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秦嶺二院張院長

    二戰時期軸心國 進軍路線由德國負責歐洲戰場 日本負責亞洲戰場 戰略上東西交匯雙方兵力打到蘇聯集合 義大利純粹打醬油來搞笑的 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違反《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夥同同盟國義大利和僕從國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芬蘭以事先擬訂好的一份代號為“巴巴羅薩”的計劃,出動190個師550萬人、3700輛坦克、4900架飛機、47000門大炮、190艘戰艦,劃分為三個集團軍群,從北方、中央、南方三個方向以閃擊戰的方式對蘇聯發動突然襲擊,蘇德戰爭全面爆發

    戰爭爆發初期,由於法西斯的突然襲擊,蘇軍一路潰敗。德軍憑藉區域性兵力優勢和相對先進的戰術長驅直入,並在明斯克、基輔等地發動鉗形攻勢,大規模殲滅蘇軍的有生力量,平均深入蘇聯境內六百公里。直至1942年6月爆發斯大林格勒會戰,德軍進攻受挫,雙方在烏克蘭東部陷入膠著,互有勝負。蘇軍憑藉人力物力上的優勢逐漸佔據主動,於1943年8月,在庫爾斯克會戰中挫敗德軍在東線最後一次戰略攻勢,自此進入戰略反攻階段。此後,蘇軍發動一系列戰略攻勢收復絕大部分國土進而佔領東歐多國,最終於1945年4月30日攻佔德國首都柏林。5月8日夜間,德國舉行了無條件投降儀式,投降書於9日凌晨生效,蘇德戰爭就此結束,也標誌著二戰在歐洲戰場的告終。

    戰場上,德國歐洲戰場受阻 ,日本 亞洲戰場也不好過,小日本被蘇聯爆捶了一頓,也就放棄了進軍蘇聯,在計劃開始,做為同盟國德國肯定會把戰略意圖告訴日本

  • 2 # 鐵血戰史1927

    希特勒實施“巴巴羅薩計劃”時並沒有通知日本。希特勒當時認為不依靠日本也能消滅蘇聯,甚至曾說三個月消滅蘇聯!

    德日剛剛締結同盟條約的時候,德國的戰略是先進攻英法後進攻蘇聯;而日本當初執行的是北進計劃,優先進攻蘇聯。德國進攻波蘭時揹著日本跟蘇聯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而此時的日本正與蘇聯在滿蒙邊境進行“諾門坎戰役”。

    “諾門坎戰役”日本關東軍精銳盡出,更是出動日軍的“國寶”第一坦克團和關東軍航空兵主力,但是仍然被朱可夫率領的機械化作戰兵團掛在樹上吊錘!日軍慘敗!因為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日本甚至將這次失敗推到德國身上,認為德國背叛了日本。這場戰役也讓日本意識到僅僅依靠自己的力量並不能執行北進計劃。因此日本決定執行南進計劃,搶奪東南亞的資源。

    英法德戰爭爆發後,希特勒在沒完全打下英國的情況下,提前發動了“巴巴羅薩計劃”,此時德國的戰略改為先蘇後英;而日本現在正在執行南進計劃,意圖將美英法的勢力趕出東南亞,然後在對付蘇聯。1942年,德國進攻蘇聯受挫,希特勒邀請日本合力夾擊蘇聯,而日本此時正在與美軍進行決戰。日軍高層認為,日本無力同時與美蘇兩大國交戰!所以拒絕希特勒的邀請,甚至派人到德國勸說希特勒與蘇聯講和,引發希特勒的憤怒!

    德日兩國的軍事行動都是各自為戰,並沒有進行配合,雖然兩國簽署了《德意日軍事協定》但是並沒有具體的軍事計劃!說白了就是以自我為中心,都希望盟友能夠服從自己。表面上抱團了,實際上沒有進行戰略協同作戰,最終失敗!

  • 3 # 國平軍史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即當德國軍隊打到莫斯科城下遇阻時,希特勒是請求過日本政府,希望盟友派出軍隊北進蘇聯,德日兩軍共同夾擊蘇軍,從而推翻斯大林政府。

    當蘇德戰爭陷入膠著狀態時,德國多次請求日本政府派兵自遠東夾擊蘇聯,但日本軍部認為,日軍大部分兵力,正用於中國戰場,北上實際上辦不到。

    蘇聯正是在獲取日本暫緩北進計劃的情報以後,先後從遠東軍區抽調了70萬的精銳力量,在斯大林格勒等決定性戰役中,發揮了奇兵的作用,一舉擊垮了德軍主力,從而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日本之所以一再拒絕德國的請求,原因是日軍高層在關於北進蘇聯還是南下南洋上爭吵不休,雙方誰都說服不了誰,北進派希望攻取蘇聯遠東地區和西伯利亞,南下派則希望攻下東南亞奪取維持戰爭的石油和橡膠等戰略資源。

    由於美國對日本進行了成品油等戰略物資的封鎖,日本國內石油儲備短缺,導致政府壓力非常大,必須馬上在南下和北進兩者之間作出定奪。

    諾門坎戰役,讓缺乏坦克、自行火炮,毫無陸空一體化作戰概念的日本陸軍,充分領教了蘇軍機械化部隊和空軍的凌厲攻勢,儘管戰後資料解密蘇軍的戰損遠在日軍之上,但當年陸軍確實怯戰了,就同意了海軍的南下戰略。

