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紅蓮心語

    這種歷史的真相,我們無法得知。只能靠邏輯推測,看到是嘉靖經歷驚魂謀殺之後,才開始不上朝了。當初所有人都以為,嘉靖只是需要幾日休息,後來幾日變成了幾個月;最後幾個月變成幾年甚至幾十年了。

  • 2 # 熱愛詩和遠方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嘉靖皇帝其人

    嘉靖皇帝也就是明世宗朱厚熜於1507年9月16日出生於湖北廣佈政司安陸州今湖北鍾祥,是明憲宗庶孫,明孝宗之侄,明武宗堂弟,興獻王朱祐杬次子,明朝的第十一位皇帝。

    本來作為一位藩王之子,更是次子,是無緣帝位的,但是由於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沒有子嗣,在張皇太后(明武宗的母親)和內閣首輔楊廷和決定,讓朱厚熜繼承皇位。1521年—1566年在位,(在位時間之長在明代皇帝中僅次於明神宗),年號嘉靖,

    雖然明朝的皇帝,個個都很奇葩,而且都是傳奇人物,嘉靖皇帝更是個中翹楚,他最奇葩在於有20多年不上朝,然而明朝廷這個大而複雜的機器依然運轉良好,這得利於明太祖朱元璋廢除三省六部制,創立內閣制,進而削弱相權,加強中央集權。而且在土木堡之戰後軍元勳也逐漸衰弱,兵權得以加強,各地藩王就藩,也是輕易不得離開藩地,沒有任何實權,還要看地方官員臉色。決策方面的話,內閣已經將大部分事情規劃好,重大事情透過司禮監上呈給嘉靖皇帝,紅批票擬決策,傳達下去由朝廷各部門執行。

    而影響嘉靖皇帝不理朝政20多年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其一是嘉靖沉迷於追求長生不老,要吃仙丹成仙,迷信方士,一心修玄,不問朝政。

    其二是壬寅之變,又稱宮女弒君,因為嘉靖帝苦求長生,煉製不老神丹,需要採補處女精血,為了保持宮女潔淨,不得進食,只能喝凌晨採集的露水,吃些桑葉,宮女苦不堪言,即使不被折磨致死,也會落的渾身病痛,終身的癆傷。於是在宮女楊金英領導下發生了宮婢之變,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楊金英等十數名宮女乘著嘉靖帝熟睡之際,用黃綾布把嘉靖帝的脖子套住,然後用手拉扯,企圖殺死嘉靖帝。而後又因打了死結,殺不死嘉靖帝,遂又用釵、簪等物刺向嘉靖帝,膽小的宮女張金蓮見形勢不妙,連忙跑出房間去找了方皇后告密,一番救援之後,嘉靖才恢復過來,見寵妃和宮女都被處死,尤其是曹妃之死,導致嘉靖皇帝不爽,由此厭惡方皇后,專心煉丹,躲在西苑,養生修道呢,對朝政也不大上心了。

  • 3 # 長門文軒

    嘉靖皇帝20年不朝這事的確有,但並不是他不理朝政,我們看下是怎麼回事。簡要介紹下嘉靖帝當時的情況

    以外藩一步登天成為皇帝的嘉靖帝能力還是不錯的,一場浩浩蕩蕩的“大禮議”將權傾一時的楊廷和內閣勢力幹翻,讓皇權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官員都變得非常恭順,嘉靖也同時提高了內閣的地位,重視輔臣禮儀,這一切都在皇帝掌控之中,內閣也已習慣聽命於皇上。我們看下幾任輔臣的思想。

    張璁的“凡大臣任用者皆眾舉於朝而獨斷於天子一人,則體統正而朝廷尊,天下之政出於一矣。”夏言的“生之殺之,予之奪之,惟帝之命。”。嚴嵩的“結納諸奄人,偵大內動靜,密白之,因得以知帝所欲為,將迎之。”

    乃至徐階更加圓滑 “得上意而後可有為於天下”,也因此造就了袁煒、嚴吶和李春芳幾位柔順恭謹的“青詞宰相”,成全了嘉靖皇帝的專權。

    嘉靖一朝的大臣們爭先恐後討好皇上,“阿訣順旨,惟言莫違”,把儒家的體面和尊嚴丟得一乾二淨。讓嘉靖帝的皇權空前的膨脹。乃至發生了“壬寅宮變”這樣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奇葩事件。我們看下發生了什麼?

    奇葩的“壬寅宮變”

    皇權膨脹的嘉靖帝過了前期的“中興”之後開始走上了求仙得道的康莊大道。事實上此時的嘉靖帝除了與道士們論道煉丹就是與嬪妃游龍戲鳳。已經逐漸不上朝了。最奇葩的是採用一種“紅鉛”的煉丹秘方,查了下古籍,《養生類要》裡有製取“紅鉛”的方法。就是拿處女初潮和藥粉混合煉製丹藥。

    據明代留存下來的《筆記》類文獻說,可憐養在深宮的宮女們,為了保持經血的乾淨,被迫在月經期間不進食,同時要服用催血的藥物,有人會血崩而死。

    於是以一個叫“楊金英”的宮女為首的幾個宮女策動了“壬寅宮變”,見《明史》記載:

    “二十一年,宮婢楊金英等謀弒逆,帝賴後救得免,乃進後父泰和伯銳爵為侯。初,曹妃有色,帝愛之,冊為端妃。是夕,帝宿端妃宮。金英等伺帝熟寢,以組縊帝項,誤為死結,得不絕。同事張金蓮知事不就,走告後。後馳至,解組,帝蘇。後命內監張佐等捕宮人雜治,言金英等弒逆,王寧嬪首謀。又曰:曹端妃雖不與,亦知謀。時帝病悸不能言,後傳帝命收端妃、寧嬪及金英等悉礫於市。並誅其族屬十餘人。然妃實不知也。久之,帝始知其冤。”。

