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如題,造船貌似就中國跟韓國在搞,但是美國應該是最強的吧!
17
回覆列表
  • 1 # 炎黃軍武

    美國的軍艦製造業十分發達,民船產業卻一再萎縮,原因是兩方面的,勞動力等綜合成本和國家總體戰略規劃。

    說到美國的造船業,很多朋友都知道美國的軍艦建造水平很高,不僅產量大、技術水平高,建造流程和生產週期也都長期位居世界第一。

    比如說單航母這一塊,美國的紐波特紐斯船廠是世界上唯一能製造十萬噸級航空母艦(更不用說還是核動力)的造船基地,再比如說核潛艇、導彈驅逐艦等大型艦艇的建造,年建造噸位也經常位居世界第一。

    “福特”號核動力航空母艦的施工資料圖,建造地點為紐波特紐斯船廠

    回顧二戰年代,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前,美國造船業並未大規模轉產軍用船舶、更沒有進入戰時體制,然而在羅斯福對日宣戰後,美國造船工業迅速提升產能、加快進度,到1943年秋季,單月造船噸位已突破130萬噸,年建造噸位達到驚人的1500萬噸,這一數字是軸心國集團年造船量的十幾倍。

    客觀上講,美國船舶工業戰時表現優異,為戰勝法西斯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實力可觀的二戰美國海軍艦隊,這些艦艇還只是冰山一角,可想而知其艦隊之龐大

    冷戰時代,美國軍船建造始終維持較大的規模,一直到冷戰結束後的1990年代,美國的軍艦建造量不僅沒有回落、反而再創新高,例如1995年,美國海軍先後服役六艘“阿利*伯克”級宙斯盾驅逐艦,速度十分驚人。

    歷史上曾如此輝煌,時至今日,美國的軍艦建造規模、水平仍居世界第一,突出例證就是“福特”級航空母艦首艦“傑拉爾德·R·福特”號,雖然該艦由於電磁彈射等方面的問題,建造週期拖得很長,但放眼世界,目前還沒有其他國家能建造類似的巨型航母。

    2017年7月22日,“福特”號核動力航母正式服役,與此同時,“福特”級二號艦:肯尼迪”號艦體也已接近完工,預計2018年下水

    然而另一方面,和如日中天的軍艦建造部門相比,美國的民船工業就十分缺乏存在感,不僅無法與中日韓相提並論,在全世界民船建造中更只佔據1%左右的份額,看上去與美國的超級大國地位十分不相稱。

    2016年世界造船噸位份額,南韓暫時佔據第一、1200萬噸,中國緊隨其後、1100萬噸,而美國只有可憐的30萬噸,僅佔世界市場份額的1%

    同樣是船舶製造產業,軍船熱火朝天,民船半死不活,這就是美國造船業的現狀。

    究其原因,首先是船舶製造產業本身的特點,並非多麼高大上、而是一種資金與勞動力密集的產業,在這方面,發達國家雖有先進技術,人工成本和配套成本卻長期居高不下,建造成本動輒是發展中國家同類船舶的3~4倍,難以與中日韓這樣的新興、後發國家競爭,市場份額被蠶食,只能靠一些特種船舶和裝置配套來維持。

    江南造船廠俯瞰圖,應該意識到,船舶製造產業一方面需要大量資金、重型裝置,另一方面也需要充足的勞動力,也屬於勞動力密集產業

    不過必須指出,成品船舶的市場份額小,並非意味著發達國家的船舶產業就很差,正相反,船舶的船身建造、舾裝流程的技術含量較低,利潤率也低,而利潤率和科技含量高的船舶用裝備、裝置與相關標準的制定權,還掌控在歐美手中。

    除成本原因外,美國的民用船舶產業萎縮,也和美國的國家戰略規劃有關。

    美軍在全球的軍事基地分佈,一旦爆發戰爭,其完全有能力控制全球海洋的戰略水道、發揮制海權的巨大價值,必須客觀的承認,中國海軍目前與美國海軍還存在巨大的差距

    在美國看來,透過維持一個龐大而技術先進的軍用船舶產業,保障海軍的規模和戰鬥力,進而控制全球海洋的通行權,就是美國國家利益的堅實保障。

    和平時期,美國的民用船舶完全可以海外採購,並不需要規模龐大、成本高昂的民船工業;而一旦爆發戰爭,只要有制海權,就可以控制世界海運,美國自己的遠洋航線十分安全,船舶戰時損失不會太大,也沒有短期大規模補充民用船舶的需要。

    基於以上考慮,美國才沒有扶持日薄西山的本國民船工業,而是順其自然。

    表象後的深層次原因,值得認真分析與借鑑。

  • 2 # 航天兔

    因為軍用和民用是完全不同的……

    軍用產品,無論是飛機、大炮還是航母,首先需求的是技術,只有具有較高科技的“技術”優勢,己方才能在戰場上取得優勢地位。

    同時,還要在滿足高技術條件時,對武器裝備的可靠性、效費比、生產週期有一個相對和理的“均衡”設計,而民用產品則完全不同。

    民用市場的競爭非常激烈,“技術”並不是唯一的選擇,“價格”優勢、“價效比”、“售後服務”、“品牌效應”等都有非常大的影響。

    而美國造船業的問題就如此,它並不缺技術,確切的說,對於完成工業化的國家來說,只要想大規模造船,唯一考慮的其實就是“資金”,只要資金投資到位,船廠就可以迅速建起來,工人可以從其它行業招募,快速填充起來。

