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南山密碼666

    如何對秋菇、春菇和花菇進行管理?

    答:

    針對如何進行秋菇、春菇和香菇進行管理

    春菇:

    一、首先秋菇結束經過越冬管理至春天再次出菇即為春菇。由於經過秋季出菇和冬季低溫階段,培養料大部分養料已經被消耗,培養料菌絲又受到低溫的影響,因此,春菇菌絲的生活能力較弱,出菇能力比秋菇明顯降低;同時春季氣候的溫度變化由低向高,環境中的病蟲害數逐漸增多,所以,春菇管理要根據當時的氣候條件 切實做好菇房中的溫度、水分和空氣三者的調節、病蟲害防治等,以挖掘春菇的生產潛力,提高經濟效益。

    (1)補土

    一般在雨水(2月20日)前後,根據菇房床面情況補一些土,補土的厚度為1釐米左右

    (2)水分

    一般在三月中旬,待菇房溫度穩定在10度左右時,開始進入春菇的管理階段三月份是菌絲開始恢復生長的階段,此時用水的原則是:根據床面菌絲生長情況和覆土層含水量,適當的調一些水至覆土層,以利菌絲生長,調水要輕。4月份氣溫逐漸回升,溫度適宜出菇,因此,管理工作要保證出菇所需的水分,土層含水量應掌握在土層飽和含水量的80%。調水的目的就是防止氣溫高低變化影響床面出菇。四月份調水的原則是:結合天氣變化情況和子實體所需的水分進行調水。五月份氣溫已經轉高,但是氣溫變化較大,不利於出菇,且有時氣溫仍在20攝氏度以下,因此,要根據氣溫情況,儘可能的抓住機會出菇,在適宜出菇溫度時,用水量要大一點;反之則輕噴。

    二、秋菇:

    秋菇的管理要以菌絲和子實體生長對環境條件的要求為依據,正確處理好外界溫度和室內溫度之間的矛盾,靈活查娜購物在自然溫度條件下的菇床噴水和菇床通氣,以滿足菌絲和子實體生長的要求。

    1.土層菌絲的生長覆土層水分調整後,進入土層菌絲生長管理階段,這一階段的管理原則是:在保持菇房空氣溼度(80%-85%)的菇房溫度(20攝氏度-22攝氏度)相對恆定的條件下,適當的進行通氣,保證菌絲在土層內長足長好。具體措施如下:(1)緊窗吊菌絲首先要求菌絲迅速長土層,並整齊有力的向土層伸展。管理上採取緊閉門窗、開啟屋頂氣窗的方法。菇房只需在6時以前和20時以後開窗通風30分鐘左右,以排除

    菇房內的廢氣。如果遇到特殊情況;菇房溫度升至25攝氏度以上時,需要開啟避風的門和窗進行通氣。這一階段的管理需要4-5天

    (2)長足長好土層菌絲覆土層調水結束後6-7天,部分菌絲開始在覆土層表面露出,此時要覆一層含一定水分、如黃豆大小的土粒。要求在覆土前一天用水噴溼土粒,土粒能用手捏的扁,覆土厚度一釐米。覆土時儘量減少菇房內的空氣流動,只需開一扇進出走動的門。覆土以9時以後和17時以前進行為宜。覆土以後要逐漸增大菇房的通氣,每天半開背風的門窗一小時,開窗時間為9時以後17時以前,不能再早晚進行通氣。這一階段的管理目的是既不讓菌絲上竄,又不讓菌絲過早扭結成原基。這一階段又要根據空氣溼度的大小和菇房的保溼條件,適當保持空氣溼度,在菇房、增壁、地面、空間處、進行噴霧。

    2.促進結菇一般覆土調水後12天左右,菌絲在土層內已長足長好,即可促使菌絲結菇。具體措施:

    一是每天噴水兩次,每次噴水0.9千克每平方米左右,連續噴三天,切不可噴重水。透過菇房降溫、通氣和菇房噴水,經過兩天左右,菌絲便可扭結成原基,再經過2-3天,可發育成小菇蕾。這一階段的管理一般需要5天左右。如果遇到特殊情況,即溫度在19攝氏度以上時應待菇房溫度降至19攝氏度以下,才可做促使菌絲扭結工作,否則會使土層菌絲竄出土層,甚至徒長。

    3.促使子實體膨大菌絲扭結成原基並長至黃豆大小時,就可促進子實體膨大,管理原則是:給菇床大量噴水,保證菇房的空氣溼度(85%-90%)和菇房內空氣流相對恆定。噴水標準:菇床上第一批菇能產多少重量,就噴多少水。一般情況下,噴水量為5.4千克每平方米左右,分四次進行,每天噴兩次,每次噴水1.35千克每平方米左右。噴水以每天早晚較低溫度時進行為佳,噴水前和噴水後均應開啟門窗大通氣30分鐘以上。通氣結束以後,緊閉門窗,但是必須開啟房頂氣窗,菇房內的空氣以人感覺不悶為宜。這樣過2-3天,就可以開始採菇。採收的前一天,不宜再噴水,以防影響下批菇的生長。

