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血山飛蟲
-
2 # 八十年代的腳踏車
拜朱元樟是因為他已經死了,作秀的可能性很大。這樣容易給人民一種誤解“清朝是尊重明朝以前的皇帝的,只能怪末代皇帝太無能,我們才幫忙來管理天下”,拜死撫民,是很多帝王的慣用伎倆。
在世的皇族,因為清朝是滿人,如若有皇族後裔號召,恐怕天下漢人響應,那到時候清朝危矣。所以才會出現拜朱元樟,而殺其子孫。
-
3 # 狼煙一九三一
最是無情帝王家!任何一個封建時代都是如此。假惺惺祭拜,然後大開殺戒。這是封建道德倫喪的一個典型案例。他們既想做婊子,又為自己立貞節牌坊。
-
4 # 諫言
火燒慶功樓瞭解一下 但凡有不服管教者 殺
功高蓋主者 殺 這是一個訊號 君讓臣死 唯有死忠可活 最是無情帝王家
-
5 # 舊花昔時
這就是政治。
順治入關時,滿清自己也沒想到自己能夠拿下整個中國。當時滿清的政策就是得尺則尺,得寸則寸。沒想到農民軍和南明都那麼不經打,滿清一不小心就拿下了全中國。從地方性政權變成了全國性政權。
作為全國性政權,首先要解決的,就是自己這個政權的合法性。滿清法理上是明的地方藩屬,滿清全境都歸奴兒干都司管轄;努爾哈赤自己就是李成梁的書童;皇太極跟崇禎議和時也自願降低國格。
從地方藩屬搖身變為全國性政權,必須讓世人承認。理論上,清軍是吳三桂打著為崇禎皇帝報仇的名義借過來的。所以拿下北京後多爾袞還去崇禎陵哭了幾場做做樣子。清軍入關後,自己都沒想到那麼快解決了李自成和南明小朝廷。吃進肚子裡的肥肉哪有吐出來的道理。於是就佔住位置不走了。在法理解釋上,明是李自成滅的。清軍滅了李自成給崇禎報仇了。可是崇禎已經死了,崇禎的幾個兒子也死了,沒辦法,天下無主。滿清就勉為其難的坐了天下。因此。崇禎的後人必須死。早就死了。後來冒出來的崇禎後人必須是假的。是假借朱三太子的名義造反的,不然你讓康熙讓位給朱三太子嗎?
-
6 # 那小子很可疑
眾所周知,清朝的江山,本來就是從明朝的手裡奪過來的,清軍入關之後各種勢力打著反清復明的旗號跟清政府作對,作為清朝的統治者康熙皇帝,自然是更加要對明朝的一切進行抵制了,特別是明朝皇室後裔更是要趕盡殺絕。朱元璋作為明朝開國皇帝功不可沒,可能能夠所代表的,不僅僅是明朝一個朝代,所以康熙對他如此心願誠服,況且朱元璋早就死了,什麼利益糾葛之類的,也完全沒有。但是,這是不是就代表了康熙已經完全能夠接納明朝的皇帝后人了呢?其實,情況恰恰相反,康熙在一面跪拜朱元璋的陵墓時,一面,正在緊鑼密鼓地抓捕朱元璋的後人,尤其是崇禎皇帝的兒子們,朱元璋更是對其趕盡殺絕。最突出的一件事上,大概就算是康熙殺了崇禎76歲的兒子,有著朱三太子之稱的朱慈煥了。
那麼,康熙這麼做又是為何?既然都對朱元璋如此尊敬,卻又為什麼不願放過一個76歲,本來就時日無多的朱家後人呢?其實,這個原因說來也很簡單,這要從清朝奪取明朝江山說起。
清朝能夠入關,並且得到所有的明朝疆土,純屬是偶然,本來在李自成將自己位置鞏固之後,應該就會清朝形成對峙的局面,奈何李自成並非是個天下雄主式的人物,這就導致清朝能夠順利奪取大半明朝的疆土,而後,還有半壁江山的南明政權,然而南明也是個不中用的政權,清朝就這樣,得到了一份意外的,比他們預想地大得多的土地。然而打江山難,守江山就更加難了,清朝是一個少數民族政權,其中僅僅生活習慣方面的摩擦和衝突,就害死了不少人,並且邊疆不穩,清朝這個時候面對的問題非常多,還有以吳三桂為首的三大隱患。
問題這麼多,總要分個輕重緩急才行,清朝政府此時決心要解決的一個看起來不重要,實則可能顛覆清朝江山的問題,這個問題,就是明朝遺留皇室的問題。當時清朝國內反抗清朝的聲音不少,他們認為清朝不是正統,想要恢復明朝的朱姓統治,因此,朱家皇室成員,就成了當時最尖銳的問題。
康熙雖然是清朝的第四任皇帝,但順治在位時間不算太長,很多需要耗時解決的問題,順治沒有解決,因此康熙才是清朝入關以來的第一位真正面對又尖銳又耗時的皇帝。此時的康熙皇帝,為了清朝的穩定,就選擇了屠殺明朝皇室遺留成員。
其實換一個角度來看,這個就不矛盾了,因為康熙是清朝的皇帝,崇拜朱元璋,甚至跪拜朱元璋,是他自己的喜好。但是為了維護清朝的江山,他就必須要做到一個皇帝應該做的事。
-
7 # 甬城阿斌
康熙這樣做,都是為了表示尊崇明朝,表示清朝繼承了明朝的正統,是中國的合法主人。為什麼說殺害朱明後裔反是尊崇明朝呢?因為這些人沒有過硬的證據來表明自己的皇子皇孫身份,大多是些矇混之徒,試問:要是有人冒充愛新覺羅子孫,該如何處理?當然是殺頭了!現在我把前明王朝和本朝一樣看待,敢冒充朱明後代的,也是一個字:殺!
