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環境騎士

    那就不是黃河、長江;首先,這個假設沒有意義,因為如果假設成立,亞歐大陸的自然格局就不是現在的特徵分佈,換句話說,黃河長江流入海洋,只是亞歐大陸大格局大前提的必然

  • 2 # 崑崙還東國

    水不流入大海,這個問題對於黃河來說,不是一個腦洞問題,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黃河在20世紀70年代到20世紀末就發生了多次的黃河斷流,斷流的原因,有乾旱降水偏小的因素,人為的因素也很大。因為黃河流域在新中國成立之後,人口、農業、工業迅速發展,對水的需求也越來越大,人們從黃河裡取水或用於生活,或用於農業灌溉,或發展工業,或用引水工程補給更遠的乾旱地方,造成黃河水經常無法到達入海口。小浪底水庫投入使用和國家對黃河水進行配額管理,才有了最近十幾年黃河沒有發生斷流。因此要使黃河斷流是非常容易做到的,只要沿黃各水庫和引水工程開足馬力抽水即可。

    當然這麼做的後果就是,黃河水攜帶的泥沙會淤積在河道而地上河更嚴重,進而水利工程加速失能。黃河下游河道由於長久缺水而形成沙堆、黃河三角洲地區由於缺少泥沙的補給而遭受海水的侵蝕、渤海灣因缺少黃河水攜帶的營養補給導致漁業生產力下降等等不利後果。

    而長江水如果不入大海,那有可能就是一個腦洞問題了。長江入海的水年徑流量近萬億立方,這些水不入海,需要有足夠大的地方儲存。

    對於以長江三峽為分界的長江上游來說,優質的儲水地就是四川盆地了,畢竟這個地方歷史上也是一個海盆和湖盆,只要在三峽地區建設足夠高的水壩,就天然成為了一個大湖。由於四川盆地容積夠大,再考慮水的蒸發問題,預估是需要許多年才能把這個大湖裝滿,這樣長江上游的水就解決了。下圖為曾經的古巴蜀湖。

    長江中游的湖廣地區,現有的儲水地是洞庭湖、鄱陽湖。可以以這兩湖為底子,清理淤泥擴充庫容存水。但由於地勢並不佔優,因此還要在各大支流建設引水工程,引到北方和嶺南地區,這估計可以防止這區域流入大海。

    長江下游地區地勢更不佔優,只能參照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建設大型抽水工程,抽到北方去。下圖為南水北調東線的高程圖。

    長江口不比黃海和渤海,這裡風暴潮比較厲害,如果缺少長江水抵抗,上海人民估計喝水就成問題了,只能透過海水淡化工程來解決喝水。

  • 3 # 綜改1

    你這個偉大的問題是要發揮黃河水和三峽工程洪水的偉大作用!牽涉到整個中國科學合理開發水資源和旱澇保收的耕地資源的大問題!

    第一是黃河水不僅不流入海,還要求不流入下游,全部留在西北。但需要從大西線每年調水一千二百億方中用其中的四百億方從渭河進入黃河沖刷下游泥沙入渤海灣,中途還不能截流,才能把地上河變成地下河,二十年後恢復渤海灣到西安的水運!達到根治黃河!

    第二是隻能把長江上游三峽工程每年的千億方洪水透過巫山大寧河連通丹江口水庫調往華北!一是取代南水北調東線和中線,降低調水成本價,灌溉旱澇保收的機械化耕地五億畝!二是取代黃河水支援根治黃河!三是取代漢江水,支援漢渭調水,結束中下游搶水!四是把長江中下游的防洪安全標準從現在的一百年一遇提高到一千年一遇!

    第三是把渤海灣建設成內陸淡水湖,每年節約洪水八百億立方米,支援兩蒙和東北缺水!並建設東北到華東地區的防震高速交通(包括在臺灣海峽也只能築壩建閘,不能修建隧道和橋樑)!還有必要把塔克拉瑪干大沙漠中的十萬平方公里用於開發大規模太陽能發電站,一舉兩得,既減少調水量灌溉,又能滿足全國綠色能源取代一切汙染能源!

    第一是單一的把黃河水全部留下來,會導致黃河永遠都成為一條害河,並導致海水倒灌,影響到耕地種植!

    第二是必須把大西線調水最佳化完善到每年一千二百億立方米,才足夠根治黃河和解決大西北乾旱缺水!

    第三是長江每年上萬億立方米水資源不可能全部留在陸地上!不可能容納得下,不可能斷了中下游的航運,不可能讓海水倒灌進長江!

  • 4 # 這麼近那麼遠F4

    長江與黃河自古是中國的“母親河”,為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燦爛文明,發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長江,別稱為母親河;黃河,中國“中原地帶”發源地的搖籃。長江,長6397公里,中國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流域面積180萬平方公里,年徑流量6900億立方米,中國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黃河,長5464公里,中國第二長河,世界第五長河;流域面積75萬平方公里,年徑流量580億立方米,中國第七大河,世界大河二十名開外,世界上含泥沙最多的河流。兩條河流都發源於中國青藏高原的“三江源”地區,源頭主要補水來自於冰川融化,都自西向東流淌,都屬太平洋水系。

    那麼,假設一下,只是假設奧,如果,黃河和長江的水都不流入大海會怎麼樣呢?會有什麼後果呢?

