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樹遊記

    這跟浮躁沒有關係,分析下來大概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我們的國家太大,好風景太多,想要認認真真的遊玩需要花很多時間;

    第二,我們的假期有限,沒有太多的時間供我們遊玩,

    第三,我們的收入有限,沒有太多的金錢供我們去慢慢的遊玩,另一方面也說明我們旅遊的費用太高,

    第四,受交通方式的制約,自駕停車位太少,跟團只能“打卡”。

  • 2 # MOTO機器貓

    國慶旅遊黃金週剛剛落下帷幕,但大量景區擁擠的人群、堵塞的交通,還是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越來越多人無奈地感到,假期出遊是看風景,更是“看人”。儘管如此,人們還是儘量抓住為數不多的假期機會,或與親友一同享受旅遊的樂趣,或獨自踏上旅行的征途。

    與之前不同,今年“打卡式旅遊”在網上走紅,甚至《經濟學人》雜誌也注意到了這個新現象,還用“daka”這個譯名向歐美國家介紹中國旅遊文化的新變,讓不少人大為迷惑,“打卡”(daka)到底是什麼意思?

    顧名思義,“打卡式旅遊”就是以到達旅遊景點為目的,在不同景點之間快速穿梭,進行走馬觀花式的旅遊,並拍下圖片、影片發到網上,隨時記錄自己的旅遊過程。因為“打卡式旅遊”過於注重旅遊目的,功利性過強,從而引起不少人的質疑,還有人批評這是當代人浮躁的表現,以至於都沒法專注於旅遊本身,只是為了所謂的“抵達”,以及在朋友圈裡炫耀。

    這樣的批評並非完全沒有道理,但太過偏頗,沒意識到當代旅遊方式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與其說這是浮躁心態作祟,不如說是當代人選擇了更多樣的旅遊方式,尤其是傳播方式的改變也影響了我們的旅遊文化。

    首先,是大量冷門、有趣的地點在網際網路大潮中被曝光,去權威化、求新求異的網路文化,也促使人們熱衷探尋那些以前不起眼的地點,因此產生了新的“網紅景點”。比如,多家媒體都注意到,杭州一個叫“立馬回頭”的公交站在這個假期格外火爆,很多人都去這裡“打卡”,僅僅是因為這個名字很有趣,也很新奇。

    這種玩法,在網路文化崛起前的時代,是不可想象的,很多人也根本不知道它們的存在。但當下的事實是,越來越多的新奇“景點”浮出水面,引發很多人前去“打卡”,並呈現出越來越個性化的色彩。比如,中國唯一單字名的火車站“宋”站,位於黑龍江省肇東市,它算不上傳統意義上的景點,但在很多獵奇的火車迷眼中,這就是個“打卡聖地”,有人專門轉多趟火車,就是為了去看一個小火車站。或許外界對此匪夷所思,但火車迷卻對此津津樂道。這呈現出旅遊文化的多元性與個性化。

    再者,隨著智慧手機的全面普及,越來越多人喜歡在社交網路上曬旅遊照片和影片,而朋友圈點贊、短影片網站粉絲留言等“互動場景”,也刺激人們釋出更多的影像。“打卡式旅遊”就滿足了這種心理,其中道理很簡單:打卡的地方越多,說明自己的行程越豐富,玩法更多樣。而且,朋友圈成為不少人炫示生活甚至展示經濟能力、生活條件的“視窗”,他們不會錯過這個展示自己的好機會。比如,當他們在朋友圈裡展示自己在盧浮宮前散步、在迪拜帆船酒店裡品嚐美食的時候,自然要比宅在家裡更突顯自己的實力與魅力。社交平臺賦予人們展示生活機會的同時,也給不少人炫示“格調”提供了機會。

    因此,“打卡式旅遊”的走紅,本質上是網際網路文化推動下的旅遊方式的新變,是當代人旅遊觀念變化的必然趨勢。我們要看到它存在的客觀性與內在合理性,不必一味否決或簡單批判,而是要從中看到新型旅遊方式給我們提供的更多機會,並對其合理利用。

    比如,一些地方政府的旅遊部門,可以藉此推廣自己的獨特旅遊景點,開發更多潛在的旅遊資源。作為旅遊者,我們也不妨多一些開闊的視野,包容的態度。旅遊是讓我們開闊視野、增長見聞、怡情娛樂的好機會,不論是傳統的旅遊方式,還是新興的“打卡式旅遊”,只要能帶給我們奇妙的感受與幸福的體驗,它就是

  • 3 # 女士可可西里

    所謂“打卡式旅遊”,指的是旅遊者到達景點,不買門票進入景區,而是在景區大門或有標誌的地方拍個照,發個影片,或簡單做個停留後離開,以表示自己到過某處的一種旅遊方式。

    近年來,隨著更多的旅遊者踏上旅程,尤其是青年大軍的加入,這種旅遊方式漸漸火了起來。

    當然,時間不多,錢也不多,而旅遊者又想走更多的地方,所以他們重在過程,重在形式,而不深入景區在景點做深入的瞭解和體驗。在有些人看來,過而不入,等於沒來,因為只有景區內的景才是一個景點最核心的,最有內容的部分。這些人來去匆匆,也許連景點的皮毛都沒有得到,怎麼算是真正的旅遊呢?於是,結合年輕人的特點,結合時代的特點,將之歸結為“太浮躁”也不是沒有理由的。

