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開著皮卡打坦克

    能造現代魚雷的國家比能造航空發動機的國家還少,現代魚雷是個系統工程,想造你首先得掌握聲吶、尾流追蹤,自動控制,精密陀螺儀制造,大功率AIP發動機等一系列技術,能造出魚雷你首先就得擁有一整套的高階製造業。

    如果你對這些技術還沒有太直觀的認識,我用比較通俗的話來給你說說,比如自動魚雷你這玩意不用接受任何訊號(導彈還需要接受火控雷達裝訂的火控資料),它就能跟蹤敵軍艦船幾十公里並最終炸燬敵船,你說神不神奇。

    基本上能造魚雷的國家,在自動機器人,AI技術,造船技術,火箭技術,都是世界一流水平,注意我說的是世界一流差點都不行。

  • 2 # 愛你沒商量59675681

    能造現代魚雷的國家比能造航空發動機的國家還少,現代魚雷是個系統工程,想造你首先得掌握聲吶、尾流追蹤,自動控制,精密陀螺儀制造,大功率AIP發動機等一系列技術,能造出魚雷你首先就得擁有一整套的高階製造業。

  • 3 # 熊style

    印度的第一顆人造衛星‘’阿里亞巴塔‘’於1975年4月19日由蘇聯代為發射上天;1980年7月18日,印度的斯里哈里科塔發射場,印度使用自制的SLV-3型運載火箭成功地發射了一顆自制的人造地球衛星。這顆被命名為“光明” (RS-1)的人造地球衛星,它是印度經過十年的努力而自行成功發射的第一顆人造衛星!

    在衛星領域,印度獲得了蘇聯、英國、美國的技術支援:蘇聯的運載火箭技術、英國手把手教導衛星建造流程、美國則提供全套的發射衛星管理制度……總而言之,印度的運載火箭核心部件和核心技術離不開蘇聯、衛星核心部件由英美提供——它的製造衛星能力當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魚雷,水下利器!至今為止,有能力製造它的國家是:俄羅斯、美國、中國、瑞典、日本、法國、英國、義大利!不過,能夠製造導彈的國家卻有幾十個:自研陸基戰術導彈滿天飛!魚雷卻只能被授權生產代表了嚴謹的技術門檻和高精尖的生產工藝!

    研製、生產魚雷的魚雷強國們,它們首先要擁有魚雷螺旋槳葉的加工工藝:高精度數控機床從來都是國際上管制出口的商品!工業國家沒有雄厚的技術積累和研製基礎,根本無法生產加工螺旋槳葉的數控機床——英國已經喪失了生產數控精密機床的能力,它也同時失去了研製重型魚雷的能力!印度生產這種數控精密機床?為何它的組裝魚雷會斷線呢?

    其次,研製、生產魚雷必須擁有良好的水聲測試裝備和專用模擬水池,建造材料、使用、測試和管理它們的標準也是魚雷強國們重點保密的技術:印度、印尼的魚雷只是擁有零部件組裝能力,法國和德國從來不會把魚雷的水聲測試資料和生產的關鍵工藝告訴它們!印度建造潰壩還要十幾年,如何建造度量衡、模擬度如此精準的魚雷測試水池?沒有專用水池,魚雷的聲學跟蹤特性如何測定、魚雷的聲學特性如何標校、魚雷制導系統如何在水聲物理場獲得模擬測試呢?

    還有,魚雷定深器的核心就是稀有金屬鈹,這是排名世界第二輕的金屬。它被做成彈簧來進行魚雷壓力感應。強國們對它進行熱處理時,若是沒有進行好這一步,已經做好的彈簧就會變得鬆弛,或者失去原有彈性。這項魚雷壓力感應測試要耗費幾十公斤鈹,才最終試製成功——若是金屬材質選擇不好、熱處理工藝不到位,在長時間水下行進的惡劣環境下,魚雷將會“撐”不下去,這項技術當然不會轉讓給印度們!

    世界進入美蘇爭霸的冷戰時期,聲學魚雷分為了自導魚雷和線導魚雷兩個主要分支。前者則使用了專用型號的水下計算機、它必須在高壓、高溫或強震環境下可靠工作,有效分析音源,它可以根據發射前錄入的資料進行比對和攻擊;而重型線導魚雷需要建立一套導線資料傳輸系統,可以透過潛艇上的艇載聲納定位敵方單位,隨後引導魚雷發動攻擊。在末端,魚雷可以切斷導線進行短距離自導、直航,或者直接在導線引導下撞擊目標。

    技術革命發展至此,魚雷的研發就不再是單純的依靠電子元件生產設計、高精度加工能力了:線導魚雷和現代自導魚雷需要對潛艇聲納、魚雷導線和魚雷雷體進行系統整合!潛艇聲納不僅要發現敵方目標,還必須有效分辨出潛艇本身的螺旋槳噪音和魚雷的螺旋槳噪音。在引導過程中,聲納隨時可能受到艇體震動、外界水溫變化等影響,所以,需要專用船隻、潛艇進行長期的對海洋進行探測、檢測、水底環境測試!經過幾十年的積累和研究,才能開發、儲備、制訂一整套海洋環境資料庫,才能有效地開發出現代魚雷——因此,能夠製造重型線導魚雷的只有:美、中、俄、法—德而已!英國再次失去了重型線導魚雷的能力——它萎縮的海軍深洋船隊實在無法提供魚雷所需的資料!印度?它家的海洋探測船隊建設剛剛起步!哪來的海洋資料庫呢?

