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冥河25529453

    第一,諸葛的方法不可行,歷史已經明證。

    第二,以小搏大,在對方不是王朝末期,腐敗透頂的情況下,不出奇招肯定不行。

    第三,子午穀風險太大,成功率或許只有1%。但只有1% 也不能說它就一定不成功,看人看命。第一次北伐時機正好,魏延是名將,夏侯楙是草包;曹魏防禦重點在東線,西線未關注;曹魏內部還在平叛等等。可以說天時地利人和全佔了,至於能不能成功看命。

    第四,曹操奇襲烏巢,非死即生,就是賭命。粟裕打了通神仙仗(林彪都自言打不了!),國共攻守局勢才有所扭轉。諸葛不敢賭,最終如歷史所見,被耗死。

    最後,諸葛的性格和他當時所處的國內政治環境使他不可能採納子午谷,必須求穩,小勝即可。所以大家都歇著吧,不用爭了。

  • 2 # 歷史大學堂

    魏延作為一名魏、蜀兩國公認的良將,為何會提出一個看似如此荒誕的“子午谷奇謀”?

    圖1 魏延(?-234年)

    01、真假奇謀

    要回答這個問題,最好的方法便是“追本溯源”——回到子午谷奇謀這條計策本身。

    此計現存兩個版本:

    一、《三國志.魏延傳》記載:延每隨亮出,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如韓信故事,亮制而不許。延常謂亮為怯,嘆恨己才用之不盡。

    二、《魏略》記載:夏侯楙為安西將軍,鎮長安,亮於南鄭與群下計議,延曰:“聞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無謀。今假延精兵五千,負糧五千,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楙聞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長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橫門邸閣與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東方相合聚,尚二十許日,而公從斜谷來,必足以達。如此,則一舉而咸陽以西可定矣。”亮以為此縣危,不如安從坦道,可以平取隴右,十全必克而無虞,故不用延計。

    可以看出,以上兩個版本的前半部分基本一致,都是魏延打算與諸葛亮分兵,獨自以精兵萬人密出子午谷(《三國志.魏延傳》裡說的是“異道”,經分析應當是子午穀道)偷襲關中,不同的是兩個版本中魏延的終極目標不一致,前者是潼關,而後者是長安。

    圖2 秦嶺四道:陳倉道,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

    長時間以來,常用於討論的多是第二個版本《魏略》所載,即以佔領長安為終極目標。若對此進行可行性分析,“前人之述備矣”,不必贅述便可知此計確實如諸葛亮所言太過“縣(通‘懸’)危”,風險過高而絕不可用。文字鬼才馬伯庸先生甚至在其著作《風起隴西》中把“兵出子午谷”戲謔為不可能事件。

    久而久之,子午谷奇謀便漸漸落了個“荒誕”的名頭。

    魏延計劃的全過程是這樣的:魏延率蜀軍精兵一萬,從漢中出發,沿艱險的子午穀道向北進發(速度要快),途經長安等地(沿途守軍對這支突然出現的軍隊來不及作出應對,第一反應當是固守城池),然後毫不停留直奔潼關,搶佔這處天險並堅守二十餘日,只待諸葛亮率主力前來。等到兩軍匯合之日,則關中全境為蜀所有,北伐大獲成功。

    圖3 子午谷奇謀

    要實現這個計劃,只要做到如下條件:

    1.戰術突然性

    2.速度

    3.吳國的配合,吸引關中附近的魏軍重兵團

    4.魏軍在關中防禦準備不足

    5.魏延的一萬精兵必須速戰速決,一戰成功拿下潼關

    這五個條件中,除了第二個取決於天意(魏延出發時子午谷地區不能下雨,當年曹真三路大軍侵入漢中就是一場連綿大雨給澆沒的),其他條件完全可以實現。

    條件1和4:由《魏略》曰:始,國家以蜀中惟有劉備。備既死,數歲寂然無聲,是以略無備預;而卒聞亮出,朝野恐懼,隴右、祁山尤甚,故三郡同時應亮。因此魏延的突襲計劃可以滿足這兩個條件。

    條件3:根據史料,諸葛亮對吳國的外交工作很是到位,在後面的五次北伐中,吳國的諸葛瑾、陸遜也給予了多次配合,因此這個條件也不難做到。

    條件5:魏延作為一名實戰經驗充足的沙場宿將,應該是對此十分清楚並且有把握的,不然也不會“動輒”提出這個計劃。因此這個條件也不成問題。

    圖4 諸葛亮北伐線路圖

    除此之外,《魏略》中諸葛亮對此計的態度是“以為此縣危;故不用延計”,明確給出了不用此計的理由;而《三國志.魏延傳》中諸葛亮僅僅是“制而不許”,並沒有給出明確不用的理由,這也恰好說明了真正的子午谷奇謀並未被全盤否定。

    綜上所述,歷史上真正的子午谷奇謀其實並不是荒誕無稽的,雖然其風險高,但成功的機率也不小。因此,魏延作為三國名將,能提出這樣的北伐奇策,其實是很正常的。

    文:不識字

    參考文獻:《三國志》

  • 3 # 一梭煙雨江湖行

    子午谷奇謀,必敗戰略

    公元228年諸葛亮首次北伐,魏延曾提建議自己引兵從子午谷的小路過,讓孔明帶大部隊從大路過。曹魏長安守將夏侯楙並非將才,魏延就可以殺他個措手不及,咸陽以西唾手可得。蜀漢劍鋒可以直指洛陽,將來統一中原甚至平定天下。但諸葛亮用兵謹慎,擔心風險太大所以沒有采納他的意見,堅持從大路進軍。《魏略》的記載:“夏侯楙為安西將軍,鎮長安。亮於南鄭與群下計議,延曰:‘聞夏侯茂少,主婿也,怯而無謀。今假延精兵五千,負糧五千,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茂聞延奄至。比東方腥聚合。’亮以為此縣危,不如安從坦道,可以平取隴右,十全必克而無虞,故不用延計。”

