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希臘地接
-
2 # 與財為伴
在二戰過後,許多國家的經濟在二戰過後都遭受到了摧毀而導致了衰退,然而美國的經濟卻因二戰的影響而獲得了迅猛發展,由此美國開始變成了頭號經濟強國。在二戰過後,佈雷頓森林體系建立了一種以美元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該體系的核心內容包括美元與黃金直接掛鉤,其他各國貨幣再與美元直接兌換,這樣美元成為了世界上的最主要國際貨幣與外匯儲備。自此,美元成功的成為了國際貿易中的主體貨幣。雖然在佈雷頓森林體系瓦解後,美元不再與黃金掛鉤,但是隨後與中東是石油國家簽訂協議規定,石油交易是以美元為結算的單位的,再加上美國擁有強大的經濟與軍事實力,使得美元一直是當前全球貿易中跨國貿易中最主要的貨幣,同時也是世界上抵禦經濟風險的一種重要的儲備貨幣。
美元加息即美聯儲提高聯邦基金利率,作為美聯儲的一項重要貨幣政策,不僅會影響美國自身的宏觀經濟執行,對世界其他國家特別是新興經濟體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簡單來說的話,美元加息會導致全球資本在逐利的本質下流向美國造成美元升值,與此同時會使得其他國家的貨幣相對貶值,這樣就會造成全球金融市場特別是新興經濟體的金融市場動盪,因為新興經濟體金融市場的與發達國家相比發展較晚,體系不夠健全,所以當美元加息政策頒佈後會使得多數新興經濟體國家貨幣相對貶值。
新興經濟體一般是指那些由於自身豐富的自然資源或者擁有要素稟賦,以及透過引進外資等在近年來經濟水平快速發展的國家和地區。和那些成熟的發達國家相比的話,這些新興經濟體國家和地區經濟實力比發達國家弱,但比那些落後的國家要強。並且新興經濟體國家大多實行政府引導的市場經濟模式,在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下,大量的資金流入本國,使得本國經濟呈現出快速發展的態勢。但是,新興經濟體國家本身存在著核心生產技術水平落後,國內經濟基礎薄弱,大量依賴外資流入以及負債發展等問題突出。在全球經濟平穩發展的情況下,新興經濟體國家的宏觀經濟可以正常執行,一旦全球宏觀經濟形勢發生較大變化,這些新興經濟體國家會首先受到衝擊,由於自身金融體系發展不健全,金融市場極其容易受到較大沖擊。
美元加息對中國的影響?簡單從三個小點說一說:
第一,導致資本外流。美聯儲加息後,美元將繼續處於強勢地位,會使得美元資產收益率上升,導致中國境內熱錢將流出,會惡化資本外流形勢。
第二,人民幣有貶值的壓力。由於美元加息會導致進入市場上對美元有著升值的預期,所以當市場對美元有升值預期時將會改變原有的匯率平衡格局,資金也會流入該國從而導致該種貨幣的匯率上升,使得匯率波動將會加大。所以受美元加息的影響,目前人民幣貶值預期依然存在,匯率短期內波動可能加劇。
第三,企業的美元債務負擔將會增加。美聯儲加息導致美元升值,國內企業的美元負債成本將會上升。比如中國的航空公司購買歐美的飛機後都揹負著大量美元債務,當美元升值後,航空公司揹負的美元債務會受到匯率的波動而對企業的收益產生重大的影響。
-
3 # 淡淡禪風
新興國家貨幣為什麼如此低迷?其實,所有新興國家都有一個共同的問題,那就是通脹。為什麼會通脹那?因為落後,通脹會刺激經濟的快速發展,有充足的資金就會迅速發展,這一點是沒錯的。這裡說的資金主要指像美元、歐元這種能到其它國家換的財富的貨幣才行,或者說背後能代表財富的貨幣才可以,本國隨意超發的貨幣是不算的。比如像委內瑞拉貨幣那樣,就是印刷再多也沒有用。
本國貨幣發行量是以本國的財富總量決定的,雖然適當的超發貨幣可以刺激經濟,但過量超發就會南轅北轍,反而會阻礙經濟的持續發展。但是要想讓經濟快速發展又需要資金怎麼辦,就只好開啟國門引進外資援助。不開啟國門會越來越落後,改革開放前的中國,現在北韓都是很明顯的例子。
新興國家之所以加上新興兩個字,就是百廢待興的意思,有著大量的高盈利的行業空白可以投資,加上貧窮,企業的生產成本就低,加上國家為了引進外資開出的各項福利,這些都是發達國家沒有的,也是對國際資本最有吸引力的地方,到新興國家投資的高利潤是他們拒絕不了的誘惑。
這樣,就為新興國家帶來的大量的外匯,但在新興國家內是不可能直接流通美元、歐元等外匯的。貨幣發行權代表了一個國家的主權,這是絕對不允許的。所以,國際資本先要到該國央行換取該國貨幣才能從事投資。因此,一個國家引入的外部投資越多,相對應的發行的本國貨幣也就越多,這種叫輸入型通脹,中國的貨幣超發和這也有很大的關係。
