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 修建都江堰
李冰是一個水神一般的人物,傳說他在岷江曾制服了一條興風作浪的孽龍。他懂水,合治水,許許多多水患在他的手上乖乖地變成了水利。他治導過洛水,疏浚過沫水,開鑿過鹽井……而他在岷江上修築的雄偉壯麗的都江堰,創造了世界少有中國罕見的奇蹟。都江堰是李冰不死的鑿鑿見證,是中國古代智慧的巍巍豐碑。
李冰,戰國時期的水利家。他和他的兒子李二郎在前人治水的基礎上,於岷江流域承辦了許多水利工程,其中他和兒子二郎在都安縣(今四川灌縣西北)率領勞動人民修築的都江堰最為著名。
戰國時期,秦國向西南發展,吞併了蜀國,設定了蜀郡。在秦滅蜀國60多年後,即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任命李冰為蜀郡守。蜀郡地處於平原,岷江穿流其中,土地肥沃,水源充沛,是發展農業的好地方。但那時岷江水患非常嚴重,每年夏秋季節,洪水氾濫,淹沒農田和房屋,造成千裡荒野,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的景況。李冰任蜀郡守後,決心改變這種情形,率領人民興修水利,以解除災害,開發蜀郡。
為了徹底治理水患.李冰和兒子二郎,又邀請了有治水經驗的入.跋山涉水,對岷江沿岸地形和水情進行詳細地調查和勘測、原來岷江發源於終年積雪的岷山上,從川北高山急流而下,水勢湍急,挾帶有大量泥沙。它一流到灌縣,進入地勢和緩的成都平原,水勢變慢,從上游攜帶的泥沙,便沉淤河底,壅高河床,容易造成水災。而灌縣西南又有一座玉壘山,擋住了岷江,使江水不能東去。每年漲水時,西岸發生水災,東岸則因水流不過去而往往出現乾旱現象。戰國初年原蜀國相開明曾率領人民開鑿過玉壘山,但由於工程較小,江東干旱的問題沒有得到根本上的解決。此時李冰根據當地人民的意見,又經過實地勘察,決定開鑿玉壘山,得到分洪減災,引水灌溉的目的。
治理岷江的工程開始後,李冰和上萬民工一起開山鑿石、為了能早日鑿穿玉星壘山,李冰聽取群眾的建議,先在岩石上開槽,然後在槽裡填滿柴草,點火燃燒使岩石爆裂,開鑿起來就省事多了,因而大大加快了工程的進度,最終把玉壘山鑿開了一個20米寬的口子,取名“寶瓶口”,從玉壘山分離出來的石堆叫作“離堆”。
但是,由於寶瓶口地勢高,進入其中的水量不大,洪水季節仍然發生水災。為此,李氏父子和當地人民反覆察看地形,最後決定在離玉壘山稍遠的江心修築一道分水堰,把岷江水分成兩股,使其中一股進入寶瓶口。可是,江流水急,築起的石堰屢被洪水沖垮,李冰便組織民工用竹子編成籠,裝滿鵝卵石沉人江底,獲得成功。
築成的分水堰上尖下寬,象個金字塔,又名金剛堤(分內外金剛堤)。延伸於岷江中心的堰頭,遠望好象一個大魚嘴,所以又稱“分水魚嘴”或“都江魚嘴”。“分水魚嘴”是都江堰工程最重要的部分,它把眠江水一分為二,隔成“內江”和“外江”,東邊的一條叫“內江”,西邊的一條叫“外江”,外江即岷江原來的河道。分水堰,因為位於都安縣境,取名為“都安堰”。宋、元之後改稱”都江堰”。都江堰的建成,對岷江水害起了根治性的作用。到了洪水季節,便透過內江分流,減輕外江的負擔,免除外江流域的水患。同時,他們又定出了分水的比例:春季江水小,內江下游的農田正需大量水來灌溉,將岷江水的六成引入內江,四成流人外江;夏季江水大,又將眠江水的四成引入內江,六成引入外江。從此岷江流域很少再發生洪水氾濫之災,也保證了灌溉區的用水。
為了加強都江堰的分洪減災功能,又在魚嘴的南端和離堆之間修建了溢洪工程飛沙堰。飛沙堰長約200米,是用大竹籠裝鵝卵石築成的一個較低的滾水壩。夏季水大時,內江的水便可以從滾水壩上翻過去,溢入外江,以使內江水量適當,保證灌溉區的安全。而且,飛沙堰能排除沙石,由於滾水壩較低,加上水流的衝擊,不僅能將小石頭帶到外江,在水大的時候,很大的石塊也能從堰上滾走。這說明在兩千多年前,中國勞動人民就已經能夠掌握和運用水流旋渦作用的原理了。
