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勇戰王聊歷史

    皇太極看了這道題以後也很無語,題主這是要讓皇太極不要父親嗎?皇太極的父親也是皇帝,還是後金第一位皇帝!

    不要忘了,皇太極還有個爹叫努爾哈赤!努爾哈赤才是滿清最早的奠基者,他建立了後金,是愛新覺羅家第一個當皇帝的。等皇太極建立清朝以後,皇太極就追封努爾哈赤的廟號為清太祖!

    皇太極作為後金的第二位皇帝,清朝的第一位皇帝,努爾哈赤的第八子,只能被稱為清太宗!

  • 2 # 一點點歷史

    在清朝的皇帝中,皇太極的廟號確實比較尷尬,在他前面努爾哈赤被尊為清太祖,在他後面順治的廟號是“世祖”,在往後,康熙的廟號都是“聖祖”,而皇太極的廟號只是“太宗”。

    要解釋這個問題,有必要先弄明白“廟號”的基本原則。

    簡單來說“廟號”和“諡號”都是對於已死之人的評價。

    在漢朝有大功,大德的皇帝才配擁有“廟號”,漢代以後廟號開始氾濫,除了個別存在極短的王朝之外,基本上皇帝都有廟號。

    封建王朝後期,由於“諡號”多為“美諡”而且字數越來越多,並不能客觀的反應一個人的功過是非,反而“廟號”有了蓋棺定論的作用。

    對於“廟號”選字,也有一個基本規律。

    開國之君多為“祖”,如“太祖”“高祖”等,漢代的開國之君劉邦,廟號就是“漢高祖”,而唐朝開國之君李淵的廟號為“唐高祖”。

    後繼之君多為“宗”,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宋太宗趙光義等,

    “廟號”選字也含有褒貶之意,比如仁宗、宣宗、聖宗等都是“美諡”,中宗、憲宗,孝宗多為中興之主,德宗、玄宗、真宗多為碌碌無為之輩,而思宗,哀宗,多為亡國之君。

    說完了“廟號”的使用,再回到題目上。

    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是清朝的前身,被尊為“清太祖”實至名歸,而皇太極作為後繼之君“清太宗”的廟號也是“美諡”,無可厚非。

    至於順治,是清朝入主中原後的第一位皇帝,等同於清朝開闢了新紀元,廟號“世祖”也說得過去,而康熙則有些特殊,《清史稿》評價康熙:“經文緯武,寰宇一統,雖曰守成,實同開創焉”,康熙能夠獲得“聖祖”的廟號皆因其歷史地位過高。

  • 3 # 王斌兔斯基

    因為不同於明朝建立者和奠基者都是朱元璋,清朝的建立者是皇太極,而奠基者是努爾哈赤。

    還是以明朝舉例子,明朝在建立以後,朱元璋封他父親朱世珍為皇帝,廟號仁祖,諡號淳皇帝。

    另外朱元璋還分封了自己兄弟姐妹。包括南昌王朱興隆、盱眙王朱興盛、臨淮王朱興祖、太原長公主,曹國長公主——也就是李文忠的母親。值得注意的是,朱興隆,也就是朱元璋大哥,在朱元璋十七的時候就死了,但這也不妨礙老朱給他封王。

    這時候,我們要注意的是,這些分封都是追封。

    追封的意義就在於美其名而已。而清朝雖然對於努爾哈赤也是追封,但是除了美其名的原因外,還有把自己政權合法性抬高一點的意思。

    畢竟順治帝是滿清入主中原後的第一個清朝皇帝,但是改國號為大清卻是在1636年,也就是皇太極在位時間改的。那大清,或者說大清前身建州部建立的後金是怎麼來的呢?是由皇太極的父親努爾哈赤建立的。

    凡事有因有果,才可以名正言順。

    努爾哈赤死後葬於瀋陽的清福陵。清朝建立後,尊為清太祖,諡曰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

  • 4 # 宋安之

    皇太極的確是大清的開國皇帝,因為他在1636年改國號為“大清”。但不能忽視了他的父親努爾哈赤草創之功,而且努爾哈赤建立的政權國號為“金”,皇太極只是將其完善和改了國號,而且沒有了統一了中國,所以稱之為太宗很正常。

    皇太極稱之為太宗之所以顯得尷尬,主要在於清朝是三祖一宗:太祖努爾哈赤、太宗皇太極、世祖順治帝、聖祖康熙帝。皇太極身為第二代皇帝,改國號以後的第一任皇帝,甚至可以說是開國皇帝廟號太宗不是稱祖的確有點尷尬。

    正常朝代都是太祖開國建業,太宗開疆完善。像西漢成立七十多年後才在漢武帝手裡真正恢復了秦朝疆域,並且大規模的開疆拓土的。開國太祖直接統一中國的基本上很少,一般都是第二代太宗完善統一。

    清朝就有點尷尬。按照西漢參考,漢高祖劉邦並沒有真正恢復秦朝疆域,但有著很大的草創之功,依舊是高祖。而清朝不能因為改國號就將努爾哈赤忽視,所以太祖廟號是努爾哈赤。

    身為實際上的第二代皇帝皇太極本來有希望趁著1644年明庭內亂揮師南下統一中國的,可是巧合的是1643年皇太極促死於盛京。清朝入關成為全國性政權是在他兒子順治帝手裡完成的。

