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軍事形態較為相似的東亞強國和西亞強國,薩珊波斯和同時代的中國無疑是十分適於比較的物件。首先界定時間範圍:以386年北魏建立為開始、至651年薩珊波斯滅亡為止,比較中國和波斯在這265年間的強弱狀況。在此期間,中國共經歷了北朝(386-581年)、隋朝(581-618年)和唐朝(618-907年)三個階段。總體而言,薩珊波斯的軍事力量強於唐朝以前的中國,唐太宗以後,唐朝的軍事力量則強於薩珊波斯。
中國歷史上的北朝時期共經歷了北魏(386-534年)、東魏(534-550年)、北齊(550-577年)、西魏(534-557年)和北周(557-581年)這5個政權。除了北魏和北周之外,另外三個政權都未能統一北方、屬於實力較弱的地方政權,國家實力顯然無法與西亞霸主薩珊波斯相提並論。因此,下文只分析北魏vs薩珊和北周vs薩珊的情況。
北魏vs薩珊:總體上薩珊勝出。我們可以將北魏歷史細分為如下幾個階段:統一北方階段(386-439年)、南北對峙階段(439-485年)、改革漢化階段(485-515年)、分裂瓦解階段(515-534年),以便更好地進行比較。
關於北魏與薩珊的對比,也可參見筆者的另一篇問答: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516691909665095949/
1、統一北方階段(386-439年):薩珊勝出。與此階段對應的是薩珊的中間穩定期。在此期間,薩珊擊敗了嚈噠人和寄多羅人、吞併了亞美尼亞,將政治影響力擴散至中亞地區;薩珊還在與拜占庭帝國的戰爭中取得優勢、使拜占庭帝國向它納貢。此時的薩珊不僅是西亞和中亞國際秩序的主導者,也是與拜占庭帝國並立的世界第一強國。相較而言,剛剛統一北方的北魏只能算是東亞的地區性強國之一,其國力與南朝劉宋政權相差無幾,論國力和影響力顯然不如同期的薩珊波斯。
2、南北對峙階段(439-485年):北魏勝出。在439-457年間,薩珊仍然能維持較為穩定的政局、實力依然居於北魏之上;不過,457年伊嗣埃二世逝世一事則成為薩珊衰弱的轉折點:此後薩珊連續七年遭遇饑荒,卑路斯一世三次被嚈噠人擊敗並被嚈噠人殺死,薩珊也一度向嚈噠人納貢。相較而言,北魏逐漸在南北對峙中佔據上風,採取休養生息政策的同時多次擊敗柔然、維持著軍事優勢,在此階段的實力顯然勝於薩珊。
3、改革漢化階段(485-515年):不相上下。卡巴德一世即位後,薩珊逐漸擺脫了嚈噠人的威脅,開始進入第二黃金期(498-622年)。在此期間,薩珊重啟對拜占庭帝國的戰爭、並保持對拜占庭的優勢。在此期間,馮太后和孝文帝則開啟了北魏漢化改革的程序,即著名的“孝文帝改革”,這一改革使北魏保持了20年的黃金時期。因此在這一階段兩國差距不大。
4、分裂瓦解階段(515-534年):薩珊勝出。進入第二黃金期之後,薩珊在庫思老一世(531-579年在位)統治時期國力再度上升,庫斯老一世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維持了對拜占庭戰爭的優勢,在532年迫使查士丁尼一世繳納11000磅黃金求和;相較之下,遭遇了六鎮起義與河陰之變打擊的北魏實力大減、並最終分裂為東魏和西魏,實力顯然弱於薩珊。
