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532147702961

    太子參性平、味甘、微苦,有補氣生津的作用,在中醫臨床上使用非常廣泛。一般素有口乾、煩躁、心悸、失眠、乏力、食少、手足心熱等氣陰兩虛症狀的病人均可使用,它既可與其他藥物配伍,又能單味煎水溫服,常用劑量為10~30克,可根據病情適量加減。那些久病、體弱之人脾胃被傷,出現飲食減少、乏力、自汗等症狀時,可用其配伍山藥、扁豆、谷芽等有健脾、消食作用的藥物,或取太子參15克、蓮子20克,加水上鍋煮至蓮肉爛熟為度,食蓮肉,喝湯;發熱疾病的恢復期出現氣陰兩傷症狀,如口乾舌燥、煩躁、氣短乏力等,可用太子參與生地、知母、麥冬、竹葉等同用;秋季或暖冬,肺臟極易受到溫燥邪氣的傷害,起病多出現發熱、口鼻乾燥、口渴、乾咳、氣短、少痰等症狀,可用太子參與沙參、麥冬、百合、貝母等滋陰、潤肺、止咳化痰藥同用。

    與同樣具有補氣生津作用的人參、黨參、西洋參相比,太子參滋補的藥力要差得很遠,但它也有長處,就是藥性十分平穩,適合慢性病人長期大量服用,且副作用也比上述參種小得多,因此深受那些體虛而經受不住滋養藥物峻補人的歡迎。譬如脾胃虛弱之人初用補劑,服用其他參種恐藥力過猛,改用太子參則大可放心;又如虛證患者夏季服用補藥,恐天氣炎熱夾雜藥力引動內火,而太子參清補扶正,則不會有此弊害;氣陰不足而又血壓偏高之人使用太子參不僅可以改善症狀,而且沒有人參升高血壓的毛病;壯年患者服用太子參不用擔心引發上火;小患者服用太子參沒有引發早熟之嫌。太子參堪稱難得的清補佳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資料的匯入匯出是怎麼操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