    4.轉潮管理一批菇採摘結束後,要及時清理桌面上的斷根等雜物,如發現有菌絲露在土層表面,則需要補一些土。床面如較幹,可少量噴一些水,同時增加菇房的通氣量,排除廢氣,加快轉潮。待子實體至黃豆大小時,開始噴水,噴水的原則就是:看菇噴水,菇多多噴,菇少少噴; 秋菇前期多噴,後期少噴。幼菇出土起潮時,要適當減少通氣,適當減少通氣,保持菇房溼度。一般要求每天在菇房房間、增壁、床面、地面等處噴霧1-2次。

    5、採收蘑菇要適時採收,才能保證品質和產量。當蘑菇菇蓋直徑在2.5-4釐米時就可以採收。不宜讓子實體生長過大,否則會縮短產品從採收到開傘時間,還會影響周圍下一批菇的形成和生長。採收時,如菇房溫度在16攝氏度以上,子實體生長快,易薄皮開傘,要求早採收,才小些。秋菇前三批的採收時間為3-4天。6.合理追肥出三批秋菇以後,培養料中大量營養物質被蘑菇菌絲吸收利用,後幾批菇會出現菇數減少、菇形變小、薄皮菇增多等現象。因此要及時合理追肥,增加覆土層的養分,以供菌絲長利用。常用追肥有施用方法有以下幾種。(1)葡萄糖液:以2%的口服葡萄糖或者白糖、紅糖,用於秋菇第三批以後的出菇水之中,效果,明顯。但如氣溫高於16攝氏度則不可以噴用糖液,以免發生雜菌。(2)尿素液:將尿素配製成0.1%-0.2%的溶液,在噴出菇水時用於床面。尿素液也用於第三批菇後,用的過早,會出現菌絲徒長的現象。(3)三十烷醇:又稱蜂花醇。以三十烷醇 0.04-0.016%的溶液,用於秋菇第三批以後的菌絲生長期,對菌絲生長、子實體發育具有促進作用。

    三、花菇

    1、品種的選擇和季節性安排

    宜選擇低溫型或中低溫型的單生、菌肉較厚、鱗片較多的品種。這類品種交易形成花菇,目前適合袋栽花菇的主要品種有:9015、939、日本34、135和241-4等

    栽培季節安排、應根據品種特性、海拔高度和氣候條件而定。為充分利用秋冬季有利於花菇形成和出菇管理的條件,可選擇海拔高度300米以上的地域和出菇管理的條件,可選擇海拔高度300米以上的地域栽培,這些區域菌棒能夠安全越夏。菌棒製作時間9015、939和日本34,一般在3-5月份;而135、2 41、則以1-3月份為宜。

    2、適時進棚

    花菇菌棒製作方法和發菌管理與常規袋栽香菇菌棒製作方法基本相同。所不同的就是花菇生產不脫袋。當菌棒達到生理成熟,完全轉色時應適時進棚上架。進棚上架必須注意出菇前的氣溫在18攝氏度左右,並有3-5天連續降溫期,方可搬入菇棚。搬入時氣溫應在20攝氏度以下,氣溫過高或遇上低溫,會出現過早出菇和返潮現象,形成"早產",使產量降低,菌棒壽命短,畸形菇增多,不利於當年的生產。

    3、培育管理

    菌棒進棚上架後,採取不脫袋,讓菌棒全面轉色,花菇培育管理步驟大致有:催蕾、割口、育蕾、培花和採收。

    (1)1.催蕾 生理成熟的菌棒,在適宜溫度條件下,經過搬動或溫差刺激就會自然出菇。由於花菇形成必須在晴朗乾旱的天氣條件下。因此,在陰雨天空氣溼度大時,不要輕易搬動或者給予溫差刺激,以免第一批菇蕾的大量發生。

    催蕾方法:1.溫差刺激。加大晝夜溫差來刺激菌棒出菇。要求晝夜溫差不小於10攝氏度,當白天氣溫高於20攝氏度,溼度在65%-80%時不需要蓋緊塑膠薄膜,應注意通風管理;反之白天應蓋緊塑膠膜,以提高棚內溫度;晚上揭開塑膠膜,以增加晝夜溫差的刺激作用,連續進行5-7天后,即可促進菇蕾發生。

    2.溫差刺激。對含水量偏低的菌棒要在催蕾之前給予水分補充。

    3.機械性拍打振動。經過採用兩種方法後,仍未出菇的菌棒可採用此法,以促使菌絲末端斷裂,形成新菌絲,達到催蕾出菇的目的。

    (2).割口 經催蕾後的菌棒因受到各種刺激而形成的原基,當幼蕾長到直徑為1-1.5釐米時,可進行割口出菇。割口時幼蕾不宜過大,否則會受到塑膠袋緊縮力的影響而至菇體變形,形成畸形菇或悶袋菇;若菇蕾過小時割口,因其對外界乾燥空氣的抵抗能力弱而不能正常生長乃至乾枯死亡。

    割口方法:利用鋒利的刀片在幼蕾的周圍外以四分之三的圓形旋轉割口,注意不要拉起幼蕾上起到保菇作用的薄膜,塑膠膜上的割口應像皮筋一樣扣緊菇腳,使菇腳變細。割口時。還應該注意識別真假菇蕾。一般每菌棒選擇8-10朵長勢旺盛、朵行粗壯、方向、同一的菇蕾,每朵間距5-8釐米。若雨天可適當多留,其餘殘弱無優勢的菇蕾應全部剔除。滅蕾方法;用手指或者小木棒在菇蕾表面用力向裡轉半圈,菇蕾即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東晉和南宋哪個朝代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