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新文化街男孩

    冤有頭債有主,俄烏現在危險對峙局面的產生,皆源於幾年前因顏色革命引發的流血政變,親俄的亞努科維奇被趕下臺,叛逃到莫斯科躲起來。後幾經人事變革,最終權力落在波羅申科手裡面。民粹主義讓俄羅斯族與烏克蘭族間民族矛盾加劇,導致烏東兩州鬧獨立,和克里米亞半島經公投程式,重新迴歸俄羅斯,導致俄烏關係發生鉅變。

    那麼,當年克里米亞迴歸俄羅斯時,烏克蘭為何沒有表示強烈反對?

    我們認為大致有三個原因:

    其一,克里米亞脫離烏克蘭的過程,完全沿用美國及西方國家推崇和認為合法的科索沃模式,採用全民公決的“民主”形式,實現主權獨立,然後再以法律形式加入俄羅斯聯邦。這讓西方無法在程式上加以阻攔,烏克蘭當局也無可奈何。

    其二,當時烏克蘭國內正處於顏色革命的高潮期,城頭變換大王旗,百廢待興,加之盧甘斯克頓涅茨克也鬧著獨立,讓烏克蘭政府手忙腳亂,亂了方寸,首尾不能相助。

    其三,當時的烏克蘭領導人很自信,認為如果克里米亞匆匆獨立,就猶如剛剛孵化出殼的小雞,失去母雞的保護,早晚都得渴死、餓死、凍死。但天算不如人算,他們萬萬沒有想到俄羅斯準備很充分,立即給予克里米亞大量援助,並給予政策上的大力支援,提供就業養老等優惠政策,安定了民心,讓克里米亞在很短時間內恢復了自我造血機能,經濟社會秩序有了根本性好轉。

    而等到烏克蘭當局反應過來時,克里米亞已經被打造成為俄羅斯的堡壘,不可撼動。加之後來快速建成的刻赤大橋,猶如一條臍帶,將半島與俄羅斯本土聯絡起來,源源不斷給克里米亞輸送給養。而此時的烏克蘭人只能抽打自己的嘴巴,自責是動亂和自負害了自己,將永遠失去對克里米亞的主導權和統治權。

    從此,克里米亞和烏東地區,成為烏克蘭政治家心中的痛,就是烏克蘭土地上的膿瘡,早晚要崩裂發作。只是到了2018年底,在獨立事件發生四年多後,波羅申科認為時機成熟了,才開始打起了收復獨立領土"的主意。

    波羅申科打的算盤是:

    一,俄羅斯正深陷敘利亞內戰無法自拔,一定無力兩頭兼顧。

    二,毒殺前間諜案等事件的發生,讓俄羅斯國際聲譽受損。一旦俄烏動起手來,定會有美國及西方國家站隊幫助自己。

    三,常年遭受經濟制裁,俄羅斯國庫一定空虛,軍備衰落,唯一一艘航母也趴窩在港,根本無力支撐敘利亞和克里米亞兩場戰爭的巨大付出。

    四,烏克蘭大選臨近,自己陣營選情不佳,急需借用"戰爭,樹立強人形象,挑動民族情緒,推高自己的民意支援率,確保當選。

    所以,波羅申科在經過幾次火力偵查後,發現俄羅斯確實沒有做出強烈反應,更加上有美國北約口頭上的打氣支援,自以為萬事俱備,所以才悍然策劃發動刻赤衝撞事件,並在僵持階段,釋出戒嚴令,加緊軍備,試圖挑起俄烏間大的衝突,以實現自己連選連任的目的。

    但俄羅斯人很冷靜,沒有被烏克蘭人的挑戰和謾罵所激怒,甚至沒有越過戰爭紅線一步。而美國和北約卻也出乎意料地食言,表現得比俄羅斯人更冷靜,既沒有大量軍備援助,也沒有兵力投送,甚至都沒有對俄發起新制裁,這讓波羅申科感到心寒。

    我們認為,因刻赤事件引起的俄烏對峙,對於俄羅斯算是個機遇:

    1,終於可以公開地在克里米亞周邊畫出領土紅線,明令包括烏克蘭在內的一切外國勢力,不得跨越雷池一步。而按照現在的時戰效果來看,宣示主權的目的確實達到了。而在期間,俄方以極限方式逼出美國及北約的軟脫底線,在世人面前再次暴露他們外強中乾的嘴臉。希望以此讓烏克蘭人警醒,不要再對外部勢力報以太多不切實際的幻想;

    2,俄羅斯以自己的強大剋制力,阻止戰爭的一觸即發,讓烏克蘭選舉程序又回到正常軌道,讓戰爭販子們沒有佔到便宜,把和平的期望又交還到烏克蘭人民手裡。

    3,透過備戰,驗證了俄羅斯原先國土防衛預案的可行性,透過戰略調整,讓方案更滿足實戰變化的要求。尤其是對克里米亞半島的防護,已經做到全方位全天候全軍種,可以應對一切突發事件的發生。

    4,透過刻赤事件,給進出亞速海的船舶立下新規矩。並透過在強大的實力威懾,讓烏克蘭也不得不得認頭。

    透過以上事實證明,俄羅斯未來在克里米亞問題上,在對烏問題上的思路更清晰,步伐更穩健,更有信心迎接烏克蘭當局和幕後支持者的新威脅和新挑戰。

    所以我們說,刻赤事件引發的俄烏新對峙,對於俄羅斯來說,沒有絕對的好與壞,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 2 # 東來67634729

    波羅申科解除戒嚴令,俄烏不戰不和,對俄羅斯不僅有利,更可以說,是俄羅斯再次取得了重大勝利。何以此說?

