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上和光下同塵
-
2 # 世邁童蘊學堂
教育教人以知識,是因為再沒有別的東西可教。但知識並不能代替思維,如同思維不能代替知識一樣。在大多數實際生活中,知識從來就是不完全的(因為我們處理的事情往往涉及將來),所以我們需要思維。創造力也是一種思維能力,它並不是漫無邊際、天馬行空式的創意,而是能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創造新事物、幫助人適應環境的能力。
但相對來說,並不是比較聰明的人,就一定有較高的創造力。事實上,歷史上有很多有成就的人,本身智商不一定很高,書也不一定讀得呱呱叫,但因為他們點子多、心思巧,遇到問題決不放棄,所以成就反而比一般人高出許多。知識與思維有密切的聯絡,但決不是同一個東西。有些孩子非常善於思考,很有創造力,但在校的考試成績可能很一般;有些孩子的考試成績非常好,但不善於獨立思考,沒有創造力,所謂“高分低能”就是指這類學生。因此,孩子讀書、學習,有著雙重的目的:一是掌握知識,一是發展思維技能。
大多數父母和教師往往注意前者而忽略後者。但教授一門知識課的更為重要的意義恰恰是為了使孩子的思維技能得到發展。“教育就是叫人去思維”,這句話很有道理。
所以,家長在培養孩子的思維力方面應注意一些方法:
一、要善於對孩子發問問題是思維的起點,發問對於培養孩子是很重要的。要想激發孩子的潛能及創造力,父母必須掌握向孩子發問的形式和技巧。要善用發問的技巧,也學會聽孩子發問。因為這既有助於增進親子關係,更可激發孩子的思考能力,同時可培養其表達能力。發問時,不要只問對或錯的封閉式問題,最好依據孩子的能力,問一些沒有惟一答案的開放性問題,如:茶杯有些什麼用途?多少加多少等於10?等等。
臺灣學者陳龍安總結出發問技巧的“十字訣”這“十字訣”
是:假、例、比、替、除、可、想、組、六、類。
“假”:就是以“假如……”的方式和孩子玩問答遊戲;
“例”:即是多舉例;
“比”:比較東西和東西間的異同;
“替”:讓孩子多想些有什麼是可以替代的;
“除”:用這樣的公式啟發,除了……還有什麼;
“可”:可能會怎麼樣。
“想”:讓孩子想象各種情況;
“組”:把不同的東西組合在一起會如何。
“六”:就是“六何”檢討策略,即為何、何人、何時、何事、何處、如何。
二、為孩子創造“想問”的情境孩子積極思考,主動提出問題、這對孩子思維的發展極其重要。或許有些父母會問,如何才能讓孩子想問、會問?要讓孩子想問題並提出問題,一個重要的做法、是安排一個情境,以激發孩子想問的興趣。
所謂安排“情境”,有某些技巧可依循。首先,讓孩子感到好奇。如故事說一半、讓孩子好奇地想問結果;玩猜謎遊戲,給一些暗示,等等……;然後引導孩子如何問得清楚,而且能有禮貌地問。其次,鼓勵孩子積極思考,主動提出問題。在孩子的天性中,有一種求知的慾望、他們心中原本有著無數個“為什麼”,想了解這個奇妙世界的本來面目。是成人習以為常的姿態和不以為然的態度,逐漸扼殺了孩子的這種求知衝動。
因此,父母如果能夠有意識地引導孩子,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鼓勵孩子積極思考,對孩子的提問努力表現出自己的興趣,與孩子一起去思考,去尋求未知的答案,孩子提出問題的慾望就會不斷增強。
三、訓練孩子的發散思維我們經常碰到以下兩類問題:一類問題,就像課本上的習題——提出的問題很明確,要求我們運用已經學過的某些知識,針對問題“聚會思維”;而這個問題的正確答案往往是惟一的,這就像我們回答“1十1”只能等於2,等於別的就意味著錯誤。另一類問題,就是可能有多種答案的問題——有時問題在開始時並不十分明確。
其實我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大量問題都是屬於這種型別。解決這類問題,除了要努力明確問題外,還要打破平時習慣想法的束縛,將自己的思想從不同途徑、不同角度擴散開去考慮問題,這叫“發散思維”;而這個問題的答案,往往是很多個創造性的設想,並且不能絕對他說哪個設想最好,只能根據實際的情況,評定某個設想更為合適。
