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沒有你》觀後感 97年,由黎明、吳倩蓮、梅豔芳、葛優、王志文等一批紅星壓陣的《半生緣》委實出了一陣風頭。這是導演許鞍華兩年來市場成績最好的一部影片,並且各個層面的評價均為不俗。先來介紹一下這位香港大師級的導演,許鞍華很有自己的風格,經常以提示人生的蒼涼為主題,他不太喜歡纏纏綿綿、萎靡不振的情調,即使是名著,消極的東西也是他所不屑的。好在原著張愛玲的《十八春》故事夠曲折,為許鞍華的發揮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從婉約情愛到悲壯人生,電影的展述很有一番深沉的味道。《半生緣》的故事中心是曼貞和曼璐兩姐妹的命運。曼璐早年是上海舞女,為維持一家人生活嫁給了小混混祝洪才。曼貞經好友叔惠介紹認識了富家子弟世鈞,但世鈞家嫌曼貞的姐姐作過舞女有辱門風,力阻兩人結合。同時,曼璐為籠絡丈夫,居然設下圈套,讓妹妹代替自己給祝家生兒子。每個人的經歷雖然不是轟轟烈烈,也算是波瀾跌宕。主人公的愛情是否被命運之神牽在了一起?有情人能否終成眷屬?這一切的一切,答案都在這部寫盡世事人生的《半生緣》裡,還是讓我們一同走入許鞍華和張愛玲營造的世界裡去吧。 這部影片總長度有近120分鐘,不知怎麼的,我感覺看完後心裡總有點沉甸甸。對於用小說名著改編的電影,很多人都有一種偏見。認為無論導演功底再好,也無法體現小說的原滋原味。因為文字可以給予讀者無窮無盡遐想的空間,而電影則不然,它的人物、空間都是相對固定的,是靠鏡頭、燈光和演員演技來營造人為的意境。《半生緣》是個例外,許鞍華對張愛玲的作品並不是簡單的“拿來主義”,而是經過了自己的分析和創造。其實,原著《十八春》的結局還有一道光明的尾巴。男女主人公走過18年曲折的情路後,雖然各有家庭,但還是一同去參加國家剛解放時東北的建設,化哀怨為淡泊。小說變成了電影后,許鞍華毫不留情的將之一刀斬斷,讓這個悲傷的故事徹底以宿命的結局完成蒼涼的主題。某些評論家認為,這種處理方法反而遵從了張愛玲一貫的寫作風格。 《半生緣》講述的是一個複雜的感情故事,作者寫的本不是轟轟烈烈的愛情,而是千千萬萬滾滾紅塵中的兒女們都可能遭遇的故事。世鈞與曼楨相愛得平淡無奇,即使不是屢遭變故,日後也不會有激越的火花。這種相愛其實很大部分是沒有選擇的選擇,但是在一個黯淡的缺乏鼓舞的年代裡,愛情又是唯一可以體味可以珍藏的東西。曾經是最好的,曾經有過真愛,但終歸於平淡,只有在重逢的瞬間,才悔恨起錯過一生的最愛。人生的蒼涼不在於過程,而在於回首的剎那。愛情就象水晶瓶裡的名貴香水,完美而易逝。假使十幾年後,世鈞離開他並不愛的太太去和剛剛掙脫了一場悲劇婚姻的曼楨結合,在情節上是圓滿了,但當殘缺的完美變成圓滿的缺憾時,正如斷臂的維納斯被裝上蹩腳的假肢,虛假的完整實際上是對其本質的損害。因為本來就沒有人能回到過去的時光,只能追憶逝水年華。 談完了愛情,我們換個角度,就影片本身來說,從頭至尾都是採用暖色調,所以在視覺上首先建立了一種朦朧的美感。其次,導演很少採用寬闊的取景空間,閣樓、車廂、走道等,狹小的取景造就了自始至終的被困壓的感覺。這一點正包容了故事中人物的所有特徵:紛亂中的平靜,沒有準確目標的循規蹈矩,沒有大悲也沒有大喜的灰色心緒。在這樣的環境裡,所有的喜怒哀樂也都被剋制在很小的限度裡,絕對無法張揚。除此以外,現場原聲錄音產生的真實感,回憶引出陳年往事時營造的遙遠的陳舊感也是很有味道的。同時,女主角吳倩蓮的表演天分在《半生緣》裡發揮得淋漓盡致,樸實無華,卻蘊涵著一種素淨含蓄的本質,一種脫去誇張和矯飾的美麗。 你刪改一下,僅供參考!!
