小城池,防護必定鞏固。魏延如果沒有一舉拿下,糧草短缺將帶來更大的隱患。

  • 5 # 相當的方法

    子午谷是一條小路,非常狹窄,周圍兩邊全是高山。當時又是七月天氣,天降大雨,道路難走。“子午谷奇謀”講究的是快速突襲,後世闖王高迎祥曾嘗試過這個提議,不料被孫傳庭以逸待勞。此役,孫傳庭擊敗闖王高迎祥五萬精兵,俘獲高迎祥,將其凌遲處死!

    可以說“子午谷奇謀”若能成功,那麼曹魏半壁江山難保,但本身風險很大,說不好就全軍覆沒!

  • 6 # 蒼穹孤鷹

    為何諸葛亮不採用魏延計謀,出奇兵從子午谷直取長安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搞清楚當時的天下大勢,特別是魏蜀的形勢。曹丕篡漢後,吸取了曹操南下的教訓,專注民生,提出了十年休養生息的建國大計,加上曹魏富源遼闊,人口眾多。並且人才倍出。所以,魏的國力是蒸蒸日上。曾記得諸葛亮在隆中對時給劉備提出的伐魏大計嗎?這個伐魏大計的前提條件是:“一待天下有變。”主要指魏的變化,而這個變化不是說魏變好了,而是說魏出現內亂的時候,才是出兵伐魏的前提。可是,面對著國泰民安、蒸蒸日上的曹魏,諸葛亮擔心自己等不到曹魏有變的時候啊!

    人定勝天,沒有條件怎麼辦?諸葛亮要創造條件,創造曹魏大亂的條件,主動北伐!

    注意了親們,諸葛亮北伐的目的是打亂曹魏的發展大計,讓曹魏出現內亂。而不是要滅掉魏國。更不是讓魏蜀立馬就進行決戰。以當時蜀漢的實力和曹魏決戰獲勝的希望是很渺茫的,這一點諸葛亮心中比誰都清楚。

    明白了當時的魏蜀形勢和諸葛亮北伐的目的,就不難理解諸葛亮為何不採用魏延的計謀,從子午谷出奇兵襲取長安了。

    魏延的計謀若果僥倖獲勝,那麼,能不能守的住和能守多久就是擺在眼前的問題?曹丕雖然不及其父曹操英武,但也是一代英主,更兼司馬懿老謀深算。回過神的曹魏的反擊,不論是哪種結果都是諸葛亮不能接受的。即便曹魏不能速勝,在長安的堅城下打成消耗戰,試問蜀兵的兵員補濟和糧草怎麼接濟,只會越打越少,失敗是早晚的事。這就變成了魏蜀的決戰,結果是諸葛亮不能接受的啊!

    毛澤東評價魏延的這一計謀是說:“魏延怎麼也不會想到諸葛亮北伐的目的。只會為計謀的沒有被採納而生氣。”

  • 7 # 粉色79085091

    假如當初諸葛亮採用了魏延的計劃,奇襲子午谷,那麼最終會取得勝利嗎?我覺得還是有可能的,為什麼會這麼說呢?因為那個時候司馬懿還沒有總領朝政,那個時候,曹睿還沒有開始重用司馬懿,所以這個時候,蜀漢是有機會,那麼假如說當時諸葛亮真的採用了魏延的計劃,去實施的話,有可能曹魏根本看不到,會有這樣的套路,最終就有可能兵敗了。都說兵敗如山倒,真的就是這樣的,然後東吳看到了,曹魏已經不行了,然後也會發兵攻擊他。這樣的話,微博就要滅亡了,所以當時諸葛亮沒有采用這樣的計劃,其實是非常失誤,就像行兵打仗總歸是需要死人的,然後在這個過程當中,其實可以拿5000人去做一個實驗,如果能夠成功的話,那最好不能成功的話,就當他們壯烈犧牲吧。諸葛亮還是平時太謹慎,都說平時太謹慎也是比較好的,這樣就可以百戰百勝,但是有些時候有些機會,有些戰機就是因為太謹慎才會錯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是蕁麻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