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生活鍋
-
2 # 小魔盒的小想法
這個片子總體的結構還是比較鮮明的從國內外來看,連線地比較流暢自然,而且透過食物來展現多種文化。而且在表達情感方面,沒有過多的去展現,而是注重文化的不同。配音和配樂也沒有過於煽情。但是在表達形式上人物的那個最後動作:手捧食物。表情略微不自然。所以還是有《舌尖》的痕跡。
-
3 # 東家APP
最近有朋友推薦看《風味人間》,這部紀錄片是《舌尖上的中國》導演陳曉卿磨礪四年打造的匠心之作,上線3小時播放量就過億,第一集豆瓣評分9.4分。
於是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大膽”地點開了《風味人間》,萬萬沒想到,不僅看得胃裡無數個小饞蟲七上八下,飢腸轆轆,而且看哭了……深夜放毒來感受一下。
從阿勒泰的大尾樣到哈薩克牧民的馬肉、四川的冷筍、徽州和西班牙的火腿、新疆的巴楚菇、荷蘭埃瑟爾湖的大閘蟹、臺灣的旗魚。
從畫面到文案,影片裡的每一幀都堪稱視聽享受,絲毫不亞於BBC記錄片水準!
在山海之間,人們用食物慰藉自己。風味人間不僅是一檔美食節目,它更希望呈現的是人與美食的那些牽絆和故事。
第一集播出後,好評如潮,為什麼《風味人間》會觸動人心,這背後不僅僅是美食的吸引,更是美食滋味背後的隱藏的人情的牽掛、四季的流轉、靜默的力量。
今天更想和大家聊聊這美妙滋味背後隱藏的這些細膩的情感。
1、華人的餐桌上,上演著各式各樣中國式的人生。家常美味,更是人生百味看過李安的電影《飲食男女》的朋友一定會對開篇朱老師傅的廚藝印象深刻。
那是一個清晨,朱老師傅已經開始準備晚上的家宴了,老房子的天井裡放著老式的皮蛋水缸,裡面養著肥大的鯉魚,“譁”一下,捉一條出來用兩根筷子插進魚嘴裡,再開膛破肚。
薄而大的片刀兩三下就取下兩片淨魚肉,剞花刀,拍乾粉,下油鍋,那是做松鼠魚了。
朱老師傅做菜專注又投入,切肉的動作凌厲又一氣呵成,舉手投足之間透露出一種俠氣。認真專注地為一家人準備一桌菜,這種狀態就是人間的煙火氣。
而故事也緩緩地生在一桌桌飯,一次次飯之間。正如電影一般,桌上什麼菜式都有,炒、煮、燒、蒸、炸、煎、燉、煲、燴、烤、滷、醃、拌,千萬種滋味也正如人生的歡喜一般千姿百態。
唯獨不變的是一餐餐家常美味裡升起的煙火氣。我們為何會留戀鄉食物的味道,也大多是留戀於這一份纏綿於食物之間的情感與愛吧。
2、食物連線起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構成了我們獨特的情感記憶生日的時候母親做的一碗長壽麵,即使過了很多年,你依然會想起那面的味道,不斷回味那碗麵的滋味,想起母親對你的種種愛與呵護,一碗麵裡,連線起的是人間深情。
愛情有時也是緣於食物, 還記得《射鵰英雄傳》裡,傻小子郭靖初遇黃蓉時,因為一塊壓碎的糕點虜獲了黃蓉的芳心。
郭靖忽然想起,說道:“我給你帶了點心來。”從懷裡掏岀完顏康送來的細點,哪知他揹負王處一換水化毒、奔波求藥,早把點心壓得或扁或爛,不成模樣。黃蓉看了點心的樣子,輕輕笑。郭靖紅了臉,道:“吃不得了!”拿起來要拋入湖中。黃蓉伸手接過,道:“我愛吃。”
