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雲詩雷情

    絕句起源於兩漢,成形於魏晉南北朝,興盛於唐朝。它是唐朝流行起來的一種詩歌體裁,屬於近體詩的一種形式,據《全唐詩》記載,在4.89萬首詩中其中絕句有1萬首。絕句,又稱截句、斷句、絕詩,四句一首,短小精萃。絕的意思是“斷絕”,古人用四句一絕的四句詩來完成一個思想概念。絕句分為律絕和古絕。有人說,律絕是律詩興起以後才有的,要求平仄,古絕遠在律詩出現以前就有了。還有人說,絕句就是擷取律詩的四句,這話如果用來解釋絕句的名稱的來源,那是不對的。但是,以格律關係而論,絕句確實有擷取律詩的四句:或擷取前後二聯,不用對仗;或擷取中二聯,全用對仗;或擷取前二聯,首聯不用對仗;或擷取後二聯,尾聯不用對仗的現象。

    絕句一詞最早在南朝的齊、梁時代就已出現。陳代徐陵的《玉臺新詠》收有四首五言四句的詩,不知作者名字,題為“古絕句”。溯本求源絕句的形式在春秋末期的《逸周書·周祝》篇就有記載,南朝徐陵編《玉臺新詠》是第一步完整收錄《古絕句》歷史資料。其他的文人創作有梁簡帝《夜望單飛雁》,北齊魏收《挾瑟歌》以上例子大體具備了絕句的押韻形式,只是尚未嚴格律化而已。此時的絕句是指五言四句二韻的小詩,並不要求平仄和諧。至隋,律絕開始出現,無名氏《別詩》

    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

    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和唐以來的絕句已完全一樣。這就是絕句的起源。

    絕句,又稱截句、斷句、短句、絕詩,屬於近體詩的一種形式。各家對其解釋並不一致,有人以為“擷取律之半”以便入樂傳唱。絕句由四句組成,分為律絕和古絕,其中律絕有嚴格的格律要求。常見的絕句有五言絕句和七言絕句,六言絕句較為少見。

    直接用“絕句”做題目的,一般是“無題”的另一種表達方式。無題,並不是真的無題,

    而是有難以言說,或者自我勉力、排解,或者悲憤,很複雜的一種情緒,無以言表。

    一般詩是要有題目的。

    為什麼要有題名?因為詩題名,是全詩的主題,全詩圍繞題名寫。

    題名是時間,就寫這個時間發生的事態,心態等等來寫。

    是地點,就寫這個地點的景物風土人情什麼的。

    是事態,就寫這麼個事態,你要做什麼,或者做了什麼,接著發生了什麼?

    你送誰,贈誰,勉勵誰,恭喜誰,挽誰,等等,都要圍繞你的題目來寫。

    題名的作用是什麼呢?

    詩歌的題目中包含著很多有效資訊,如時間、地點、人物、事件以及詩人的情感,還有詩歌的內容、型別與體裁等。可以說,詩歌的題目就是鑑賞詩歌的嚮導。如果說鑑賞詩歌是畫龍的話,那麼對題目的分析就是點睛。鑑賞詩歌時,對詩歌的題目進行仔細分析能窺見詩歌中蘊涵的豐富資訊,提高鑑賞的準確性。詩歌的題目能告訴我們什麼呢?

      一、詩歌的題目能告訴我們詩歌的型別

      許多詩歌的題目都能告訴我們詩歌的型別。比如,王昌齡的《送魏二》詩題告訴我們這是一首送別詩;儲光羲的《詠山泉》詩題告訴我們這是一首詠物詩;周樸的《春日秦國懷古》詩題告訴我們這是一首懷古詩。

      不同型別的詩歌在表情達意與節奏韻律等方面各有各的特點。按內容分類,詩歌可分為寫景抒情詩、詠物言志詩、邊塞詩、山水田園詩、詠懷詩、詠史詩等,每一種型別的詩歌都有其特徵和規律,利用這些特徵和規律能很好地鑑賞詩歌。

    二、詩歌的題目能告訴我們詩歌的內容

      這類詩歌很多,如杜甫的《旅夜書懷》、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李白的《與夏十二登岳陽樓》、張弼的《渡江》等。這些詩歌,從題目中我們就可以知道它們所寫的物件、事件,以及事件中的人物、時間、地點等,從而掌握詩歌所寫的內容。

      

    三、詩歌的題目能告訴我們詩歌表現的情感

      有些詩歌的題目會明確表露詩人的情感。例如,杜甫的《書憤》,一個憤字就把詩人的激憤之情表露無遺;李紳的《憫農》,詩題中的憫字已經表明作者對農民艱辛生活的同情;張籍的《秋思》,思字已經表明詩歌是要寫詩人在秋天對家鄉親人的深切思念之情;杜甫的《春夜喜雨》,題目中的喜是全詩的詩眼,由其可知這種喜悅之情會滲透在詩歌的字裡行間;王維的《田園樂》,一看詩歌的題目就會想象到詩人田園生活的愉悅和快樂。有些詩歌的題目則是暗示或滲透了詩人的情感。例如,杜甫的《孤雁》,詩歌的題目就已經流露了詩人孤獨的情緒;陸游的《鵲橋仙·夜聞杜鵑》,由題目中提到的時間夜和意象杜鵑,我們就完全可以感覺到詩人淒涼、哀傷、悲嘆的情感流露。

