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司馬長史
-
2 # 歷史軍魂
宋之問非常有才,他和沈佺期創造了七言詩,此二人被稱為“沈宋”,其中宋之問的文學造詣最高,是當時天下讀書人學習的榜樣。
宋之問是一個典型的有才無德之人,大家都知道這一句詩“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這句著名的詩句出自《代悲白頭翁》,該詩的作者為宋之問的外甥劉希夷。宋之問殺死了自己的外甥,並將這首詩的作者變成了自己。除此之外,宋之問為了往上爬,一位地巴結武則天的面首二張兄弟。宋之問不僅為張氏兄弟寫了很多詩 還給他們端過尿壺。
-
3 # 升值君
蔡京。蔡京的書法寫得很好,他最初和弟弟一起學蔡襄書法,後來又學習徐浩的書法。當時神宗喜愛徐浩書法,許多士大夫紛紛學之,蔡京也不例外。後來蔡京又學沈傳師、歐陽詢,又改學“二王”,可謂博採諸家眾長,最後自成一體。其書筆法姿媚,字勢豪健,痛快沉著,獨具風格,為海內所崇尚。
北宋有“蘇、黃、米、蔡”,四大書法家,指的是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有人認為其中的“蔡”其實原本指蔡京,但是因為蔡京是北宋時期的貪官,後世因為其“人品奸惡”,於是把蔡京改為蔡襄。
蔡京作為一個貪官到底有多貪呢?蔡京在私生活上,用一個字概括就是“奢”。例如,在史書中記載中說,蔡京特別喜歡吃一種叫鵪鶉羹的食物,蔡京一頓飯吃一次鵪鶉羹就要殺死幾百只鵪鶉,蔡京太能吃了哈!並不是。人家吃的不是一整隻鵪鶉,甚至也不是鵪鶉大腿。他殺一百隻鵪鶉要的是鵪鶉的舌頭。做這一頓鵪鶉羹的費用大概相當於當時十戶人家一年的生活費。可謂窮奢極欲。
據說,蔡京府光廚房負責包包子的就有好幾十人,專業化高度分工。但是一般來講做一頓包子有和麵的,有趕麵皮的,有做餡的,有包的,有蒸的,也就如此了,但是蔡京不是,他吃一頓包子需要有在蔥絲上雕花的。《鶴林玉露》的縷蔥絲就記載說:有士夫於京師買一妾,自言是蔡太師府包子廚中人。一日,令其作包子,辭以不能。詰之曰:“既是包子廚中人,何為不能作包子?”對曰:“妾乃包子廚中縷蔥絲者也,焉能作包子哉!”
-
4 # 老農民嘮三農
詩歌在中國的文學史上佔據重要的地位。在古代,人們大多都會以詩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寄託自己的情懷,而且我們的歷史上也出現了許多優秀的詩人,像李白、杜甫等人就非常的有抱負和愛國情懷,其品行也值得尊敬,但是還是有一些另類的人,像崔顥、元稹、宋之問這幾位,雖然作品也不錯,但是其人品就非常讓人嫌棄了。
元稹寫了一首詩,幾乎是現在情侶分手後必定會感慨的句子,常常讓人忍不住追憶過去。但是元稹的品行卻不像他詩歌所表達的那樣,他幾乎不會留戀過去,私生活極其混亂,是一個始亂終棄的渣男,他在成婚之前就拋棄了一個女孩,那個女孩把清白之身交付給他以後,他就翻臉不認人,從此斷了聯絡。
而且他對自己的妻子韋從也並不忠貞,韋從在世的時候,他就和另一個女人薛濤同居了。在韋從死後,他也用一些藉口離開了薛濤。而且沒過多久就又取了一名小妾,還添了一位繼妻,更是利用職務之便霸佔有婦之夫,其行為真是令人唾棄。
雖然崔顥的才華是我們不能忽略的,但其人品卻讓人不敢恭維,他因為一首詩名揚天下,但是歷史上對他的記載卻非常的少,你知道是為什麼嗎?史書中記載崔顥早年的作品,大多都是一些淫詞豔曲,不堪入目。而且他本人還只娶那些年輕漂亮的姑娘,其實正常來說,愛美之心每個人都有,何況崔顥還是一位風流的詩人,所以他只娶漂亮的姑娘也沒什麼問題,但是令人厭惡的是,他取了這些漂亮姑娘玩膩了以後就將其拋棄,在找其他漂亮的,真是一個始亂終棄的代表人物,而這也是為什麼歷史對他記載極少的原因。
宋之問曾經想要當武后的男寵,但是因為他的口氣太重被嫌棄,他本人是極其卑劣和不要臉,這些特點不僅表現在他對權利的追求上,還表現在一樁命案上。宋之問此人心狠手辣,而且心胸狹窄,有一次,他看到自己的侄子寫了一句非常好的詩,很符合自己的心意,就想要據為己有,但是他侄子卻不同意,就這樣宋之問竟然為了這個小問題,用裝土的袋子把自己的侄子弄死了,這簡直就是變態。還有,他為了自己能升官發財,把多年的好友出賣了,以此來謀取自己的利益。
-
5 # 浮厝512
科學界有著自己所獨特的道德:“科德”。而尊重實驗資料,不進行偽造就是最大的科德,所以我們接下來要說的是那些私德敗壞的科學家。
穆利斯就很符合這個問題。穆利斯是1993年諾貝爾化學獎的得主,毫無疑問是生物化學界的佼佼者。但是穆利斯特別的濫情,拋棄糟糠之妻,到處包養情人,不以此為恥反而以此為榮。