比如“回形針有什麼用?”這樣一個問題,有興趣的話,您可以先考考自己的小孩。發散性思維要求一題多解,供參考的答案有:回形針除了可以用來“別住紙張”外,還可以有以下的用途:可以讓回形針利用襯衣口袋,別住“服務員”或“小隊長”等標誌;可以用它代替髮夾,夾住散亂的頭髮;也可代替領帶夾子;假如有很多回形針的話,可以把它們聯結起來,成為鏈條;可以把回形針的一頭拉開,代替牙籤,剔除牙縫中的食物殘渣(當然最好不要這麼做);同樣可用它剔除地板、桌子緩和指甲縫的髒東西等等;必要時,可以把整個回形拉直,當作鞋帶使用——把它穿過鞋帶孔扭結起來;把回形針縫在窗簾布上端,代替窗簾圈;可將它別在紙模型飛機的頭部,做重錘用;將許多回形針串聯起來,還能做項鍊,等等。
下面是一則成功的家教案例:
鼓勵孩子“異想天開”兒子上小學二年級的時候,有一天數學老師讓人捎口信要我們去,告訴了我們這樣一件事:數學教學正進入直式運算階段,學生們都能按照老師的要求,從低位向高位順序運算,惟獨兒子別出心裁地從高位到低位進行逆向運算,經老師指出後,他竟頑固地一意孤行。
我們回家盤問時,兒子振振有詞:“左邊算到右邊是我想出來的竅門。對聽這麼一說,我們意識到,兒子雖然違背規律進行運算,卻透露出一種萌芽狀態的獨創精神。於是我們在對他的“找竅門”給予充分肯定之後,循循善誘地告訴他,對自己周圍的事物要多方位地觀察,對思維結果還需驗證,驗證的標準就是看它的實際效果。然後,我們與他一起分析逆向運算的弊端。
最後,他口服心服地毅然忍痛割“愛”了。孩子總是要長大的。父母不是包辦替代,而是要充分尊重孩子的主體地位,讓孩子從小樹立主體意識,從各方面給予他“參與”的機會。
記得小學三年級一次數學考試,兒子對其中一道文字題有異議,我們馬上會面數學老師,家長和老師一起鼓勵孩子要有勇氣,大膽敘說,據理力爭。
當確定孩子的異議是正確的時候,我們進而告訴他即使書本也有不正確的地方。我們並不認為“聽話”是好孩子的唯一標準,我們要求他對父母和老師也不要一味服從和依賴。按照傳統觀念,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長(其中首先是父母)對其子女實施的教育。而按照現代觀念,家庭教育則是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員(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間相互的影響和教育。
-
3 # 運營邏輯思維
一塊磚,請說出100種用途。
你可以先嚐試一下,自己能寫出幾種。
我們來大致說幾種:可以蓋房子,可以當武器,可以寫字,可以雕刻成藝術品等等。
只要你去想,它的用途就有無限多。
講這個問題,是想說,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發散性思維,總能幫你解決問題。
我們回到正題
首先,發散性思維,有助於兒童創造力的激發。
兒童天生具有豐富的想象力,我們要鼓勵兒童進行發散性思維的思考,想象力會被無窮的放大。同一個東西,同一件事情,透過發散性思維,會讓它變得更有創意。
其次,發散性思維,有助於兒童大腦越來越靈活。
我們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明明知道,卻一時想不起來。比如,你說出帶紅字的詩句。如果你說不出,說明從小沒有進行發散性思維的訓練。兒童如果有發散性思維,會變得聰明伶俐。
最後,發散性思維,有助於兒童解決問題
在不斷成長過程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發散性思維會讓孩子舉一反三,遇到一個問題,發散到另一個問題的解決辦法,這是一個了不起的邏輯思維習慣,會終身受用。
希望這些能幫助到您。
-
4 # 學習一定有方法
什麼是發散思維呢?