    後果嗎?會很嚴重。長江水和黃河水不流入大海是不可能的。除非冰川不在融化,海水不在蒸發、降水不在迴圈,長江和黃河補水來源減少,不然以現在長江和黃河流經的地形、年徑流量等因素來說,“水滿自溢”的道理是存在的,長江水,黃河水達到一定峰值肯定會外洩,注入大海。原因如下。

    首先、兩河流經的地形。

    長江流域,流經唐古拉山山脈、青藏高原、橫斷山脈、四川盆地、雲貴高原、巫山山脈、長江中下游平原,最後注入東海。黃河流域,流經巴顏喀拉山山脈、青藏高原、河西走廊、賀蘭山山脈、內蒙古高原 、黃土高原 、太行山山脈、華北平原 、最後流入渤海。兩條河流沿岸地形,都有形成大型湖泊的可能,但是無法制止長江和黃河水順勢而下,流入大海。

    第二、兩河年徑流量。

    長江,支流眾多,有八大支流:嘉陵江、烏江、沅江、湘江、漢江和贛江等,長江流域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徑流量為9600億立方米,降水豐沛。黃河,支流也不是,有四大支流:洮河、湟水、汾河、渭河 ,黃河流域屬溫度季風氣候,年徑流量580億立方米,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如此大的徑流量,需要多大的地方才能裝下呢?長江和黃河水不外洩是不可能的。

    第三、兩河流域擇勢形成湖泊。

    縱觀長江和黃河流域地勢,如果兩條河流不流入大海時,首先會形成湖泊,待湖泊水飽和時,然後湖水外溢,形成淡水湖,還是外洩湖泊。長江能形成湖泊的地方首選是四川盆地,面積約26萬平方公里。如果四川盆地能形成湖泊,中國將結束無大湖的尷尬,四川盆地湖泊面積能排名世界第二位;中國淡水儲量大大增加,對解決西部旱情發揮重大作用;同時改變湖泊周圍環境氣候,裡海對周圍環境影響可以自成一派,形成區域性小氣候,四川盆地當然也可以;當然長江水源源不斷注入四川盆地,盆地容量有限,總有水滿自溢的那一天。黃河也是同樣道理,黃河形成湖泊的區域首選位於寧夏平原地區,西接河西走廊一帶,可以形成天然湖泊。長江和黃河先形成湖泊,然後“水滿自溢”後,水流還是會“奔向”大海。

  • 5 # 珞珈山的貓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如果黃河長江中的水不流入大海,那麼會發生怎樣的奇妙變化呢?

    黃河和長江是中國版圖上的兩條巨龍,也是中華民族的兩條母親河。橫貫東西的長江和黃河滋養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

    長江與黃河有著同樣的起源地——三江源!但是黃河出源頭後又向北流最後向東流滋潤著中國廣袤乾旱的北方地區,最終流入到渤海。而長江則是從源頭後向南流或向東流滋潤著中國富饒且物產豐富的南方地區,最終則流入到了東海。

    做一個假設,如果長江和黃河的水都不再流入大海之中。那麼將會在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的終點處形成一個巨大的湖泊,也就是形成一個巨大的淡水湖。至於這個淡水湖的面積和庫容,則要根據當地的自然蒸發量和滲漏量以及來水量和出水量之間的水量平衡。那麼毫無疑問長江終點所形成的湖泊要遠遠的超過黃河終點形成的湖泊。

    另外一個重要的影響便是中華大地上會喪失重要的黃金水道。長江中下游以及各支流上川流不息往來頻繁的貨輪和客船將會因為喪失出海口而大幅度降低。

    畢竟位於長江之上的蘇州港、上海港、南京港、武漢港、重慶港之所以擁有今天的規模和貨物吞吐量,全部仰仗的是這些貨物能夠從碼頭直達江海。因而如果一旦長江中的水不在流入大海之中,則會導致這些貨物和出行不願在選擇時間較慢的內河航運。

    還有一點,一旦長江和黃河與海洋斷開之後,許多中國特有的珍貴魚類和其他動植物則岌岌可危。比如說長江之中就有許多種魚,需要透過溯游而上從大海回到河道之中產卵的方式。而一旦長江不會再有水流入海洋之中後則意味著這些珍貴生物即將滅絕。

    另外其實黃河和長江中的水不在流入海洋之中,並非只是假設。在前些年,由於黃河流域經濟快速發展,工業需水量急劇上升。而當時的黃河兩岸和沿線途經的省份和地區並沒有實現協約用水!

    因此,中國近現代歷史和新時代後黃河曾經出現過多次的斷流現象。而根本原因則是由於黃河沿線各省份和地區,都是按照自己的需求在無節制的取用黃河水。最終導致黃河下游出現斷流的現象,相當於黃河滴水沒有流進大洋之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關於校慶的祝福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