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710166654207

    瀉藥。

    先上結論,為了增加戲劇性。

    火燒上方谷是羅貫中虛構的情節,上方谷一戰後便是星落五丈原,諸葛亮殞命。

    在這裡我們必須要注意,《三國演義》宣揚的是王道正統的儒家道德觀,在儒家道德觀裡有一個很重要的觀點——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這個觀點的意思是,凡事不問能不能成功,只問應不應該,應該做,便去做。在演義裡這是劉備諸葛亮姜維一脈相承的。這三人也是演義前中後三部分蜀漢的主角。

    諸葛亮在演義中六出祁山,想要北取雍涼,以圖西、南夾攻關中,其實是隆中對的變形,但戰略上看,只有一出祁山時打了魏國一個措手不及,其後魏國加強了西部的防禦,以蜀漢弱小的國力,取得決定性勝利的希望微乎其微,諸葛亮事實上也只是累積了一些戰術勝利,對戰略態勢沒有決定性的影響,其最終的失敗是不可避免的,換言之,即使不考慮史實,其退場也是不可避免的。

    那麼問題就來了,應該如何讓這個符合儒家傳統道德觀的小說中段蜀漢主角退場呢?(要注意演義是一部群像小說,在群雄逐鹿,天下三分,三國歸晉的各階段都有其主要人物。)事實上演義裡的人物結局並不完全符合歷史,比如王朗,張苞,徐晃等,作者是根據劇情和塑造人物的需要來設計結局,一般其為人物設計的結局無非五個:陣亡,斬首,病故,政變,暗殺。

    陣亡(或死於兵亂)一般用於名將的結局,如典韋,甘寧,張郃,姜維等,一流的文臣,宰執一級的高官死於陣前的極少,王朗算是特例,那是作者故意為他安排了一個不體面的死法,而且演義中諸葛亮是神一般的幾乎不敗的存在,不適用於諸葛亮。

    政變一般用於具有反面特徵的人物,如諸葛恪,曹操(曹操沒死成)何進,董卓,包括曹髦也是,講的是天道迴圈,報應不爽。所以政變不適用於諸葛亮。

    各階段的主要人物被斬首一般是為了突出其忠義兩全。如陳宮,審配,關羽等都是如此。諸葛亮幾乎未嘗一敗,也不適用。

    暗殺是演義中常用但成功率最低的方案之一,曹操,孫策,董卓,諸葛亮等都遭遇過,但成功的案例極少,且對暗殺的預判也屬於廟算範疇,而廟算一科,諸葛亮幾乎是能拿滿分的。

    病故是最容易被接受的結果,與以上各種死法對比,病故無疑是善終,死的比較體面從容,因此綜合來講讓諸葛亮病故是比較合適的選擇。

    那如何引出諸葛亮病故呢?當然不能平淡地死在後方,所以需要增加一些戲劇性的事件,歷史上諸葛亮確是死於征途中,但歷史記載非常簡略,無非是司馬懿堅守不出,諸葛亮求戰不成,卒。這樣寫的小說一定沒人願意看,因此必須新增若干足夠刺激的橋段,橋段應滿足的條件如下:諸葛亮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儘可能符合歷史結局,在諸葛亮死亡前讓其才華再次發出耀眼的光芒。

    按照這樣的設定,諸葛亮才華最耀眼的體現就是其面對最強大的對手幾乎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但因為不可知的因素導致功虧一簣,然後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禳星),失敗,卒。

    可見,只要能滿足以上條件,上方谷還是上圓谷並不重要,這個橋段是文藝創作的必然,選擇上方谷只是一個偶然。

    諸葛亮平生最善火攻,讓他在生命最後的華彩中用他最擅長的火攻來表演,幾乎取得決定性的勝利,也是符合文藝創作規律的。

    就像《銀河英雄傳說》中,楊威利在巴米利恩會戰中放過了萊因哈特,在迴廊之戰取勝後被地球教暗殺,楊威利不能戰敗,萊因哈特也不能戰敗,因此楊威利勝而不勝,萊因哈特不勝而勝,最終兩人一個病故,一個被暗殺,都是英年早逝。這種跌宕起伏的劇情設定除了讓讀者的心情隨著故事高漲低落,也可以讓這種古希臘悲劇式的英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種果樹不怕水淹,能大面積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