    另外,涉及魚雷外殼的加工工藝、魚雷推進劑、魚雷制導系統、魚雷發動機、魚雷—導彈結合工藝(反潛導彈)……印度基本處於半空白狀態:既沒有國家願意出售,也沒有國家願意合作——魚雷研發屬於戰略資源,就連英國都要向美國、歐洲購買——美國寧願提供水下戰略核導彈也不願意援助英國恢復生產魚雷的工業能力。三哥研製魚雷?它還是好好搞懂‘’布拉莫斯‘’的核心技術吧。

  • 4 # 九品侍衛

    為什麼印度至今都生產不出合格的魚雷?因為從印度的角度出發,魚雷的技術難關可要比人造衛星難以攻克。很多人都覺得航天衛星是一種浩大的工程,既然印度都已經把衛星給發射上天了,那麼一枚小小的水下魚雷應該很容易研究出來才對,其實事實並非如此。

    印度之所以能夠攻克航天衛星的發射技術,其原因有兩點。一是全國之力發展彈道導彈,捎帶腳就把運載火箭給攻克了。二是自身攻克不下來的技術難點,可以透過向國外購買獲得。雖然運載火箭上面的技術你想買就有人賣,但魚雷的技術你就是想買都買不到。

    我們都知道魚雷的主要使用者多為潛艇,而潛艇的主要工作就是封鎖海峽,潛伏在大洋深處攻擊貨輪。像是這種能夠卡住它國命脈的武器技術,即便印度拿著錢也不會有人會賣,畢竟國際軍火市場的人不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可如果印度想要自行攻克難關研製,那就更加的困難了。首先魚雷的推進技術,魚雷的制導技術,這些都需要印度從頭學起。可魚雷這種武器不像彈道導彈那麼重要,所以印度軍方不會將大量資金投在魚雷的研發上。

    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雖然外國不會向印度出售魚雷技術,但成品魚雷外國還是會賣的,在憑藉著造不如買的優良傳統,像是這種不是最重要的武備,花錢去買不失為一種更好的選擇。其實這也是印度軍方的無奈,畢竟印度的武器研發能力有限。為了一款本身用量就不大的裝備,要用掉大量資金並付出幾十年的等待,最後研發的成品還不一定靠譜,對於印度軍方本身,的確還是購買更划算。

  • 5 # 軍事天地

    印度還不是真造不出來魚雷,只不過是高難度的不行

    首先,印度不是造不出來魚雷,而是造不出來何種魚雷,印度現在短板是重型魚雷,也就是給印度核潛艇使用的重型魚雷,而印度輕型魚雷卻一枝獨秀,不僅僅滿足了印度海空軍的需求,甚至還出口到了國外:

    比如在2019年8月,印度向緬甸交付了首批輕型魚雷。這筆買賣合同是在2017年簽署的,印度巴拉特公司為緬甸海軍提供首批魚雷正式交付。這款魚雷為印度首款自研中國產輕型魚雷,是印度以義大利A-244魚雷為基礎,耗時近十年今終成大作。緬甸第一筆向印度購買魚雷的合同高達3790萬美元。

    印度出口給緬甸的輕型魚雷射程約6公里,續航時長6分鐘。雖然和世界其他國家相比,印度魚雷一般,但也算是出口了,這標誌著印度魚雷終於有了中國產型號。不同於印度衛星、航天事業,印度基礎工業產品經常不行,比如輕型魚雷造出來了,重型魚雷造不出來。而全球來看,能造出來重型現代化魚雷的國家屈指可少,不超過9個。印度可以選擇的合作、購買重型魚雷的國家也很少,同時重型魚雷價格也十分昂貴,特別是中國產化後。

    這導致了印度潛艇部隊長期沒有重型魚雷,包括了核潛艇。而印度國內採購重型魚雷還出現了腐敗案,導致了印度在2014年計劃耗資2.68億美元希望購買的“黑鯊”義大利魚雷,出現了腐敗事件,沒有辦法印度只好暫停購買義大利魚雷,這一次印度在5年內不提了採購重型魚雷,目前印度正在與法國談判購買魚雷,而沒有魚雷導致了印度生產的鮋魚級潛艇,“殲敵者”號核潛艇都沒有魚雷使用。

  • 6 # 源封

    大家都知道現代軍事技術已經進入了高技術階段,許多新技術的更新可以形容為:日新月異,有些技術卻屬於百年不變,現代魚雷技術幾十年沒有什麼變化了,可見製造魚雷的難度是非常大,

    除了設計製造上的麻煩之外,還有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那就是魚雷的測試條件,把魚雷造出來後,必須經過嚴格的測試才能服役,那麼需要什麼樣的測試環境?這也是一個很大的技術問題,也屬於一個專門的技術領域,許多國家別說搞定相關的測試技術,就是建立起試驗設施都是一個頭痛的問題!一連串的技術難題,讓許多國家頭痛,如果裝備數量有限的話,花大力研發就不值得了,故而許多國家知難而退,才形成今天的局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李佳曉這個名字好還是李家旭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