只要認真想一想就明白:要是康熙真的屠殺朱明後裔,漢人不可能沒有反應的,哪怕只有百分之五十的可能,都會引來聲討的巨浪,如李自成逼死崇禎就大失人心;左良玉聽說太子在南京蒙難,捶胸痛哭,大叫:"不救太子,誓不為人!"(其實,這太子是假的,他被騙了,但騙康熙帝可沒那麼容易)永曆帝被吳三桂用弓弦絞殺,李定國聽說後悲痛欲絕,嘔血病死。但康熙帝殺這些人,漢人反應平淡,後代史書上也沒有記載(蔡東藩先生治史嚴謹,但他就沒有記載康熙殺了哪一位朱明皇族),足見其真實性在及格分數以下!
真正的朱明皇族,在明末大動亂中,已被闖、獻殺得差不多了,清兵入關,在順治年間又殺了一些,殘餘的跟鄭成功去了臺灣。以康熙三年張煌言在杭州就義為標誌,朱明在大陸的勢力已經覆滅,略有幾條漏網之魚,對清朝已不構成威脅,即使後來的三藩之亂,也沒有打出興復明朝的旗號,康熙沒有必要再對朱明後裔開殺戒。實際上,清軍攻入臺灣後,除朱術桂寧死不降外,跟鄭氏一同降清的朱明後裔都未被殺。相反,康熙保護明孝陵,還找了一個朱明後人世代守陵,給他一份俸祿,也算是善待他了。若是有人眼紅這待遇,也想來冒充朱明後裔呢?那對不起了,一刀之下,你去見明太祖喊冤吧!
康熙一邊祭拜明孝陵,一邊殺朱明後裔,那他在明太祖前叩頭還有什麼用呢?天下人的眼睛雪亮的,他想騙誰呢?換了你我之輩也不會這麼做,何況聰明至極的聖祖仁皇帝呢?網友們,你們說是不是這個理呢?
-
8 # 一縷陽光白沙灘
每一個政治家的活動,背後都有深刻的意義。康熙作為一代聖主也不會例外。首先我們明白康熙祭掃明孝陵的歷史大環境是什麼?首先國家初統,又經三藩之亂,國家急需穩定。他六掃明皇陵背後的意義再於,江山初立,急需團結清朝里人數眾多的漢人,即得民心者得天下。哪他又為什麼會大殺朱氏子孫呢?主要是怕朱氏子孫反清復明,一位出色的君主決不允許存在有前朝遺患的很大誘因存在的。以史為監,可以知興替,一位雄才偉略熟讀史書殺罰果斷的君王更不會犯打蛇不死隨棍上的低階錯誤的。
-
9 # 江東汪郎
一個不善於作秀的政治人物是不合格的,顯然,康熙的政治才能是可以打90分的。因為他懂得審時度勢,知道如何去爭取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所以不要認為康熙祭拜洪武大帝是他的覺悟有多高,心地很善良,實際上他的內心深處隱藏著急切的政治目的。
1644年清軍入關,為了能夠儘快降服漢民,清廷採取了相對極端的民族高壓政策,激起了人們反清情緒的高漲。
而那些化整為零的反清義士大都分佈在江南各省,無論是文人還是武將,大都打著朱明皇朝的旗幟,而這種“反清復明”的口號,在當時的情況下是極具鼓舞人心的。
康熙雖然是清朝入關的第二位皇帝,但實際上,他自己面臨的政治危機甚至比他的父親順治還要危急,但所幸的是他都撐過來了。
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施琅打下了臺灣,朱明皇朝的最後一支血脈斷絕,從此放眼望去,中華遍地都是“金錢鼠尾”、“長袍馬褂”,而這也激起了康熙的豪邁之情!
他認為自己的功績堪照日月,日月合一就是大明,所以他在1684年進行了第一次南巡,並在南京明孝陵祭拜了洪武大帝,為的就是告訴天下人,大明從此要成為真正的歷史了,天下只有一個大清,並以此收買人心,抵消江南的反清情緒,鞏固自己的統治。
當然,康熙祭拜洪武大帝還有一個目的,就是他認為八歲登基,二十九歲剪除了國內的政治對手,完成了一統天下的自己,比三十九歲完成人生逆襲,建立大明的洪武帝厲害得多了。
抱著這樣的心思,祭拜一位前輩,心理自然也就沒有任何的負擔了。
至於殺洪武帝的後代子孫,非常簡單,為了自己的江山永固,不管你是誰,只要認為你對他的統治有潛在的威脅,就只有一個字,“殺”!
康熙畢竟是一個政治家,是皇帝,不是和藹可親的鄰家大叔!
不過說實話,康熙一個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富二代,和洪武這位一出生就輸在起跑線上的窮三代,真的沒法比!
回覆列表
政治,有些腦子不好的人只是記得康熙祭拜朱元璋,不一定知道康熙屠殺朱元璋的子孫,這個是傳播不對稱的,這樣聽到康熙祭拜朱元璋熱淚盈眶形成一定政治觀點的人,如果以後知道康熙誅殺朱元璋的子孫甚至可能為康熙辯護的!這個和西方有的博愛的人被所謂難民強姦甚至殺害繼續續堅持原來的政治觀點是類似的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