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3
回覆列表
  • 1 # 全盛三地

    就是要發展生產,阜民之財。節約開支,節省民財,節省民力。朱元璋當年沒有土地,他體會到老百姓生活的艱苦,他不允許別人隨便浪費物力財力,他說這些都是民脂民膏,都是老百姓一點一滴的勞動所得,都是他們的血汗。朱元璋本人當了皇帝以後,吃穿這方面都非常儉樸,所以朱元璋,他經過過貧苦生活,他體會老百姓的疾苦,他不做奢侈和腐化的事情。

  • 2 # 紅葉23509

    中國歷史上,唯有朱元璋是真正的貧苦農民,在元朝統治下,朱元璋一家生活,貧苦顛沛流離。但對蒙古統治者,朱元璋卻並不那樣痛恨,甚至還表露出了,一絲感恩戴德之情。他曾對臣下說”元主中國百年,朕與卿等父母,皆賴其生養”。這固然是朱元璋,當了皇帝后,希望皇權永固,避免他人對自己,不忠而採取的,一種政治策略,但多少也看出一些,他的真實想法。

    朱元璋也是歷史上,最為重農輕商的皇帝,商人考學做官,都受到種種限制。農民生活不易,在幾年貧苦狀態下,他很難為一個,享樂主義者。他是明一代,料理日常政務,最勤勉的一位皇帝。朱元璋也積極拉攏,知識分子階層,並努力向他們學習,治國之道,在骨子裡他依舊是,一個謹小慎微的農民。農民生活的經歷,所塑造的思維觀念,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他登基後製定的,一些治國方針。農民靠天吃飯,任何不可,預測的自然災害,都足以導致,農民顆粒無收。因此熟悉環境和狀態,才能讓他們有安全感。

    雖然朱元璋是靠著,進取和冒險精神,奪取天下的,但一旦坐穩江山。他就恢復了,農民的保守本性,他實行海禁,將海島居民細數內遷。他規定農民,可以穿綢、紗、娟、布四種衣料。朱元璋還將原本在宋代,就已經全面貨幣的稅收制度,退回到稅收實物制。朱元璋生活也足夠儉樸,給自己造車子,轎子該用金子的地方,居然全部用銅來代替,與大多數農民一樣,朱元璋也有著,很強的親族觀念。

  • 3 # 大明C位

    明朝建立後,雖然大規模的激烈的農民起義過去了,但是小規模的農民運動還時常發生,對此,朱元璋是加以鎮壓的。

    可是,農民出生的朱元璋心裡十分清楚,農民造反都是官吏、地主逼出來的,如果不壓制富豪、打擊貪汙,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還會再次爆發,他所建立的新王朝還有被推翻的危險。

    於是朱元璋曾多次召見富民,警告他們不準胡作非為。同時又不得不依靠他們,讓他們充任糧長。但同時朱元璋又用嚴刑、重法來打擊這些富豪,並制訂新的賦役法來控制他們。江南一帶的地主所受的打擊最重。他們有的因為支援反動勢力被殺了,有的發配充軍,有的遷往邊區。朱元璋學漢高祖劉邦徙天下富民於關中的方法,在公元1370年一次就遷江南富民及無地農民十四萬戶於他的老家鳳陽。使這些地主離開了自己原有的土地,受到沉重的打擊。

    就拿明朝大土豪沈萬三舉例就很能說明問題。

    沈氏原籍吳興南潯鎮,遷到蘇州後,因種地得法又經營海外貿易發財,成了元末富甲東南的巨豪。明朝建國後,沈氏以賄賂因而沒有被遷到外鄉,有沈茂、沈旺兄弟為蘇州的大糧長。

    公元1386年,編制魚鱗圖冊,查出沈旺的兩個兒子隱瞞田產,被送往京師坐牢,出獄後死去。沈茂之子沈階,公元1388年為戶部員外郎,留居京師,成為南京富豪,曾助建通濟、聚寶、三山、洪武等城牆。一三九三年以藍玉案牽連被捕,沈氏後人大部分被殺或充軍,家產沒收。“沈萬三”從此破落。

    官逼民反,因此,朱元璋對貪官汙吏非常痛恨。明朝建立後,朱元璋對貪官汙吏的打擊是中國歷史上所罕見的。

    有一次,朱元璋外出視察,查出當地長官有貪汙行為,便下令把這縣官殺了。因為這縣官貪財,就剝下他的皮塞滿稻草,把它掛在公堂裡,下一任縣官只要抬起頭來看見他的前任是如此下場,就觸目驚心,不敢再胡作非為了。

    朱元璋還下令:凡地方官貪汙者,不得阻止老百姓到京城告狀;凡貪汙六十兩以上的地方官,一律殺頭示眾,剝皮實草,掛在公座兩旁。

    朱元璋畢竟身處廟堂之高,不可能做到完全的體查民情,更不可能把所有地方官員的犯罪情形盡收眼底,那麼,怎樣才能對那些不法官吏做到早發現、早處罰呢?朱元璋苦思冥想,終於想到了一個方法:讓老百姓自己上京城告發不法官員的罪行,一路上任何人都不得阻攔!