為了保證整個灌溉分流,以及都江堰的長久效益,李冰父子制定了都江堰的歲修原則和制度。歲修原則是“深掏灘,低作堰”,“深掏灘”是指掏挖淤積江底的泥沙,保持河床的適當深度.使江水暢通無阻。為了指示掏灘的深度,李冰又命人作石犀五頭,埋在內江,作為掏灘的標準,即:掏灘時要掏挖到被泥沙淤沒的石犀,才夠深度的標準;“低作堰”是指不要把飛沙堰修得太高,太高了,向外溢洪不暢,會掩沒內江下游的灌溉區。此外,還規定每年霜降時節,用榪扎先在外江截流,讓江水全部流入內江,掏挖外江河槽。第二年立春時節,再以同樣的方法掏挖內江,以及飛沙堰等工程的修整。這些工程的整修,都要在清明節前完成,以待汛期的來臨。
都江堰修成後,廣闊的成都平原“旱則引水滋潤,雨則杜塞水門”,成為“沃野千里”的富庶之地。據《水經注》卷三三引《風俗通》載:“開成都兩江,溉田萬頃”,“萬頃”,就是100萬畝(當時一畝合今五分二釐)。以後,縱橫交錯的灌溉網不斷擴大,支流和渠道有520多條,灌溉了內江和外江流域的13個縣,灌溉面積達300萬畝。解放前,都江堰工程遭到破壞,河床淤塞,堤岸經常決口,灌溉面積縮減到90萬畝。解放後,對都江堰進行了大規模的整修,增添了新的灌溉渠道,灌區27個縣(市),灌溉面積極擴大到800萬畝。遼闊的成都平原成為高產穩產的農業區,創造了都江堰自興建以來最好的效益。
除修建都江堰外,李冰還有“闢沫水之害”的功績。所謂“闢沫水之害”,就是治理沫水,沫水即大渡河。大渡河發源於蒙山,潛流地下,到了下游由於受山崖的阻礙.水流湍急,尤其是南安(今四川樂山)入岷江處,“水脈漂疾,破塞舟船,歷代患之。”李冰徵發民工開山鑿巖,疏浚河道,方便了航運,也使水害變為水利。李冰還治導了什邡等縣的洛水和鄧崍等縣的汶井江、主持開鑿了廣都鹽井,建築橋樑等,並從岷山上伐梓,柏,竹,順江漂流,省力而又方便民用。李冰任職期間,可以說為發展成都平原的農業生產,開發蜀郡作出了很大的貢獻。所以李冰去世之後,蜀郡人民非常懷念他,在都江堰內江東岸修建了二王廟,以紀念有功於人民的李氏父子。
李冰 修建都江堰
李冰是一個水神一般的人物,傳說他在岷江曾制服了一條興風作浪的孽龍。他懂水,合治水,許許多多水患在他的手上乖乖地變成了水利。他治導過洛水,疏浚過沫水,開鑿過鹽井……而他在岷江上修築的雄偉壯麗的都江堰,創造了世界少有中國罕見的奇蹟。都江堰是李冰不死的鑿鑿見證,是中國古代智慧的巍巍豐碑。
李冰,戰國時期的水利家。他和他的兒子李二郎在前人治水的基礎上,於岷江流域承辦了許多水利工程,其中他和兒子二郎在都安縣(今四川灌縣西北)率領勞動人民修築的都江堰最為著名。
戰國時期,秦國向西南發展,吞併了蜀國,設定了蜀郡。在秦滅蜀國60多年後,即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任命李冰為蜀郡守。蜀郡地處於平原,岷江穿流其中,土地肥沃,水源充沛,是發展農業的好地方。但那時岷江水患非常嚴重,每年夏秋季節,洪水氾濫,淹沒農田和房屋,造成千裡荒野,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的景況。李冰任蜀郡守後,決心改變這種情形,率領人民興修水利,以解除災害,開發蜀郡。
為了徹底治理水患.李冰和兒子二郎,又邀請了有治水經驗的入.跋山涉水,對岷江沿岸地形和水情進行詳細地調查和勘測、原來岷江發源於終年積雪的岷山上,從川北高山急流而下,水勢湍急,挾帶有大量泥沙。它一流到灌縣,進入地勢和緩的成都平原,水勢變慢,從上游攜帶的泥沙,便沉淤河底,壅高河床,容易造成水災。而灌縣西南又有一座玉壘山,擋住了岷江,使江水不能東去。每年漲水時,西岸發生水災,東岸則因水流不過去而往往出現乾旱現象。戰國初年原蜀國相開明曾率領人民開鑿過玉壘山,但由於工程較小,江東干旱的問題沒有得到根本上的解決。此時李冰根據當地人民的意見,又經過實地勘察,決定開鑿玉壘山,得到分洪減災,引水灌溉的目的。
