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子衿讀歷史

    明朝薊遼督師袁崇煥,在寧遠築城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明朝初年,對東北地區實行衛所制管理。1428年,即宣德三年,在寧遠設定寧遠衛,兩年後開始在此地築城。嘉靖年間再次修建寧遠城。

    所以袁崇煥營建寧遠城是因為這裡有舊城,營建起來省時省力,也為朝廷節省了不少開支。

    二,寧遠城位於山海關外二百里處,在錦州和山海關中間,北、南、西三面環山,東臨渤海,是遼西走廊的咽喉之地。清兵南下,必然要經過此地,這裡易守難攻,是最好的戰略之地。

    三,形勢險要,寧遠城東面有首山,西面是窟窿山,兩座山高聳面對面,山中間是一百米寬的穀道,後金軍從此過,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四,在寧遠城的十五里外,有一個小島,叫覺華島。這裡可以儲存大量的糧食,並且距離較寧遠近,有利於糧草供應。

    五,寧遠城在錦州、山海關的中間位置,錦州距離寧遠二百里,寧遠距離山海關二百里。努爾哈赤率領騎兵相繼奪取了明朝的瀋陽、遼陽、廣寧等地。1622年,廣寧巡撫王化貞和遼東經略熊廷弼鎮守的廣寧城(今遼寧北寧市)失陷。後金軍把廣寧的牲畜、財物掠奪殆盡,放火燒成。廣寧變成一片廢墟。

    所以袁崇煥是不可能在廣寧築城的。

  • 2 # 風逍逍兮易水寒

    明朝是中國一個非常強盛的朝代,明朝的輝煌不光是“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和“不稱臣,不納貢,不割地,不賠款,不和親”的民族氣節深深感染了我們,還有明朝的科技水平也是世界頂尖的,明朝將火器裝備軍隊比西方早了一百多年,而且明朝海軍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

    但是再強大的王朝都有分崩離析的那一天,皇位傳到崇禎皇帝后,大明王朝並非沒有重新崛起的機會。當時魏忠賢的改革增加了國庫收入,海禁政策逐漸鬆綁,小冰河時代已經過去,軍事上有毛文龍、袁崇煥、孫傳庭、孫承宗、盧象升等名將拱衛著明朝的國門。

    但是崇禎皇帝將一手好牌打了個稀巴爛,盧象升被太監和大臣聯手坑死,孫傳庭帶著訓練不久的新兵迎戰李自成的農民軍,兵敗身死,孫承宗在抵抗清兵的時候,全家戰死殉國。充滿爭議的是毛文龍是被袁崇煥殺害的,袁崇煥又被崇禎皇帝凌遲處死,總之下場都不好。

    袁崇煥是後世人最熟悉的將領,因為在他身上充滿了爭議。而歷史上的袁崇煥也確實因為一些事件,讓世人爭論不休,至今對袁崇煥仍然未有定論。我們都知道,袁崇煥是抵抗清兵的排頭兵,甚至打死了努爾哈赤,打敗了皇太極。

    題主所問的“袁崇煥為什麼不在廣寧築城,而在寧遠?”的問題讓我凌亂了,袁崇煥上任抵禦後金時,廣寧早就失守了,落到了後金的手裡,難道袁崇煥要去敵人的後方築城嗎?

    袁崇煥出生於萬曆年間,是明朝赫赫有名的將領。也許是宿命的巧合,袁崇煥出生前一年,努爾哈赤開始統一女真各部,迅速崛起建立了後金。幾十年後,努爾哈赤飲恨寧遠城,不僅沒能進入中原,反而丟掉了性命,而當時與努爾哈赤對戰的正是袁崇煥。

    薩爾滸之戰中,明軍慘敗,接連丟掉東北的土地,山海關外幾乎暴露在後金鐵騎之下,明朝朝野都瀰漫著一股悲觀厭戰的情緒,沒有人願意去關外領兵對抗後金。這時,袁崇煥孤身到關外考察了一圈後,回到北京對崇禎皇帝說:只要給我充足的兵馬錢糧,我一個人就可以守住山海關。崇禎皇帝破格提拔袁崇煥為兵備僉事,督山海關外軍隊,並讓其招兵買馬。

    治理遼東的是兵部尚書王在晉,他非常倚重袁崇煥,但是袁崇煥覺得王在晉沒有戰略意識,並沒有事事都依從王在晉的命令。王在晉想在關外修築城牆禦敵,袁崇煥強烈反對這個策略,認為這樣做勞民傷財還不會起到什麼作用。

    當時大部分朝廷大臣和將領都主張退守山海關,收縮防線,袁崇煥卻主張重修遼西走廊上的重鎮寧遠城。在當朝大學士、明末第一戰略家孫承宗巡視東北邊防時,袁崇煥向孫承宗提出了重修寧遠城的策略。孫承宗一面同意考慮袁崇煥的建議,一面讓王在晉去救援難民。

    但是王在晉救援難民失敗,惹惱了孫承宗,孫承宗頓時否決了王在晉在關外修築城牆的策略,最後採用了袁崇煥“保關內,必守關外;保關外,必守寧遠;寧遠,關外要害也。”的建議,決定鎮守寧遠城。

    袁崇煥來到寧遠後,發現祖大壽修築的城牆不合規格,於是袁崇煥決定重新修築。袁崇煥親自制定修城規劃,歷時一年時間,終於修復了寧遠城。修復後的寧遠城“高三丈二尺,雉高六尺。址廣三丈,上二丈四尺”,還在城牆四周建了“形如爪牙,以自相救”的三面伸出牆外的方形敵臺。

