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獅

    “一人之力保全中華文明”未免有些誇大,耶律楚材確實對漢人做了一些有恩德之事,但與保全中華文明掛鉤,顯然是用力過猛。

    耶律楚材在成吉思汗的蒙古大軍攻克燕京後,由石抹明安和郭寶玉引薦給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愛其才華,稱他為“有智慧的長鬍子”。就這樣這位契丹族的貴族成為成吉思汗的謀士,幫助其出謀劃策,並且隨其西征和滅西夏,成吉思汗死後,耶律楚材又輔佐窩闊臺。

    之所以說耶律楚材對漢人有些恩德,是因為當蒙古人攻打金國時,實施過屠城戰略,而耶律楚材不忍見許多人枉死,就以儲存手藝人輔助蒙古汗國為理由,救下許多人。這其中多數為北方漢人,也有部分金華人和契丹後裔。

    需要說明一點,耶律楚材的父親耶律履擔任大金國尚書右丞之職,他本人擔任左右司員外郎,也就是說耶律楚材是大金國的臣子,輔佐的是金國天子,跟由漢人皇帝執政的南宋毫無瓜葛,因此他不是漢人的官,所接觸的也非中華文明。

    有先見之明的耶律楚材早就看出金宣宗的執政方略與寵臣胡沙虎的囂張跋扈早晚會讓金國成為不復之地。他曾一度與忠臣徒單鎰上書勸解過皇帝不應信任胡沙虎等奸佞,也曾為其制定過對抗蒙古人的戰略,不但未被採納反遭到打擊。在燕京被攻克後,耶律楚材未能象他的諸多門生那樣以死殉國,而是認為“良禽擇木而棲”,應該以自己的智慧和學識去輔佐更有作為的君主,於是他選擇用畢生所學去輔佐成吉思汗和其子窩闊臺。

    自從追隨成吉思汗之後,耶律楚材向相對文化保守且野蠻的蒙古人講述中原文化,並且以道家和儒家的思想去說服他們。雖然蒙古人多數聽不懂,但也起到很大的作用。也正是因為耶律楚材的勸解,使得無數北方漢人保全生命,致使一些已經與金國文化同化的文明傳承下來。

    不過這些工匠也無一例外成為蒙古人攻打併屠戮他國的幫兇,因為正是他們所製作的“先進武器”幫助蒙古人更加輕鬆的開啟對手的城門毀掉對手的城池。救下一些人而殺掉更多人,這算不算是一個人的德行呢?我真的猜不透。

    很多人認為元世祖忽必烈的思想是受耶律楚材的影響,其實我認為不然,忽必烈是拖雷之子,他根本沒有見過耶律楚材,在忽必烈成為元朝皇帝之前,他的身邊已經有一群漢人和色目人的學者在幫助自己,他個人更傾向丘處機所留下的道家思想。忽必烈相對溫和的政策正是受這些人影響,而且此時的蒙古人已經與北方漢人組成的軍隊生活在一起,以前那種野蠻文化逐漸削弱。因此在攻下南宋後,蒙古人不再如以往那般野蠻,而且交由色目人和漢人自己去管理,他們坐享其成便是了。

    還是開頭那番話,耶律楚材對漢人有恩德不假,但如果認為他以一人之力保全中華文明的話,顯然是吹過了頭。

  • 2 # 文史磚家

    在蒙古滅金的23年間(1211-1234年),中原漢人橫遭劫難,死於戰火或流離失所者難以計數,並且面臨著被集體滅族的危險,幸好有一位大人物出手相助,才得以從屠刀下得活,可謂萬分驚險。而這位堪稱漢族“大救星”的人物,正是蒙元的契丹族宰相耶律楚材。

    01 耶律楚材其人

    耶律楚材,字晉卿,號玉泉老人、湛然居士,生於金國的都城中都(今北京),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九世孫,金朝尚書右丞耶律履之子。耶律楚材雖然是契丹人,但自幼飽讀儒家經典,對漢人和中原文化有強烈的認同感,屬於典型的漢化契丹人。耶律楚材成年後,依靠父蔭入仕,從開州同知做起,最終在金朝官至左右司員外郎。

    耶律楚材畫像

    雖然在金朝做官,但耶律楚材內心深處對遼朝滅亡時的慘景耿耿於懷,加之看到金朝腐朽衰落至極,深知對完顏氏的效忠沒有前途。因此,等到蒙古大軍攻佔中都後,耶律楚材便歸順成吉思汗,並被拔擢為輔臣。此後30餘年間,耶律楚材深受成吉思汗及其子窩闊臺的器重,擔任宰相(中書令)長達14年之久,堪稱兩朝元老。耶律楚材救助漢人的舉動,恰在從他歸順蒙古後不久開始。

    02 勸諫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攻佔金國的河北、山西、遼東等地後,並未繼續南下進軍,而是率軍西征殘殺蒙古使者的花剌子模。在出徵之前,成吉思汗將管理北方漢地、漢民的職責託付給大將木華黎,並由他全權負責伐金事宜。木華黎是個大老粗,根本沒有行政管理的經驗,而他的手下盡是兇狠殘暴、貪得無厭的無恥之徒,沒幾年時間便把中原折騰得烏煙瘴氣、民怨四起。