    其實最開始的時候,朱元璋並沒有做出這麼“極端”的規定,在公元1382年,朱元璋頒佈的聖旨中寫的是:百姓受了冤枉,只允許在地方官府伸冤,然後自下而上,最終交到朱元璋手上,而不能直接就一路跑到京城來找朱元璋告狀。

    畢竟他是皇帝,日理萬機,不可能一口氣處理那麼多事。但很快朱元璋就發現,這樣的處理方式侷限性太大。地方官員們很容易就把事情壓下來,將狀子爛在自己手上,並不上報,甚至私自毆打伸冤的百姓,使得老百姓有冤沒處訴,這規定也就越來越起不到作用。

    見到這種情形,朱元璋自然大為光火,他憤怒之下,終於在公元1385年第一次發行的《大誥》中作出了新規定:地方府、州、縣的官吏,如果殘害百姓,貪汙腐敗,那麼允許當地的老百姓直接到京城向朱元璋本人告狀。老百姓告狀的路上,任何人都不得阻攔,即使他們沒有“路引”,也就是過路的憑證,只要手持一本《大誥》,就可以暢通無阻。如果還有人敢阻攔他們,那麼全家都要處死。

    為了防止地方官員繼續像以前一樣毆打百姓,朱元璋對那些阻攔百姓告狀的官員下手極狠。在《大誥》中,朱元璋就記錄了幾個因為阻攔百姓告狀而獲罪的例子。有個叫何添觀的官吏,因為阻攔百姓告狀,就被處以“刖刑”,挖掉了膝蓋。在這樣嚴刑峻法的壓力下,各地百姓自然可以比較方便的告狀,同時,那些官員們也都戰戰兢兢,不敢再阻攔了。當然,朱元璋也會對百姓說的情況進行細緻調查,一旦發現這些老百姓是誣告,他也會嚴加懲罰,因為“奸徒若不抵罪,天下善人為所誣多矣”。第一個敢找朱元璋告狀的人,是江蘇常熟的一個農民,因為遭到地方官員顧英的欺壓,他找來親朋好友,一起將顧英捆綁,頭頂明大誥,將其送往南京。

    明太祖得知以後,那是異常的高興,不僅親自審理了這個案件,還賞他銀二十錠,並且免除全家賦稅三年。

    除此之外,朱元璋還會主動去接觸地方百姓,與他們交流。他曾經親自接見前來納糧的百姓,問他們地方情況如何,也曾召來地方的地主富戶,嚴詞訓誡他們,比如公元1369年,朱元璋就召來部分浙西的富戶,教訓他們“毋凌弱,毋吞貧,毋虐小,毋欺老,孝敬父兄,和睦親族,周給貧乏,遜順鄉里”。

    朱元璋是窮苦人出生,深深體會到農民的艱辛在朱元璋這些舉措的影響下,明朝的局勢也逐漸穩定,大明的國勢也蒸蒸日上。

  • 4 # 全球中國藝術品共賞

    史學家普遍認為:朱元璋是歷史上得位最正的皇帝。因為其他朝代開國之君幾乎都是前朝之臣,連劉邦也是小小的亭長呀。

  • 5 # 小高讀史

    農民出身的朱元璋,從小品嚐人間疾苦,過著有上頓沒下頓的生活。因為貧窮和飢餓,親人離散、死亡。他對農民的辛苦,可謂是體會深刻。朱元璋對待他的官員特別嚴厲,稍有過錯,毫不留情,但對待百姓卻十分友好。

    明朝為建立前,朱元璋就多次強調戰爭給百姓帶來巨大的傷害,他們舉兵起義,不是為了掠奪百姓,而是為了老百姓帶來安寧。他這種思想,貫穿了整個統一戰爭。打仗前,強調一下軍隊紀律,不允許軍隊任何一個人燒殺搶掠、坑害無辜百姓,這是一種民本的思想。建國後,朱元璋依然秉持了這種態度。明朝初立,朱元璋就召集了全國的地方官開會,他特意強調:“現在天下初定,老百姓財產和精力都匱乏,就像剛剛會飛的小鳥,不可拔掉它的羽毛;就像新種的樹,不可以動搖他的根本;應該使他們休養生息。你們要牢記奉守廉潔的準則。”

    在和劉伯溫探討如何對待農民時,劉伯溫說對待農民應該施以仁義,以仁義統治農民。話說得很好,也很漂亮,可是朱元璋不滿意,他說:“不給農民以實際的優惠,仁義對他們來說有什麼用呢?”由此可見,朱元璋對待農民是真心實意的,並非嘴上說說作作秀而已。

    面對建國初民生凋敝的困境,休養生息、恢復發展的政策主要體現在了農業上。為了增加勞動人口,限制寺廟人員的發展,下詔書號召流民回鄉投入生產,對於不願回鄉的農民,允許就近定居。重新調整土地政策,實行計民授田政策,鼓勵農民開墾荒地。由於荒地比較多,還實行大規模的屯田制度。多次下令減免各地的稅收,以減輕農民負擔。興修水利,為農業生產提供保障。

    鼓勵種植桑麻、棉花、棗等經濟作物。將經濟作物的種植作為官員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官員需要對百姓進行督促,在多方鼓勵和督促下,棉花的種植從宋元時南方為主擴大到了北方,棉花成為衣服的主要原材料。到了洪武二十八年,全國累計種植棗、胡桃、慄等果樹10億棵。朱元璋是懂民間疾苦的,大量果樹的種植,可以在青黃不接的時候填飽肚子,可以說是非常實在的一項政策了。

    朱元璋老了以後,考慮到身後事,他帶著太子朱標下田幹農活,體驗農民的艱辛,諄諄教誨,可謂用心良苦。隨著農業的發展,實現了“家給人足,樂於為農”的局面,也為永樂、洪熙、宣德的繼續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武則天稱帝后,為什麼她的後周江山未能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