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太陽王01
-
2 # 攻防敏控
清朝入關後,對外戰績沒有勝利!對俄國透過簽訂許多條約並在條約裡做出了許多的讓步,以此來獲得和平!所謂的大清在對緬甸、越南、尼泊爾這些個弱小國家的作戰都是以失敗而收場,但是這三個國家打了勝仗卻和大清籤和平協議,這是因為國力弱小,打不起消耗!清末不也一樣嗎,馮子材鎮南關大捷後清政府向法國求和!左宗棠西征阿古柏勝利後向清政府向俄國求和!
你在看看大明,料羅灣海戰勝利後直接向荷蘭當局索賠,荷蘭可是當時的世界第一強國!
實際上,明朝和日本在北韓半島打了7年仗,花費了700多萬兩,就這件事被滿族同胞給批評慘了!可清朝鎮壓個國內的土司叛亂或農民起義,動輒就幾千萬的費出,打了許多年,反反覆覆的都沒有進展,失敗了換個人,在失敗再換個人,可以說鎮壓個土司叛亂或農民起義能把大清給鎮壓黃了!
所謂的大清,鎮壓國內的反抗都如此艱難,和國外的弱小國家較量都輸的那麼慘,武器都沒有人家緬甸先進,怎麼能和歐洲抗衡?所以說大清被萬國來艹是歷史的必然!
-
3 # 深度工場
在18世紀,是緬甸最強大的時候,甚至在1762年直接入侵佔據了泰國。經過改良的緬甸軍隊聘請了很多西方教官,開始裝備西式火器,比如從英國東印度公司獲得的燧發槍。
清軍與緬甸第一次交戰,緬甸軍人入侵西雙版納和思茅,當地土兵團練一舉擊潰。雲貴總督劉藻調集3000名綠營兵前往驅逐敵軍。緬軍看到清軍抵達,開始遊擊運動戰,雖然清軍收復了失地。但是一支600人的清軍在猛阿附近遭到緬軍伏擊,損失數十人。乾隆因此大怒。
這就有了,第2次清緬戰役,清軍這次直接反攻進入緬甸領土,佔領了緬甸邊境一些地區,留下800綠營兵駐防。當時,清廷內部也爭論,不應該大舉進攻緬甸,光靠雲南的3萬多綠營兵根本做不到這一點。
但是,最後清軍還是調集了雲南綠營大部分主力14000人再次發動大規模進攻。緬甸出動1萬軍隊堅壁清野,正面抵抗清軍,同時對清軍佔據的緬甸領土上的據點進行襲擾戰。隨後,在山地當中截斷清軍主力後路。此時,清軍接連遭到伏擊,比如,900多清軍在木崖渡河時遭到突擊,損失800多人,還戰死了1個遊擊馬成龍。清軍逐漸陷入到了緬甸游擊戰當中。到了年底,清軍支援不住,後退回到雲南,放棄了佔領的緬甸領土。到了第2年,也就是1767年清軍全軍撤退。一共戰死1100人,病故1500多人,被俘超過200多人。
1767年,清軍決心報復,調集四川兵8000,貴州兵10000,滿洲八旗3000人,還有云南當地綠營,出戰緬甸。其中明瑞1.7萬人為主力第1路軍(包括2千八旗軍),額爾景額為第2路軍,帶領8000人(900多八旗軍)清軍準備2個月糧食,以防備緬甸堅壁清野,25000清軍直撲緬甸。結果從金融緬甸一直到木邦,600多里,荒無人煙,緬甸早就堅壁清野,也不打仗,就是引誘清軍南下。清軍第1路軍在木邦留下5000人,其他12000人繼續南下。
又前進20多天以後,清軍抵達蠻結與9000緬甸軍首次開戰。緬兵兵器以火器和鏢子為主,平地決戰不是騎兵對手。緬人說:交戰時候,最怕清軍彩甲騎兵(即滿洲八旗兵)。緬兵受挫,堅守不出。隨後清軍開始攻擊緬甸人陣地,攻破緬軍主力大營,斬殺2000多人,特別是一個貴州兵一人突入緬軍寨門,大戰數百緬軍,開啟城門。
隨後,清軍開始輕敵,深入緬甸腹地,但是2個月口糧早就消耗殆盡。清軍開始撤軍,回程路上,緬甸不斷髮動游擊戰。最後數萬緬軍主力包括清軍1萬多主力,到12月14日清軍突圍,戰死超過1000多人,其他1萬人突圍回到內地。
第4次戰役,清軍直接調動了,4500八旗軍,2000福建兵,3000貴州兵等等大軍進入緬甸,結果還是遇到了堅壁清野,1.8萬清軍在野外晃悠了2000多里。終於在甘立寨遭遇緬甸軍隊開始爆發戰鬥,擊敗緬軍水師,斬殺2000多人。隨後清軍猛攻老官屯緬軍主力駐防區域,阿里袞率正白旗滿洲馬甲九百破緬兵三個營寨,殺敵一千五百餘人。但是隨著緬軍主力抵達,攻堅戰鬥再次進入僵持。時間長了,雙方都不想再打下去,最後,清軍與緬軍談和,清軍撤離,緬甸重新納貢才算結束。