郭靖一怔,黃蓉已把一塊點心放在口裡吃起來。郭靖見她吃了幾口,眼圈漸紅,眼眶中慢慢充了淚水更是不解。黃蓉道:“我生下來就沒了媽,從沒有誰這樣記著我過……”說著幾顆淚水流了下來。她取岀一塊潔白的手帕,郭靖以為她要擦拭淚水,哪知她把幾塊壓爛了的點心細心包好,放在懷裡,回眸一笑,道:“我慢慢的吃。”
這一段看起來尤為動人,一個人的用心和情深透過食物傳遞給心上人,無論這食物是好是壞,情深意切就對了。
食物也能讓我們想起和朋友相伴的時光,當我們回憶起青春裡的日子裡,或許會忘記很多細節,但對那時一起吃過的小吃美食的滋味卻尤為念念不忘。
一起下過的館子,吃過的小吃,滷煮,小龍蝦,燒烤,都是青春記憶。
3、獲取快樂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吃一頓好吃的,滿足你的胃狀態不好的時候,工作起來沒勁,出去玩也沒有精神,這個時候如果約上三五好友,吃吃喝喝,定會好轉很多。
火鍋咕咕嘟嘟地煮著,食材在鍋中翻滾,沾上醬料下肚,噴香又火熱,食材的香味縈繞在唇齒間,下肚的瞬間可謂幸福,煩惱也瞬間全無。
大隱還記得小時候生病或者不開心時,疼愛我的爺爺便去買一瓶黃桃罐頭,黃桃罐頭甜甜的,吃到嘴裡就開心地笑了。
身邊也有朋友常說,吃辣的會讓她放鬆,而當遇到了生活的不順心時,就是她大開辣的時候。
食物常常擁有治癒人心的力量,滿足我們的口腹之慾,撫平內心的焦躁不安。有這麼多的美食要吃,生活當然是值得的。
食物背後沒有了情感,沒有了人情的牽掛,再美味,也索然無味。這也是正是《風味人間》這部記錄片傳達給我們的。
吃也是修行,吃得認真一點,吃得精緻一點,更是一種熱愛生活的態度。
內容來自東家匠人善行良品創始人大隱的分享。
-
4 # 陪娃的媽媽
《風味人間》作為一檔美食節目,堪稱良心之作。
導演拓展了視野,對美食的搜尋從中國擴充套件到了全世界。可以看出導演對美食文化全盤操縱的野心。
節目中用高微攝像頭把食物結晶的畫面非常完美的展現出來。各種美食製作工藝也非常細緻的展現出來,看得人口水直流。還有最後片尾捕魚者的矯健身姿,拍出人與自然搏擊時的力量美,不輸於好萊塢大片。非常值得刷屏!期待第二集的播出!
-
5 # 電影火車站
《風味人間》一播出,播放量就接近兩億,豆瓣評分更是高達9.3。
它的口碑爆棚並不是沒有原因的。
該檔節目是由《舌尖上的中國》的總導演再次操刀執導完成的。除了好的導演,好的聲音也是必不可少的,這檔節目同樣是由“御用配音”李立宏完成的,聲音沉穩而不失特色,磁性十足的音色更是迷人。
除此之外,這檔節目擁有豐富經驗的好團隊,對鏡頭故事的選擇更是盡善盡美。 它擁有好的視覺效果,甚至達到了楨楨都能做桌布的精緻程度,顏色的明暗,背景的銳化,這些技術使每一種食物看上去就叫人垂涎欲滴,換言之,這就是“放毒”。
它還有好的聽覺效果,除了李老師娓娓道來的故事性聲音,還有晨間清脆鳥鳴聲,油鍋“呲溜呲溜”的響聲,吃下食物“嘎嘣脆”的聲音,以及人們細細的交談聲。食物之外的是人情。每一種食物都含有一段故事,故事中流露的真情,最樸實的心願,這些都藏著溫暖,帶著香味。
每一種食物都透露出一種文化的特色,泱泱五千年大國,每一處的風景都不一樣。
有人說,美食是解決煩惱最好的辦法,清晨從豆漿油條開始,午間有各種美味家常菜,傍晚一碗熱粥,餓了就和朋友去吃一頓山珍海味,累了就吃點街頭的點心。
美食是情誼,是故鄉的月,是媽媽做的五花肉,是熟悉的味道。我們對美食都有一份屬於自己的執念,再加上製作如此精良,這節目怎麼可能會不火?
