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小女孩,才3歲,基本上都是爺爺奶奶帶大的,在家裡,生活自理方面沒有問題。但是出去外面不敢與人交流。離開家人不敢獨自去玩!也不喜歡和小朋友交流遊戲!
7
回覆列表
  • 1 # 大話精神

    一個做了媽媽的朋友,每次都是讓兒子自己去尋找小夥伴一起玩。在小區裡面有很多小朋友,媽媽會向兒子描繪外面美麗好玩的景象,比如有藍藍的天空、綠油油的草地、歡快的小朋友們一起玩著各種各樣的遊戲。這些都能引起兒子的興趣。當兒子和其他小朋友見面後,媽媽都是坐在旁邊,不會陪著他們一起玩,媽媽會告訴孩子自己已經很累了,你自己和他們一起玩吧。兒子只能自己去找小夥伴玩了,而且很快就能融入到裡面。

    如果兒子和其他小朋友發生了小矛盾,媽媽也不會管,讓他自己去解決,不然他們的遊戲就不能繼續進行了。兒子慢慢的也學會自己想辦法了,比如和其他小夥伴談條件,你把玩具汽車拿出來,那我也把娃娃拿出來一起玩,兩個小朋友都玩得很開心,無形之中,自私的孩子也學會了分享。

    後來,媽媽都不用陪兒子下樓,兒子也能自己去找小夥伴玩了,只要告訴孩子必要的安全守則就行了。孩子很快就能學會獨立自主的解決問題了。

  • 2 # 侯媽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決定孩子的性格,父母們都希望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但是很多家長沒有學習過育兒方面的知識,不知道怎樣去培養自己的孩子,所以學習家庭教育知識對父母來說非常重要。這位父母想培養孩子孩子的獨立個性,他說“小女孩,才3歲,基本上都是爺爺奶奶帶大的,在家裡,生活自理方面沒有問題。但是出去外面不敢與人交流。離開家人不敢獨自去玩!也不喜歡和小朋友交流遊戲!”,對於這樣的情況,父母們該如何教育和引導呢?

    1. 孩子自己能夠決定的事情,父母不要替孩子拿決定,讓孩子自己做決斷,除非孩子的決定有明顯的錯誤,否則父母都不要改變孩子的決定,讓孩子從小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決定的習慣,長大後自然就是個有主見的人。

    2. 孩子自己的事情讓孩子自己去做,要相信孩子能夠處理好自己的事情,父母不要對孩子的事情進行包辦,要給孩子鍛鍊的機會。

    3. 多對孩子進行鼓勵和表揚,不打擊孩子的自信心,不在言語上對孩子進行否定和懷疑。

    4. 對於孩子自己的事情,讓他自己思考,出現困難讓他自己想辦法去解決。

    5. 父母對於孩子的事情不能管理的太嚴格,對孩子要放手,管教太嚴格會讓孩子在外面放不開。

  • 3 # 青欖教育

    你家的孩子才3歲,有可能是年齡太小的原因,或者是膽量的原因,可以《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提到幾個具體方法,培養出有獨立能力的孩子。

    聽一聽,讓孩子自己選擇

    很多父母認為孩子小什麼都不懂,放權給他們選擇容易犯錯。

    然而,如果一直不讓孩子選擇,也不讓孩子犯錯誤,孩子將無法成長。

    所謂獨立,就是從一次次細小選擇、承擔後果、糾正錯誤過程中習得的能力。

    忍一忍,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孩子的獨立從“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開始,父母要忍住不插手。