北周vs薩珊:薩珊勝出。北周前期(557-577年)仍未統一北方,仍處於和北齊分治中國北方的狀態。577年消滅北齊後,北周再度統一北方、並奠定了統一全國的基礎,堪稱北朝歷史上的最強時代。但它與庫思老一世治下的薩珊波斯仍有一定差距。庫思老一世統治後期贏得了一系列偉大勝利,繼續保持著薩珊作為世界強國的地位:消滅白匈奴;征服巴克特里亞;控制亞美尼亞和阿拉伯南部地區;在敘利亞和卡帕多西亞贏得對拜占庭的勝利,並迫使查士丁二世向他繼續納貢。
580年的北周疆域圖
577年的薩珊疆域圖
589年,隋朝消滅陳朝、再度統一全國,成為東亞第一強國。不過,統一後隋朝的軍事擴張卻陷入停滯。雖然隋朝擊敗了突厥和吐谷渾,一定程度上恢復了中原王朝對西域的權威,但隋煬帝三次征討高句麗的失敗極大地損耗了隋朝的國力,併成為引發隋末民變的直接原因、導致隋朝最終滅亡。相較之下,薩珊波斯在庫思老二世(590-628年在位)統治下達到了又一個極盛時代,薩珊波斯的領土在庫思老二世時期達到最大:趁拜占庭帝國陷入內亂之際,庫思老二世於602年進攻拜占庭,成功佔領了小亞細亞大部分領土。至615年時,巴勒斯坦、敘利亞、耶路撒冷和美索不達米亞都已被薩珊波斯統治,拜占庭帝國陷入亡國危機,使薩珊波斯成為這一時期的世界第一強國。僅以軍事實力而言,屢敗於高句麗的隋朝顯然不如薩珊。
610年的隋朝疆域圖
615年的薩珊疆域圖
在這階段初期,庫思老二世的好運仍在繼續:薩珊軍隊619年攻佔亞歷山大港、621年攻佔埃及全境,隨後薩珊又與阿瓦爾人聯手、準備攻佔君士坦丁堡。然而,626年圍攻君士坦丁堡失敗成為薩珊一蹶不振的轉折點。626年攻佔君堡受挫後,拜占庭皇帝希拉剋略成功實現絕地反擊,又在627年的尼尼微戰役中擊敗庫思老二世、徹底摧毀了後者的征服計劃。628年,庫思老二世被其子卡巴德二世廢黜並殺死,此後薩珊便因貴族內戰而陷於混亂,失去了此前征服的所有拜占庭領土。在伊嗣埃三世(632-651年在位)期間,薩珊波斯開始遭受阿拉伯人入侵。637年卡迪西亞戰役失敗和首都泰西封的失守,標誌著薩珊滅亡的命運已不可避免。651年,逃亡至呼羅珊地區的伊嗣埃三世被一名磨坊主殺死,薩珊波斯就此滅亡。相較而言,處於上升期的唐朝自唐太宗(626-649年在位)即位之後,實力就逐漸開始躍居薩珊之上。唐太宗在位期間,唐朝不僅成功消滅了東突厥和薛延陀,還設立安西四鎮、成功確立了唐朝對西域的霸權,唐太宗也因此獲得“天可汗”的尊號。此消彼長之下,“貞觀之治”時期的唐朝開始躋身世界最強國之列、完全超越了衰落中的薩珊波斯。
極盛時期的薩珊帝國
滅亡前夕的薩珊帝國
唐太宗時期的唐代疆域
透過上述分析我們不難發現,在北魏至隋唐的大部分時間內,薩珊波斯的國力和軍事實力強於同時代的中國。不過,雙方基本上沒有巔峰期重疊的時刻,很難說是真正意義上的“巔峰對決”。
薩珊波斯的軍事優勢主要來自它強大的騎兵部隊。事實上,在5-7世紀的大部分時間內,薩珊都堪稱世界第一騎兵強國,複合重騎兵+遊牧輕騎兵+戰象的配置無人可以匹敵。依託於雄厚的國力和優質戰馬的來源地,薩珊不僅組建了比帕提亞帝國更大規模的鐵甲具裝重騎兵部隊,同時還具備令人生畏的戰象部隊。薩珊波斯的重騎兵屬於“複合型人才”,既能衝陣肉搏、也能彎弓射箭,著名的“聖隕騎兵”(gyan-avspar,下圖二)更是精銳中的精銳;除了本國貴族提供的重騎兵之外,嚈噠人、貴霜人、可薩人和阿拉伯人等遊牧民族也為薩珊提供輕騎兵、填補了薩珊軍事體系中較弱的一環。相較之下,薩珊的步兵則較弱,除了精銳的“不朽者”衛隊之外,大部分薩珊徵召步兵都弱於同時期的拜占庭步兵,不過他們的戰力依然處於世界平均水準。