    美國二戰時期的造艦“高潮”,就是亨利.凱澤這樣的“投機商”,用類似中國沿海地區小漁村船廠,那樣的簡易低技術“船廠”搞起來的。圖注:亨利.凱澤和他夫人。

    但問題是,這樣的船廠離開軍用訂單,在民用市場的競爭力很低,唯有的僅是“價格優勢”,但“價格優勢”永遠都是相對的,美國本土造價一直都是很高的,這也就是為什麼類似“蘋果”、“高通”這樣的美國企業,都用國外來代工的原因。

    美國造船業也是如此,自二戰結束後,軍用訂單大幅減少,美國造船業開始大規模微縮,同時,“美國製造”高昂的成本,又讓大量的民船訂單都交給國外船廠來生產,美國造船業產業空心化開始變得非常嚴重。

    這可以看做是“資本”的有利運營,但對本國(美國)的工業就是非常大的損失;

    以2014年為例,這一年是美國自二戰後,第一次新造船投資(民用)位居全球第一的時候,新造船投資115億美元,但是絕大多數投資都投給了國外,本國(美國)不到5%。

    而這樣美國國內不買、國外也不買的趨勢,又造成美國造船工業的繼續萎縮,現在美國六大造船廠,僅有“紐波特紐斯”一家有建造大型航母的能力,而其它五家也全都指著美軍的軍用艦船訂單活著,並且“造價”極其高昂。圖注:一艘3000噸的“瀕海戰鬥艦”造價高達7億美元,這個級別別說我們,就算相比歐洲在同等噸位造價下都要高出4-5倍。

    所以總的來說,美國造船業是沒技術嗎?肯定不是的,但就是造出來沒有“市場競爭力”,全國的造船業幾乎都指著軍用訂單活著(90%),民用就造些近海的小魚船,這就造成了美華人自己都不買,而越不買造船業越萎縮-越萎縮越沒市場競爭力-越沒市場競爭力越沒人買的這種“惡性迴圈”。

  • 3 # happyM老友

    軍用船隻屬於高科技產品附加值很高,民用船隻雖然科技含量也不低,但很多國家都可以建造,作為美國造船業有大量的軍用訂單,所以對利潤較低競爭對手眾多的民用訂單也就沒啥太大興趣了。

  • 4 # 魂舞大漠

    2018年美國《洛杉磯時報》唱衰中國造船,說我們已基本退出了全球競爭,實際上2018年的我們佔據國際市場份額的36%,完工量和訂單均位居世上第一,這又怎麼說?自個本事不濟吧,說他人那是口沫四濺,完全沒有用的。美國造船衰落是不爭的實事,新造的航母“福特”號,入役即返廠,不說別的,艦艏那兩截生硬地拼在一起,變得醜陋無比,造的“布什”號有數千條焊縫完全不合格。噫,美國造船這是怎麼了?當年二戰強大無比,年造總噸位1500萬噸,如今只剩下一個紐波特紐斯,連他的英格爾斯都病懨懨的,更有人估計,弄不好,到2020年,還會繼續萎縮,倒閉的船廠就會達到35家。

    ●有事沒事。拿不到該有的報酬,那麼辛苦,責任心就變差,幹活偷懶不算什麼,每小時不足20美元,高階技工不足25美元,這活幹起來確實沒意思。要命的是,只靠美國海軍每年140億美元的採購,根本養不起那麼多船廠。DDG1000號為科幻戰艦,正造著,複合材料工廠倒閉,只能使用全鋼製,這話怎麼說的。正合了市場規律,找不到錢,大約也只能破產。靠海軍養活,造價當然就高,造價高還拿不到艦船高質量,有稱惡性迴圈。130億的“福特”造出來,居然沒有那麼精緻了,於是都在找原因,找來找去無非兩條,內部管理不行,海軍訂單採單遠遠不夠。自身造血功能不足,都靠海軍養活,這就是事。

    ●一般是有事。美國海軍要不了那麼船,就依航母而論,哪裡用得著這麼多,只是不造的話,作為美國國寶的紐波特紐斯怕也只有破產,每年產值只有100億美元,難怪有人講,現在只要海軍輕咳一聲,你再看看會是什麼樣子,正會倒閉,不是嚇唬誰。想方設法也要保住,給一點訂單,也要維持住。噫,不是不要勞動密集型產業了嗎?依靠高科技就可活得無限風光嗎?如今問題嚴重了,看來不要是不行了,只是一樣,美國福利這麼高,不事生產,搞點金融,就可生活得無限好,好日子過得慣,再去工廠幹活,已不太適應,因此已招不來工人。特氏上臺嚷嚷著美國製造,看來也無濟於事,回國創業的,也只好把錢投進金融業了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醃魚包的配料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