    寧遠城的戰略衛士十分顯要,史書記載:內拱巖關,南臨大海,居表裡之間,屹為形勝。寧遠城位於遼西走廊的中段,在錦州和山海關之間,是拱衛山海關的北大門。寧遠三面環山,東面臨海,易守難攻,而且寧遠城外有一個小島,可以儲存大量糧草輜重。

    寧遠之戰和寧錦大捷中,寧遠城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天啟六年,孫承宗被罷免努爾哈赤立馬率領十幾萬大軍攻打寧遠關。山海關總兵懼怕清軍的強大攻勢,不願意救援寧遠,袁崇煥寫下血書,率領將士與寧遠共存亡。面對數倍於己的努爾哈赤,袁崇煥憑藉寧遠城堅固的城牆和方形敵臺上的大炮重創後金,取得了明朝與後金開戰以來的第一場勝利。

    寧錦大捷中,皇太極在北韓戰場上吃了毛文龍的虧,始終佔不到半點便宜。於是皇太極派兵猛烈進攻錦州,袁崇煥派尤世祿率領精銳騎兵繞到大軍後方決戰,並用水軍從東面牽制後金軍。皇太極兵分兩路又來攻打寧遠。袁崇煥親自守城,寧遠重修後的城防又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後金軍始終不能攻克寧遠,錦州也固若金湯,加上毛文龍不斷襲擊後金後方,皇太極損兵折將、損失慘重下撤兵而回。

    在這兩次大戰中,寧遠城都發揮了重大的貢獻,足以證明袁崇煥非凡的戰略眼光和軍事能力。袁崇煥死後,寧遠城的守衛交到了吳三桂手裡。松錦大戰後,錦州失守,寧錦防線被徹底摧毀,主帥洪承疇也被俘虜,關外城池全部陷落,只有寧遠關孤懸在外,清軍卻始終拿寧遠沒辦法。最後,李自成圍困北京,崇禎皇帝詔令吳三桂進京勤王,這才給了清軍可乘之機,寧遠關最終失守。

    袁崇煥重修的寧遠關運用了古代兵法之道,也結合了西方稜堡設計。不僅充分的展示了袁崇煥的軍事才能,也延續了大明王朝存在的壽命,更是讓滿清幾代統治者都毫無辦法。最後滿清只好繞過關寧錦防線,從蒙古進攻中原。如果沒有李自成等農民起義,恐怕憑著固若金湯的關寧錦防線,清軍想踏入中原恐怕不是易事吧。

  • 3 # 於左

    天熹二年正月,努爾哈赤親率大軍,向廣寧進軍,熊廷弼、王化貞戰敗,率領軍民退入山海關,放棄了從三岔河到山海關的整個遼西。

    不久,明熹宗任命孫承宗為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同時督理山海關及薊、遼、天津、登、萊等地軍務。

    大敗之後,明軍的當務之急,不是謀劃恢復遼東,而是如何保證山海關無事。在這個問題上,王在晉主張修整山海關,原地防禦。孫承宗主張出關守禦,在山海關之外,選擇適當的地點築城,增加山海關的防禦縱深。

    在地點的選擇上,當時主要考慮的是後勤補給的難度。明末,明軍的屯田制度已經殘破不堪,遼東前線的軍餉主要由內地供應,透過海路,運到覺華島、右屯、芝麻灣等地,從那裡上岸,再透過陸路轉運到各地。

    當時的陸路運輸工具非常落後,主要靠人力和畜力,徵用大量的拖車或者牛車,速度慢、運量小,損耗大。

    當時,選擇關外築城的地點,一般是依託原有的舊城。而山海關外,有寧遠、前屯、錦州、西興堡、大小淩河、松山、杏山、十三山驛、塔山、廣寧、義州等四十餘座衛所堡鎮可供選擇。

    這其中,廣寧曾經是遼東鎮的鎮城,是總兵官的駐地,規模宏大。只是距離山海關太遠,尤其是距離濱海的軍餉上岸之地太遠,運輸困難。

    所以,最後形成的兩個選項,是距離山海關二百里的寧遠和覺華島。袁崇煥傾向於寧遠,得到孫承宗的支援。

    所以,選擇在寧遠而不是廣寧築城,第一個原因是築城的目的是拱衛山海關,而不是恢復遼東。第二個原因是方便取得軍餉。

    這不是袁崇煥的決策,當時他沒有這個權力。

  • 4 # 古今通史

    袁崇煥為什麼不在廣寧築城而是在寧遠?因為袁崇煥沒瘋,吹牛歸吹牛,他要是真有能力跑到廣寧築城,那就不是五年全遼可復的問題了,恐怕讓努爾哈赤分分鐘喪命也是很輕鬆的事情。

    上圖為廣寧城牆遺址

    首先,加築(原基礎上升級)寧遠的時候廣寧早已經淪陷了,熊廷弼和王化貞就是因為遼東盡失才被下獄後授首的。而在廣寧淪陷之前,瀋陽、遼陽也都失去了,在失去整個遼東以後,袁崇煥才嶄露頭角,你讓他拿下廣寧築城,不如讓他飛來得輕鬆一些。換個說法就是,如果袁崇煥能跑到廣寧築城,那基本上可以說是全遼已復了,至少袁崇煥報功的時候,他是敢這麼說的。

    袁崇煥是受孫承宗器重並提拔起來的,關寧錦這個戰線是孫承宗的既定思想,袁崇煥是要堅決執行的,那時候的他還不敢跟孫承宗炸毛。

    後續的輜重糧草問題我覺得沒有必要再寫了,因為廣寧都到不了其他問題的分析根本沒有必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代悅納音響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