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時尚的設計秀
-
2 # 畫家孟玉峰
畫作寫實如照,是繪畫一種寫實手段,是一種繪畫藝術表現技法。
繪畫與攝影是藝術兩個領域,但繪畫可以用寫實技法隨意組織畫面,組合道具。創作出作者自己想象的畫面。寫實技法追求到攝影般細膩程度不是詬病。一幅作品的好壞,不在它的表現技法而在於它的藝術性。就是一個畫面表達的藝術展現性!
-
3 # GZJ196308
技藝本身也能產生美感,工藝品就是如此。大多數超寫實的畫作,都有一幅好照片做範本,藝術價值和品味確實不高,畫者也需要很好技巧和耐性,才能完成,畢竟也是一門手藝,當工藝品還是不錯的。而且也很有市場,普通人並沒有太高的藝術修養,畫的像照片,寫的似印刷體,就認為是好藝術,能滿足大眾的藝術欣賞需求,就是這類“藝術”存在的價值。
-
4 # 婆娑金羽
照片和繪畫作品有很多的不同,我們慢慢來談。而超級像照片的繪畫作品有一個稱呼,就是超寫實油畫。
唯一性:照片可以在一分鐘有很多張,對於靜物來說甚至幾千張都可以。而繪畫作品一般只有一張,即使是同時畫兩張,最後出來的效果也不盡相同。
可觀性:一張超高畫質的任務肖像照片,大家仔細一點點的看的可能性不太大,可能他穿的衣服就和自己的差不多。而放一張超寫實的任務肖像時,大家恨不得拿著放大鏡一點點的看頭髮怎麼畫的、衣服怎麼畫的。,甚至細小的皺紋都有。
創作性:照片是真實的記錄,而繪畫作品就是二次創作了。在二次創作中會加入畫家的情感,筆下會流露出畫者的風骨,作品也飽含獨特的靈魂。
超寫實油畫有一個代表人物就是冷軍,他的作品幾乎像影印機一樣,超細緻的將作品二次創作呈現在紙上,業內稱其具有藝術史的斷代價值。他的作品細膩到了極致,就連毛衣的絨毛都能看的清楚,每一幅作品都是那麼的歎為觀止,每一次觀看冷軍的作品都有不同的感觸。
我想這也是繪畫作品的藝術性吧!
-
5 # 劉金子
對於藝術這個東西各有各的說法,各有各的看法,每個人的觀點都不一樣。對於藝術的分法,有的文藝批評家有他的說法,老百姓有老百姓的說法,文盲有文盲的說法。只對於繪畫有寫實的,有抽象的,有印象派,現代派等各種門派都有。有的畫家拿張照片一筆一筆的摳比照相機還真實。這種也可以叫做匠人,就是德國的工匠和日本的工匠。如果華人都有這種精神,中國工匠就偉大了。畫照片不算藝術,只算模仿,影印,算翻拍。不過還是有人用高價收冷軍的作品。種作品看以後漲還漲不漲價就要看以後的人的藝術觀點了。只佩服泠軍的摳能力,但是沒有藝術價值。藝術作品是能激發人的熱情,勾起人的心血,躁動人的熱血,激發人的衝動和嚮往。一點感動也沒有的作品,還算什麼藝術死氣沉沉的屍骨而已,一點意義也沒有。我還是看好歐洲文藝復興時代的偉大鉅作。
-
6 # 木河藝術空間
謝謝邀請!其實仔細看,畫和照片是不可能一模一樣的。照片是在相紙上呈現的,質地,材料和畫所體現的質感不可能一模一樣,畫家在選擇一張照片作為繪畫素材照著畫的時候,巳經注入了喜愛和熱情,畫家們憑著精雕細琢的耐心,沉浸在豐富的細節刻畫中,精確、清晰、忠實於照片影象。已經可以定義為一種主觀的寫實或人文的現實。
特別要強調的超級寫實主義繪畫,也就是照相寫實主義繪畫,它還有所區別於傳統的寫實繪畫,照相寫實主義繪畫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出現彷彿是和現代主義藝術開了一個虛無主義的玩笑,就像是一個輪子轉了一圈又回到了原處。
一個世紀以前當照相機剛剛問世時導致了一場真正的繪畫革命。十九世紀下半葉的歐洲藝術家他們天真地相信照片比繪畫的寫實主義優越,因而放棄了摹寫自然與真實的企圖。這也是現代西方繪畫逐漸遠離客觀自然,走向主觀變形,走向個人表現,轉向內心世界,最終導致抽象繪畫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到了二十世紀末,照相寫實主義畫家重新回到了寫實主義,這次他們卻選擇了照片,滿足於跟在照相機後面亦步亦趨,津津樂道於科學技術帶來的所有方便和缺陷,其中也不乏反諷的機智。
照相寫實主義繪畫鉅細無遺的精確畫面,在某種意義上反倒成了對人們常規觀察方式的一種挑釁。因為在一般情況下,人們對形象的視覺感知不會細緻到面面俱到,不放過任何細節。
通常由於職業、情感、性格以及實用主義等諸多影響,眼睛會有所選擇地對形象作出反應,有些可能經仔細觀察獲得了清晰印象,有些可能只是一帶而過,甚至很多時候,人們的看只是大致清楚而已。