治理岷江的工程開始後,李冰和上萬民工一起開山鑿石、為了能早日鑿穿玉星壘山,李冰聽取群眾的建議,先在岩石上開槽,然後在槽裡填滿柴草,點火燃燒使岩石爆裂,開鑿起來就省事多了,因而大大加快了工程的進度,最終把玉壘山鑿開了一個20米寬的口子,取名“寶瓶口”,從玉壘山分離出來的石堆叫作“離堆”。
但是,由於寶瓶口地勢高,進入其中的水量不大,洪水季節仍然發生水災。為此,李氏父子和當地人民反覆察看地形,最後決定在離玉壘山稍遠的江心修築一道分水堰,把岷江水分成兩股,使其中一股進入寶瓶口。可是,江流水急,築起的石堰屢被洪水沖垮,李冰便組織民工用竹子編成籠,裝滿鵝卵石沉人江底,獲得成功。
築成的分水堰上尖下寬,象個金字塔,又名金剛堤(分內外金剛堤)。延伸於岷江中心的堰頭,遠望好象一個大魚嘴,所以又稱“分水魚嘴”或“都江魚嘴”。“分水魚嘴”是都江堰工程最重要的部分,它把眠江水一分為二,隔成“內江”和“外江”,東邊的一條叫“內江”,西邊的一條叫“外江”,外江即岷江原來的河道。分水堰,因為位於都安縣境,取名為“都安堰”。宋、元之後改稱”都江堰”。都江堰的建成,對岷江水害起了根治性的作用。到了洪水季節,便透過內江分流,減輕外江的負擔,免除外江流域的水患。同時,他們又定出了分水的比例:春季江水小,內江下游的農田正需大量水來灌溉,將岷江水的六成引入內江,四成流人外江;夏季江水大,又將眠江水的四成引入內江,六成引入外江。從此岷江流域很少再發生洪水氾濫之災,也保證了灌溉區的用水。
為了加強都江堰的分洪減災功能,又在魚嘴的南端和離堆之間修建了溢洪工程飛沙堰。飛沙堰長約200米,是用大竹籠裝鵝卵石築成的一個較低的滾水壩。夏季水大時,內江的水便可以從滾水壩上翻過去,溢入外江,以使內江水量適當,保證灌溉區的安全。而且,飛沙堰能排除沙石,由於滾水壩較低,加上水流的衝擊,不僅能將小石頭帶到外江,在水大的時候,很大的石塊也能從堰上滾走。這說明在兩千多年前,中國勞動人民就已經能夠掌握和運用水流旋渦作用的原理了。
為了保證整個灌溉分流,以及都江堰的長久效益,李冰父子制定了都江堰的歲修原則和制度。歲修原則是“深掏灘,低作堰”,“深掏灘”是指掏挖淤積江底的泥沙,保持河床的適當深度.使江水暢通無阻。為了指示掏灘的深度,李冰又命人作石犀五頭,埋在內江,作為掏灘的標準,即:掏灘時要掏挖到被泥沙淤沒的石犀,才夠深度的標準;“低作堰”是指不要把飛沙堰修得太高,太高了,向外溢洪不暢,會掩沒內江下游的灌溉區。此外,還規定每年霜降時節,用榪扎先在外江截流,讓江水全部流入內江,掏挖外江河槽。第二年立春時節,再以同樣的方法掏挖內江,以及飛沙堰等工程的修整。這些工程的整修,都要在清明節前完成,以待汛期的來臨。
都江堰修成後,廣闊的成都平原“旱則引水滋潤,雨則杜塞水門”,成為“沃野千里”的富庶之地。據《水經注》卷三三引《風俗通》載:“開成都兩江,溉田萬頃”,“萬頃”,就是100萬畝(當時一畝合今五分二釐)。以後,縱橫交錯的灌溉網不斷擴大,支流和渠道有520多條,灌溉了內江和外江流域的13個縣,灌溉面積達300萬畝。解放前,都江堰工程遭到破壞,河床淤塞,堤岸經常決口,灌溉面積縮減到90萬畝。解放後,對都江堰進行了大規模的整修,增添了新的灌溉渠道,灌區27個縣(市),灌溉面積極擴大到800萬畝。遼闊的成都平原成為高產穩產的農業區,創造了都江堰自興建以來最好的效益。
除修建都江堰外,李冰還有“闢沫水之害”的功績。所謂“闢沫水之害”,就是治理沫水,沫水即大渡河。大渡河發源於蒙山,潛流地下,到了下游由於受山崖的阻礙.水流湍急,尤其是南安(今四川樂山)入岷江處,“水脈漂疾,破塞舟船,歷代患之。”李冰徵發民工開山鑿巖,疏浚河道,方便了航運,也使水害變為水利。李冰還治導了什邡等縣的洛水和鄧崍等縣的汶井江、主持開鑿了廣都鹽井,建築橋樑等,並從岷山上伐梓,柏,竹,順江漂流,省力而又方便民用。李冰任職期間,可以說為發展成都平原的農業生產,開發蜀郡作出了很大的貢獻。所以李冰去世之後,蜀郡人民非常懷念他,在都江堰內江東岸修建了二王廟,以紀念有功於人民的李氏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