薩珊具裝騎兵的現代復原
與羅馬軍團交戰的薩珊重騎兵和戰象
根據考古實物復原的聖隕騎兵
與薩珊波斯類似的是,中國從北魏到隋唐都維持了一支高質量具裝騎兵部隊,堪稱中國歷史上騎兵最強大的時期。無論是漢族騎兵還是鮮卑、突厥等少數民族騎兵,都居於東亞最強水平。但東亞重騎兵的質量仍然難以和世界一流的薩珊具裝重騎兵相比,一個典型例子是:北魏時期的騎兵主力之一——高車騎兵,甚至都不具備充當薩珊輔助部隊的資格;此外,突厥輕騎兵面對薩珊的僕從軍——嚈噠或貴霜輕騎兵並無優勢,薩珊戰象更會成為令隋唐統帥棘手的難題。不過,隋唐軍隊的優勢則在於較為均衡的步騎兵配置和更大的軍隊規模。漢族步兵具有較強的野戰和攻堅能力,也更能對抗騎兵衝擊;隋唐時期實行的府兵制度也確保了它更強的動員能力,在王朝鼎盛時期也能夠調集數量足夠的精銳僕從軍輔助作戰。
可以預見的是,若庫思老一世或庫思老二世時代的薩珊和同時期的隋唐兩朝發生戰爭,在步兵水平相差無幾的情況下,騎兵戰的結果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戰爭的走向。以此來看,騎兵優勢更為突出的薩珊將更有可能贏得這場強強對話的勝利。
南北朝武士復原圖
隋朝武士復原圖
唐朝武士復原圖
作為軍事形態較為相似的東亞強國和西亞強國,薩珊波斯和同時代的中國無疑是十分適於比較的物件。首先界定時間範圍:以386年北魏建立為開始、至651年薩珊波斯滅亡為止,比較中國和波斯在這265年間的強弱狀況。在此期間,中國共經歷了北朝(386-581年)、隋朝(581-618年)和唐朝(618-907年)三個階段。總體而言,薩珊波斯的軍事力量強於唐朝以前的中國,唐太宗以後,唐朝的軍事力量則強於薩珊波斯。
一、北朝時期(386-581年):薩珊勝出中國歷史上的北朝時期共經歷了北魏(386-534年)、東魏(534-550年)、北齊(550-577年)、西魏(534-557年)和北周(557-581年)這5個政權。除了北魏和北周之外,另外三個政權都未能統一北方、屬於實力較弱的地方政權,國家實力顯然無法與西亞霸主薩珊波斯相提並論。因此,下文只分析北魏vs薩珊和北周vs薩珊的情況。
北魏vs薩珊:總體上薩珊勝出。我們可以將北魏歷史細分為如下幾個階段:統一北方階段(386-439年)、南北對峙階段(439-485年)、改革漢化階段(485-515年)、分裂瓦解階段(515-534年),以便更好地進行比較。
關於北魏與薩珊的對比,也可參見筆者的另一篇問答: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516691909665095949/
1、統一北方階段(386-439年):薩珊勝出。與此階段對應的是薩珊的中間穩定期。在此期間,薩珊擊敗了嚈噠人和寄多羅人、吞併了亞美尼亞,將政治影響力擴散至中亞地區;薩珊還在與拜占庭帝國的戰爭中取得優勢、使拜占庭帝國向它納貢。此時的薩珊不僅是西亞和中亞國際秩序的主導者,也是與拜占庭帝國並立的世界第一強國。相較而言,剛剛統一北方的北魏只能算是東亞的地區性強國之一,其國力與南朝劉宋政權相差無幾,論國力和影響力顯然不如同期的薩珊波斯。