《不能沒有你》觀後感 97年,由黎明、吳倩蓮、梅豔芳、葛優、王志文等一批紅星壓陣的《半生緣》委實出了一陣風頭。這是導演許鞍華兩年來市場成績最好的一部影片,並且各個層面的評價均為不俗。先來介紹一下這位香港大師級的導演,許鞍華很有自己的風格,經常以提示人生的蒼涼為主題,他不太喜歡纏纏綿綿、萎靡不振的情調,即使是名著,消極的東西也是他所不屑的。好在原著張愛玲的《十八春》故事夠曲折,為許鞍華的發揮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從婉約情愛到悲壯人生,電影的展述很有一番深沉的味道。《半生緣》的故事中心是曼貞和曼璐兩姐妹的命運。曼璐早年是上海舞女,為維持一家人生活嫁給了小混混祝洪才。曼貞經好友叔惠介紹認識了富家子弟世鈞,但世鈞家嫌曼貞的姐姐作過舞女有辱門風,力阻兩人結合。同時,曼璐為籠絡丈夫,居然設下圈套,讓妹妹代替自己給祝家生兒子。每個人的經歷雖然不是轟轟烈烈,也算是波瀾跌宕。主人公的愛情是否被命運之神牽在了一起?有情人能否終成眷屬?這一切的一切,答案都在這部寫盡世事人生的《半生緣》裡,還是讓我們一同走入許鞍華和張愛玲營造的世界裡去吧。 這部影片總長度有近120分鐘,不知怎麼的,我感覺看完後心裡總有點沉甸甸。對於用小說名著改編的電影,很多人都有一種偏見。認為無論導演功底再好,也無法體現小說的原滋原味。因為文字可以給予讀者無窮無盡遐想的空間,而電影則不然,它的人物、空間都是相對固定的,是靠鏡頭、燈光和演員演技來營造人為的意境。《半生緣》是個例外,許鞍華對張愛玲的作品並不是簡單的“拿來主義”,而是經過了自己的分析和創造。其實,原著《十八春》的結局還有一道光明的尾巴。男女主人公走過18年曲折的情路後,雖然各有家庭,但還是一同去參加國家剛解放時東北的建設,化哀怨為淡泊。小說變成了電影后,許鞍華毫不留情的將之一刀斬斷,讓這個悲傷的故事徹底以宿命的結局完成蒼涼的主題。某些評論家認為,這種處理方法反而遵從了張愛玲一貫的寫作風格。 《半生緣》講述的是一個複雜的感情故事,作者寫的本不是轟轟烈烈的愛情,而是千千萬萬滾滾紅塵中的兒女們都可能遭遇的故事。世鈞與曼楨相愛得平淡無奇,即使不是屢遭變故,日後也不會有激越的火花。這種相愛其實很大部分是沒有選擇的選擇,但是在一個黯淡的缺乏鼓舞的年代裡,愛情又是唯一可以體味可以珍藏的東西。曾經是最好的,曾經有過真愛,但終歸於平淡,只有在重逢的瞬間,才悔恨起錯過一生的最愛。人生的蒼涼不在於過程,而在於回首的剎那。愛情就象水晶瓶裡的名貴香水,完美而易逝。假使十幾年後,世鈞離開他並不愛的太太去和剛剛掙脫了一場悲劇婚姻的曼楨結合,在情節上是圓滿了,但當殘缺的完美變成圓滿的缺憾時,正如斷臂的維納斯被裝上蹩腳的假肢,虛假的完整實際上是對其本質的損害。因為本來就沒有人能回到過去的時光,只能追憶逝水年華。 談完了愛情,我們換個角度,就影片本身來說,從頭至尾都是採用暖色調,所以在視覺上首先建立了一種朦朧的美感。其次,導演很少採用寬闊的取景空間,閣樓、車廂、走道等,狹小的取景造就了自始至終的被困壓的感覺。這一點正包容了故事中人物的所有特徵:紛亂中的平靜,沒有準確目標的循規蹈矩,沒有大悲也沒有大喜的灰色心緒。在這樣的環境裡,所有的喜怒哀樂也都被剋制在很小的限度裡,絕對無法張揚。除此以外,現場原聲錄音產生的真實感,回憶引出陳年往事時營造的遙遠的陳舊感也是很有味道的。同時,女主角吳倩蓮的表演天分在《半生緣》裡發揮得淋漓盡致,樸實無華,卻蘊涵著一種素淨含蓄的本質,一種脫去誇張和矯飾的美麗。 你刪改一下,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