    1、烏克蘭不聽俄勸阻,被西方煽動導致全國動亂,俄羅斯火中取栗,不費一槍一彈,輕鬆奪取戰略要地克里米亞。俄羅斯在地緣政治博弈中,是先敗後大勝。克里米亞有多重要?對於俄羅斯來說,奪取了克里米亞,就相當於奪取了黑海的控制權。勝利,遠不止於此。頓涅斯克、蘆柑斯克的獨立,進一步肢解了烏克蘭,鞏固了俄羅斯對黑海的控制和對亞速海咽喉的佔有。俄羅斯在與北約歐美的地緣鬥爭中,雖然失去了烏克蘭這個戰略屏障,但奪取了克里米亞,獨立了烏克蘭重要的兩個州,應該說獲得了最大的戰略補償。

    2、烏克蘭倒向歐美,付出了失去克里米亞和頓涅斯克蘆柑斯克兩個州的代價,導致國破家亡,這損失還有什麼比這更大?更屈辱?可以說,已經到極點。此時,照理說,烏克蘭本該用傾國之力、舉國之兵奮起反抗,與俄拼命,奪回自己的領土。可是,烏克蘭沒有。因為,他沒有這個能力,更沒有這個膽量。西方,更不會為你一個烏克蘭而與毛熊拼命。可笑的是,波羅申科為了自己的選舉,順帶把歐美拉下水,居然用三艏艦船獨闖刻赤海峽的下三濫之策。結果,被俄羅斯全部扣留,並要作為戰俘進行審判,使烏再次自取其辱。事情發生,本想歐美來為其出頭,哪知歐美只打雷不下雨,當了縮頭烏龜不上當。因此,波羅申科闖刻赤海峽,全國進入“戰爭狀態”戒嚴,除了給自己臉上貼了點“愛國金”,增加了點民意外,不過就是一場偷雞不得倒蝕米的鬧劇。如何收場?不得已,宣佈解除“戰爭狀態”戒嚴令,恢復不戰不和的局面,就成了不二之選。這個結果,對俄羅斯來說,已經是最大程度的“有利”,也可以說是再次大勝。

  • 3 # 諶人

    俄烏不戰不和,這態勢當下對俄羅斯有利。

    波羅申科軍事挑戰刻赤海峽,沒得到西方強有力支援,只好草草收兵,取得的激發民粹情緒,助選他連任總統的選情效果有限,沒有取得對季莫申科的優勢。

    俄保持對烏“不和”,可給烏克蘭所有總統候選人提過醒,鐵心反俄沒有出路,俄羅斯仍然強硬,而美國不會為烏克蘭而戰,烏克蘭自己要適可而止。

    這點,季莫申科已有了體會,她曾說過,美俄合騙烏克蘭銷燬了核武器,令烏克蘭受盡欺凌,俄羅斯可惡,而美國也不地道。烏克蘭選擇“0,1”站隊是不適宜的。若烏克蘭下任總統這麼想,俄烏就存在改善關係的較大機會。

    俄保持對烏“不戰”,儘量不刺激烏克蘭選民一邊倒支援波羅申科,也不給波羅申科以“戰時狀態”終止選舉機會,讓他在無計可施的鬱悶中下臺,或重操舊業做糖果巧克力,或逃到西班牙地中海邊去避難,是不錯的結果。

    普京迄今對波羅申科軟硬兼施應對得當,除了架設完畢克里米亞與烏東隔離牆,還在克里米亞,亞速海沿岸部署重兵,嚴防波羅申科狗急跳牆攻擊克里米亞和刻赤跨海峽大橋。與此同時,俄羅斯頻頻發聲,它不會進攻烏克蘭,讓美國和西方不能借此渲染俄羅斯威脅,讓局勢總體可控。

    總體態勢雖“不戰不和”,但顯然俄對烏仍以強硬為主。俄拒絕釋放24名烏克蘭官兵和三艘小艇。12月29號,俄羅斯還宣佈擴大針對烏克蘭商品的進口禁令清單。

    普京為何如此強硬?他心中有數,特朗普不會支援波羅申科連任。特朗普曾在G7加拿大峰會期間一語洩露天機;“烏克蘭是世界最腐敗的國家之一”,既然如此,波羅申科就該去了。這也可以解釋為何特朗普支援烏克蘭的態度為何消極。

  • 4 # 優己

    只要不打仗對俄羅斯來說就是好事!俄羅斯本身不想打仗,普京曾經發表了宣言,說俄羅斯的領土有的事,發展一百年也開發不完。現在的俄羅斯對領土不感興趣,俄羅斯只想要和平發展一百年。所以,只要不打仗,哪怕只是暫時的和平對俄羅斯來說都是好事,這對於俄羅斯來說是恢復國力的好機會。

    其次,俄羅斯在等不戰而勝的機會,拖下去對俄羅斯有利。波羅申科政府的故意挑釁是有預謀而為的,現在烏克蘭整體就業率低,經濟低迷,國家臨近崩潰,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的支援率由2014年的33%下降到2017年的13%,在2018年甚至只有9.8%,這明顯是競選無望的資料。波羅申科故意挑起跟俄羅斯的軍事衝突其實是想轉移自己本國的矛盾,為自己的連任大選造勢。在國際社會上,敵人想要做的事,別讓他得逞就是一種勝利,只要不讓波羅申科成功挑起戰爭,只要拖到烏克蘭大選,那麼烏克蘭選民就會自動把波羅申科幹下來,這就是不戰而屈人之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河豚可以和金魚混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