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蕭湘居士__
-
2 # 書中有毒
朱棣死後本來廟號叫太宗,諡號文皇帝。明成祖是死了100年後的意外獲得皇位的嘉靖帝朱厚熜改的。一個18歲的少年擅改祖先的廟號,這在史上是唯一份。朱厚熜在這件事(大禮議之爭)上是動了一番腦筋的,也是有私心的。他之所以將朱棣的廟號由“太宗”改為“成祖”,明面上是抬高其地位,但最真實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為抬高自己親生父親朱佑杬和母親蔣妃的“身價”。是為抬高而抬高,朱棣是陪襯,主角是朱佑杬。這兩個字“成祖”是相當沉重的,倆字的一筆一劃間,飽含了16條人命~浸透了16個大臣的鮮血。
大禮議之爭白熱化的程度史無前例。十七八歲的少年智鬥群臣。最後朱厚熜決意拋開內閣,強令禮部追尊其父朱為佑杬為“本生皇考恭穆獻皇帝”,遵其母蔣妃為“本生聖母章聖皇太后”,並令禮部在奉先殿側另建一室,安放皇考神主(牌位)。
這一舉動,引起以楊慎為代表的護禮派大臣的強烈反彈,吏部與九卿以下237人一齊跪在左順門下請願抗議。朱厚熜大怒,立即下令錦衣衛抓人,134人被投入大獄。兩天後,朱厚熜下令將為首的楊慎等人謫戍邊疆,四品以上者奪俸,五品以下者杖之,結果16人死於杖下。與此同時,原藩王(獻王)朱佑杬與朱棣的神主一起,以平等的“身份”被迎奉入京供奉在奉先殿,尊號足“皇考恭穆獻皇帝”。
-
3 # 饞嘴肥貓鏟史官
古代皇帝的廟號有“祖”有“宗”。祖有功而宗有德,一般的來講,“祖”是一個皇朝的開拓者,而“宗”則是合法的承繼者。
這個“祖”有好幾種,大家常見的有“太祖”、“高祖”和“世祖”。咱們分別來舉幾個例子來說說這幾個“祖”的區別。
一、太祖
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是漢太祖高皇帝劉邦,宋太祖趙匡胤,還有明太祖朱元璋。
這裡就要給大家糾正一個概念,劉邦的廟號是“太祖”而不是“高祖”。大家叫他“漢高祖”,實際上是“漢太祖高皇帝”,《史記》中稱他“高祖”,大家讀著習慣了,就這麼稱呼了,實際上劉邦是太祖。
太祖,就是沒有受到祖先的廕庇,開基創業的時候,全靠兩肩膀扛一個腦袋,硬扛出來的。
劉邦創業以前,他爹是個老實巴交的莊稼漢,沒有為劉邦打天下創造什麼基礎,劉邦以亭長身份揭杆而起,歷盡艱險,終成大業。
趙匡胤當皇帝以前,他爹雖然做過小官,但實際上,趙匡胤少年時代即流落在外,一杆齊眉棍打遍天下無敵手,功高勢大,終於瞅準機會奪取了孤兒寡母的政權,創立了帝業。
朱元璋的身世更是可憐,上幾代都是貧苦農民。朱元璋可沒沾上他祖先一點光,放過牛,當過和尚,還要過飯,從乞丐到皇帝,全靠自己一刀一槍地拼出來的。
這些人物建立了皇朝,沒有沾祖宗的光,就稱為“太祖”。
二、高祖
“高祖”是沾了祖宗光的。比較有代表性的有隋高祖文皇帝楊堅,唐高祖李淵。
隋文帝楊堅是大戶人家出身,權貴的後代。《隋書》〈高祖紀〉記載了楊堅的家世:楊堅是名門之後,他老爸就被封隋國公了。楊堅也是奪了後周孤兒寡母的基業,代周立隋,成為皇帝。他沾了祖宗的光,所以他被稱為“高祖”。
唐高祖李淵也是這種情況,他也沾了祖宗的光。李淵建立唐朝,也是受到祖先的蔭惠,所以他也被稱為“高祖”。
三、世祖
世祖,意思就是承繼了帝業,而為皇朝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
“世祖”比較有代表性的是漢世祖光武帝劉秀,元世祖忽必烈,清世祖順治。
光武帝劉秀天縱英才。王莽篡漢自立,而劉秀舉義兵而討之,終於推翻了王莽的統治,延續了漢朝的國運。但這個漢與以前的漢是有本質的區別,所以雖然國號未改,但劉秀開啟了新的時代,他被稱為“世祖”。
忽必烈建立了元朝,由地方政權而達到一統天下,也開啟了一個嶄新的時代,所以他也是“世祖”
順治入關,統一中原,雖然他不是清朝的建立者,但他也是地方政權達到統一天下,對於清朝來說,這也是個嶄新的時代,所以,順治稱為“世祖”也是沒有問題的。
四、成祖
著重要說說這個“成祖”,這個廟號只屬於明朝的朱棣。說起“成祖”,再沒別人了,這是嘉靖皇帝搞的。
瞭解明朝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嘉靖當上皇帝是個非常特殊的情況。明武宗朱厚照年紀輕輕就掛了,膝下無子,也沒有兄弟,按照祖譜排下來,興王朱厚熜是最有資格繼承帝位的,宮中和朝臣們就把他從湖廣安陸接到北京繼承大統,就是嘉靖皇帝了。