    幾個十四五的小姑娘,用絲帶想把嘉靖皇帝勒死,結果慌亂下打了個死結,嘉靖皇帝大難不死,大開了一把殺戒,連寵妃也冤死。嘉靖帝認為是他求道才得以大難不死的緣故,然後就搬到西苑去住,從此就不再上朝。徹底跟朝堂拜拜了。

    嘉靖不朝之後的政務管理。 《明史·左懋第傳》:“三月,大風霾。帝布袍齋居,禱之不止。”清鈕琇《觚賸續編·芙蓉閣》:“時世宗齋居西宮,建設醮壇,勅大臣製青詞一聯,懸於壇門。”

    “青詞宰相”就是跟這來的。

    雖然不上朝,但嘉靖帝仍牢牢掌控著朝局。

    《國榷》卷64引李維楨曰:“(世宗)齋居數十年,圖廽天下於掌上,中外儼然如臨。”

    他的辦法是批覆奏章,有啥事大家上奏就行,有點透過電子郵件辦公的味道哈。

    除正常奏疏外,嘉靖皇帝還給一些大臣發了一些銀印,憑印可以上“密疏”,先後有16位大臣擁有這項特權,他們及時向嘉靖皇帝報告情況、表達意見。

    嘉靖帝還有一個龐大的錦衣衛, 隨時刺探大臣們的情況和社會上的動態,朝臣們深知,雖然見不到皇帝的面,但自己的一舉一動都被皇帝所掌握,因而都小心謹慎。嘉靖皇帝“雖深居淵穆而威柄不移 ”,一紙詔書就能把嚴嵩父子苦心經營的權利王國摧毀掉。

    結語:嘉靖皇帝““嚴而多忌,誤有所犯,罪至不有”,前期還算有些作為,嘉靖新政的推出的確對明王朝的中興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但他崇尚道教,荒怠朝政、殘暴兇虐、奢侈腐化、頑固海禁。實為一代昏君。
  • 4 # 榆木菌

    明世宗朱厚熜,明武宗的堂弟。明朝皇帝多奇葩,嘉靖帝也不例外,他信奉道教,喜歡修道煉丹。提起他多數人的印象就是二十多年不上朝,昏庸無道,追求長生不老。但有多少人知道在道爐青煙的背後是一個善玩權術,操縱朝局,玩弄大臣於股掌之間的神機道人。《大明王朝1566》劇照

    大禮儀之爭:嘉靖讓群臣知道了誰才是他親爹。

    嘉靖本沒有資格繼承皇位,因為明武宗朱厚照生前太浪,死後沒有子嗣,是內閣首輔楊廷和力主把他推上皇位,這個時候嘉靖才14歲。其實楊廷和力挺嘉靖的原因無非就是小孩子好控制,但他萬萬沒想到這個小孩子能翻天,即位之初,一場大禮儀之爭嘉靖就把大臣們按在地上摩擦,這個時候楊廷和才發現,這個小孩子的心機比他還深。最終,歷時三年之久的大禮儀之爭以嘉靖的勝利而告終。

    壬寅宮變:他二十多年不上朝。

    嘉靖執政初期,英明苛察,嚴以馭官、寬以治民、整頓朝綱、減輕賦役,重振國政,開創了嘉靖中興的局面。嘉靖二十一年,發生了壬寅宮變,嘉靖差點死於宮女之手。從這之後,嘉靖就開始迷戀道教,信奉成仙之說,開始了長達二十多年的不上朝。剛開始群臣們以為是皇帝陛下累了,想休息幾天,後來一個月,半年,一年,乃至於二十幾年。

    如果你認為嘉靖不上朝只是因為專心修道煉丹,追求長生不老,那說明你沒有透過表象看到本質。縱觀嘉靖朝,能人輩出,朝廷裡有楊廷和,夏言,嚴嵩父子(大奸臣,被明史列為奸臣傳),徐階,高拱,張居正,楊博,陸炳,楊繼盛等等,外部有戚繼光,徐文長,胡宗憲,譚倫,俞大猷等等。這些人哪一個拿出來都不是省油的燈,但嘉靖就是把他們治的服服帖帖。嘉靖的馭人之術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他可以平衡朝中勢力,讓嚴嵩鬥夏言,讓徐階鬥嚴嵩。嘉靖朝的權臣鬥爭可以說是明朝歷史裡面最為精彩最為燒腦的一段。

    有人說嘉靖是明朝皇帝裡面智商最高的,這個我還是比較贊同的。嘉靖在位四十五年,有一多半的時間都沒上朝,不上朝並不代表怠政。朝中的大小事務他都瞭如指掌,不僅僅是因為特務機構錦衣衛,還有他洞察人心的能力和極高的智商,權利自始至終都掌握在嘉靖手中,他是明朝掌權時間最長的皇帝。從即位之初的大禮儀到後來的倒嚴,能在手下權臣如雲,政治環境惡劣的條件下掌握實權長達四十五年之久,足以證明嘉靖道長還是有幾把狠刷子的。

    因為長期服用重金屬仙丹的緣故,嘉靖帝朱厚熜於嘉靖四十五年飛昇成仙,實現了他的飛昇之夢,結束了長達四十五年的統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野生長江刀魚珍貴稀有且價格昂貴,但養殖的人卻很少,對此你怎麼看?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