    6歲前,父母可以讓孩子學會自理,比如穿衣刷牙洗澡等。

    上小學後父母可以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比如倒垃圾、掃地、擦桌椅等。

    緩一緩,鼓勵孩子自己解決問題

    最高階的獨立,是孩子能自己解決問題,這需要父母有意識培養。

    曾經看過一個泰國短片,短片中賣菠蘿的媽媽說自己沒讀過書,不知道怎麼教孩子,只懂得鼓勵孩子自己解決問題。

    女兒不懂得怎麼切菠蘿,她沒幫忙,而是在一旁切,讓孩子學。

    女兒想去賣菠蘿冰棒,她沒有幫忙而是讓女兒自己去賣。

    女兒的菠蘿冰棒賣不出去,問怎麼辦?她沒有幫忙,而是讓女兒去市場看看別人怎麼賣東西。

    最後女兒從市場上學會了售賣技巧,菠蘿冰棒全部賣空。

    長大以後,女孩獲得了獎學金,完成了本科學業。

    當孩子向你提問、向你求助時,不必立即伸出援手,緩一緩,讓孩子自己試著去解決,獨立能力就會慢慢提升。

    最重要的,是信任孩子可以自己做到

    轉變沒有父母的照顧和監督,孩子就做不好事情的觀念。

    跳出固有的經驗,相信孩子內在成長的力量,給孩子有規則的愛與自由,放手讓孩子去體驗。

    透過鼓勵和引導,讓孩子學會做人和做事的正確方法,而不是事事代勞。

    我認為你可以現在參考這些方法,沒有做到的儘量做到,讓孩子更獨立,目前你家孩子應該最需要的是最後一點:強大的自信心。

  • 4 # 小孩玩具樂園

    首先,我想問家長,孩子3歲,你期待的孩子的獨立是怎樣的,你對孩子的標準是怎樣的?假如你是三歲,你跟你的女兒相比,會是怎樣的?我最不贊同的是用成人的標準和眼光來要求孩子。用成人的視野來看待孩子卻忽略了那是個孩子,孩子有孩子的成長令和年齡特點。我想說的是先尊重孩子是一個孩子。

    其次:對於一個三歲的孩子出現這樣的情況是非常正常的。三歲的孩子時幻想和想象力最豐富的時候,當孩子離開家,會有不安全的因素存在。心裡上的恐懼再加上孩子天生的自我保護意識,會讓孩子謹慎開口,或者說不太敢肚子去玩,甚至對同齡人的孩子也會有戒備的心裡,不太敢大膽的交流。這個都屬於正常的現象,所以家長要正常的看待這個現象,

    那如何來培養孩子的獨立個性呢?

    首先:要給孩子足夠的愛,幫孩子建立足夠的安全感。愛,對於一個孩子來說父母的愛是支撐著孩子前行的最大後盾和勇氣。切忌恐嚇孩子。比如說當孩子不太聽話的時候就告訴孩子外面有壞人會把你帶走,你就再也見不到媽媽了。以後沒有家人話。這樣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心裡傷害。不敢前行,這樣會讓孩子終身留下陰影。

    其次:帶孩子出去多和同齡的小朋友玩耍,並且多鼓勵孩子和同伴玩耍,交流,有的孩子屬於慢熱型,所以要有耐心,家長不要急躁,孩子不能立即和別的小朋友玩就急躁的呵斥孩子或者說其他的話,這樣會讓孩子更加緊張。

    再次:帶孩子出去讓孩子玩耍,鼓勵獨立玩耍。但告訴孩子,媽媽就再這裡,我在這裡看著你,你做什麼我隨時都看得到。很安全的,沒有關係,隔一會就和孩子打招呼,或者互動一下,這樣會讓孩子感到很安全,這樣堅持一段時間孩子就慢慢會獨立起來。

    第四:教會孩子自我保護。比如說我們的約定呀,對於陌生人孩子交談的界限,哪些資訊是不能講的,還有和媽媽之間的秘密口號呀,如果真的是媽媽找人來接你,我會告訴她密碼的,你要記住啊。教會孩子自我保護也是孩子獨立安全的第一個基礎前提,家長一定要記住了啊!

    關於在以上我的精彩的分享是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與看法,都是我個人的想法與觀點,在這裡同時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於分享能夠幫助到大家。

  • 5 # 教育秀秀看

    孩子不敢與人交流,喜歡獨自玩耍,這種情況與多種因素有關。首先,可能與家庭環境有關,比如說孩子生活範圍小,外出接觸的外人也比較少,適應新環境的時候就會比較慢。第二個方面與家庭教育方法有關,在日常教育孩子的時候經常恐嚇,比如說你不聽話,我就不管你了,或者你不聽話,我把你送人等等,這樣會給孩子帶來不感恩的現象。如果是隔代撫養的話,由於隔代對孩子更加疼愛,會照顧孩子更全面一些,也會對孩子膽量方面鍛鍊較少。第三方面就是日常生活當中的受限過多。可能原本不涉及到安全或者底線問題的時候,家長也沒有給機會讓孩子去嘗試,從而造成孩子不敢接受新事物和環境。

    那麼遇到這樣的情況該怎麼辦呢?第一,避免用生硬的恐嚇手段教育孩子,類似上述的“你再怎麼樣,我就怎麼樣。”就是不好的選擇。第二,需要給孩子創造一個和諧輕鬆的環境,如果沒有安全隱患或者不涉及原則的時候,大可給孩子更多的自由空間,讓孩子去體驗,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第三,培養孩子的自信心,鼓勵孩子獨立。尤其在父母的協助下,鼓勵孩子與他人打招呼,主動與他人分享,交換一些小玩具等等。如果孩子確實很難被這些事情所引導的話,父母就需要親力親為,給孩子示範,同時可以引導孩子表達一下自己的感受,讓他說出來可能會輕鬆很多。最後一點,孩子的日常教育父母儘量多參與進來,尤其是爸爸帶孩子玩一些戶外攀爬活動,對孩子的膽量、探索新事物和新環境的慾望也會增強一些。

    馬秀老師:長頸鹿幼兒園園長,兒童心理行為諮詢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房地產時代過後,下一個投資回報高的機會在哪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