    成吉思汗在位時期的地圖

    面對中原漢民的抱怨,蒙古官員非但沒有反省,反而認為他們全是一幫刁民,必欲除之而後快。為此,近臣別迭等人向成吉思汗建議,既然中原漢民不服管束、對國家沒有任何益處,倒不如將他們殺光,然後將北方變為牧場划算。畢竟,牛羊不會反抗主人的苛待,而且還能提供大量的肉製品、奶製品,很好很划算。

    成吉思汗覺得很有道理,並準備照此實行,耶律楚材聞訊後,趕緊趕過來勸阻。耶律楚材深知成吉思汗看重利益而無視道義的性格,因此便給他算了一筆經濟賬,稱如果能留下漢人的性命,讓他們從事生產,那麼國家每年可以從他們身上獲得50萬兩白銀、8萬匹帛、40餘萬石粟的稅收,不僅足夠支付國家各項開支,並且從長遠來看收益更高。

    成吉思汗畫像

    耶律楚材一番話令成吉思汗既震驚又興奮,他從未想過竟能從中原漢人身上榨取到如此高額的“利潤”。因此,成吉思汗駁回別迭等人的建議,並按照耶律楚材的建議設定燕京等十路徵收課稅使,保障並督促中原漢人從事生產。經此大反轉,上千萬漢人的性命得以保全,而北方州縣也免於毀滅的危險(以上詳情見《金史·卷一百四十六》)。

    03 勸阻窩闊臺屠城

    成吉思汗病死後,次子窩闊臺被推舉為大汗,耶律楚材依舊受到重用,並繼續為保護中原百姓的性命而積極奔走。不過,由於漢人數量遠超蒙古人成千上萬倍,他們的存在依然令很多蒙古貴族深感恐懼,唯有將漢人屠戮殆盡,方能令這些人感到心安。為此,窩闊臺在位期間,對漢人實施大屠戮的舉動屢屢出現。

    蒙古攻滅金、西夏及西征形勢圖

    南宋紹定六年(1233年),蒙古軍隊攻陷金國的都城開封(金宣宗在位時由中都遷移至此),金哀宗在城破前狼狽逃往蔡州避難(次年初兵敗自殺,金國滅亡)。由於開封軍民進行過激烈的抵抗,因此按照蒙古的作戰傳統,全城軍民在城破後都要被殺死(“舊制,凡攻城邑,敵以矢石相加者,即為拒命,既克,必殺之。”引文出處同上)。

    因為蒙軍在進攻開封時死傷慘重,所以大將速不臺便向大汗提出屠城的建議,以此來為死傷的將士復仇。窩闊臺深恨開封軍民,便準備照此實行,耶律楚材聞訊後,立刻跑到御帳中進行規勸。耶律楚材對先是對窩闊臺講,如果殺光城中的百姓,那麼國家雖然得到廣袤的土地,卻得不到可以進行生產的人口,那麼得到的土地還有什麼意義?

    窩闊臺畫像

    耶律楚材看到窩闊臺沉默不語,便幫他算了一筆經濟賬,稱“奇巧之工,厚藏之家,皆萃於此,若盡殺之,將無所獲。”窩闊臺聽後有所醒悟,便下令除完顏氏皇族外,城中的軍民均免於死罪。當時,“避兵居汴者得百四十七萬人”(兩處引文出處均同上),其中絕大部分是漢人,本來處在死亡邊緣的他們,卻因為耶律楚材的建言而活命,實在是幸運

    04 生榮死哀

    窩闊臺病死後,皇后乃馬真並未聽從其遺囑,擁立皇孫失烈門(並非乃馬真後的親孫子)為大汗,而是自封為攝政,並準備把親兒子貴由扶上汗位(貴由此時正在遠征歐洲)。耶律楚材等人對乃馬真後的舉動很不滿,紛紛要求按照窩闊臺的遺願從事,而太后的應對之道則是對他們進行無情打擊。乃馬真後三年(1244年),在朝中備受排擠的耶律楚材鬱鬱而終,享年55歲

    位於北海的耶律楚材祠,其墓地在裡面

    耶律楚材挽救上千萬漢人的性命,其深恩厚德如何強調都不為過。因此,當耶律楚材去世的訊息傳出後,中原漢人無不悲痛欲絕、如喪考妣,哭泣之聲傳遍大街小巷。不僅如此,“蒙古諸人哭之如喪其親戚。和林為之罷市,絕音樂者數日。天下士大夫莫不茹泣相吊。”(見《中書令耶律公神道碑》。耶律楚材受華人敬慕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參考書目

    宋濂(明):《元史》,中華書局1976年版。

    畢沅(清):《續資治通鑑》,中華書局1999年版。

    柯劭忞(民國):《新元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西媒給武磊評4分全隊最低:隱身了!球迷:費雷拉是斷線了!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