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社會生活博覽
-
2 # Mer86
鄔思道這個名字,最早出自二月河的《康熙大帝》一書中,後來創作《雍正皇帝》時繼續沿用了鄔思道這個人物。網路上關於鄔思道的人物介紹,其實都是網友瞎編的。
網路上關於鄔思道入幕田文鏡的記載,出自於清末李嶽瑞的《春冰室野乘》一書。這本書現在網上可以看到全文字,其中關於鄔先生的故事,是書中第二十段《田文鏡之幕客》。我把全文截下來了:
從上圖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李嶽瑞的這篇文章中沒有一處寫到過『鄔思道』三個字,文中凡是提到田文鏡幕僚時,只有『鄔某』和『鄔先生』這兩種稱謂(紅線標示)。
既然李嶽瑞並沒有在文中寫出『鄔思道』這三個字,又憑什麼認為田文鏡的幕僚就是鄔思道呢?就算田文鏡真的有個幕僚姓鄔,那人家也是姓鄔而已,難道姓鄔就一定要叫鄔思道?
李嶽瑞《春冰室野乘》,創作於1909年。在此書之前,別說鄔思道了,就連鄔先生這三個字都很難在其它史書中找到。
所以,我可以很負責任的講。在二月河創作小說《康熙大帝》之前,歷史文獻裡面絕對沒有鄔思道這個人的任何記載。百度百科中的鄔思道詞條,給鄔先生冠上大名『鄔思道』,還給他冠字『雨露』,甚至連生卒年份都有。這就是純粹瞎編了!(應該是網友看到鄔先生三個字時,錯誤的聯想成了鄔思道。)
可能有人會說,不是還有那本田文鏡寫給雍正請安折嗎?裡面有雍正『朕安好,鄔先生安否?』的硃批。這難道不是鄔思道存在的證據?
首先,《春冰室野乘》這本書裡面提到的田文鏡請安折,我沒有見到過原本。如果誰見到過原本,可以照張相發給我,讓我開開眼。
其次,就算雍正真的給田文鏡寫過『鄔先生安否』的硃批。雍正也只是說『鄔先生』,並沒有提到『鄔思道』這個名字。
總之還是那句話,《春冰室野乘》裡面提到的鄔先生,人家只是姓鄔而已,李嶽瑞並沒有寫出鄔先生的大名。用《春冰室野乘》當做佐證,並不能證明田文鏡的鄔姓幕僚就叫鄔思道。
所以,真正創作鄔思道的人,是二月河。
鄔思道作為小說虛構人物,最早出現在《康熙大帝》的第三卷中。由於內容太多,這裡寫不下。所以我引用《康熙大帝》第四卷的第十四回的內容。
原文是:
康熙二十二年,南京科場出了舞弊大案。鄔思道煽動舉人們鬧事,五百多人,抬著財神衝進貢院,把主考嚇得抱頭鼠竄。因為風波鬧得大大,康熙聽了高士奇的進言,沒有大殺大砍,只處決了幾位主考,可是鄔思道卻因帶頭鬧事,而被朝廷下令通緝。打那以後,鄔思道潛逃在外,流落江湖十幾年,一直等到大赦,才保住了性命。後來,胤禛奉旨出巡,半路上遇見了鄔思道。倆人說得投機,四爺便收下了他,帶回府裡,敬若上賓。在《康熙大帝》完結後,二月河又創作了《雍正皇帝》一書。在書中的第一卷第一回中,鄔思道又出場了。
PS:原著中有個小bug,《康熙大帝》中,鄔思道大鬧考場是康熙二十二年,而在《雍正王朝》中則改成康熙三十六年。同一個作者寫的兩本書,時間卻不一樣……
小說原文截圖:
關於鄔思道的來路:
小說中的鄔思道,簡單點說。就是年輕時參加南京會試。因為考官存在舞弊的情況,鄔思道憤怒之下帶領所有考生大鬧考場。最終導致主考被問斬,他自己也被通緝了十年。在逃亡過程中,有條腿被水匪打斷了。(電視劇中改為十年徒刑,雙腿有嚴重的風溼。)
在跑路期間,他的老丈人嫌棄他,單方面悔婚。把女兒嫁給了八爺黨的門人黨逢恩。後來鄔思道偶遇雍正,被邀請到北京,幫助雍正謀劃爭儲。可謂是新賬舊賬一起算,鄔思道並不完全是為了幫助雍正。他更希望讓八爺黨倒臺。這樣的話,他就可以報復嫌棄他的岳父了。
最後來個總結:歷史上的鄔思道沒有什麼具體的記載,他在康熙朝幫雍正參謀過什麼事,也沒有相關的史料記錄。所以,可以很肯定的說,歷史上應該沒有鄔思道這個人。
晚清的時候,紹興師爺流行,師爺這個圈子裡面以鄔先生為“祖師爺”。鄔思道的具體事蹟都是後來的紹興師爺們回憶、加工、編造出來的,而且各種說法也不一樣,有自相矛盾的情況。可以這麼說,鄔思道的形象,就是紹興師爺們理想中的完美形象。
二月河小說裡的鄔思道,就取材於晚清的紹興師爺的這種傳說,其真實性基本就是三個字:呵呵呵……
-
3 # 小崔說歷史LanyaLanya
鄔思道出自有名的“師爺”之鄉——浙江紹興,生於康熙二十七年(1687),終於乾隆初年(約1736)。其自幼好學上進,卻屢試不中,後經細細打探,卻原來是主考官從中作弊,一氣之下,便帶著一眾舉人聚眾“上訪”,結果被官府捉拿入獄,受盡折磨並被打成殘疾。出獄後,只好離鄉遊走於州府衙門做起了“師爺”。
