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虯龍歧伯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弘治十二年(1499年)進士,歷任刑部主事、貴州龍場驛丞、廬陵知縣、右僉都御史、南贛巡撫、兩廣總督等職,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亂而被封為新建伯,隆慶年間追贈新建侯。諡文成,故後人又稱王文成公。 王守仁(心學集大成者)與孔子(儒學創始人)、孟子(儒學集大成者)、朱熹(理學集大成者)並稱為孔、孟、朱、王。 王守仁的學說思想王學(陽明學),是明代影響最大的哲學思想。其學術思想傳至中國、日本、北韓半島以及東南亞,立德、立言於一身,成就冠絕有明一代。弟子極眾,世稱姚江學派。其文章博大昌達,行墨間有俊爽之氣。有《王文成公全書》。

    功績

    正德十三年(1518年),王守仁恩威並施,平定為患江西數十年的民變禍亂。

    正德十四年(1519年),王陽明在鄱陽湖中仿效赤壁之戰,平定洪都的寧王朱宸濠之亂。

    嘉靖七年(1528年),平定西南部的思恩、田州土瑤叛亂和斷藤峽盜賊。

    思想:

    陽明學,又稱王學、心學,作為儒學的一門學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王守仁發展的儒家學說。根據王守仁一生中的經歷,其受到道家的影響明顯多於佛家,但其終究不離儒學本質,王守仁繼承陸九淵強調“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對程頤朱熹透過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為事理無窮無盡,格之則未免煩累,故提倡“致良知”,從自己內心中去尋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萬物,人秉其秀氣,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與行的關係上,強調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謂“知行合一”,二者互為表裡,不可分離。知必然要表現為行,不行則不能算真知。

    一、陽明心學是成功學嗎?

    陽明心學就是成功學!唯一的區別就是,它對成功的定義不同。它所涵蓋的成功,不僅僅指世俗事業的成功,還包含了良知境界上的成功。陽明心學是“大有為之學”,陽明心學的目標極其明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以,凡是使用“感恩”、“佛系”、“放下”之類的辭令來詮釋陽明心學的,都是站不住腳的。

    二、陽明心學包含著一套“反饋-強化系統”。

    王陽明說:聖人之道,吾性自足。每個人都有一套自己的“反饋-強化系統”(類似於自洽性原理)。發動自己的良知作用於外界,外界也會把這種良知反饋給自己的內心,從而將良知強化,這就是反饋-強化系統。

    講一個色盲實驗:假如一個人,生出來就認為紅色是綠色,綠色是紅色。

    當他長到兩歲的時候,老師指著樹葉對他說:這個樹葉的顏色是綠色。

    他的內心是怎麼想的呢?他看到的樹葉本身是紅色的,然後,認為紅色這種顏色的名稱叫綠色。

    等他長大後,看到馬路上綠燈亮了,他其實看到的是紅顏色,紅顏色的名稱叫綠色,綠色燈亮就可以開車,然後他就開車走了,整個過程不會出任何錯。

    所以天生的紅綠色盲,永遠沒有人知道他是紅綠色盲,他自己也永遠不知道自己是紅綠色盲。

    這是反饋-強化的經典案例,人的思想更是這樣,不斷的反饋強化,直到堅信自己的思想就是唯一的真理,而且堅信不疑!所以,大力智慧的源泉,源於自己的內心,而不是透過發覺外界事物的規律原理以圖提煉大力智慧。所謂“心即理”,“心外無物”此之謂也。

    三、學陽明心學具體能得到什麼好處?

    陽明心學,是關於人的哲學,是大有可為的哲學。凡是有人類參與的事業,在心學的武裝下去做,都能做得盡善盡美。

    王陽明,一個明朝普通官員。打仗剿匪,得心應手;殺人誅族,心平氣和;甚至賄賂太監,也心若止水。因為他“此心不動”,“清淨光明”,總能把洞見力、執行力調節到最佳狀態,這就是心學的妙處。

    有人會反駁,王陽明會打仗,是因為他有打仗的天賦。普通人學會了心學,不一定像他那樣會打仗!

