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若愚說

    區別在於做事的方式不同,或者確切地說是作為領導人時的工作方法不同。

    這一點尤其在二人對於人事安排方面體現地淋漓盡致。

    諸葛亮在成為西蜀實際上的掌權人後,事必躬行,無論大事小事不自己過一遍手,他都不放心。用我們現在的話說可謂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用他自己的話說是“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

    所以呢,在他這種事事都要自己挑大頭的工作作風下,再兼西蜀畢竟只是偏域一方,西蜀的人才似乎都數的著。

    郭攸之、董允、楊儀、蔣琬、魏延(可他因為反過主,被諸葛亮從心底看不起,故不被重用)、姜維(這還是從北方挖過來的)、李嚴(被諸葛亮忌憚,不受重用)等人都算上,偌大的蜀國還是人才匱乏啊!更何況諸葛亮還不敢放開權讓他們幹。

    而反觀司馬懿,他繼承了曹魏的基業,地盤大,人才本來就濟濟,當政後,也適當放權,不像諸葛亮那樣覺得任何事大家都做的不如他好,在這一方面司馬懿遠勝於諸葛亮。

    因為畢竟事實證明:事業是大家做起來的,不是一個人憑藉一己之力就可以搞定。

  • 2 # 多讀文史

    諸葛亮為工作為國家“鞠躬精粹,死而後已”。司馬懿是“狼子野心,為惡一日,聞於天下”。一個是死於興漢大業,一個是死於自家床上。中國有一句話叫,“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還有一句話叫“千年王八萬年龜”。諸葛亮和司馬懿這對冤家兩人命運出現巨大差距,簡直就是這兩句話的最好應徵。出現這種結果的原因有三;一是二人性格上的差異。二是兩人所在的平臺不一樣。三是後世小說家的文筆褒貶不一。

    一、二人性格上的差異。

    司馬懿生性殘忍、手段毒辣,是“內忌而外寬,猜忌多權變”(《晉書.宣帝紀》)。對司馬懿之為人,曹爽之弟曹羲有著一定地認識:“……司馬懿譎詐無比,孔明尚不能勝?”司馬懿的比較細心,對人分析比較到位,但在面對諸葛亮時總是棋差一招,有特別愛惜自己的性命,曹操徵辟他的時候就能看出來,不想為曹操做事想進各種生病或殘疾的辦法,但是聽說曹操要殺他,就立馬病好了跑過去為人家幹活。

    諸葛亮生性淡泊明志、溫文爾雅其人心胸寬廣、足智多謀、謙遜有禮、忠心耿耿、不以貌取人、更不大意輕敵,是古代知識分子的典範。與司馬懿對陣時常常輸在目光短視,謹慎過頭,不知放權事必躬親。長期如此他手底下的人都有了依賴性,反正有丞相在,什麼事都不用管了,什麼事都交給丞相吧,反正我們做了丞相也不滿意、不放心,結果諸葛亮就這樣被活活累死了。

    二、所在的平臺不一樣。

    諸葛亮受劉備託孤後,並沒有曹爽般的政敵,李嚴的竊弄威權,一紙命令便告解決,蜀國的最大需要就是打出去,走出四川盆地,諸葛亮正是在這種需求下勞累過度而死。

    而曹爽一直想將司馬懿整個排除在曹魏權利中心,司馬懿也總是防備著,壓力使人進步。這一種壓力司馬懿最後成就司馬懿家族成功奪得曹魏的統治。

    三、後世小說家的文筆

    這裡的小說家是一個統稱,不只有小說還有戲曲元雜劇等藝術手法對諸葛亮進行包裝宣揚,對司馬懿進行黑化和貶低。最終造成了人民群眾對諸葛亮的熱愛,對司馬懿的鄙夷。可見文人筆如刀啊,筆墨這東西太厲害了。

  • 3 # 閒雜人羅本

    諸葛亮和司馬懿都是三國軍師聯盟裡的頂尖人才。如果以結果論,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在北伐途中飲恨五丈原。而司馬懿憑著陰狠堅韌加身體好熬倒了曹操三代人,最後為西晉建立奠定了基業,可以說是人生大贏家。

    他們兩個人的結局相差這麼大,我認為還是和各自的平臺息息相關。在個人能力,計謀的發揮上,諸葛亮可以說是淋漓盡致。他可以借用電視劇裡姜維自刎前仰天長嘯的那句話:吾計不成,乃天命也!

    這個天命其實就是蜀漢這個平臺註定是打不過曹魏。根據當時蜀國100萬人口供養10萬軍隊兵民比例來看,蜀國被稱為軍隊中的國家是非常貼切的。這基本上就是一個為打仗生存的國家。由於資源的匱乏,所以諸葛亮雖然神機妙算,很多時候出奇謀,但是還是改變不了魏強蜀弱的格局。所以這麼多次北伐,有的斷一次糧就廢了,失一個街亭也廢了。這也太脆弱了吧!這樣一點失誤都不能有的進攻方式也太考驗人了吧。就像一個人站在鋼絲繩上和站在平地上的人單挑。

