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知心931

    清世宗憲皇帝愛新覺羅·胤縝,是康熙帝的第四子,45歲登極,在位13年,年號雍正,雍正帝盛年登極,年富力強,學識廣博,閱歷豐富,剛毅果決,頗有作為。康熙政尚寬仁,而雍正則繼以嚴猛,在位13年,他最大的功績就是改革,可謂大刀闊斧,頗有作為,總結起來,做了十大政事,開啟了清朝盛世!

    一、整飭吏治。康熙晚年,身患中風,標榜寬仁,吏治鬆弛,貪汙腐敗,已然成風。雍正在長年皇子生活中,對父皇晚年弊政看得較為清楚,因而一繼位,就連續頒發11道諭旨,懲治貪汙受賄,澄清官員隊伍,只一年,被革職查抄的各級官吏就達數十人,其中有很多是三品以上大員。同時重用張廷玉、鄂爾泰、田文鏡、 李衛等有開拓氣魄,政績顯著的官員,整頓財政,清查錢糧,追繳虧空,使得吏治清明、清朝財政逐步好轉。

    二、攤丁入地。中國自古就有人丁稅,成年男子,不論貧富,均須繳納人頭稅。雍正實行改革,將人丁稅攤入地畝,按地畝之多少,定納稅之數目。地多者多納,地少者少納,無地者不納。是謂"攤丁入地",一舉取消了人頭稅。這項措施有利於貧民而不利於地主,是中國財政賦稅史上的一項重大改革。

    三、火耗歸公。中國古代以銀、銅為貨幣,徵稅時,銀兩在兌換、熔鑄、儲存、運解中有一定損耗,故徵稅時有一定附加費。此項附加費稱"耗羨"或"火耗",一向由地方州縣徵收,作為地方辦公及官吏們的額外收入。耗羨無法定徵收額,州縣隨心所欲,從重徵收,有的抽正稅一兩、耗羨達五六錢,人民負擔甚重。雍正實行"耗羨歸公",將此項附加費變為法定稅款、固定稅額,由督撫統一管理,所得稅款,除辦公費用外,作為"養廉銀",大幅度提高官吏們的俸入。這樣,既減輕了人民負擔,又保證了廉政的推行。

    五、創立軍機處,推廣奏摺制度。明代權力集於內閣,故有權相產生。清雍正把權力進一步集中在皇帝手中,創立軍機處,作為皇帝的秘書班子,為皇帝出主意、寫檔案,理政務,“軍國大計,罔不總攬”。其特點是處理政事迅速而機密。軍機大臣直接與各地、1各部打交道,瞭解地方情形,傳達皇帝意旨。此機構存在200年,直至清末。與創立軍機處伴隨的是推廣奏摺制度。由於以前的官文書批轉手續繁複,且經多人閱看,時間拖延且難於保密,而奏摺則向皇帝直接呈送,直達皇帝本人。雍正擴大了可向皇帝上奏摺的人數,不同身份的官吏可以及時反映情況,報告政務,使皇帝洞察下情,以便制定政策;也使官員們相互監督,皇帝得以瞭解他們的賢愚、勤惰、政績、操守。

    六、改土歸流。中國西南及其他一些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實行土司制度,其職務為世襲,僅名義上接受清朝的冊封。土司們生殺予奪、驕恣專擅。這種制度妨礙了國家的統一和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雍正即位後,廢除了雲南、貴州、廣西、四川、湖南各地的許多土司,改成和全國一致的州縣制度。"改土歸流"是一場嚴重的鬥爭,許多土司武裝反抗,雍正堅決派兵平定。在平叛戰爭中雖然也累及無辜,給少數民族造成傷害,但從長遠來說,"改土歸流"是進步的措施,打擊和限制了土司的割據和特權,對民族地區的經濟文化發展有利。 七、平定青海,設定西藏大臣。雍正帝知人善任,任用年羹堯、嶽鍾琪平定了青海羅卜藏丹津的叛亂,確保了青海完全歸入清朝版圖。同時,在位期間,再次派兵駐藏,開始對藏區進行行政劃界釐定各藏區範圍,派遣僧格、馬喇赴藏,成為駐藏大臣設定之始,確保了清朝對西藏的統治。

    八、廢除賤籍。雍正帝在人權方面有一項改革,那就是削除一類人的賤民籍。山西、陝西因明建文末年未依附朱棣而被編入“ 樂戶(官妓)”籍的後代,雍正命令摘除其“樂戶”籍,使其成為民戶,同年九月,他下令除掉紹興曾反對 朱元璋的那些人後代的“惰民”籍,使其成為民戶,雍正五年(1727年)四月下令免除粵東“ 蜑戶”籍,使其成民戶。

    九、密建皇儲制度。鑑於康熙帝在預立太子問題上的失敗,雍正帝於1703年宣佈秘密立儲法——將他的繼承人弘曆的名字寫好,放於匣中,置於乾清宮“ 正大光明”匾後,駕崩後從匣中取出宣讀。又以密旨藏於內府,以備核對。這個方法避免了皇子爭權而引起的激烈鬥爭,確保了清朝王位承繼的穩定。

    十、強化臨俄邊界管理。1727年,雍正帝派遣策凌為首席代表與俄國簽訂《布連斯奇條約》,第二年又簽訂了《 恰克圖條約》,劃定了清俄中段邊界,穩定了清俄邊界局勢,促進了清俄邊界地區的經濟發展和貿易。