一般情況下,央行會透過一定的手段收回一定的流通貨幣做為對沖,但這隻能適用於大型經濟體。如我們國家一樣,央行有3萬多億美元的外匯,其中有1.8萬億是屬於外企投資帶來的。但只佔我們M2總量的十分之一,佔GDP的五分之一。但是到了經濟體量相對較小的國家,這種對沖的調整就顯的相形見絀了。市場流通的貨幣本來就不多,央行做出對沖調整,市場流通就會出現問題,不調整就會出現嚴重的通脹。
大量外資的湧入會迅速帶動經濟的發展,但又會帶來通脹的迅速增長,這種快樂並痛苦的現象是所有新興國家都要面對的。短期看,開啟的國門越大,引入的外資越多,經濟發展就越快,但這是以損害本國企業為代價換來的。因為,本國企業在技術上、管理上、還是裝置上都和外資企業不在一個水平上,沒有國家的保護,根本就發展不起來,而本國企業不能發展壯大,當國際資本撤離時,本國經濟因為外資佔比太大,就會造成嚴重的後果。
土耳其、阿根廷就是這種情況,國門開啟時開的太大,最後的後果大家都看到了。這個問題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引進外資時要量力而行,一次性吃的太多,會引起消化不良,還有可能把自己撐死。
新興國家都存在這個問題,大量的外資湧入,在帶動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的通脹。當新興國家的經營環境改變(如美元升值時),不能再給國際資本他帶來利潤,國際資本會毫不猶豫的離開,同時也帶走了新興國家的財富,抽空了新興國家經濟的根本。新興國家的貨幣背後沒有足夠的財富做支撐,本來就處於通脹經濟時期,再火上澆油,泡沫一下子就被吹大。此時再被心懷不軌的國家,多少施加點外力,很多國家的泡沫要麼被刺破,爆發經濟危機,要麼就處於危險的邊緣。
新興國家的貨幣脆弱就是因為本國經濟不是由自己來主導的,貨幣的強弱關鍵看背後是否有財富支撐,國家的經濟穩定,就能持續創造出財富,支撐本國貨幣穩定的購買力。而很多新興國家的經濟都處於身不由主的狀態,因此,新興國家的貨幣大部分很脆弱。
-
4 # Roseview財經
新興市場貨幣正在面臨考驗,無論此前的墨西哥比索還是近期土耳其里拉,短時間內迅速貶值,都只是新興市場風暴的序幕,更多的新興國家面臨壓力,多數新興國家難以倖免,波及與否就看本身債務問題和美元影響程度。
目前市場美元正在減少,雖然不至於出現美元荒,但是投資和流動明顯降低,歸根結底,根源在於美聯儲加息縮表,尤其隨著縮減資產負債表程度加深,美元指數不斷走高,伴隨著美指走高,資本逐利開始脫離新興市場,迴流美國,而新興市場國家債市很大程度依賴美元投資,美元逃離,就會給新興市場債市造成衝擊,對貨幣造成崩塌隱患。
本身債務問題突出,對美元投資依賴程度越高,發生風險的機率越大。美聯儲依舊收緊貨幣政策,縮表持續,更多的新興市場貨幣可能發生危機。
近日,部分新興市場經濟體危機似乎仍未看到盡頭。在經歷本幣匯率暴跌及一系列干預行動後,阿根廷比索、土耳其里拉等貨幣的跌勢仍未“剎車”,本週繼續走低。
4日歐洲交易時段,多種新興市場貨幣對美元匯率繼續走低。北京時間18時50分,美元指數報95.5750,漲幅0.46%。美元對墨西哥比索上漲近1.5%,對土耳其里拉及波蘭茲羅提上漲約0.9%,對南非蘭特上漲超過2.2%。而此前一個交易日收盤時,美元對阿根廷比索匯率上漲超過4%。
回覆列表
如果是本國自產 自銷,匯率對生活影響非常低。
匯率與當地的市場。天氣(災難),政治,對國家的規劃和統籌。都有著非常重要的關係。
打個比方。歐元浮動較大。再出現英國退出歐盟中,以及希臘無法償還借貸等訊息後,也出現了大幅度的匯率波折。調控方式社會輿論,以及歐盟組織。
歐盟屬於大貨幣種,然而索爾里拉都是各國匯率。如人民幣一樣。當地國家是有權利進行出版發放的。
比如國家想要推動出口貿易。本國匯率低於市場匯率。國際市場銷售會明顯增多。
很明顯的例子,近來很多年越來越多的人抱怨,中國人民幣貶值,原來一塊錢四根油條,現在一根油條就好幾塊錢。但整體平均收入也在提高,因為中國有權發行本國貨幣,所以國內生活上,並沒有十分大改變。
但是從國際匯率的角度。人民幣一直處於提升狀態,好處是普通人民。出國代價更低了。然而做國際貿易的商人來說。他們的成本更高,有不少商人轉投到義大利或土耳其市場…
匯率波折,有些是經濟調控…生產大國帶動出口。
比如希臘前些年談的,推出歐元區。加入歐盟物價會隨著平均水平,價格提高。本國生產力完全靠旅遊支柱。本國經濟不得不依附於整個歐盟的市場經濟…。當政府說重新使用本國貨幣時,其實最大的壓力,是來自群眾… 並不信任。如此而來,如果使用本國貨幣 也許以後如辛巴維(威)一樣,拿一麻袋的錢 去購買一卷衛生紙…
總體來說 客觀因素很多。
你使用哪一種匯率,其實就相當於你購買了那種貨幣的股票。
非專業人士 純屬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