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走遍中國的利哥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身碎骨渾不懼,要留清白在人間。

    于謙(1398年-1457年)字廷益,漢節庵,漢族,杭州府(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明代名臣,民族英雄。

    若和他立下的功績相比,于謙的結局就一個字:冤!何冤之有?且看:

    宣德元年(1426年),漢王朱高煦在樂安州起兵謀反,于謙隨宣宗朱瞻基親征,被任命為御史。正統十三年(1448年)任兵部左侍郎。正統十四年七月蒙古瓦剌部太師也先率軍大舉進犯,明英宗親征,留于謙在京主持兵部工作。土木堡明軍全軍覆沒,英宗皇帝被俘,訊息傳來京城一片恐慌,侍講徐有貞建議遷都南京,于謙厲聲喝道:“提議南遷者當斬!”于謙為主抗戰得到朝內愛國官員的支援。隨後,于謙升任兵部尚書,全權負責籌劃京師防禦。國不可一日無君,為不使蒙古挾英宗威脅陰謀得逞。于謙主持英宗朱祁鎮之弟朱祁鈺即位為“代宗”尊朱祁鎮為太上皇。在打勝北京保衛戰後,也先數次要挾不成,數次進犯不成,終於釋放了英宗。

    英宗還朝,而此時的代宗已不願交出皇權,遂將英宗軟禁。景泰八年(1457年)明代宗朱祁鈺病重,朱祁鎮在石亨.曹吉祥.徐有貞的謀劃下復辟成功,改年號天順。史稱“奪門之變”。復位後的朱祁鎮立即下旨逮捕了于謙,罪名“意欲”。于謙就在這座他誓死保衛的城市得到了他最後結局-斬決。史載:天下冤之!

    明成化年于謙平反。弘治二年追贈諡號:“肅愍”。建祠,題為“旌功”。萬曆十八年(1489年)改諡號為忠肅。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南巡拜祠,題匾“丹心抗節”。

  • 2 # 中盟文學

    說起于謙,必然要說的就是北京保衛戰。

    首先要說明一下為什麼會出現北京保衛戰。這要從王振說起,這貨本來是一個老師,後來由於生活艱難當了太監,然後當了皇帝的老師,皇帝對他極為信任。王太監如果能安穩地貪汙腐敗搞權謀也沒啥事,好死不死地,這貨非抱著不想當將軍的老師不是好太監,一直做著建功立業的白日夢,然後帶領20萬明軍去打蒙古人(瓦剌),在土木堡全軍覆沒,連皇帝都被俘虜了。蒙古人順勢就打到了北京城下。

    此時北京城內有什麼,10萬老弱病殘的後勤部隊提起蒙古人就瑟瑟發抖(精英全埋在土木堡了),剛剛上位的新皇帝對於是戰還是跑路猶豫不決(老皇帝被俘虜了),一群嘰裡呱啦建議南遷的大臣叫喚著,再不南遷,大明就亡了!還有一個人,他就是于謙。

    “建議南遷之人,該殺!”于謙是這麼說的。

    于謙的勇氣感動了一眾大臣,也說服了新皇帝,於是北京保衛戰就此拉開。這是一場實力懸殊的較量,這是一場本無勝算的戰鬥,是于謙臨危受命,肩負起了保衛北京、拯救大明的責任。而於謙不是一個天生的英雄,他本來只是一個文臣,面對上面的情況,他肯定也猶豫過、彷徨過、畏懼過、痛苦過,經歷了艱苦了心理鬥爭,他最終做出了抉擇,也成為了一個真正的英雄——畏懼並能戰勝畏懼的人。最後,于謙做到了,他憑藉出色的軍事指揮才能,成功抵禦了蒙古人的大軍壓境,保住了北京,而於謙這個名字也流傳千古。

     在於謙的領導下,北京軍民贏得了北京保衛戰的勝利。瓦剌敗退出長城之後,覺得繼續扣留英宗已經沒有任何意義,於是把他放了回來。景泰把這位“太上皇”安置在南宮“頤養天年”。景泰八年(1457年),景泰帝突然身染重病,臥床不起,而太子這時已經早逝,皇位繼承權發生了問題。武清侯石亨、御史徐有貞、太監曹吉祥等野心家勾結了起來,在正月十六日凌晨發動政變。石亨帶領親軍一千餘人,借加強防守之名,混入皇城(紫禁城外,地安門、安天門以裡的城區),推倒南宮的宮牆,擁著英宗登上御輦到東華門外。守門禁軍見是太上皇,不敢阻攔,石亨揮軍直入東華門,扶英宗入奉天殿。這時天已啟明,群臣進宮早朝,見英宗已端坐在寶座上,均大吃一驚。英宗安撫群臣說:“景泰帝病重,大家迎我復位,你們各安其事,各安其位吧。” 早朝的鐘鼓聲驚動了病榻上的景泰帝,他得知英宗復辟的訊息後已無計可施了。英宗廢景泰帝為郕王,又過了一個多月,景泰帝病故,享年三十歲。

      石亨、徐有貞、曹吉祥等復辟功臣,緊接著又捏造了于謙“意欲迎立外藩”的“謀逆罪”,將於謙逮捕入獄。天順元年(1457年)正月二十二日,于謙被押往刑場,北京百姓聞之,夾道痛哭,行刑之時,巧逢陰雲蔽天,可謂天怒人怨。