    反觀曹魏這邊,司馬懿輸得起,耗得起,他打9次敗仗,只要打贏一場就能把諸葛亮的北伐給破了。

    另外諸葛亮的出身沒有司馬懿好。司馬懿家族是河內豪族。父親司馬防就是東漢的洛陽令,京兆尹。司馬家依附曹操,是由於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然後把當時那些仍對漢室中興抱有希望的豪族,如荀彧,荀攸,郭嘉,陳群等穎川幫都納入帳下。曹操在世的時候還能鎮得住,但是到後來曹爽一死,曹魏系統就沒有人能壓得住這些豪族了。司馬家也就順勢糾集這些對曹家不滿的豪族,坐了把莊。

    而諸葛亮的家族算只能算是寒族了。起初他在荊州積累了點人脈,結識了很他階層差不多的一幫人。以他的階層和沒有靠山豪族,如果投靠曹操的話,估計不會受到重用。東吳也是被像張昭,魯肅,陸遜這樣的大家族控制。所以他和劉備應該是最好的配置了,剛好劉備雖然號稱皇叔,其實也只能算草根精英。只有劉備才會把他當寶。

    諸葛亮的隆中對,三分天下理論應該說是他戰略最高水準。可惜劉備這邊還是實力差那麼一點,如果劉表的兒子劉琦晚點死,也許能幫他穩定一下荊州。劉備只有穩住了荊州才有扭轉乾坤的可能性。所以在關羽失荊州之後,劉備就不惜一切代價和東吳打了一仗生死仗,被陸遜火燒連營把光復漢室的夢想給滅了。荊州一失就基本只能窩在四川盆地,往南和東吳翻臉會被曹魏撿便宜,只能往北進攻曹魏大後方。隨著劉備從荊州帶到四川的那批猛將和謀士慢慢死去,基本也就到了無人可用的山窮水盡的地步了。所以後期的諸葛亮基本上就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為了最初的夢想,為了知遇之恩,一次一次的努力奮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諸葛亮被後世當神一樣崇拜,還是當得起的。也許司馬懿很多時候被人提起,就是因為他是諸葛亮一生之敵這個身份。不信,你可以告訴我李世民的祖父是誰?趙匡胤的父親是誰?

  • 4 # Lucky

    一是,兩人的志向不同。亮哥是自比管仲樂毅之人,說明自己要出將入相,輔佐主公做一番大事。而司馬哥呢,曹操稱有雄豪志,這是想自己做主公。而且他看不上曹家的出身,你能程帝,我為什麼不行。

    二是,兩人的恩寵不同。劉備對亮哥是真沒得說,當時搞得關羽和張飛都吃醋了。劉備稱之為如魚得水。而且亮哥是劉備得謀主,關係太鐵。劉備託孤,讓劉禪稱亮哥為亞父。還說不行的話,你自己單幹。司馬哥與曹家如何呢,先是強令司馬懿出來做官,然後大肆防備,之後奪權。這個關係真不怎麼樣。

    三是,兩人的局勢不同。曹魏整體實力強於蜀漢。如果任由對方發展,沒有犯大錯,曹魏將勝過蜀漢。亮哥的壓力山大,而司馬哥無所謂,我又不主政。亮哥急於完成振興蜀漢。而司馬篡位不能急。

    最後,亮哥五丈原星落,司馬哥大志可酬。可謂各得其所,也是一種幸福。

  • 5 # 楓葉0829

    諸葛亮和司馬懿先不說智謀的差距,命運的差距主要與倆人人生的經歷,人生的選擇有關!

    出身的不同

    兩人均出生於世家大族,但是不同的是諸葛亮出生的時候琅琊諸葛氏其實已經衰落,而河內司馬氏已經達到了當時的巔峰,從一個軍人世家已經成功轉變成了一個政治世家。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是司馬懿的父親司馬防曾經推薦過一個小青年擔任洛陽北部尉(相當於派出所所長)的職位,這個人是誰呢?就是曹操,這是曹操的第一份工作,可以說司馬防是曹操的引路人!那麼為了家族,諸葛亮要負擔的就比司馬懿要多的多,實話來說,就算司馬懿什麼都不幹,司馬家族仍然是名門望族,而諸葛亮三兄弟則不同,很有可能琅琊諸葛氏就淹沒在歷史中了!所以諸葛亮一出來,志向就很明確,自比管樂,要出將入相的!

    勢力相差太大

    當時曹魏基本佔據了整個北方,可以說蜀漢和東吳實力加起來都不一定比的上曹魏。本身勢力的弱小,限制了諸葛亮的發揮,更何況劉備夷陵之戰基本耗盡了蜀漢好不容易積累起來的一點家底。司馬懿只要守住就可以將諸葛亮耗死,而諸葛亮則不同,如果和曹魏對耗,那麼蜀漢漲一分,曹魏則可以漲三分,所以說諸葛亮耗不起。而弱勢一方進攻優勢一方,即使計謀水平相當也是很難的!

    活得久

    如果說司馬懿最牛逼的一點就是司馬懿能活,生生耗死了三國前期基本上所有的人才。諸葛亮死的太早了,基本上諸葛亮死之後,後期能跟司馬懿相比的人才也沒了。而當司馬懿舉目四望,發現再也沒人能擋住自己的時候,野心也就不可抑制了。就像曹操最開始還是想要匡扶漢室,並沒有想取代漢室一樣,當你到了一定的地位之後,野心與身後的勢力就會將你繼續往上推!

    說到底,兩人揹負的責任不同,造就了兩人不同的結局。正是因為自身出身不同,諸葛亮不會去投奔曹操,而司馬懿可以沒有心理負擔的養生活得更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旱地種植穀子地膜覆蓋可以解決雨水少等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