照相寫實主義的寫實幾可亂真,但它對所有細節一視同仁的清晰處理,則暗示了它與現實之間的距離。
當今時尚的照相寫實主義的作品常常把物件放大 5~10倍,改變日常事物的尺寸,造成一種異乎尋常的美學和心理效果。具有嚴峻和冷漠感的形象,能傳達出當代西方社會人與人之間的疏遠、冷漠和無人情味,並且為商業廣告開闢出一條新的途徑。
我的寫實主義作品:
巜大樹系列1》:
巜大樹系列2》
這兩幅畫描繪的是初春乍暖還寒時泡桐樹,令人驚喜的是旁邊玉蘭樹上幾枝剛開的玉蘭花穿插到泡桐樹上,非常有美感,我回家後就迫不及待地根據照片在大畫布上畫起來。樹皮脫落的樹幹,縱橫交錯的枝叉都一一交待出來,最後效果還是令人滿意的。
巜大樹系列4》
這幅開花的大樹也是越畫越喜悅,我透過這幾幅大樹系列表達了春的欣喜和對大自然生生不息的生命的歌頌。
巜墟系列2》
巜墟系列3》
這兩幅系列畫描繪的是搬家前家裡準備扔掉的破敗的物件,其中包含了很多的記憶和懷念,透過二米大畫細緻地刻畫,甚至刻畫地上的垃圾,以最真實的態度保留了舊物的溫度,表達了憂傷和留念之情。
總之,寫實主義繪畫不怕像照片,只要情感真摯,技藝高超,心手合一,作品就一定有價值。
-
7 # 極品小小寶石奇石
畫畫出來和照片一模一樣的,也叫藝術華,風景,大自然的藝術,能畫下來也叫一藝術的一種表達,叫真實感的藝術,那臨摹別人的話,就不叫話了嗎?
-
8 # 詩夜城主
畫出來的畫作和照片一模一樣,這樣的畫作意義何在呢?在繪畫藝術當中,也只有“超寫實主義”油畫才能將畫作的物象表現的和攝影照片一模一樣,而且用肉眼仔細觀察的話,依舊是一模一樣,有時候看了都讓人著急,照相機幾秒鐘可以完成的事情,還需要人工做什麼呢?
畫出來的畫作和照片一模一樣,可以滿足畫者的成就感,藝術從來就沒規定要以怎樣的表現形式存在,繪畫藝術中,出現了和照片一模一樣的油畫,這隻能說是藝術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的必然結果,稍微瞭解油畫藝術史,就可以發現,西方藝術大師倫勃朗創造的“倫勃朗式用光”就為“超寫實主義”的誕生做下了鋪墊,
而攝影藝術的誕生又啟發了畫家的藝術靈感,所以經過一段時間之後,“超寫實主義”油畫也就誕生了,作為一名畫家來說,可以用自己的畫筆將人物形象特徵描繪的和攝影照片一模一樣,內心是無比自豪的事情,這是手工與機器的較量嘛,所以非常有成就感,
畫出來的畫作和照片一模一樣,說明藝術的價值微乎其微,之所以說“微乎其微”,那是還有一點價值,因為任何一件藝術作品都不可能是零分的,為什麼說畫出來的畫作和照片一模一樣就沒什麼價值呢?因為照片純粹就是高科技下的產物,既然是技術品就是都是技術含量,畫作和照片一樣,那麼也都是技術含量,技術品不等於是藝術品,
完全依靠技術完成的畫作,你說它會有情感嗎?也只有畫者自己才認為有情感,自欺欺人而已了,繪畫藝術作品的情感來自於“寫生”,一幅沒有透過“寫生”的畫作,只是對著照片臨摹出來的畫作,你相信會有情感嗎?根本就沒有情感,更沒有靈魂與生命力。
-
9 # 寬寬字畫
我覺得畫畫最重要的是創造力、表現力。要是完全和照片一模一樣,我覺得那是技巧上的極致,並非是多麼偉大的藝術品。
-
10 # 安君康
大家都知道,照片有紀實的特點,當然攝影藝術作品藉助光影、色彩攝影技術等等功能,表達攝影者的想法和對人生、社會、或者歷史的感悟和思考。所以說照片相對寫實,逼真是最大特點。
繪畫作品,尤其是油畫、素描等藝術形式,也有寫實風格的,就是愛好者所謂的“畫的和照片一摸一樣”。
我們應該明確的一個概念是,寫實風格的繪畫作品不是照片或者原生態的複製和翻版。而是另一種,或者說是更高層次的藝術表達形式。就是說,它是畫家在寫實寫真的基礎上,重新梳理和構造了繪畫物件,以近乎極端逼真的寫實方法,傳達了自己的思想和感情。(附圖:冷軍寫實人物作品)
回覆列表
這樣的畫作品很棒的;個人觀點:古畫越細緻越值錢,因為那時沒有相機,留下的是寶貴的歷史;現代畫要抽象,在抽象中練腦,一幅畫可以解開一個道理,一幅畫可以反應這個社會,一幅畫可以看出一個收藏者的修養……我的收藏與你分享:
第一觀點
畫風不同,因人而異,好的作品,有人願意高價購買,有寫實派 抽象派 等等
第二個觀點
印表機複製式的畫作無靈魂無精神寄託沒有藝術價值!只供欣賞而已。這和仿製古代陶瓷是一個道理。
發點作品供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