-
4 # 曾銘瀾
這個沒了解。正常是緬甸地勢複雜,緬北就是當年孟獲的地盤之一。清初吳三桂還直入緬甸要了永曆帝的命。清朝死三萬多,要看緬甸死多少人。征服不了是對,也不一定是大敗。這個嗎,征服了也管理不便,要懷柔政策。越南在明朝還不是一度設省,後來還是獨立了,麻煩。
-
5 # 世界人文通史
清緬戰爭的結局是清軍退兵,緬甸則在名義上向清朝稱臣。不過,清緬戰爭的起因是緬甸貢榜王朝入侵雲南造成的,而清朝憑藉自己的體量優勢雖然處於進攻地位,但並沒有完成預期的平定緬甸的計劃。
如果從保衛雲南的角度來看,清軍是勝了;如果從平定緬甸的角度來看,清軍就是敗了。不可否認的是,貢榜王朝比清朝更加經不起這種消耗戰爭,畢竟緬甸的人口、領土、資源更加有限。
這一場由緬甸歷史上最強大的貢榜王朝與全盛時期的清王朝(乾隆前期)所爆發的清緬戰爭,最終以清軍的退兵、緬甸的求和而結束。
從1762年開始,緬甸貢榜王朝就頻繁入侵雲南邊境,不但瘋狂劫掠雲南邊境的糧草和人口、劫殺官員,甚至還逼迫一些逃入雲南境內的土司歸順緬甸。
對於緬甸的挑釁和入侵,雲南邊境的官吏要麼是文人出身、不懂打仗的書呆子,要麼就是謊報軍情、“以敗為勝”、欺上瞞下的貪官。以乾隆皇帝為首的北京方面,最初並不重視緬甸貢榜王朝,也不知道緬軍的數量和分佈,只把它當成一夥流寇來對待。
當時,清政府剛剛平定準噶爾汗國(新疆),其主力軍隊都在西北一線圍剿準部的殘軍,反而對於西南雲貴方向沒有太多重視。
直到1765年,接到雲南邊境眾多“不利戰報”的乾隆皇帝才開始稍微審視緬甸貢榜王朝,要求雲南地方軍隊和土司番兵迅速剿滅這支“緬匪”。
可是清軍三易主帥,均遭到慘敗收場。清緬戰爭中,第一位雲貴總督劉藻謊報軍情被朝廷革職,自殺而死;第二位雲貴總督楊應琚由於驕傲輕敵,兵敗於緬甸而被朝廷逮捕誅殺;第三位雲貴總督明端先勝後敗,在緬甸境內陣亡;第四位雲貴總督鄂寧水陸並進,雖然打到緬甸腹地,最後仍然撤軍而退,並以此結尾。
在清軍第四次出擊緬甸時,集合了乾隆王朝的許多重臣,比如傅恆、阿里袞、阿桂、舒赫德、鄂寧等人;在軍隊方面,也陸續加入了福建水師與滿洲八旗、貴州番兵。
此外,清軍依靠水陸並進、穩紮穩打才勉強在緬甸站穩了腳跟。儘管清軍的騎兵和水師表現異常勇猛,但緬甸軍隊的火器也給清朝士兵留下了深刻印象。不過,真正造成清軍大減員的原因是熱帶叢林疾病。
清軍過去從來沒有在緬甸叢林作戰的經驗,因此飽受瘧疾、螞蝗的困擾,有近七成官兵染病(清軍的經略傅恆回京不久就病情加重而死,副將軍阿里袞則直接病死在了緬甸境內),可見疫情的嚴重之處;在緬甸貢榜王朝方面,也終於意識到清朝的體量過於龐大,終究無法戰勝。
1769年,清朝與緬甸締結和約,雙方罷兵而返。
清朝與貢榜王朝的這次戰爭,雖然沒有完成乾隆帝預期的“平定緬甸全境”的計劃,但也給緬甸方面造成重創,加速了貢榜王朝的衰落。
不過,清朝自己也好不到哪裡去。乾隆帝耗費了白銀上千萬兩、折損將士眾多,甚至還有多位封疆大吏直接或間接因清緬戰爭而去世,卻在18年之後才得到一張來自緬甸方面所謂稱臣納貢的上表。
在清緬戰爭的後期,清朝雖然憑藉體量優勢處於進攻地位,但也暴露出清軍的眾多致命問題,比如戰術僵硬、火器落後、後勤補給困難、官吏欺上瞞下。
可是,這場戰爭仍然被乾隆視為自己的十全武功之一,也反映出清王朝內部的日漸腐朽。一旦遇到與清朝實力相當或者更加強大的外來勢力,那麼清朝的國內秩序就會逐漸崩潰。在70多年之後的鴉片戰爭中,清王朝在面對西方列強時,立即驗證了這個道理。
回覆列表
區域性戰爭中,以弱勝強的戰役例子很多:南越勝秦朝大軍、高句麗勝隋唐、越南勝大明、緬甸勝大清、布林人勝英軍……但一旦全面對抗,起決定性的還是綜合國力和軍力,所以南越最終被秦軍征服,高句麗被大唐所滅,越南被張輔反覆教育如何做人……清朝決不是打不過區區緬甸,而是小小挫折以後看不上那塊瘴癧從生的邊蠻之地,當然緬甸自己也深知這一點,最終緬甸還是被納入了中國的朝貢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