我曾經在一本雜誌上看過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媽媽從市場上買回一條活魚,女兒走過來看媽媽殺魚,媽媽看似無意地問女兒:你想怎麼吃?煎著吃!女兒不假思索地回答。媽媽又問:不能怎麼吃?油炸!除了這兩種,還可以怎麼吃?女兒想了想:燒魚湯。媽媽窮追不捨:你還能想出幾種吃法嗎?女兒眼睛盯著天花板,仔細想了想,又想出幾種還可以蒸、醋熘,或者吃生魚片,女奴還要女兒繼續想,這回女兒思考了半天才答道:還可以醃鹹魚、曬魚乾吃。媽媽首先誇獎女兒聰明,然後又提醒女兒:一條魚還可以有兩種吃法,比如魚頭燒湯,魚身煎,或者一魚三吃、四吃,是不是?你喜歡怎麼吃,咱們就怎麼做。女兒點點頭:媽媽,我想用魚頭燒豆腐,魚身煎著吃。
以上媽媽和女兒的這一番對話,實際上就是在對孩子進行發散性思維訓練。
發散思維也叫作輻散思維,求導思維。發散思維是不依常規,尋求變異,對給出的材料和資訊從不同角度、向不同方法或途徑進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一種思維方式,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創造性思維。
心理學研究表明,創造性思維既非與生俱來,也不是少數成績好的尖子生所特有的。研究發現,85%的創造性,只需要具有中等或中等以上的智力。因此,在生活和學習中,經常進行發散思維能力訓練,就可以讓我們的思維變得流暢、多端、靈活、新穎和精細,從而更大程度地提升我們的創造性。
有一道智力測驗題:“用什麼方法能使冰最快地變成水?”一般人往往回答要用加熱,太陽曬等方法。但如果發散思維,答案卻是去掉“冰”字偏旁兩點,就變成水了。這就打破了思維定式,拓寬人們的想象了,美國心理學家戈爾曼認為,影響一個人能否成功的諸多因素中,智力因素僅佔20%,而非智力因素要佔80%。培養髮散思維能力、激發創造性是給自己提供一個能充分發揮想像力的空間的契機,讓自己也有機會“天馬行空”“異想天開”。要知道,發散思維能是產生創造力的不竭源泉。中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得好: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但每個人的創造性卻存在很大的差異,其中的關鍵就是培養。
回覆列表
兒童的全面素質的發展,教育部明確的提出,要在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育方面全面而均衡的發展!
每個兒童是一個完整的身心靈複雜的感受系統,也有相對的靈機應對系統,及先天的資訊複雜的遺傳系統,
也及後天的環境與人的全面教化系統!
簡單的說,兒童內在資訊中有什麼,
就會在外環境中發散出什麼!
另一方面,兒童能吸收到什麼,也能相應的發散出什麼!
教育部門開設的所有學科,都能訓練各種各樣的思維!學科不一樣,所需要的應對的學習方式與思維方式均不太一樣,均會有各種各樣的應對思維特點!
綜合起來簡單的說,全方位素質應對得好的學科,相應的得分就會高一些!
人的感知是一個極為靈性極為複雜的運作系統,無法精確的去計量,所有的思維方式都會運作,
來怎麼樣的挑戰,就要訓練怎麼樣好的相應的應戰!
這是一個全生命資訊應對系統………!
不是一個簡單的發散思維就說得完全,說得清楚的!
就簡單的說這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