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家住路邊
-
2 # 賀憲政
鮮卑人侵佔中原後,基本漢化,半漢化時期,花木蘭的爺(正確的稱呼是爹,父親)被“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花木蘭替父從軍。敵人就是填鮮卑人老窩(地盤)空缺的柔然人。自古由於北方寒冷,亞洲北地的黃種人東進到西半球(美洲大陸)和南下到中國的中原地區,亞洲北地(西伯利亞冷空氣)成為無人地帶,俄羅斯後來東進到亞洲,白撿了大面積的亞洲和美洲的阿拉斯加國土。
-
3 # 思維館
在《木蘭辭》裡面有這麼幾句話“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詩句裡面花木馬替父從軍,對抗的正是當時的草原帝國——柔然。
此消彼長,當年的奴隸成為了如今的對手一直以來我們都會理所當然的認為花木蘭替父從軍,是代表中原漢人政權北上抗擊遊牧民族。實際上根據文獻記載,花木蘭實際上代表的是鮮卑族的北魏政權。令人諷刺的是曾經的北魏也是縱橫草原的遊牧民族出身,如今卻被同樣是佔據草原的柔然給入侵。
實際上,柔然本是鮮卑人的奴隸。據《魏書·蠕蠕傳》載:“蠕蠕,東胡之苗裔也,姓鬱久閭氏。始神元之末,掠騎有得一奴,發始齊眉,忘本姓名,其主字之曰木骨閭。‘木骨閭’者,首禿也。木骨閭與鬱久閭聲相近,故後子孫因以為氏。木骨閭既壯,免奴為騎卒。穆帝時,坐後期當斬,亡匿廣漠溪谷間,收合逋逃得百餘人,依純突鄰部。木骨閭死,子車鹿會雄健,始有部眾,自號柔然,而役屬於國。後世祖以其無知,狀類於蟲,故改其號為蠕蠕”。
在北魏鮮卑貴族看來,柔然人就像是蟲子那樣低賤,所以給他們取名“蠕蠕”。柔然人之所以這樣被北魏看不起,主要是因為他們的先祖木骨閭當年是北魏貴族的奴隸,後來因為長大成人才被免去奴隸的身份,成為了北魏的騎兵。再後來因為行軍誤期,木骨閭逃到了草原,在這之後他的子孫慢慢建立起來自己的部落。
反觀曾經的草原霸主北魏政權,為了爭奪更為富裕的中原地區,不斷的漢化乃至於遷都洛陽。漸漸的馬背上的鮮卑人失去了對草原的控制,北魏與柔然的較量也由此拉開了。
一南一北同時興起,柔然艱難險阻的的建國史最初鮮卑拓跋氏在草原稱霸的時候,確確實實是壓制住了柔然人。從柔然的開創始祖木骨閭開始,經歷了車鹿、吐奴傀、跋提、粟袁這幾代人的奮鬥。柔然人終於有了擺脫鮮卑拓跋氏控制的的實力,粟袁將部落一分為二分別給了兩個兒子匹候跋、紇提。正是這兩人吹響了獨立的號角,雖然最終都被鮮卑拓跋氏給打回原形。
再後來紇提的兒子社侖經歷了一番磨練之後,建立起了自己的勢力。恰逢此時的鮮卑拓跋氏有意南下進取中原與後秦、後燕、西秦以及南燕、南涼等政權互爭雄長,無暇北顧,因而給柔然的發展以可乘之機。
社侖趁此機會攻破敕勒諸部落,盡據鄂爾渾河、土拉河一帶水草豐茂的地區,勢力益振。接著又襲破蒙古高原西北的匈奴餘部拔也稽,盡並其眾。整個蒙古高原和周圍諸民族紛紛降附。柔然統一漠北後勢力所及:“西則焉耆之地,東則北韓之地,北則渡沙漠,窮瀚海,南則臨大磧”。
同柔然在北方草原取得了巨大成就一樣,南下爭霸的鮮卑拓跋氏也順利的統一的中國的北方地區,建立起了北魏政權,也拉開了兩個新老草原帝國的百年爭霸,這才有前文提到的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
-
4 # 葦說歷史
南北朝十六國時期,中國北方活動著一支強大的部族,史稱“柔然”。雖然柔然存在了短短200多年,但它依然在華夏文明中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柔然的來歷
關於柔然人的來源,由於史籍記載歧異且簡略,有東胡、鮮卑、匈奴、塞外雜胡等諸多的說法。比如《魏書·蠕蠕傳》當中,說它是東胡和匈奴的後裔,還說它“先世源由,出於大魏”,也就是說柔然是鮮卑的一支。《宋書·索虜傳》和《梁書·芮芮傳》也認為柔然是匈奴別種,而《南齊書·芮芮虜傳》則認為柔然是“塞外雜胡”。
柔然在公元五世紀到六世紀最為興盛的時期,勢力北到貝加爾湖,南抵陰山北麓,東北達大興安嶺,西達準葛爾盆地和伊犁河流域,征服了天山南路諸國。史書記載柔然的名號始於柔然可汗車鹿會的自稱,是聰明、賢明的意思。而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則對柔然侮辱性的改稱為“蠕蠕”,將其視作可憐的小蠕蟲。
柔然與北方其他部族的淵源
柔然是鮮卑、敕勒、匈奴和突厥等等許多民族和部落雜糅組成,屬於多效合一混合品種。根據《魏書》和《北史》的記載,柔然汗國所統轄的姓氏共有60多種,幾乎包括當時中國北方的所有民族。
傳說柔然的始祖名叫木骨閭,是鮮卑拓跋部的奴隸,這或許就解釋了為什麼北魏皇帝看不起柔然,稱它是小蠕蟲,因為北魏就是鮮卑拓跋部建立的。也就是說拓跋部建立了北魏,而拓跋部的奴隸建立了柔然,所以北魏皇帝就把自己奴隸的後裔當作蠕蟲。
柔然始祖木骨閭和之後女真族的完顏阿骨打、蒙古的成吉思汗一樣,都是足智多謀之人,他成功逃亡出來,並拉起一支隊伍建立起自己的勢力,他的後世子孫姓鬱久閭,是取自“木骨閭”的變聲,是柔然王族的整體姓氏。
木骨閭死後,兒子車鹿會繼位,要比木骨閭更加驍勇善戰。“虎父無犬子”,車鹿會不斷地去兼併其他部落,勢力也大大增強,之後他自稱可汗,就建立了柔然汗國,前後共經歷19位君王,持續一百五十二年。
柔然這麼強大的遊牧民族部落,究竟在十六國的混戰當中做過哪些驚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呢?