  • 2 # 文史劉磚家

    雍正皇帝全名愛新覺羅·胤禛,公元1722年至公元1735年在位,在位13年,清朝第五位皇帝。歷數古代歷朝但凡有所建樹的帝王,在執政期間無非就是做好三件事:抓住皇權,抓住錢財,抓住軍隊。

    首先來看看雍正皇帝加強皇權的做法

    一是打壓與他爭奪皇位的胤禩政治集團。歷任皇帝登基之初,最先乾的事就是將對手置於死地,以除後患。雍正帝也不例外。他先從外圍開始,逐漸革去他的哥哥弟弟的爵位、職務。然後將矛頭直指胤禟、胤禩等人,兩人先後都被囚禁致死,其部下眼看大勢已去,大部分被被殺或者自盡。至此,於他鬥爭長達十二年的胤禩政治集團垮臺,內患被解決,皇位得以穩固。

    二是消滅權臣大將軍年羹堯。年羹堯是清朝康熙年間的重要將領,也算是國之棟樑,皇親國戚。他運籌帷幄,馳騁疆場,曾配合各軍平定西藏亂事,率清軍平息青海羅卜藏丹津,立下赫赫戰功。年羹堯與和隆科多在擁立雍正帝即位時發揮重要作用,人稱“內有隆科多,外有年羹堯”。兩人曾平定青海西藏叛亂,深得雍正賞識,官至撫遠大將軍、一等公,權傾一世。後因年羹堯自持功高,飛揚跋扈,更是在朝中結黨營私,受雍正帝厭惡和猜忌。公元1725年12月,他被雍正帝削官奪爵,列大罪九十二條,於雍正四年賜自盡。叱吒一時的年大將軍以身敗名裂、家破人亡告終。這估計也是雍正皇帝整頓吏治,整飭朝綱的開始吧。

    三是強化密摺制度。密摺起於康熙二十年(1681年),它有助於皇帝更好地瞭解下情,掌握動態,有針對性地制定措施,有效地實施統治。到了雍正皇帝時期,他把遞密摺的範圍擴大到布政使、按察使、學政等,內容則擴大到生計、風俗等方面。透過這種方式加強了√全國各地情況的掌握。

    四是設立軍機處 。為了加強皇權,順治時期恢復明朝內閣。康熙時期又在內閣之外設立了南書房。雍正十年(1732年),改南書房為稱“辦理軍機處”,簡稱“軍機處”。軍機處的大臣由皇帝挑選,由內閣大臣兼任,他們直接聽命於皇帝,受皇帝監督,對皇帝負責。皇帝透過軍機處直接向各地方官員下達命令,成為了雍正帝軍政大事處理機構。因此他集權力於一身,總理天下庶務。雍正帝在消滅潛在的政治對手、把權力收歸自己之手後,他才能放心大膽地去按照自己的設想改造他所領導的大清王朝。緊接著就是推行改革。

    光有權還不夠,這麼大的國家沒錢花那就沒法週轉了。緊接著,他就開始整頓財政。

    推行改革,整頓財政,恢復經濟。雍正帝即位後面臨的一大問題就是國家府庫錢糧虧空。沒錢的皇帝不好做,可是那麼多的錢去哪兒了呢?雍正帝認為主因是貪汙之風盛興,各級官員中飽私囊,導致國家沒錢。因此他先是警告各級官員,必須在規定期限內完結虧空。然後成立了專門負責審查錢糧奏銷的機構——會考府,由其親信主持。再次他還是安排親信令管理戶部三庫。最後,他制定措施嚴懲貪沒、挪用公款的官員,形成了反腐的巨大震懾。

    手裡有了權,又有錢,那就可以放開手乾點大事了。

    一是剿滅叛亂,平定青海,統治西藏。雍正即位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繼續執行康熙年間的擴張政策,剿滅叛亂,平定青海。雍正元年,也就是公元1723年,雍正命年羹堯、嶽鍾琪率兵討伐葛爾丹餘部與在青海的叛亂勢力,大獲全勝,從此以後青海完全歸入清朝版圖。四年後,清廷在西藏設定駐藏大臣。

    二是擴大版圖,加強全國統治。對少數民族地區雍正帝實行了改土歸流的策略。雍正四年,即公元1726年,清朝政府在西南等少數民族地區取消了土司,改派可以隨時任免的官員。這樣一來,當地土生土長的土司制度北打破,原有的少數民族地區接受清朝政府的管轄,減輕了土司對當地百姓的壓迫和剝削,有利於清王朝實現對全國的統治。

    雍正帝在位僅有13年,然而他卻透過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迅速扭轉了康熙晚期執政時期的種種弊病。在此基礎上,長達一百多年的康乾盛世方能進入鼎盛時期。毋庸置疑,雍正帝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 3 # 執著多久才算久呀

    愛新覺羅·胤禛(清世宗,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出生於北京紫禁城永和宮,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第三位皇帝,蒙古尊稱為納伊拉爾圖託布汗。康熙帝第四子,母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烏雅氏。康熙61年(1722年)11月13日,康熙帝在暢春園病逝,胤禛繼承皇位,次年改年號雍正。雍正主要做了以下事情:第一,反對 因循苟且。第二,整頓吏治,以利民生。第三,反對 朋黨。第四,與 西北用兵相配合,雍正 帝設立 軍機處,協助他處理軍務。第五,雍正帝還加強思想統治,大興文字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二進位制數轉換為十制數怎麼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