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Z二爺H

    義大利軍隊的第一支坦克分隊建立於1918年12月,命名為定擊車連。它僅裝備兩輛“菲亞特”2000坦克和6輛“雷諾” FI-17輕型坦克。1921年後,這支坦克分隊改稱為獨立坦克連,裝備也換成了“菲亞特”3000輕型坦克。這種狀態一直保持到20年代末期。

    在這裡,我們結合義大利軍隊參加的戰役,義大利坦克在戰役中發揮的作用綜合加以介紹,使我們1對二戰中義大利坦克有一個基本的瞭解到了1936年,也就是墨索里尼上臺的第4年,義大利軍方更加幣視坦克的發展,坦克分隊不再是步兵的組成部分,而成為 支獨立的兵種。這一年,在羅馬建立了坦克中心,1937年組建了義大利的第一個坦克團,名義上編有5個營。

    這個團的裝備開始時是“菲亞特” 3000輕型坦克,後來以1.3(CV33)超輕型坦克為主。在1935年10月至1936年5月,義大利軍隊入侵併佔領阿比西尼亞(衣索比亞)全境的戰鬥中, 13坦克首次亮相。事實證明, 1.3坦克還是很有效的,“它幾乎到處都可以伴隨步兵”。儘管當時衣索比亞的總兵力達50萬人,而入侵的義大利軍隊的兵力只有30萬人,但是,埃軍的武器裝備落後,沒有反裝甲武器,所以,儘管意軍裝備的僅是超輕型坦克,仍然能夠所向無敵,在戰爭初期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實戰還證明, L3坦克能克服複雜的地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這對二戰中義大利坦克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在這次戰爭中動用的坦克數量: 1935年初,在意屬東非有82鋼坦克; 1935年入侵開始時,有157輛坦克; 1936年4月,動用的坦克數量達到498輛。不過,由於在這次戰爭中義大利的坦克並沒有遇到真正的威脅,只發現了"L3輕型坦克的方向射界有限”這一缺點,對1.3輕型坦克的改進反而不利。

    1936年開始的西班牙內戰,是對義大利坦克的“真正的考驗”。義大利軍隊以“志願部隊”為名參加了1936年~1939年的西班牙內戰。德意軍隊是站在佛朗哥叛軍一邊的,當時德軍有5萬人,意軍有15萬人,意軍成了干涉軍的主力。德意兩國向佛朗哥叛軍提供飛機1650架、坦克和裝甲車1150輛、火炮2 700門,其中義大利提供了大部分武器裝備。

    在西班牙內戰中,一支義大利的坦克一步兵縱隊曾創造過日推進100英里的紀錄。但總的說來,義大利的1.3坦克表現不佳。它的防護力太弱,甚至反坦克槍就能擊穿它的裝甲。共和軍一方擁有蘇制T-26輕型坦克,上面裝有37mm或45mm火炮,對付13輕型坦克自然是綽綽有餘。1936年6月,意軍組建了第1機械化旅,編有1個輕型坦克營、1個輕型狙擊步兵團、1個摩托化炮兵連和1個工兵排。一年後,該旅改名為裝甲旅。後來,又組建了第2裝甲旅。

    1937年3月,意軍在馬德里東北的瓜達拉哈拉地區的戰鬥中遭到慘敗,“成為義大利機械化部隊受到指責的主要根據”。不過,義大利軍隊在西班牙內戰中吸取的最主要的教訓是, “必須製造出優於13坦克的戰車”。這一點成為義大利後來研製M系列中型坦克和L6輕型坦克的契機。

    M系列中型坦克有M11,M13、M14和M15幾種型號,以M13/ 40中型坦克為主。儘管這些中型坦克比1.3輕型坦克要強得多,但是,和盟軍的“丘吉爾”坦克和M3中型坦克相比,明顯處於下風,在北非戰役、義大利戰局中屢吃敗仗, 3個裝甲師兒乎被消滅殆盡。在一戰後期,盟軍中的英軍和澳洲軍隊甚至還用繳獲的意軍M13,M14克打擊德意軍隊。

  • 2 # 達摩棍

    三代水平的“公羊”

    從仿製“豹”1到自研OF40,戰後義大利坦克工業算是邁出了紮實的一步。不過,無論是“豹1”、OF40還是M60A1,在1980年代的時代背景下,技術上都已經日漸落伍,無力與新一代蘇式坦克正面抗衡。面對這種情況,為了滿足自用和出口的雙重需求,1984年,奧托·梅拉拉公司和伊維科·菲亞特公司達成協作,為義大利陸軍發展第二代主戰坦克的協議。根據該協議,奧托·梅拉拉公司負責C1坦克總體設計和武器系統研製,伊維科·菲亞特公司負責機動部件裝置。該坦克最初叫特里科洛雷(Tricolore)坦克,1987年改稱阿瑞特(Ariete)或蘭(Ran)坦克。1988年初,已製成6輛C1坦克樣車,並交義大利陸軍試驗。原計劃C1主戰坦克於1989年投產,第一批的生產量為200~250輛,用以替換義大利陸軍使用的M47、M60A1以及早期生產的部分“豹1”。