    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建立在三個假設基礎上。第一,夏侯懋(夏侯茂)棄城逃走而不是據城堅守,魏延五千精兵可以出其不意攻下古都長安城;第二,魏延可以趕在魏國援軍到達之前搶佔潼關,堵住魏國援軍西進之路;第三,諸葛亮大軍主力可以在魏軍主力從其他路線反攻關中之前與魏延“先遣隊”會合,避免被魏軍重兵吞噬。上述三個假設有一個不能滿足,則“子午谷奇謀”必敗。

    從漢中出擊關中而得天下,成功範例只有劉邦。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攻入關中,項羽大軍卻沒能迅速增援關中,而是被齊王田榮叛亂牽制住。魏延即使能夠從子午谷攻入關中,誰來扮演田榮拖住曹魏大軍主力?此外,誰能保證夏侯懋(夏侯茂)必然在魏延五千精兵攻向長安時棄城逃跑而不是固守待援?魏延五千精兵與五千輜重兵既要守備長安又要奇襲潼關,兵力明顯不夠,如何阻止大將軍曹真、左將軍張郃、雍州刺史郭淮“三劍客”的快速增援?即使出現奇蹟,魏延“先遣隊”可以同時兵不血刃攻下長安古都與潼關天險,如何抗拒曹魏援軍繞過潼關攻入關中?曹操擊敗馬超、韓遂,就是一方面在潼關吸引西涼兵主力,一方面派徐晃、朱靈繞道蒲阪津偷渡繞到西涼兵後方夾擊攻破馬超、韓遂大軍。潼關古城到蒲阪津不過區區三四十公里,對曹魏援軍幾乎沒有遲滯作用。

    魏延子午谷奇謀,看上去很美。他忽視了既沒有牽制曹魏大軍主力的“齊王田榮”(孫權是個投機分子),也沒辦法同時拿下長安古都與潼關重鎮,更沒有辦法阻止曹真、張郃、郭淮的快速增援。此外,司馬懿一旦消滅孟達騰出手來,諸葛亮“千里而會戰”更會被曹真、司馬懿聯手摧毀。歷史上的曹真不是小說中那樣無能,曹真曾統帥曹操最精銳的虎豹騎,南線擊敗過東吳名將孫盛、西線兩次挫敗諸葛亮,魏延與諸葛亮拿什麼與曹真、司馬懿在觀眾決戰?更“操蛋”的是曹操當年漢中之戰失利時,把漢中百姓全部遷走造成大面積“無人區”,諸葛亮北伐後勤補給需要從成都千里饋糧,諸葛亮、魏延的“禮拜攻勢”如何抗衡曹魏大軍的“持久消耗戰”?

    諸葛亮北伐本就是無奈之舉,自古割據兩川只有劉邦才創造過奇蹟。諸葛亮既沒有外援幫他牽制曹魏主力,也沒有“三秦王”那樣讓關中百姓切齒痛恨的對家“豬一樣的隊友”配合,如何保證關中傳檄而定?此外,關中人口此時已經遠不如中原,關中資源如何能夠支援諸葛亮東進以爭天下?等到諸葛亮、魏延那些擅長山地作戰的步兵在關中平原遭遇擅長開闊地作戰的曹魏騎兵,如何能夠避免被蹂躪?即使此時孫權全力以赴進攻合肥,曹魏東線大軍曹休、賈逵足以制止。石亭之戰曹休中計被打敗,賈逵卻可以力挽狂瀾,這也說明曹魏足以抗拒諸葛亮、陸遜兩路夾擊。

    諸葛亮不聽魏延子午谷奇謀,避免了蜀漢大軍迅速潰敗。但天下大勢不可逆轉,諸葛亮北伐只能是勞而無功。等到中原地區恢復元氣,割據兩川的政權再次被征服也就不可避免。

    如果諸葛亮真要“北伐中原”,那麼就應該從223年輔政以後學習越王勾踐“十年生聚十年教訓”,一方面“閉關自守”避免與吳魏爭鋒,另一方面“獎勵生育精練士卒”。經過20年的鼓勵生育和訓練士卒,賜予全體軍人200畝耕地,從而把蜀軍變成一支古羅馬、西魏那樣的“自耕農”(富農、小地主)為基礎的軍隊,忙時耕種閒時訓練,這才能建立起一支為他們自己的財產而戰的無敵大軍。“後三國時代”力量最弱的宇文泰(控制著馬超故地)竟然反超控制高歡(控制著擊敗馬超前的曹操轄區)與蕭衍(控制著孫權、劉備之地),關鍵一環就是“均田制”培養的“自耕農”府兵。宇文泰的該制度甚至締造了西魏、北周、隋朝、唐朝,直到均田制被破壞才導致唐朝衰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19年過年去哪裡旅遊比較好,都有哪些著名的景點?當地的風土人情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