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你加油我歇會

    這得看你是怎麼定義“撲街”這個概念的,如果是從商業角度,這部電影即便不算失敗,也算是不成功了。

    首先說我很只吃李安,這部電影我也去電影院支援了,雖然我不願意面對這個事實,但實際上這部電影就是賠錢了。如果作為一部文藝片,那賠錢與否還放在其次,但這部電影是商業片,就是以賺錢為目的的,賠錢就是最大的失敗。

    李安一直心心念唸的,就最新的電影技術,追求最新的拍攝手法。在《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時,第一次採用120幀,4K的技術,世界首創,當時全世界就只有四家電影院能播放這種效果。但今年,全世界能播放這種技術水準的電影院,已經有幾十家了,而第二部用這種技術的電影,還是李安拍的,除了他沒有人敢嘗試。

    或者是其他導演還都接受不了,或者是其他公司還不相信有別的導演能有這種號召力,把觀眾拉進電影院看這樣的電影(很遺憾,李安這次的號召力也不夠)。

    其實李安已經是華人之光了,不需要再用什麼電影來證明,他只是想追求更優秀的技術。

    撲街,並不影響他的地位。

    以上。

  • 2 # 彬哥V影視

    國慶檔之後,本以為還可以期待兩部大片,暗搓搓地準備好電影票錢。

    但時至今日,沒想到會這麼失落:

    李安的《雙子殺手》票房撲街,口碑也持續走低;

    昆汀的《好萊塢往事》也由於不過審而被撤檔。

    《雙子殺手》雖如期上映,但卻遭到了巨大的質疑。

    距離上映已經過去了11天,票房卻停留在了1.8億。

    李安新片在上週五首映,首周票房1.49億,位居周票房第四名。

    在北美,《雙子殺手》首周票房2055萬美元,約1.46億人民幣。

    口碑上,各大平臺的得分也不甚理想。

    豆瓣評分為7.1分,在李安執導的劇情長片中,僅高於6.7分的《綠巨人》。

    在國外的爛番茄上,僅有25%的新鮮度,觀眾評分還稍微能看點:84%。

    IMDb的評分則更難看,上萬人評分,僅有5.7分,還沒到6分的及格線。

    這部投資高達2.4億美元(拍攝成本1.4億,宣發費用約1億)的大製作,可以說這次虧損巨大。

    目前,取得的全球票房嚴重不足預期。

    據業內分析,《雙子殺手》最終將至少虧損7500萬美元(約人民幣5.3億元)。

    接連的失敗,對李安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但這沒有完全抹殺李安的執念,他還有第三部 120 幀影片《馬尼拉之戰》的計劃。

    《馬尼拉之戰》是一部描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拳擊界的電影,重頭戲是喬·弗雷澤與阿里兩個拳王之間那場被稱為“馬尼拉式震撼”的傳奇之戰。

    這才是李安最想拍攝的120 幀影片。

    甚至傳言為了這部真正想拍電影的投資,李安才接下《雙子殺手》的拍攝。

    這部來自二十年前的劇本,今天看來,即使加入了李安哲理式的加工,依然不太能被接受和喜歡。

    影片講了一個老套的故事——

    一個頂級殺手,即將退休時,突然開始被“克隆版、更年輕的我”追殺,而這背後是一個驚天陰謀……

    自我對決,父與子的主題,實在是缺乏創意,吸引不了觀眾。

    但也並非無亮點:主演威爾·史密斯的演技,120幀的拍攝技術......

    還有克隆技術,51歲的威爾·史密斯一人分飾兩個年齡段的自己。

    比如劇中那場戲(輕微劇透):

    23歲的克隆人Junior在得知自己死後,將不能再被複制。

    一股糾結與絕望交織的深情,在依然殘留著少年氣的眉眼間蔓延開來,幾個眼神便把人物悲涼的宿命感道盡。

    難以想象,這個瞬間,來自一位51歲男演員的演繹。

    在李安120幀的高畫質畫質前,威爾·史密斯交出了一份動人的答卷。

    不得不驚歎,“史皇還是史皇啊!”

    話說回來,影片既有“史皇”的演技加持,也有李安對120幀+4K的電影技術的探索與堅持,為何我們還是仍舊無法喜歡上這部《雙子殺手》呢?