這個嘉靖年少聰明,很有政治頭腦。他對自己的身份十分敏感,到了北京以後,他與宮中、朝臣發生了幾次激烈的鬥爭。“入門之爭”、“議禮之爭”和“入廟之爭”。
“入門之爭”,實際上就是爭的是嘉靖以什麼樣的身份獲得帝位。是以明孝宗(明武宗朱厚照的爹)的過繼兒子的身份獲得,還是天生的資格。也就是這塊餡餅是人家給你的,還是上天賜予的。透過鬥爭,嘉靖證明,這個餡餅確實是天上掉下來的(事實上也確實如此)。
“議禮之爭”,爭的是嘉靖他爹是誰,是明孝宗還是興獻王。大臣們希望是明孝宗,但嘉靖的情況比較特殊,明孝宗死後,嘉靖才出生,他又是興獻王的長子,無法過繼給明孝宗(宗室長子不過繼,明孝宗也不可能陰間得子),嘉靖又成功證明了自己不是明孝宗的兒子。
“入廟之爭”,爭的是嘉靖他爹興獻王朱佑杬能否入廟。這就是牽扯到明朝的宗廟制度,也就是朱棣由“明太宗”變成“明成祖”的原因。
我曾經在以前的問答中談過明朝宗廟制度的變化,就不過度討論了,就是以前搞的是“七廟”,到了嘉靖這個時代,採用了周制。以前朱元璋給他封的那四代祖先的牌位挪到祭廟的後殿去了。而在前殿擺著明朝實際當過皇帝的牌牌。但“天子七廟”,到了嘉靖這一代,牌牌也擺滿了,而嘉靖以前祭祖,拜的列祖列宗中,沒有他親爹,但是卻有明孝宗。這讓嘉靖很不痛快。人家皇帝祭祖,肯定是有爹的,但嘉靖卻沒有辦法祭奠父親,當然很不高興了。
想把帝爹的牌位擺進祖廟,這是個技術活,要把以前的某個皇帝的牌牌擠出去,這叫“祧”。祧誰呢?按照傳統,要祧離自己血緣最遠的那個。
“祧”的原則:
1.“祖”不祧,“太”不祧,“世”不祧,“高”不祧。
2.祧離自己血緣最遠的。
不能向朱元璋和朱棣下手,可以下手的目標就少了,可以祧明仁宗,但以後呢?嘉靖要考慮他死了以後再祧誰。
嘉靖就搞了周制,文武世室加三昭三穆,共“九廟”。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就是太祖居中,左右是文世室和武世室。左有三昭,右有三穆。這樣的話,位置就夠了,嘉靖就追封他爹朱佑杬為明睿宗興獻帝,擠進了太廟。
太祖朱元璋居中,左面四個是:朱棣、宣宗、憲宗、睿宗,右面排列著:仁宗、英宗、孝宗、武宗。
但是按禮制,應該是連同朱元璋七個祖先呀。那麼,就給朱棣升格,升為“祖”。
問題來了,如果朱棣升祖,升個什麼祖呢?
“太祖”肯定不行,這是朱元璋的。
“高祖”呢?也不行,咱們前面講過,高祖是受祖先廕庇,沾了祖宗的光,創立了皇朝基業,朱棣不符合這個情況。
那麼,“世祖”比較符合,按照明朝自己的史籍,朱棣是推翻了建文帝的殘暴統治,取得帝位,以地方政權取代中央,承上啟下,雖未改國號,但開闢了明朝嶄新的時代。
但是,嘉靖仍然不同意讓朱棣用“世祖”的廟號,因為他有個小算盤:這個“世”是留給嘉靖自己的。
“世”不會被祧,而且,“世”字還有另外一層含義:“帝繫有移”,嘉靖是由地方進入中央,開啟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注意看現在的祖廟,是這樣的:朱棣升祖,成為文世室,在右邊緊挨著朱元璋。而朱元璋的左邊則有一個空位:“武世室”,這就是嘉靖這個老狐狸留給自己的。他死了以後,稱“世宗”,進入文世室,擠掉明仁宗,他的地位與朱棣並列,也是萬世不祧的。
這麼一搞,嘉靖的目的就全部達到了:
1.不祧朱棣,2.親爹入廟享祭,3.嘉靖自己死後不祧。4.自己地位也得到提高。
但嘉靖這麼幹,完全違背了朱棣的本心。朱棣當年發動“靖難之變”,當了皇帝,但他心中永遠有個隱痛――合法繼承人地位。
當年為了這個合法性,朱棣付出了太多,連親孃都不敢提,還曾經殺了方孝儒的十族。朱棣寧可所有的功業都被否認,他唯一想讓世人承認的就是:他是明太祖合理合法的繼承人。
如果朱棣九泉有知,他是絕不肯接受“成祖”這個廟號的。“太宗”才是他真心想要的。
“太宗”,皇朝的第二個皇帝,合理合法的繼承人,發揚光大。
而嘉靖明褒暗貶,把朱棣改為“成祖”,讓世人一看到這個稱呼,就立即想起那段血雨腥風的歷史。
回覆列表
嘉靖心中如明鏡,他心中最清楚,朱元璋開創朱明,到朱棣奪位是另一種意思了,為因他不是嫡傳。嘉靖在位是硬栩棚搞生身父親為皇帝,原因他也不是嫡傳,故意造就一個不是嫡傳人的巨大作用,延續他自己也有這杵的能為而虛設而又暗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