    再說說世祖廟號:一般是斷代史開創者或者該王朝承上啟下君主的特定廟號。雖然不是王朝的開國者,但卻往往開闢了該王朝的一個全新的歷史時期。

    按照廟號的正常套路來說,努爾哈赤開國草創,皇太極改國號繼續完善統一了中國,那麼就是太宗,或者參考明朝二祖,皇太極將一個關外政權過渡成為全國性政權,也可以稱之為世祖。之後皇帝就沒有廟號帶祖一說了。

    問題出在1643年,身為第二代完善還有開疆的關鍵皇帝,皇太極突然猝死了。那麼意味著這個政權只能是割據政權,同時期的明庭才是正統。但是1644年更大的驚喜來了,明庭內亂,清軍趁勢入關,入關的皇帝順治帝將大清割據勢力過渡成為全國性政權,當然稱之為世祖。

    那麼皇太極的確有點尷尬,後世很多人覺得其改了國號完善了政權沒有獲得帶祖廟號的確疑惑。但其實參考上面的西漢還有元朝廟號,就可以覺得皇太極這個太宗廟號還是很符合他的。

  • 5 # 阿甘飛奔

    要想解釋清朝第一任皇帝愛新覺羅·皇太極為啥廟號稱“宗”而不稱“祖”,就必須從中國古代“廟號”選字的基本規律說起。

    縱覽中國古代歷朝歷代皇帝廟號,一般開國之君多稱“祖”,例如:漢高祖劉邦、宋太祖趙匡胤、唐高祖李淵等,而後繼之君多稱“宗”,例如:唐太宗李世民、宋太宗趙光義、金太宗完顏晟等。

    說了“廟號”的基本規律,咱們再來解題。

    努爾哈赤建立了“後金”,這是清朝的前身,因此努爾哈赤被尊為“清太祖”是名副其實的。而努爾哈赤的兒子皇太極作為典型的後繼之君,被尊為“清太宗”也確實符合他的歷史貢獻和歷史定位。

    當然,有心的朋友會問,為啥皇太極的兒子順治皇帝福臨被尊為“清世祖”呢?因為福臨是清朝入主中原、取代明朝成為全國性政權後的第一位皇帝,具有劃時代意義,所以福臨被尊為“清世祖”是可以令世人信服的。再就是,為啥福臨的兒子康熙皇帝玄燁又被尊為“清聖祖”呢?主要是因為康熙皇帝的歷史功績確實很高,《清史稿》雲“經文緯武,寰宇一統,雖曰守成,實同開創焉”。

    多有疏漏,敬請指正!我是隕日夢青,期待您的關注!

  • 6 # 史論縱橫

    以皇太極的文治武功,完全可以稱之為“祖”。

    在明清之前,廟號可以稱為“祖”,的確是一件很光彩的事情,一個朝代一般只能出現一個祖,比如三國時期的東吳的基業很大程度上都是孫堅打下來的,但是孫權稱帝后,為了自己死後廟號能夠稱為“祖”,就沒有追封孫堅為太祖,因此,很多史學家都說孫權太小家子。

    在明清兩朝“祖”字其實特別氾濫,努爾哈赤的四個先祖全是祖,孟特穆(肇祖原皇帝),福滿(興祖直皇帝),覺昌安(景祖翼皇帝),塔克世(顯祖宣皇帝),到努爾哈赤死的時候皇太極自然稱為太祖皇帝了。

    然而,皇太極為什麼只能稱宗呢?

    有人按照慣例解釋,通常情況下只有開國皇帝能用“祖”作為廟號,開國皇帝一般稱為“太祖”或者“高祖”,如漢高祖劉邦,宋太祖趙匡胤,唐高祖李淵,明太祖朱元璋,可以說在明朝以前,一個朝代基本也就一個祖,“開山為祖,守成為宗”。

    以皇太極在位期間,正是建立大清國,並且多次迂道入關,先後給予明朝多次重創,尤其是松錦大戰,徹底殲滅明軍主力,清軍入關指日可待,只是皇太極壯年暴斃。

    而且,除了皇太極之外,前朝的永樂皇帝朱棣,死後也是稱為太宗,但是到嘉靖旁支奪嫡後,為了顯示自己繼位的合法性,追封朱棣為成祖。尤其是,順治死後康熙給配廟號為世祖,康熙死後,雍正給配廟號為聖祖。

    可以說,清朝前四位皇帝,出現了三個祖,只有皇太極沒有稱為祖。難道是皇太極的功績不夠嗎?其實,還是順治不孝順,順治能夠得來皇帝,完全是撿漏,因此,對皇位第一是不感激,第二是不珍惜。自然就沒有心情就給皇太極提升個檔次顯示一下孝順。

    康熙死後,其實正常應該配一個宗,因為順治入關一統天下,雖然自己沒幹什麼,但是始終還是開山之祖啊!但是,雍正能夠在九子奪嫡中勝出,對康熙是感恩戴德,並且自己為康熙打call: “我皇考大行皇帝纘繼大統,舊典本應稱宗,但經雲:祖有功而宗有德。我皇考鴻猷駿烈,冠古轢今,拓宇開疆,極於無外,且六十餘年手定太平,德洋恩溥,萬國來王,論繼統則為守成,論勳業實為開創。朕意宜崇祖號,方符豐功。”

    從中裡就基本可以斷定,雍正的繼位絕對是合法的,不然不能這麼對康熙,從中也可以說明康熙選雍正是非常英明的一個決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時候被欺凌,心裡放不下,請問怎樣做才能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