    是的,李安在新技術3D、4K、120幀影像上的堅持與努力,始終讓人尊重與佩服。

    在整個華語圈導演中,李安都是一位特別有勇氣去探索新技術,為電影行業帶來改革。

    與他溫和、慈祥的外表不同,其實他是一位十分有野心的導演。

    他執拗、討厭重複的東西,渴望挑戰。

    從對他的採訪中也得知,他想要嘗試不同的拍攝題材。

    從他的作品中也能看出來,他已經嘗試過古裝片、西部片、愛情片、家庭倫理、超級英雄、冒險、名著改編等。

    這次的《雙子殺手》,則是一部帶有科幻元素的動作片。

    對於一個極具冒險精神,討厭重複的導演來說,又一次挑戰新技術,的確極具誘惑力。

    “就是我拍片的時候,我老是往不安全的地方走。如果不是這樣的話,我會有一種不安全感,所以冒險變成常態。”

    之前拍攝《比利·林恩》時他就說過:

    用120幀3D拍攝電影,其實還有太多值得探索的地方,包括攝影、燈光、場面排程,甚至演員的表演,其實都要跟過去拍電影不一樣,也都需要有新的探索。

    所以,這次的《雙子殺手》,也是李安在學習新的拍攝手法。

    他對120幀的堅持,看得出他想要的是一場電影屆革命。

    當然,這並非為了留名影史,李安早已留名影史。

    他更多的是出於對電影的使命感。

    在李安心中,電影為大銀幕而生,也僅僅屬於大銀幕。

    “讓觀眾靜坐在黑暗中共度一場夢的藝術。"

    120幀意味著什麼呢?

    它是數碼時代的產物,是更清晰、更流暢。

    當我們漸漸告別膠片,迎來數碼時代之後

    從技術角度,確實可以不再是每秒24幀,而是可以120幀,甚至更高。

    當幀數提升之後,畫面更清晰,動作更流暢。

    這是每個看過120幀《雙子殺手》的觀眾,都非常認同的一點,也是120幀的魔力。

    但為何觀眾就是接受不了《雙子殺手》呢?

    我們這一代觀眾,是在24幀影像下成長起來的。

    我們記憶中的那些影像,那些經典畫面,都帶有時代的印記。

    當畫面過於清晰,過於流暢,反而與經驗記憶相去甚遠。

    這樣的體驗,還真不是每個觀眾都能適應得了的。

    之前48幀的《霍位元人》上映時,就曾被人吐槽影像太遊戲感了。

    而當幀數提升到120幀後,所謂的“電影感”,更是完全喪失。

    當然,畫面觀感是一方面,撇開這個,《雙子殺手》在劇情方面,的確讓人有點進入不了劇情和情感......

    高畫質晰度的電影觀感,讓觀眾可以更加沉浸在電影裡。

    其中,有幾場主觀鏡頭的戲份,都會讓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但是,這種無距離感,太近、太清晰了,真就是好事情麼?

    未必。

    因為當觀眾看電影時,是去欣賞故事,讓他知道這僅僅只是一個故事,有一定距離感,透過這種距離感來想象、代入場景,具有一定的回味。

    但,當你過於走近大螢幕中的故事,不僅失掉這種遐想的空間想象樂趣,當故事劇情剛好又無法讓人沉浸的話,就十分尷尬了......

    不幸的是,《雙子殺手》剛好就屬於這種無法讓人走進劇情的局面。

    所以,即使李安的拍攝經驗再多,對於劇情的把控再好,也無法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

    120幀的電影,對李安來講,更像一個大型試驗。

    在他看來,120幀無疑是未來電影全面進入數碼時代的一種可能。

    但是,真正進入120幀時代是件很困難的事情,不是誰都有資源、有能力來推動這件事情。

    當然,現實付出的代價更加慘重。

    首先是資金的虧損,120幀的電影對放映裝置要求極高。

    目前,北美沒有一家影院支援放映“4K+3D+120 幀”制式的電影,我們國內也只有約30家。

    120 幀影片基本是被好萊塢主流排斥在外的。

    因為好萊塢的電影工業體系,已經穩定成熟的運行了幾十年。

    對他們來說,革命與顛覆是可怕。

    世界上唯二兩部 120 幀影片,都出自李安。

    年輕導演沒有能力也沒有機會去拍攝 120 幀,而成名的導演大都是舊世界的捍衛者。

    李安是在獨自前行。

    有時他也困惑:

    “現在就我一個人這麼拍。我常常會想:是我有問題還是世界有問題?”

    也許都沒問題,只是一種新技術帶來的顛覆,需要一定的接受過程。

    這是科技時代發展的必經過程,李安只是走在了前端。

    當然,技術是一方面,對電影來說,我們最看重的還是故事本身。

    不管時代怎麼發展,我們只希望,能夠在大螢幕上看到更多的好故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最近非常時期非常情緒,心情極差、快樂離我越遠,是不是對自己的人生期望過高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