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林夕瀟瑤文化館

    李傕、郭汜讀作“lǐ jué 、guō sì”,李傕是陝西耀縣人,郭汜是甘肅張掖人,兩人同是董卓部將,屬漢末群雄之一。

    董卓被王允設計謀殺後,長安局勢大亂,王允實際掌握政權。為了震懾天下,王允決定將董卓部下斬盡殺絕,一時京城血光彌天,殺得人頭滾滾。李傕郭汜駐軍在外,知道訊息後,採用賈詡的計策,聯絡同是董卓部將的張濟、樊稠,同率大軍攻進長安,擊敗了呂布,殺了王允,裹挾漢獻帝,把持朝廷大權。

    隨後,李傕、郭汜兩人暴露了軍事能力很強但政治上弱智的缺陷,在朝廷紛繁複雜的政治環境下,兩人跟張濟、樊稠開始產生較大分歧,四人中,張濟的政治眼光要強於另外三人,可惜地位低於李傕郭汜,受制於人。李傕郭汜先是計殺了樊稠,後逼走張濟,自己削弱了自己的勢力。不久,李傕、郭汜因為一個女人而翻臉,率軍互相攻殺,後李傕裹挾了漢獻帝,郭汜裹挾眾大臣,兩人又縱兵搶掠,民怨沸騰。長達三年的時間裡,上至漢獻帝,眾大臣,下至黎民百姓,都對李傕郭汜率領的西涼軍恨之入骨,漢獻帝在大臣的建議下,派使臣招豫州的曹操前來勤王,說是勤王,其實就是求救。

    此時的曹操,已經穩定了兗州、豫州等地,軍事實力和經濟實力都很強。曹操認識到“挾天子以令不臣”對發展霸權的重要意義,於公元196年,也就是建安元年,令大將曹洪率三萬鐵甲軍進攻李傕郭汜的西涼軍,勤王護駕。

    謀士賈詡已經離開了李傕郭汜,投奔之前被擠走的張濟,張濟病故,侄張繡接位,仍然以賈詡為謀士。曹洪率軍到長安後,李傕郭汜的西涼軍民怨沸騰,且軍心已散,西涼軍根本戰不過曹洪的鐵甲軍,李傕郭汜迅速覆滅,李傕被俘,曹操傳令將其斬首並誅滅三族;郭汜敗逃途中被部將所殺,首級傳至許昌曹操處。

