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本昌談歷史

    關於壓麥子的石滾是誰發明的問題,我回答。是新石器的人發明的。

    小麥是新石器時代農業出現後,由野生小麥育化的,最早在西亞,後傳入中國。但作為壓小麥的石滾並非只是碾壓小麥的工具,也是碾壓穀類農作物的工具。人類早在舊石器時代,己經開始積累製作和使用石器的經驗,己經能在石器上鑽孔達到穩固或能轉動的目的,使工具使用起來既方便、省力又增加工作效率。所以到了新石器時代,農業出現後,作為碾壓工具石滾技術含量並不高,己經具有豐富經驗的新石器時代的人發明石滾是件很容易的事,也並非一人會想到這種碾壓辦法,也不會記錄下發明人,故只能說是新石器時代的人發明。

    考古證明,中國新石器時代,人們己經開始製作和使用石滾用以碾壓穀物。

  • 2 # 奚譽賢

    從古代近代到現代至今,在中國的鄉下至今還有人用著石磨和石碾。據《世本》記載,石磨發明者為2400年前的魯班。

    ⑴、石磨

    傳說魯班用兩塊比較堅硬平整的圓石,分別將石頭鑿成平整淺線密佈的凹凸線槽。

    兩塊石盤中心處,各鑿上一個洞。一塊圓石上打上一根製作好的小木樁,另塊圓石為空心,空心洞旁邊再鑿上一個上下貫穿的洞,(貫穿的洞是用來倒入米麥豆類物質的),上下合在一起這樣就做成了石磨。

    古今石磨用人力或牛、驢、馬帶動其磨旋轉,放入的米麵豆類就磨成了粉或者漿,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石磨。

    不過魯班發明石磨的真實性無從考證,但是從考古發掘的情況來看,龍山文化時期(距今已有四千年多年)已經有了杵臼,因此到魯班的時代發明石磨,是可信的。

    ⑵、石碾

    石碾是誰發明創造的這無從考證,總之一句話肯定是咱們祖先發明的。石碾分別有三種:

    第一種:長條圓石碾壓圓盤方式,人力或家畜推拉,動力驅動方式。▼

    第二種:大石圓盤鑿邊槽,雙石碾壓,家畜驅動碾壓方式。▼

    第三種:凹槽石碾,主要驅動方式,人力腳蹬方式。▼

  • 3 # 悅戈農資

    石滾也叫碌碡(lùzhóu),一種用來碾麥的農具,大多由青石料鑿成,長尺半二尺,徑一尺左右,大小不等,豎起來為圓臺體,周圍鑿有長條稜齒,兩端平面,平面中心有圓臍眼。石滾必須有一個滾架和一個石拉子。滾架是兩頭翹的木頭框架,把石滾包圍在裡面。石拉子是一個三角形的石片,靠邊有一個圓孔。它的作用是摩擦,使受到石滾擠壓過的麥粒更容易從麥穗裡分離出來(圖片來源鄭州市第五十八中學思源園)。

    亦作“ 石磙 ”。石制滾壓農具。

    出處

    明 馬愈 《馬氏日抄·奇盜》:“夜已昏暗,眾出廟門,坐石滾上,疑未決。”《詩刊》1978年第1期:“喜鵲落在梅樹上,石磙打來也不飛。” 沙汀 《記賀龍》:“‘真了不得! 張桂生 已經學會認馬了呀。’他輕笑著切斷他,從石磙子上站起來了。”

  • 4 # 穿越再現彼岸

    農村壓麥子的石滾,又稱碌碡(liuzhou),或者碌軸、碾子。在北方主要用來碾壓穀物、碾壓場地、碾壓剛剛播種後的麥地,主要是為了壓實土地方便麥子發芽,作用還是有不少的。(石滾,又稱碌碡圖)

    石滾是誰發明的?

    石滾是根據碾子的形狀,延伸發展而來的。根據歷史記載出現的時代應該是隋、唐、五代時期,是根據更古老的碾子拓展功能而都得來的。

    碾子和石滾的區別很簡單(在一些認知上石滾和碾子是一個東西)。碾子的表面比較光滑,是人工打磨的,主要用來碾碎穀物,使穀物變成粉末狀,方便人類食用。而石滾的表面是不平的,人為做成條格形狀,這一改變主要是為了碾壓穀子、麥子,將這些穀物的顆粒從從乾燥的植物脫離出來,成為顆粒狀,然後再由碾子碾壓成粉末狀。

    簡單的一個碾子外表光滑度的改變,石滾的使用功能也就發生了變化,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延伸發展創造。(石滾是磨盤的組成部分之一,單獨使用也可以)

    不過石滾的發明總歸是從碾子發展而來,要說誰發明的應該是碾子是誰發明的。根據傳說,用來碾碎穀物的碾子是春秋時期的魯班發明的,是發明磨盤的一部分,一般都將這個工具的發明認為是魯班發明的。(魯班像)

    石滾的其他沿革和用途?