2、南北對峙階段(439-485年):北魏勝出。在439-457年間,薩珊仍然能維持較為穩定的政局、實力依然居於北魏之上;不過,457年伊嗣埃二世逝世一事則成為薩珊衰弱的轉折點:此後薩珊連續七年遭遇饑荒,卑路斯一世三次被嚈噠人擊敗並被嚈噠人殺死,薩珊也一度向嚈噠人納貢。相較而言,北魏逐漸在南北對峙中佔據上風,採取休養生息政策的同時多次擊敗柔然、維持著軍事優勢,在此階段的實力顯然勝於薩珊。
3、改革漢化階段(485-515年):不相上下。卡巴德一世即位後,薩珊逐漸擺脫了嚈噠人的威脅,開始進入第二黃金期(498-622年)。在此期間,薩珊重啟對拜占庭帝國的戰爭、並保持對拜占庭的優勢。在此期間,馮太后和孝文帝則開啟了北魏漢化改革的程序,即著名的“孝文帝改革”,這一改革使北魏保持了20年的黃金時期。因此在這一階段兩國差距不大。
4、分裂瓦解階段(515-534年):薩珊勝出。進入第二黃金期之後,薩珊在庫思老一世(531-579年在位)統治時期國力再度上升,庫斯老一世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維持了對拜占庭戰爭的優勢,在532年迫使查士丁尼一世繳納11000磅黃金求和;相較之下,遭遇了六鎮起義與河陰之變打擊的北魏實力大減、並最終分裂為東魏和西魏,實力顯然弱於薩珊。
北周vs薩珊:薩珊勝出。北周前期(557-577年)仍未統一北方,仍處於和北齊分治中國北方的狀態。577年消滅北齊後,北周再度統一北方、並奠定了統一全國的基礎,堪稱北朝歷史上的最強時代。但它與庫思老一世治下的薩珊波斯仍有一定差距。庫思老一世統治後期贏得了一系列偉大勝利,繼續保持著薩珊作為世界強國的地位:消滅白匈奴;征服巴克特里亞;控制亞美尼亞和阿拉伯南部地區;在敘利亞和卡帕多西亞贏得對拜占庭的勝利,並迫使查士丁二世向他繼續納貢。
580年的北周疆域圖
577年的薩珊疆域圖
二、隋朝時期(581-618年):薩珊勝出589年,隋朝消滅陳朝、再度統一全國,成為東亞第一強國。不過,統一後隋朝的軍事擴張卻陷入停滯。雖然隋朝擊敗了突厥和吐谷渾,一定程度上恢復了中原王朝對西域的權威,但隋煬帝三次征討高句麗的失敗極大地損耗了隋朝的國力,併成為引發隋末民變的直接原因、導致隋朝最終滅亡。相較之下,薩珊波斯在庫思老二世(590-628年在位)統治下達到了又一個極盛時代,薩珊波斯的領土在庫思老二世時期達到最大:趁拜占庭帝國陷入內亂之際,庫思老二世於602年進攻拜占庭,成功佔領了小亞細亞大部分領土。至615年時,巴勒斯坦、敘利亞、耶路撒冷和美索不達米亞都已被薩珊波斯統治,拜占庭帝國陷入亡國危機,使薩珊波斯成為這一時期的世界第一強國。僅以軍事實力而言,屢敗於高句麗的隋朝顯然不如薩珊。
610年的隋朝疆域圖
615年的薩珊疆域圖