    至此,李傕郭汜滅亡。從其攻陷長安,敗走呂布看,他們的軍事能力還是比較有的。把持政權後的作為,則充分暴露了其政治眼光短淺的致命弱點,後來的內訌,則更為致命。

  • 2 # 語凝ly

    李傕、郭汜二人毫無軍事頭腦,卻能夠在三國群雄並起的時代,得以控制京城長安,可以說是一個奇蹟,而這份奇蹟的產生,與有鬼才之稱的賈詡脫不了關係。

    而他們二人對朝廷政權的把持,如曇花一現亦和賈旭有關,現在我們就從以下幾點分析一下。

    一,勇猛有餘,得鬼才賈詡相助。

    李傕、郭汜本是追隨董卓的涼州部將。

    董卓倒行逆施,殺廢帝劉辯、斬尚書周毖、屠袁氏親眷,連手無寸鐵的百姓也不放過。因此成為天下公敵。

    在王允的離間計作用下,貂蟬的出現令呂布對董卓生憎。

    王允抓住機會安排下呂布,派親信偽裝成宮中衛士在宮門口下手斬殺董卓。

    這樣一來昔日作威作福的涼州軍官們群龍無首,惶惶不可終日,人心渙散。

    賈詡不失時機說,如果大家逃跑,就是一個亭長就能把你們制服,與其束手待斃,還不如帥大軍向西,為董公報仇。

    要是成功足以把握朝廷以徵天下,要是失敗再走不遲。

    於是李傕、郭汜擁有了嶄露頭角的機會。

    他們倆率領軍隊向西出發,沿途收拾散兵抵達長安且以破竹之勢攻陷長安。

    由此可見二人極為勇猛。能沿途吸引散兵加入,自然是二人領導的軍隊給他們信心。

    賈詡在三國時期有鬼才之稱,一句話就能穩定人心,扭轉危局,讓岌岌可危的涼州軍隊重振旗鼓,揮師西進且取得勝利,足見此人能抓住關鍵,洞悉人性及時局。

    二、遭遇外患,賈詡出謀劃策。

    李傕、郭汜倆人並沒有任何的謀略,任何計謀都要依託賈詡。

    佔領長安,本就是各路軍閥以及漢朝官員目光聚集點。

    這兩個人在這些軍閥以及官員的眼裡就是反賊,自然要除之而後快的。

    而這一天很快就來臨了。

    徐州刺史陶謙等人推舉漢朝元老重臣朱儁為總帥,組織諸侯光復長安,計劃要救出天子。

    兩個人得此訊息都束手無策,幸虧有賈詡。

    他們向賈詡求計策,賈詡的計謀的確效果顯著。

    賈詡以朝廷的名義,將朱儁召入朝廷為官,不費一刀一槍,瓦解了聯軍。

    他又施手段籠絡人心,給關東諸侯以高官厚䘵,化解了關東諸侯對涼州軍隊的敵意,為他倆解決了燃眉之急。

    三是目光短淺急功近利,令賈詡失望。

    外患平息,若能勵精圖治、收攏人心應該能獲得發展。

    只是他們目光太過短淺,局勢剛剛穩定,就迫不及待的想要擴張自己的勢力。

    李傕、郭汜本身是平級軍官,彼此不存在隸屬關係,為了權勢最大化不惜自相殘殺。

    在長安城攪起一場場血雨腥風。就算沒有外敵,他們自身的實力也削弱了不少。

    這讓賈詡頗為失望,本就為了自保刻意與他們拉開距離,此時更是生了離開之心。

    四是缺乏大局意識,終使賈詡放棄對這二人的扶植。

    李傕、郭汜做得最錯的一件事情就是屢屢加害漢獻帝。

    他們絲毫沒有認識到漢獻帝對他們維持他們政權統治的重要性。相反,為了更進一步的獲得更大的權益,認為漢獻帝就是阻礙他們的絆腳石,打算除之而後快。

    賈詡再一次出手,這一次卻是維護漢獻帝。而且不止一次的幫助漢獻帝躲開二人的毒計,甚至最後還保護漢獻帝離開了長安,擺脫了二人的控制範圍。

    沒有了漢獻帝這把保護傘,沒有了賈詡為他們出謀劃策,而他們兩人又在自相殘殺中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他們的失敗結局已成必然。

  • 3 # 鷹嘯雲間飛

    也算是董卓手下四員名將其中兩位。他們掌握著董卓大部分兵權,有兵權就是王,你不服不行。你再有智謀手下沒人有毛用!兩人領兵造反只有乾瞪眼,至於利用兩人攪亂局勢搞得天下大亂,民生惶惶不可終日是必然的一個過程,不要以為長安外圍的兵馬可以輕易攻進長安。很多人認為這兩個人蠢,外面很多兵馬要滅這兩個人還不是很簡單。有這種想法的人屬於不懂地理形勢的人,缺乏戰爭認知的高度,在缺乏一定的條件下長安不好打的!所以這個問題對於這兩個人而言不算是什麼不可理解的。

  • 4 # 歷史都付笑談中

    李傕、郭汜是董卓的心腹舊將,統率精銳的飛熊軍,十分善戰,但是智商略低,屬於粗鄙之人。

    這兩人能登上漢末的政治舞臺,主要得感謝王允這個廢物。王允一手美女連環計,誅殺董卓,本來這事幹的挺漂亮,讓人一度以為皇室能翻盤了,結果王允對西涼餘黨李傕、郭汜、樊稠、張濟等輩不與赦免,並且還是公開表示就是要弄死你們幾個。

    這不是智障麼?你假裝同意赦免他們,引入京師以後再殺,不好麼?

    李傕等人萬般無奈之下,聽信賈詡的計謀,糾結西涼之眾十餘萬,反攻長安。西涼軍這拼死一搏,擊破了呂布,攻入長安,殺了王允,挾持了獻帝,漢獻帝脫離董卓魔掌沒多久,再度被西涼軍支配。

    從李傕、郭汜率部攻克長安、以及後來又擊敗前來勤王的馬騰來看,他們的實力還是很強大的,金呂布、銀馬超,都在他們手下吃了點虧。董卓的舊部他們能繼承一大半,十多萬的人馬還是有的,這會兒還沒有特別強大的諸侯,所以李傕、郭汜應該算是頂級的勢力了。

    那麼,這兩人又是如何失敗的呢?

    李傕郭汜只懂廝殺,不懂政治謀略,比起他們的主子董卓差了不少。他們失敗的主要原因,一是自相殘殺,二是曹操的崛起。

    李傕和郭汜本來是共掌大權,但是被楊彪施展離間計,挑撥二人關係。楊彪的離間計很簡單,就是告訴郭汜的夫人,郭汜這廝和李傕的老婆有一腿,所以常常夜不歸宿。郭汜的夫人是個妒婦,所以說,楊彪這條蹩腳的計謀還真就生效了。

    二人關係被挑撥之後,就爆發了大戰,一人劫了天子,一人劫了百官,連續廝殺五十多天,死者不知其數。就這樣,西涼軍彼此消耗,實力開始減弱。

    後來,董承、楊奉保駕回東都洛陽,李傕、郭汜又合兵一處,一起追殺漢獻帝。這會兒咋又合兵一處了呢?因為這兩人雖然智商不足,但也不完全是個傻子,要是讓漢獻帝這麼順利去了洛陽,號召關東諸侯勤王,那他們兩個還能有好日子過?

    李傕、郭汜追到了洛陽,正巧曹操前來勤王,曹操兵精將勇,賈詡見勢不妙,第一個溜了,李傕、郭汜和曹操決戰,被打得跟狗一樣,往山中落草為寇了。於是乎,曾經盛極一時的李傕、郭汜,就這麼淡出了歷史舞臺,《三國演義》中交待,後來二人被段煨、伍習所殺。

    結語

    李傕、郭汜在董卓死後,能再度控制皇帝,掌控權力,這其中運氣成分很大,如果當初賈詡不多嘴,可能也就沒有後來這些事情了。李傕、郭汜打仗還是很有一手的,但是和曹操比起來,那就差太多了,所以,敗於曹操之手,理所當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李帛軒名字能打多少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