    綜上,“巴巴羅薩計劃”實施以前,德國透過外交渠道通知了盟友日本政府,蘇德戰爭爆發,德軍兵臨莫斯科城下遇阻時,德國確實請求過盟友日本軍隊北進夾擊蘇軍,但日本政府出於自身利益考慮,拒絕了德國請求日本出兵圍打蘇聯的要求。

  • 4 # 戰略論

    可以確認的是,希特勒進攻蘇聯並沒有事先正式通知日本政府,所以直到6月22日德國突襲蘇聯之前,日本政府對於德國是否真的對蘇聯開戰都是有些懷疑的。這主要是因為希特勒對於對蘇作戰過於樂觀,認為在兩三個月內就可以打敗蘇聯,根本無需日本在東方的幫助,所以並沒有提前通知日本。

    1941年4月份以來,日本政府的駐德大使和武官曾多次電告日本政府關於德蘇開戰的情報,指出了德國軍隊陸續向東線集結,但是根據這些情報,日本參謀本部得出的結論是德蘇不會馬上開戰,德軍在東線的集結是為了支援外交,認為德國不會做出強行對英、對蘇兩面作戰的蠢事。當時的日本外相也收到了德國外相關於“德蘇開戰不可避免”的說法,但是還是認為德國和蘇聯之間的矛盾可以透過外交手段解決,顯然德國政府並沒有給予日本政府以明顯的暗示。

    直到6月6日,日本駐德大使大島向日本政府報告,其在6月3、4日和希特勒、裡賓特洛甫(德國外交部長)直接會談,會談是他確信德蘇一定開戰。這時日本政府和大本營才開始估計有開戰的可能,開始研究應付這種形勢的國策。最終於6月24日做出了新國策,即暫不介入,但秘密做好對蘇作戰準備,獨立自主的加以處理。如果德蘇戰爭的進展對日本極為有利,就行使武力解決北方問題。

    蘇德戰爭爆發後,德國正式的請求日本參加對蘇作戰是在1942年了,7月20日日本政府收到了德國外交部長關於對蘇作戰請求的電報,隨後被日本政府所拒絕。之後在1943年2月份,即德軍在斯大林格勒附近苦戰時,再次向日本發出了對蘇作戰的請求,再次遭到日本的拒絕,此後東線德軍轉入了戰略防禦,希特勒也明白日本再也不可能加入對蘇作戰了。

  • 5 # 風雨兼程170983658

    雖然德國和日本簽訂了《德意日軍事協定》,但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軍事同盟。德國曾經暗示過日本,德軍準備入侵蘇聯,但沒有明確的通知日本,由於和蘇聯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德國便以此為煙幕彈,矇蔽整個世界,直到希特勒實施“巴巴羅莎”計劃,日本也不相信德軍進攻蘇聯。

    在當時的希特勒眼裡,根本就沒有在意日本這個盟友,認為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就可以在幾個月之內打敗蘇聯,戰爭初期也是完全實現了希特勒的想法,德軍勢如破竹的擊潰了蘇軍,順利的打到莫斯科城下,但是由於蘇軍的頑強抵抗,還有惡劣天氣的緣故,德軍以失敗而告終。

    到了1942年德軍形勢由勝轉敗,才決定和日本聯手,希望日軍從北面進攻蘇聯,形成夾擊形勢。而日本在“諾門檻”戰役中,被蘇軍狠狠的教訓了一頓,打的“體無完膚”深知自己的實力和蘇軍無法相比,不能再對蘇作戰,而且此時的日軍也陷入了太平洋戰爭,對美已經宣戰,沒有能力去對抗蘇美兩個強大的國家,拒絕了德國的要求,甚至向德國提出建議,德國向蘇聯提出停戰協議,簽訂停戰條約。

    正是日本拒絕德國的請求,使蘇聯放心了北部邊境的安全,從西伯利亞調集70萬精銳部隊,參加了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並一舉擊潰了德軍,使戰爭格局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關注軍情,關注風雨!

  • 6 # 方圓論壇

    而且可以肯定的是,希特勒在制定“巴巴羅薩計劃”之前肯定不會通知日本的。因為整個“巴巴羅薩計劃”都是由希特勒本人制定。以希特勒的高傲與自信。你認為他會先通知日本嗎?就連德國的軍方大佬們,也是在希特勒制定完“巴巴羅薩計劃”之後才開始和希特勒商討具體細節方案。日本那就更不可能了。最多也就在發起戰爭之後支會日本一聲罷了。因為還涉及洩密這個問題。

    至於在戰爭初期,德國根本就不需要日本的幫忙。希特勒一直都以為蘇聯戰事可以在三個月內搞定。而且戰爭初期德國各方面實力都很強勁,根本沒必要找日本在摻一腳。而且以之前德日之間的利益分配協議。日本的利益分割範圍在亞洲,而蘇聯橫跨歐亞大陸。日本的勢力如果進來,不給利益的話傷害盟友之間的感情。畢竟日本對德國來說還有利用價值。給利益的話這就等於是在割德國的肉。而且德國當時準備充分也沒有必要在節外生枝。萬一計劃洩露那就得不償失了。

    最多也就是在開戰後要日本在遠東牽制一下蘇聯而已。畢竟蘇聯的徵兵能力實在太強了。但是遠東的情況對於蘇聯來說相對不是非常重要。日本能起到作用十分有限。再加上德軍的“巴巴羅薩計劃”初期進行十分順利。所以就更加不可能發生德國要求日本配合進攻蘇聯的事情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把肚子上的肥肉練成一塊一塊的腹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