    可“打卡族”卻不以為然,因為我自己也曾經多次多地“打卡”,並沒有留下多少遺憾。

    第一,有的景點,只是在某地有過某些活動,留下某些痕跡,就形成了可以開放售票的“景點”。事實上,其價值並不在被圈起來的“景區”裡,而在於這個地方,無法用牆“圈”住的整個山水天地。

    比如,2011年,我從內蒙古自駕到遼寧錦州,路過朝陽時,被高速路上的“中國地”廣告牌吸引,到收費站一問,才三十多公里,時間還早,就決定繞路去“參觀”。可下了高速,走了三十多公里,還有二十多公里,還有十幾公里,還有幾公里。越走越難走,到了地頭,天差不多黑了下來,而“景區”,無非是一個大門攔住了某些東西而已,一路走來,山水景色已經飽覽,於是拍了幾張照就迅速離開,後來一瞭解,還真沒拉下什麼好東西。

    第二,有些景點應該不錯,可是景區管理者把大門前移到很遠的地方,還要賣上很貴的門票區間車票,覺得心理不平衡,花錢不值,也就留個紀念返程。既有“窮吝”的原因,也有“抗議”的成分。

    2018年新疆旅遊返程到達嘉峪關,有意再睹萬里長城的西極,可到達景區,發現和2019年第一次到來時不一樣了,大門前置了許多,門票也抬高不少,心裡為景區的這種做法憤憤不平,於是在外圍做了一番“觀賞”,轉身離開。不少景點,都是這樣乘興而來,敗興而歸,內心安慰自己,反正我的腳已經踏上了這塊土地,留下了我的痕跡,“到此一遊”已經實現,何必要為進去沒進去而糾結呢?

    第三,有時到達景點,有各種原因讓自己失去了買票入園的興致,比如時間緊迫,比如管理者態度問題,比如天氣或精力問題,比如景點實際情況。“臨門一腳”停頓下來,取消原計劃,也就成了“打卡”式旅遊了。

    2018年到新疆旅遊,專程趕到吐魯番火焰山和葡萄溝,當時下著小雨,天氣很給力。可從火焰山外面的公路上就看到了裡面的情形,沒有一點吸引力了。稍做停留,驅車葡萄溝。本以為是滿溝葡萄,晶瑩剔透,入得溝來,任人採摘品嚐。一路口水都收不住。可到達景區,在遊客中心一看地圖,其實遊玩成分很大,根本不是我的追求。於是向後轉,開步走。返程遊過玉門關後,在極低的限速下“搖”到陽關,已近午時,驕陽似火,遊客中心外“火焰山”一般炙烤,哪裡還敢購票入關。況且,我心明白,所謂陽關,絕對不止圍牆裡的部分,我走過的地方,也是陽關。於是,我走了我的“陽關道”,離開了它的售票口。

    第四,有的景點,並存自己所受,但是它可能是某地旅遊文化中的一個點,或者是行程中經過的地方,順道“採訪”,瞟一眼而已,並不在深入瞭解的計劃中。也就成為“打卡”的物件。這種情形並不少見。

    比如2009年到太行山大峽谷旅遊,那裡景點非常多,要全部游下來,時間、精力、金錢都不允許。於是選擇紅豆峽和青龍峽為旅遊重點,準備以點帶面,管中窺豹。崎嶇走來,路邊的景點,就順便做個“近看”,不在路邊的,就做個‘遠望’,打了許多“卡”。

    像新疆的魔鬼城,那些奇形怪狀的地貌奇觀,曾經在許多地方見過,去時又值太陽高照,不是最佳觀賞時分,於是站在景區外,做了個“遠觀”,既解了長途奔波的疲乏,又滿足了對傳說中美景的好奇。

    第五,有的去過的景點,結果是一肚子後悔,再出去時,就對旅遊地做充分了解,不合適的,就只“打卡”不進去。比如2012年到河南雲臺山旅遊,本是慕名而去,買了聯票,結果正值暑期,天熱,人多,景遠。從最著名的紅石峽走過,哪裡能說是觀景,可觀的的多是人群的後背和腦袋,付出那麼多汗水,最後還是半途而廢,落荒而逃。

    之後出遊,儘量避開高峰,實在無法繞開的,一旦發現景區遊客爆棚,就立刻終止計劃,改為“打卡”。比如2016年國慶前張家界旅遊,游完袁家界和十里畫廊、金鞭溪,發現大量遊客湧來,於是放棄再遊,在其他幾個景點門口稍做停留,便見機撤離。

    中國這麼大,都想去看看。全部賞遊,條件不允許,有詳有略有捨棄,也是一種方法。如果我們還有更多的機會,完全可以補上之前“打卡”留下的遺憾。

  • 4 # 我都忘記我是誰

    也許自己的格局小!性格天生八卦,以前老愛去沒去過的地方玩!記得有次:朋友說,我們去某地方玩吧!我立馬說不去,去過了!他反問,你想去的地方我都去過了啥辦?突然尷尬了!也許年紀大了,也許心態不一樣了,也許經歷過塞人塞車後,現在不管去哪,就算呆在家,只要家人陪伴都感覺好滿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按照吉他譜上和絃彈不出來主旋律是什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