    C1主戰坦克雖然是義大利戰後研製的第二代主戰坦克,但其技術水平瞄準的卻是戰後第三代主戰坦克。對C1的情況進行仔細考察後,我們會發現事實也的確如此,整個設計融合了大量德國“豹2”坦克技術,並以義大利設計加以整合。該坦克的車體和炮塔用軋製鋼板焊接而成,重點部位採用新型複合裝甲。車內分成3部分,右前部是駕駛艙,中部是戰鬥艙,發動機和傳動裝置位於車體後部。駕駛員有1個單扇艙蓋和3個潛望鏡,中間1具可以更換成被動式液視潛望鏡。炮塔在車體中部上方,有3名乘員,車長在炮塔右側,炮長在車長前下方,裝填手在炮塔左側。車長和裝填手各有1個向後開啟的單扇艙蓋,車長艙蓋前有1個周視潛望鏡。炮塔左側開有補彈窗。炮塔呈長方形,後部有1個大尾艙。主要武器是1門由奧托·梅拉拉公司研製的北約標準44倍徑120mm滑膛坦克炮(實際上是義大利版RH120)。輔助武器包括1挺與主要武器並列安裝的7.62mm機槍和1挺安裝在車長炮塔艙蓋上的7.62mm高射機槍,高射機槍由車長在車內遙控射擊。

    相對於“豹2”早期型號,C1在火控體系統的技術上更為豪華,裝有伽利略(Officine Galileo)公司設計的TURMS OG14L3型坦克火控系統,該系統是用通用模件新設計的主要部件包括車長晝間周視瞄準鏡、炮長鐳射潛望瞄準鏡、彈道計算機、感測器、炮口校正裝置,以及車長、炮長和裝填手控制面板。由義大利和法國SFIM公司共同投資研製的車長周視瞄準鏡裝在炮塔頂板上,可360°旋轉和進行-10°~+60°的俯仰運動。該鏡本身帶穩定裝置,有2.5×和10×兩咱放大倍率。車長還有1個單人使用的電視螢幕顯示器,夜間可為車長顯示炮長瞄準鏡上的熱影象。炮長瞄準鏡裝在炮塔頂板上,由主穩定的頭部反射鏡、觀察鏡、鐳射收發器和熱影象裝置等4個主要模件組成,裝在一個殼體內。晝間觀察鏡放大倍率為5×;夜間採用有寬窄兩咱視場的熱影象裝置進行觀察,晝夜觀察鏡均透過同一個頭部反射鏡接收影象。炮長還有1個與主要武器並列安裝的、由伽利略(Galileo)公司製造的望遠式瞄準鏡,放大倍率為8×,鏡上刻有3種瞄準分劃,供發射不同彈種使用。彈道計算機為1臺數字式微處理機,可完成全部彈道裝置(包括光學瞄準鏡、鐳射測距儀及伺服裝置)以及感測器、車上自檢裝置和訓練裝置工作的計算、控制和管理。當該機出現區域性故障時,計算機能使系統從正常工作方式轉為備用工作方式。裝填手有兩個在炮塔頂部安裝的潛望鏡。

    C1的正面弧形區(包括炮塔正面、車體正面以及第一、二負重輪位置處的裝甲裙板)採用新型複合裝甲。車體兩側的上支履帶及懸掛裝置被側裙板遮蓋著,從而提高了車體側裝甲的防護力。行動部分採用獨立扭杆懸掛裝置,車體每側有7個雙輪緣掛膠負重輪、5個託帶輪、誘導輪在前,主動輪在後。履帶為雙銷式,有橡膠襯墊。履帶板和導向齒先與履帶銷串在一起再用端部聯結器將兩個履帶銷連線起來。由於戰鬥全重48噸,比“豹2”早期型號略輕一些,再考慮到成本問題的取捨,C1的動力系統並沒有採用西方“時髦”的1500馬力級別,而是選用了1臺標定功率為882千瓦(1200馬力)的菲亞特MTCA V-12型渦輪增壓中冷柴油機。傳動裝置則選用了選用德國ZF公司設計的LSG3000全自動傳動裝置,有4個前進檔和2個倒檔,在每個排檔可實現3個規定轉向半徑的機械轉向並能原位轉向。整體來講,C1在主要技術上基本達到了西方第三代主戰坦克的標準(雖然在橫向對比中仍然平庸),成為了義大利坦克工業的一個理程碑式作品,至今在義大利裝甲部隊中仍然扮演著支柱性的角色。

    輪式坦克殲擊車技術水平較高

    正所謂寸有所短,尺有所長。義大利人也許在坦克的研製上不太“在行”,最好的作品也只能得到“平庸”的評價,但由於戰場環境的側重點不同,戰後的義大利在輪式坦克殲擊車上卻搞得風聲水起,“半人馬座”B1輪式坦克殲擊車便是這樣一個被廣泛稱讚的代表作。具體來說,“半人馬座”B1這類輪式坦克殲擊車的重視程度,甚至要超過坦克。

    結語

    作為義大利軍事工業的一個縮影,義大利坦克工業自有其獨到之處-----其早期作品受制於財力或技術水平限制,多為二流水準。然而經過戰後的經濟復甦,國力有所增強的義大利坦克工業開始迅速復甦和超越,不但研製出了效能達到時代主流標準的C1“公羊”式主戰坦克,更透過“半人馬座”B1輪式坦克殲擊車,讓人們看到了義大利坦克/裝甲車輛工業精細的一面。這些可愛的義大利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們是什麼星座呢?你們喜歡自己的這個星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