    這個王陽明早有回答:所有的聖人就像24k的黃金,純度相同但重量不一定相同。純度是良知的境界,重量是世俗能力。

    聖人不是神,不可能創造神蹟。但是,聖人可以把自己的能力調整到最佳狀態,成為最好的自己。

    陽明心學在日本得到了廣泛傳承。在內地已經沒落。日本海軍總司令東鄉平八郎就是王陽明的擁躉,對馬海戰中,他佩戴的腰牌上刻著“一生俯首拜陽明。”

  • 2 # 馬振廷1

    陽明是嘴上功夫,實失敗告絕,59歲歸陰。最近又一養生大家步陽明後塵的梅墨人59歲歸陰。

    萬物生存陰陽中,陽生光熱走光明,月走黑夜冷氣生,生存陰陽中和理,萬物養生陰陽功。人的成功獲得勞動改造自然中。人只是借陰陽而生。

  • 3 # 肖鄅

    首先,陽明學亦稱為王學、心學。是由明代大儒王守仁發展的儒家學說。

    此學說,思想體系的核心是"致良知"。它包括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以及萬物一體之仁等幾個方面。

    陽明學對於引領、指導我們的實踐工作和現實生活,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特別是王陽明的心靈語錄,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實踐意義。

    其次,陽明學的現實意義。

    一、確立以道德良知為核心的道德自覺精神,重視人文素質的提高,樹立正確的發展觀。

    二、提倡“親民”,重視民生的思想主張。“民主”思想對於現代中國走向民主富強的治理模式是有借鑑作用的。

    三、體現了一種多元的和諧文化取向,進一步做好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溝通互補、共同交流、共存並進的工作。

    四、提倡“知行合一、力行實踐”的精神,就是堅持實事求是,不斷開創的思維方法和精神動力。

    以上都是陽明學,能作為成功學的理由。

    最後,知新認為,能否成功,還是看人。沒有絕對的成功學一說。

  • 4 # 無月文化館

    因為現代社會的人都很功利。

    什麼修身養性,什麼塑造情操,全是扯淡!

    不管外表如何包裝,骨子裡都是功利,所有的包裝,都掩蓋不住那銅臭味。

    不止“陽明學”被當成成功學,老子的學說、儒家的學說、鬼谷子的陰陽論等等,都被當成“成功學”來宣傳。

    很多人都會問這個問題:如果不能成功,學來又有什麼意義呢?

    世人的功利心不單單是在學說上。

    首先好比我在這篇問答裡放了很多的美女圖片,這其實也是一種功利,我知道很多人就是衝著圖片來看的,他們才不關心我到底有沒有在認真答題。

    書籍上,那些教導人達到各種目標的心得書,總是在銷量榜上名列前茅,其實仔細翻翻這些書,鬼曉得說明了什麼。

    很多人去練瑜伽,去健身房,各種擼,各種練,其實只是為了一張自拍,一段抖音影片,這也是一種功利。

    還有那些用各種濾鏡曬自拍,拉長腿拍影片的,你們這樣騙人騙己見光死,有什麼意思嘛?

    都是功利,過度包裝的欺騙背後,都是金錢在作祟。

    世道越來越浮誇,人心越來越浮躁,尋一方淨土,至多不過一場夢。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 5 # 紹興李珍

    為什麼有人把“陽明學”當成成功學呢?

    我們第一個提出心學的是《尚書·虞書·大禹謨》舜帝傳授給大禹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十六個字,開啟了心學之路,舜帝能說出這種話,當然是聖人。

    譯:“人心嗜慾惟有搖動之危,道心微明精妙,惟有精誠守心,公允執居中庸。”

    第二個提出心學的是宋朝朱子(朱熹)三訪而不遇之南宋香溪先生範浚:

    《心箴》

    茫茫堪輿,俯仰無垠。人於其間,眇然有身。

    是身之微,太倉稊米。參為三才,曰惟心耳。

    往古來今,孰無此心?心為形役,乃禽乃獸。

    惟口耳目,手足動靜。投閒抵隙,為厥心病。

    一心之微,眾欲攻之。其與存者,嗚呼幾希!

    君子存誠,克念克敬。天君泰然,百體從令。

    譯:

    心之微明,六慾相侵。

    能留存焉,鮮而少也。

    君子唯誠,恭敬自守。

    天君安泰,七情聽令。

    第三個是明朝王陽明先生,提出“心學”: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知行合一”是教之學習方法。

    “心學” 也象學問一樣,需一點一點累積和守護,方有所成。

    如果把“陽明學”當功利學,必學不成;當成修身養心學,確實有“無心插柳柳成蔭”之功效。敬奉!晚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不再是科幻,當“腦機連線”,我們又該如何風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