在那個嬉皮的年代,實驗室裡可以狎妓,嬉皮士可以拿到學士學位,吸食自制的迷幻藥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而桀驁不馴的穆利斯也樂於此道。他甚至還因此被群眾舉報,幸好沒有被處分。更讓人難以想象的是,在穆利斯在《自然》週刊中的投稿中提到,某個關於宇宙大爆炸的理論就是他在迷幻藥之旅中想到的。他在自傳裡描述:“我的同事和朋友都認為我不可能在科學研究上有任何建樹,因為我的愛好——愛好包括女人——太多了。其中最大的愛好可能就是LSD。”LSD即為一種致幻劑(毒品)。
穆利斯還以追求女人為樂。在博士之前,他有了第一任妻子,博士學位到手後,他和第二任新婚妻子一起來到堪薩斯州進行工作。但他不久就對自己的新工作感到厭煩。1975年,穆利斯與第二任妻子離婚,與第三任妻子回到加州灣區,在那裡開始了接下來兩年的生活。直到1979年穆利斯進入一所私人生物技術公司“西特斯”公司任職,他才終於重新開始了學術方面的研究。
1983年,穆利斯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這一年的某個深夜,穆利斯吸多了毒品,帶著他的新女朋友前往鄉間的小屋度過週末。就是在這個夜晚,毒品的作用讓他靈光乍現,他的腦海裡不斷浮現著一段DNA反覆複製的影象。但奇怪的是,在“頓悟”後的幾個月,穆利斯並沒有採取任何行動,並且在該年8月於公司所做出的報告會議上,聽眾們對DNA複製的反應也十分冷淡。
1984年6月,穆利斯的濫情給他帶來了災禍,他險些因為亂搞男女關係被公司開除。幸好引薦他進公司的上司為他說情,才讓他能夠繼續在公司工作,但是條件就是他需要在一年之內把PCR建立起來。PCR是什麼呢?PCR技術是指生物學的聚合酶鏈反應,而聚合酶鏈式反應是一種用於放大擴增特定的DNA片段的分子生物學技術,它可看作是生物體外的特殊DNA複製,PCR的最大特點,是能將微量的DNA大幅增加。因此PCR技術常被用來診斷感染性疾病,檢測一些遺傳病如地中海貧血,還有腫瘤早期診斷、分型、分期和預後判斷。一個學習生物、化學的人,可以不知道穆利斯是誰,但是絕不能不知道PCR 技術是什麼。1984年,PCR的可行性終於被穆利斯等人證實了。而到了1985年,西特斯公司已經對PCR深信不疑,開始準備PCR相關論文的發表。1986年,穆利斯在“人類分子生物學”專題研討會上發表了演說,也是這次演說讓人們相信:PCR是由穆利斯一手發明的。
穆利斯在獲得諾貝爾獎頒獎時發表演講,演講的大意是,你們應該慶幸你們這麼早就把諾貝爾獎頒發給了我,不然等我死了,你們就來不及了。穆利斯大概是化學諾貝爾獎拿獎最快的人之一了,要知道沃森克里克的雙螺旋技術足足等了九年才拿到諾貝爾獎項。
穆利斯還極其喜歡售賣珠寶。他把珠寶做成DNA分子形狀,然後把人名鑲嵌進去以謀取高額利潤。名利雙收的穆利斯後來娶了第四任妻子,還發表了自傳《心靈裸舞》講述他放蕩的一生。
就是這樣一位道德敗壞,“有才無德”的科學家研究出了PCR這樣對人類意義重大的技術。真善美從來都不是一個集合的整體,而道德敗壞,“有才無德”的人在各行各界都有。專業領域的成就與私人道德也沒有什麼必然聯絡,科學家也是人,不可能都活得清心寡慾,一身“傲骨”。他們或許在各自的領域內地位超然,但他們在其他領域也不過也是一個普通人罷了。
回覆列表
歷史上有才無德的人多如牛毛,我在此簡介幾位人人熟知的大詩人。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是《憫農》的第二首,小學一年級便學啦,屬於人人熟知。其一為“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這組詩深刻描繪了當時封建社會下農民們的艱苦生活。大家讀完這首詩都會認為寫該首詩的詩人應該是一個當官後能體察民情,為民除害的好官,但是大大出乎人們所料,該詩作者李紳確實做官了,而且還官至宰相,但是當官後卻變成了一個生活奢侈的人,一餐的費用達上百貫錢,除此還愛耍權威,無情無義。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這首千古絕唱的作者崔顥也是一位有才無德之人,他才高八斗但喜好賭博,還相當好色,這都能讓人忍受,但是他在長安漂泊的時候始亂終棄,每次都是娶非常漂亮的妻子,但是他稍一不滿意就將其拋棄。
歷史上有才無德的人很多,其他的如蔡京、秦檜、和珅、宋之問、朱熹、嚴嵩父子、康有為、汪精衛,國外的牛頓、愛迪生、弗裡茨.哈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