柔然成為北方強大部族
在十六國的滔天戰火中,柔然何以能強盛一時?
柔然是一個以軍事戰爭位主要政治活動的國家,可汗、大臣、平民、都是按軍事制度來進行編制的,透過大規模的軍事戰爭,柔然成為一個橫跨漠北、西域,繼匈奴、鮮卑之後的又一個強大政權,對中原的北魏造成嚴重威脅,從而引發了雙方之間長達八十多年的戰爭。
為了集中力量對付北魏,柔然採取近攻遠交的戰略,跟後秦、北燕等結成抗魏聯盟。公元407年,柔然丘豆伐可汗的弟弟斛律與北燕皇帝馮跋聯姻,聘其女樂浪公主為妻。公元424年,柔然大舉南襲,並圍困了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展示了強大的軍事實力。
公元六世紀初,柔然發生內訌,實力衰落,但仍然繼續執行和親政策,先後與東西魏通婚,並屢次遣使南朝,達成軍事聯盟。這些剛柔並濟的策略,使得柔然能在紛飛戰火之中站穩了腳跟。
柔然的婚姻風俗
柔然的婚姻風俗在歷史上也屬於比較奇葩的,柔然流行“收繼婚”和“報嫂婚”。“報嫂婚”意指:哥哥去世後,嫂子就嫁給弟弟當老婆;而“收繼婚”就有丁點兒重口味了,意指:老爸去世後,兒子就可以娶庶母,也就是老爸的姨太太當老婆。據說李唐皇族也有鮮卑血統的,這樣對於唐高宗李治在李世民去世後娶了武則天的行為也就有了合乎情理的解釋。
消失的柔然人
作為軍事汗國,柔然縱使再厲害,也厲害不過歷史的滾滾車輪。時間翻過南北朝,柔然竟然在歷史當中漸漸消失了,就像一陣風吹過大地之後,平靜地就像什麼都沒發生一樣。柔然國和柔然人他們去哪兒了呢?
柔然滅亡之後,不分柔然人遷居內地,北魏對一般的柔然部眾和俘虜都採取奴役壓迫政策。然而,對柔然上層貴族卻封官進爵,和親不斷。
北魏軍事謀略家崔浩曾經說過:“蠕蠕子弟來降,貴者尚公主,賤者將軍大夫,居滿朝列。”可見部分內遷的柔然人跟中原人民雜居共處,大多先融合於鮮卑,而最終被同化到中原漢族當中。
另一部分人則沿著歐亞草原之路,遷到了西亞、東歐定居。有西方學者認為,匈牙利的阿爾瓦人就是柔然人的後代;還有西方考古學者認為,正是柔然人將馬鐙從中國北方傳播到了歐洲,因此馬鐙也被稱為“中國靴子”。
作為一個沒有自己文字的部族,柔然在對外的交往之中,他們和鮮卑一樣學會用漢字,逐漸被漢化。現在,在河南洛陽和山西雁門這些地方都能夠找到閭氏、鬱久閭氏、茹茹氏、茹氏等這樣一些姓氏,這也證實了他們的祖先確實是當時在柔然部落消失的時候遷居內地的柔然人。
回覆列表
你好
柔然原本來自於拓跋鮮卑,也都是匈奴、漢人、高車等過個民族融合而來的混血民族,南北朝時期,柔然首領杜侖趁著五胡亂華鮮卑主力南下中原的時機,乘機脫離鮮卑的控制,進而北上發展,迅速發展成一個統一蒙古高原的大帝國,在結束漠北草原分裂的局面後,杜侖將大本營設立在了今天蒙古額吉諾爾一帶,自稱“丘豆伐可汗”,和秦始皇開啟了皇帝生涯一樣,之後的所有草原政權也都是有可汗這一尊稱,包括後來的成吉思汗。定都之後,他們向西一路將帝國版圖擴充到西亞地區,但是柔然與先輩匈奴、鮮卑和後背的蒙古族和女真族這些著名的遊牧民族不同,他們在整個歷史上都沒有留下讓人非常深刻的印記,但是這並不影響它那輝煌歷史的發展程序,歸其原因還是因為柔然的建立時期,其他民族都是處在一個非常衰弱的時期,特別是中原王朝進入了五胡亂華的大動盪時期,根本就沒有閒暇時間來關注它這個龐然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