三、唐朝建立至薩珊波斯滅亡時期(618-651年):626年前薩珊勝出,626年後唐朝勝出在這階段初期,庫思老二世的好運仍在繼續:薩珊軍隊619年攻佔亞歷山大港、621年攻佔埃及全境,隨後薩珊又與阿瓦爾人聯手、準備攻佔君士坦丁堡。然而,626年圍攻君士坦丁堡失敗成為薩珊一蹶不振的轉折點。626年攻佔君堡受挫後,拜占庭皇帝希拉剋略成功實現絕地反擊,又在627年的尼尼微戰役中擊敗庫思老二世、徹底摧毀了後者的征服計劃。628年,庫思老二世被其子卡巴德二世廢黜並殺死,此後薩珊便因貴族內戰而陷於混亂,失去了此前征服的所有拜占庭領土。在伊嗣埃三世(632-651年在位)期間,薩珊波斯開始遭受阿拉伯人入侵。637年卡迪西亞戰役失敗和首都泰西封的失守,標誌著薩珊滅亡的命運已不可避免。651年,逃亡至呼羅珊地區的伊嗣埃三世被一名磨坊主殺死,薩珊波斯就此滅亡。相較而言,處於上升期的唐朝自唐太宗(626-649年在位)即位之後,實力就逐漸開始躍居薩珊之上。唐太宗在位期間,唐朝不僅成功消滅了東突厥和薛延陀,還設立安西四鎮、成功確立了唐朝對西域的霸權,唐太宗也因此獲得“天可汗”的尊號。此消彼長之下,“貞觀之治”時期的唐朝開始躋身世界最強國之列、完全超越了衰落中的薩珊波斯。
極盛時期的薩珊帝國
滅亡前夕的薩珊帝國
唐太宗時期的唐代疆域
四、簡單總結透過上述分析我們不難發現,在北魏至隋唐的大部分時間內,薩珊波斯的國力和軍事實力強於同時代的中國。不過,雙方基本上沒有巔峰期重疊的時刻,很難說是真正意義上的“巔峰對決”。
薩珊波斯的軍事優勢主要來自它強大的騎兵部隊。事實上,在5-7世紀的大部分時間內,薩珊都堪稱世界第一騎兵強國,複合重騎兵+遊牧輕騎兵+戰象的配置無人可以匹敵。依託於雄厚的國力和優質戰馬的來源地,薩珊不僅組建了比帕提亞帝國更大規模的鐵甲具裝重騎兵部隊,同時還具備令人生畏的戰象部隊。薩珊波斯的重騎兵屬於“複合型人才”,既能衝陣肉搏、也能彎弓射箭,著名的“聖隕騎兵”(gyan-avspar,下圖二)更是精銳中的精銳;除了本國貴族提供的重騎兵之外,嚈噠人、貴霜人、可薩人和阿拉伯人等遊牧民族也為薩珊提供輕騎兵、填補了薩珊軍事體系中較弱的一環。相較之下,薩珊的步兵則較弱,除了精銳的“不朽者”衛隊之外,大部分薩珊徵召步兵都弱於同時期的拜占庭步兵,不過他們的戰力依然處於世界平均水準。
薩珊具裝騎兵的現代復原
與羅馬軍團交戰的薩珊重騎兵和戰象
根據考古實物復原的聖隕騎兵
與薩珊波斯類似的是,中國從北魏到隋唐都維持了一支高質量具裝騎兵部隊,堪稱中國歷史上騎兵最強大的時期。無論是漢族騎兵還是鮮卑、突厥等少數民族騎兵,都居於東亞最強水平。但東亞重騎兵的質量仍然難以和世界一流的薩珊具裝重騎兵相比,一個典型例子是:北魏時期的騎兵主力之一——高車騎兵,甚至都不具備充當薩珊輔助部隊的資格;此外,突厥輕騎兵面對薩珊的僕從軍——嚈噠或貴霜輕騎兵並無優勢,薩珊戰象更會成為令隋唐統帥棘手的難題。不過,隋唐軍隊的優勢則在於較為均衡的步騎兵配置和更大的軍隊規模。漢族步兵具有較強的野戰和攻堅能力,也更能對抗騎兵衝擊;隋唐時期實行的府兵制度也確保了它更強的動員能力,在王朝鼎盛時期也能夠調集數量足夠的精銳僕從軍輔助作戰。
可以預見的是,若庫思老一世或庫思老二世時代的薩珊和同時期的隋唐兩朝發生戰爭,在步兵水平相差無幾的情況下,騎兵戰的結果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戰爭的走向。以此來看,騎兵優勢更為突出的薩珊將更有可能贏得這場強強對話的勝利。
南北朝武士復原圖
隋朝武士復原圖
唐朝武士復原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