歷史上真實的鄔思道師爺之路走得和電視劇《雍正王朝》裡所表現的正好相反。歷史上的鄔思道是先在河南巡撫田文鏡府上做師爺,而後出了名,才到京城雍王府的,而不是像電視劇《雍正王朝》裡說的那樣,是先在雍王府,幫助四爺成功做了皇帝之後才去的河南田文鏡那裡。
在當時清朝中央政府及地方各級衙門裡的主官身邊都有一位深謀遠慮的高參,當時叫“師爺”,也叫“幕僚”,其職責就是專門幫助主官大人撰寫公文、奏摺、以及處理日常政務。而這位鄔思道則是清雍正朝河南巡撫田文鏡重金聘請的“師爺”。在田文鏡行政過程中,鄔思道以其超強的前瞻性,極強的洞察力,和深厚的創作力,幫了田文鏡不少大忙,最為典型的便是主導田文鏡成功彈劾雍正皇帝的孃家舅舅隆科多一案,使得田文鏡能夠被雍正皇帝刮目相看,頗為器重,得到了一般地方大員和封疆大吏得不到的恩寵。
後來,鄔思道將其在田文鏡巡撫衙門撰寫的所有公文編著成《撫豫宣化錄》,並以田文鏡的名義公開刊行,書中所記述的鄔思道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所感、所悟,極具思想性,超前性,實用性,被全國各地各級府衙師爺們奉為圭臬。
回覆列表
在“雍正王朝”電視劇中,鄔思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深諳帝王之術,謀略無雙。為八阿哥奪嫡出謀劃策,是雍正最倚重的人物。那麼歷史上他真正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呢?
其實,歷史上也確有鄔思道其人。他字王露,是清代紹興人,腿有殘疾,小時家庭貧困,由遊幕為生,曾做過田文鏡幕下。
鄔思道自幼聰明好學喜歡讀書,和許多讀書人一樣,想以讀書來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不過,可惜的是年輕的時候他總是懷才不遇,多次參加科舉考試都屢試不第。為了維持生計,鄔思道無奈之下只能放棄科舉考試,轉而以遊幕為生。
有段時間,鄔思道住河南開封,因為他智謀無雙,被許多人奉為上賓。當時,還是河南巡撫的田文鏡,手上有一件非常棘手的案子,便慕名將鄔思道請入府中,於是此後鄔思道便一直輔佐田文鏡。
就這樣,在鄔思道的幫助下,此案得以解決,上報北京刑部時順利透過,不像以往屢遭批駁。鄔思道因此得到了田文鏡的信任。在鄔思道的幫助下,田文鏡的摺子多和上意,漸漸的出頭,被提拔升級。
當時權臣隆科多,仗著是雍正帝的舅舅,常常做些囂張跋扈的事情,還不斷逾越王法。雍正難以忍受,心中很想懲治這個舅舅,但是朝中大臣卻遲遲沒人敢於對隆科多進行彈劾。這是隻有鄔思道看透了雍正帝的心理,他勸說田文鏡對隆科多進行彈劾。
田文鏡雖然有一時的遲疑,但與鄔思道長期的相處,知道他是一位有膽有謀之人。他考慮再三,便同意了鄔思道的謀劃。
於是在鄔思道的指點之下,田文鏡變大膽的向雍正,呈上了彈劾隆科多的奏章。
雍正帝看了之後,感覺正合心意,當即奏章發交六部核議,最終定了隆科多的多項嚴重的罪責。
隆科多被懲治之後此事,田文鏡受到雍正的信任,鄔思道也因為這件事情聲名遠播,開始受到雍正的重用,也開始被世人熟知。這就是鄔思道的來路,以及他雍正皇帝相識的過程。
在《雍正王朝》中,鄔思道是一個不可缺小的人,他足智多謀,料事如神,對整個故事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雍正許多步伐和舉動都離不開他的謀劃,他起著“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巨大作用,才能使雍正帝最後在眾多皇子中脫穎而出,繼承了大清皇位。
在二月河的小說《雍正皇帝》第一卷九王奪嫡的第一章“他鄉遇故知”裡面,當時康熙四十六年,時為四阿哥的雍正和十三阿哥,到達老揚州。在一處酒樓,看到了鄔思道。
當時鄔思道同窗在揚州為官,此人正隊鄔思道,出言譏諷,豈料鄔思道更勝一愁,出言受到了旁席四阿哥的欣賞。這時,四阿哥便有意拉攏。這是鄔思道與雍正皇帝相識的開始。
後來由於鄔思道,在京城有位表妹曾定親,他尋婚至京,卻發現表妹另嫁他人,而表妹的夫婿卻有意加害於他,他在逃離時,巧遇見四爺的親信在雨中等他,才同意為四爺辦事,成為幕僚。
其實,關於鄔思道,如今流傳的許多他的事蹟,大部分都是當時的紹興師爺回憶、加工和編造出來的。其事蹟真實度,可能並不高。
二月河小說中的鄔思道,很多方面都是取材於晚清之時紹興師爺的說法,那麼自然與歷史上真實存在的鄔思道相去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