從播出效果來看,《風味人間》依舊保持了此前《舌尖上的中國》的水準,豆瓣評分高達9.4分。
在眾多媒體報道紀錄片《風味人間》的時候,都會加上一個定語——“舌尖”導演陳曉卿作品,雖然這個說法最初可能來自於片方的宣傳,但是也說明了到目前為止,《舌尖上的中國》仍然是美食類紀錄片中最有影響的作品,由“舌尖”開創的中國美食紀錄片的拍攝風格,不但影響到眾多國內作品的創作,連很多影片網站上的進口節目也在翻譯的時候,被冠以各種“舌尖”。所以,儘管《風味人間》其實在內容和技術上都有不少的“進化”,但是仍然要以“舌尖”來作為招徠觀眾的第一選擇。
以食物作為切入點,來紀錄不同人群生活方式、反映人類生存狀態的人文紀錄片
《風味人間》的第一期,還是在網上引起了一片驚豔的讚歎,當然更多的是難以抑制的垂涎。剛剛播出的第二期,仍然獲得了較高的口碑。雖然“風味”延續了“舌尖”的方向,但是其實在“垂涎度”上,已經是處在另一個層級,如果說“舌尖一”還是以美食吸引人們關注人文內容的生活題材片,那麼“風味”則已經徹底過渡到了以食物作為切入點,來記錄不同人群生活方式、反映人類生存狀態的人文紀錄片。
回覆列表
舌尖3的狗尾續貂,讓舌尖1、2累積起來的口碑和人氣差點毀於一旦。
口碑的崩塌一定有原因,而這原因不是其他,是因為一個人——陳曉卿。
作為舌尖1、2的總導演,陳曉卿堅持用最好的裝置,堅持選材的主題和邏輯。從龐大的原始素材中優中選優。這才造就了中國紀錄片史上的輝煌鉅作。
舌尖3的全面崩塌,也正是少了陳曉卿這樣嚴格而優秀的導演。從選材到邏輯,從畫面到配樂,呈現出一種剛剛好就好的姿態。
已經被舌尖1、2養叼了胃口的觀眾,果斷棄劇了。
當陳曉卿離開某視,轉戰騰訊影片。金主的有錢,陳曉卿的有才。碰撞在一起,就產生了。
更寬廣的視角。
風味人間,人間已不在侷限在國內,從西班牙小鎮到法國莊園。全球美食,入吾彀中。
更進化的畫面。
舌尖1、2的畫面已然是美輪美奐。可是騰訊是真的有錢啊。3一定是用了更好的裝置,天上的航拍,水裡的追蹤。微生物的生長,冰霜在食物表面的凝結。天哪,這是個美食節目啊,為什麼畫面也美成這樣了。有個有錢的金主爸爸,是一件難以置信的觀影體驗。
更貼合的配樂。
舌尖1、2大量運用民族樂器,BGM和畫面相得益彰。而風味人間由於加入了國外美食,在配樂上,更多的運用小提琴、鋼琴、管絃等西洋樂器。BGM貼著畫面,一路向前。彈幕與口水齊飛,美食共味蕾一色。
可在進化中,又蘊含著經典。
李立宏老師的解說聲音一出,畫面就被餓了餓了餓了的彈幕包圍。
在變與不變間,陳曉卿決定讓視覺聽覺更爽。在潮流與經典間,李立宏老師詮釋回憶的味道。
回來了,終於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