    我們中國的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過程中,對魯班的發明創造進行延展發明,舉一反三。

    一、磨盤的演變形式之一。主要是碾壓豆類,也有簡化形式的磨盤,做豆腐、豆漿、豆腐腦等。

    二、礱。主要由木材組成,去除穀物表面的殼,獲得乾淨的糧食,水稻去殼古代主要用這個,民間比較多。這也是延展發明。也有石頭做的礱。

    三、大型石滾

    大型的石滾主要用來碾壓地基,獲得堅固的地基基礎,或者校場、廣場、飛機場等的地基。下圖是二戰時期雲南修建飛機場用來碾壓飛機場地基的碌碡,也就是石滾,高達1.8米,重3-5噸。

    (從中國雲南運到美國代頓空軍博物館的碾子)

    四、藥碾子。主要為了碾碎中藥。

    此外,根據民間習俗,碾子或者石滾有驅邪的作用(傳說石頭是神農氏的遺留物),很多農村的大門口或者院子內鬥放置石滾,一般放置在大門兩側,或者院子內不顯眼的地方,一般不能正對門和窗戶,說法不一。

  • 5 # 良人執戟2

    是中國勞動人民,歷經幾千年的時間,逐漸演變而來。

    用石滾子碾壓麥子,稻子在中國究竟是從何時開始,由於個人資料不足,難以作出結論。

    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至少在五千年前的原始社會,人們就開始大規模種植小麥、水稻。

    舉例:太湖地區發現的古文化遺址中,年代較早的有馬家浜文化,次為崧澤中層文化,再次就是各位熟悉的良渚文化。由於太湖地區地理條件極適宜種植水稻,所以在馬家浜文化時期就開始種植水稻。

    在遺址內發現成堆稻穀,就是例證。

    馬家浜文化距今的時間,用碳14測定為5360年(誤差105年)。

    原始社會的人們用啥子辦法使稻穀去殼呢?

    根據發掘出土的文物,他們用了粗笨的原始辦法解決,用石器在厚厚的土陶中搗碎後去殼。(用來搗碎的石棒,長約14公分,馬家浜遺址出土)

    用來搗碎穀粒的粗厚土陶容器。

    隨著時間的流逝,中國進入封建社會後,農耕生產大踏步前進,為了抵抗旱災,人們用水車車水提灌,由此利用水的動力成為當時的高科技手段,水碾於是產生。

    仍然是利用石制工具作相對運動產生機械力磨擦,米粒與穀殼分離。

    在沒有水源的地區,採用石滾子在石磨上圍繞軸心作360度圓周運動,還是依靠石製品工具的磨擦脫殼,動力就是人力或者畜力。

    進入近代,工業革命的興起,西風吹來,首先是上海等沿海城市在米麵加工上率先實行先進的裝置生產,如榮氏在上海就號稱"麵粉大王",機器拉線軋輥的出現,電機作動力輸出,脫粒機大大風光於大城市的喧囂中。

    此後,由於抗戰暴發,武漢和上海兩地糧食加工企業大批入川,大量資金湧入糧食加工領域,四川的麥子、水稻脫粒工藝進入世界先進行列,糧食加工技術不再困擾社會。

    但是,農村的土水碾和石滾碾在改革開放前,依然與現代機器相附相存,當然,它們己處嚴重頹勢,綠苔堆積而成擺設,如成都市著名的外東水碾河,東風路外延至雙橋子,水碾河依然矗立路邊,無言的訴說歲月的蒼桑。

    當然,現在水碾河上的水碾可能己成為居民小區了。

  • 6 # 無所事生非

    孩時叫老講過一個故事,有二個少年很頑皮從山頂滾石塊將山坳下的人壓死,官府抓他們要判極刑,父母給被抓少年請了師爺,把滾石改成石滾,動詞變成名詞說是石塊自動滾下,二個少年無事釋放了,師爺見利棄義,枉法違背良心使死者有冤難伸,幸有旁觀清將師爺告發,使其難逃法律置裁。

    對當下少數見錢眼開的律師和貪財作偽證有借鑑作用。

  • 7 # 老貓談史

    我們今天所食用的面制食品的主要原材料就是麵粉,而麵粉就是小麥透過碾壓所得到的。在古代那個生產力低下的年代,古代勞動人民只能透過壓麥子的石滾來研磨麥子,雖然跟現代的機器相比會花費不少人力物力。但不可否認的是,石滾的發明是一件非常偉大的事情。

    壓麥子的石滾是誰發明的呢?

    根據史書記載,壓麥子用的石滾是由中國著名的發明家魯班發明的。

    石滾是什麼樣子的呢?

    一般來說石滾是由一個加工後的石柱體和幾個木頭架子組成的。

    古人在製造石滾的時候會將一塊大石頭打磨成一個大圓柱體。之後將打磨好之後的圓柱體的兩端再鑿出一個凹陷,之後用特製的木頭架子插在圓柱體兩端的凹陷之內,之後拉起架子滾起來就了,如果石滾太重的話就讓牲口去拉它碾壓麥子就行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通俗地解釋TCP和UDP協議和HTTP、FTP、SMTP等協議之間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