    四、詩歌的題目能告訴我們詩歌使用的表達技巧

      詩歌常用的表達技巧或藝術手法主要表現在抒情方式和表現手法兩個方面。詩詞常用的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間接抒情。其中,間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以樂景寫哀情、以哀景寫樂情、託物言志、託物寓理等。詩歌常用的表現手法含描寫手法和修辭手法等。其中,描寫手法有襯托(正襯、反襯)、聯想、想象、白描等,修辭手法有比喻、擬人、象徵、借代、誇張、對比、互文、比興、雙關、用典、設問、反問、反語等。詩歌使用的表達技巧是詩人用以抒發感情的手段或方法,分析詩歌的題目可以把握詩歌的藝術特點。比如,周樸的《春日秦國懷古》,由題目即可知道此詩用到的表現手法可能有觸景生情、寓情於景等。

  • 2 # 眼示君

    絕句源於六朝時期。當時的著名詩人鮑照、謝眺等人常在一起吟詩,他們其中一人先作四句,另一個也作四句續之,蟬聯成篇。如果一人作過,下面再無人續作,前面這四句就稱為絕句(或斷句)。從此,絕句成為中國古代詩詞中的一種形式。

    律絕跟律詩一樣,押韻限用平聲韻腳,並且依照律句的平仄,講究粘對。

  • 3 # 老街味道

    問題:絕句從何而來,為何有的直接可以當詩題?

    前言

    絕句就是四句的齊言詩,有律絕句和古絕句。直接用絕句作為詩題,其實和無題的意思差不多。

    最早期的古絕句和律絕句在南北朝時期都可以看到。早期絕句以五言居多,到了唐朝,隨著王昌齡、李白等人的推廣,七言絕句才開始與五言絕句分庭抗禮。

    一、最早的古絕句

    例如玉臺新詠中的這四首絕句,都是古絕句:

    【其一】藁砧今何在,山上覆有山。何當大刀頭,破鏡飛上天。

    【其二】日暮秋雲陰,江水清且深。何用通音信,蓮花玳瑁簪。

    【其三】菟絲從長風,根莖無斷絕。無情尚不離,有情安可別?

    【其四】南山一桂樹,上有雙鴛鴦。千年長交頸,歡愛不相忘。

    二、最早的律絕句

    蕭綱(503―551)是南梁的皇帝,即梁太宗、梁簡文帝, 在世說新語中常常見到這個名字。

    當皇帝以前的生活還算是比較幸福,沒想到大哥死的早,他成了太子。老爹梁武帝蕭衍,越老越糊塗,是歷史上最痴迷於佛教的皇帝,在侯景之亂中被活活餓死在臺城。

    當了18年太子後,蕭綱當了兩年的傀儡皇帝,最終仍死於侯景之手。

    蕭綱自幼愛好文學,當了太子以後,聲望愈高,成為梁朝中央文壇的領袖人物。並形成了著名的"宮體詩"流派。

    《夜望浮圖上相輪絕句》(南北朝·蕭綱) 

    光中辯垂鳳(帶),霧裡見飛鸞。定用方諸水,持添承露盤 。

    蕭綱的這首絕句,完全符合近體詩的標準, 齊梁時期,永明體盛行,講究四聲八病,但是對於黏連並沒有注意,所以大多數的永明體都是失黏的近體詩。不過蕭綱的這首絕句碰巧是黏連的:裡、用。

    結束語

    絕句有五言、七言居多,也有少見的六言絕句,例如蘇軾的這首《 自題金山畫像》

  • 4 # 景陽鍾

    絕句從何而來,為何有的直接可以當詩題?

    絕句是四句一首的短詩,分為律絕和古絕。有五言絕句,四句二十字;七言絕句,四句二十八字。律絕是律詩興起以後才有的,古絕遠在律詩出現以前就有了。古絕不講究平仄,可以用仄韻,即使押平聲韻的,也不受近體詩平仄規則的束縛, 不講究粘對。以押仄聲韻為常見。律絕依照近體詩平仄規則, 押韻限用平聲韻,講究粘對。

    律詩的押韻、平仄、對仗規則很嚴,五律八句四十字,七律八句五十六字。而絕句比律詩的字數少一半,律絕要尊守律詩的押韻、平仄、對仗規則,似擷取律詩的一半,因而律絕可以直接當詩題。

    附習作一首,請方家點評

    七絕•快閣感懷

    澄江白練遠山青,

    警世箴言戒石銘。

    心曠神怡登快閣,

    鞠躬盡瘁立朝廷。

    注:快閣左側是宋代詩人陸游題寫的"詩境"二字,右側是黃庭堅的手書箴言,即著名的戒石銘:"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中國名勝詞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寶能吃味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