      抄查于謙私宅時,什麼值錢的東西和謀逆的罪證也沒有查出來,于謙的住室僅遮風雨,四壁蕭然,除了書籍之外,家無餘資。錦衣衛計程車兵見之,不禁潸然淚下。成化二年(1466年)明憲宗為于謙平反昭雪,將他的故宅改為“忠節祠”。

  • 3 # 雍親王府

    “扶大廈之將傾,挽狂瀾於既倒”這句話在很多場合就是用來專指明朝名臣——于謙的。

    于謙的功績不用贅述,中學歷史課本都學過,在明英宗在土木堡之變被俘後,組織北京保衛戰,打退瓦剌進攻,保住了明朝的江山,隨後出任宰輔,輔助明代宗處理朝政、改革軍制,讓明朝逐漸從戰敗中恢復過來。在“奪門之變”後,遭誣陷,後被複位的明英宗以謀反罪處死。于謙,是在全天下人都知道他冤枉的情況下被殺的,但是所有人也都知道,于謙必須死,也是即便這樣,于謙的歷史地位,特別是在明朝時候的地位非常的高,這不僅僅是因為他在北京保衛戰的功績,更重要的是突出于謙的功勞,就會削弱另一位北京保衛戰最大貢獻者的作用,他就是明代宗。如果沒有明代宗的鼎力支援,並且居中排程協調,于謙不可能打贏這場仗,並且明代宗在極有可能出現第二次“靖康之恥”的時候,選擇臨危受命,堅持抵抗,而不是逃走,本身就是起到了穩定軍心,鼓舞士氣的作用。也正是因為如此,如果明代宗真的有這麼大的功勞,再加上他在位八年,國家政局穩定,國力逐漸恢復與發展,明英宗“多門之變”的復辟行為,就要被頂在謀權篡位的恥辱柱上了,所以為了政變的合法性,為了後世名聲,于謙接下了北京保衛戰的最大功勞而名垂青史,而明代宗卻成了默默之輩。也正是因為此,于謙必須要死,不僅是為了明英宗,也是為了明代宗。

    除此之外,明英宗殺于謙還有以下原因:

    其一,是明英宗的私憤。在自己被俘,朝不保夕的時候,以于謙為首的朝中大臣沒有想著按照瓦剌的條件,割地賠款,而是讓自己的弟弟取而代之,然後組織北京保衛戰全力抵抗,全然置他的生命安全於不顧。如果保衛成功則可,如果戰爭失敗了,那麼明朝的結局是又一個“靖康之恥”。當然,最後的結果是北京保衛戰取勝,明朝的江山得以保留,而明英宗在瓦剌軍營的堅毅表現不僅感動了朝臣,也感動了瓦剌,最後被放回了北京。但是,重獲自由和安全的明英宗事後仔細想想不得不有所後怕,因而產生了私憤之情也是在所難免。

    其二,是為了皇位的穩定。于謙是明代宗最重要的輔政之臣,“奪門之變”後,明英宗重奪皇位,並且軟禁了明代宗,對於前朝功臣,特別是肱股之臣,得到好下場的並不多見,明英宗這麼做也是為了自己的皇位安穩,同時于謙的影響力太大,自己又是一種形式的篡位奪權,所以不殺于謙,對於自己、對於自己的皇位、對於剛剛重新獲得的皇權,都是一種威脅。

    所以,明英宗藉由石亨等的栽贓構陷,處死了于謙,也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的又一大冤案。

  • 4 # 張明揚不說話

    簡單說就是,于謙是大明朝的忠臣,卻不是明英宗朱祁鎮本人的忠臣。明英宗復辟之後,出於帝王個人的私怨自然不會放過於謙。

    在1449年的土木堡之變中,御駕親征的明英宗兵敗被俘,瓦剌大軍挾持著明英宗繼續進攻北京。當時放在明朝面前的現實問題是,皇帝被俘了,明朝還怎麼組織抵抗,一是群龍無首,無人負總責;二時如果瓦剌逼著明英宗下旨開城,留在北京的明朝重臣們難道還能抗旨麼?

    瓦剌兵臨城下之時,于謙站了出來,他力排眾議,堅決主張立明英宗之弟朱祁鈺為帝,是為景泰帝,之後又主持打贏了北京保衛戰,一度面臨亡國之危的大明朝在轉危為安。可以說,于謙對大明朝的貢獻甚至要高於二戰初期戰勝“至暗時刻”的丘吉爾。

    兵敗的瓦剌後來眼見明英宗沒有大的利用價值,就釋放了明英宗,回朝後被景泰帝奉為太上皇,實則是軟禁。

    1457年年初,景泰帝重病,石亨、曹吉祥和徐有貞趁機發動“奪門之變”,迎明英宗復辟。明英宗復辟後,在石亨這些人的慫恿之下,在明知于謙對大明有功的情況下,決定殺掉于謙,理由是“不殺于謙,復辟則出師無名”。是為千古奇冤。

    明英宗的兒子明憲宗即位後,隨即為“罪臣”于謙平反,安定了世道人心。

    站在明英宗的角度,第一,于謙忠於大明社稷,卻不是他本人的忠臣,在帝制時代,這忠君和忠社稷本就是秘而不宣的內在悖論;第二,于謙在景泰帝軟禁明英宗時,沒有成功勸止景泰帝,讓她遭受了數年的軟禁之苦。更重要的是,當景泰帝決定廢掉明英宗之子的太子之位時,于謙也沒有成功勸止,這對於明英宗而言也是殺掉于謙的理由。

    對於後人而言,于謙的《石灰吟》可以說是他一生最忠實的寫照: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紅樓夢》中賈府四豔“元迎探惜”,是誰給起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