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楊樹下談歷史

    珊瑚海戰結束後,美海軍略勝一籌,山本自然不服,於是集合日海軍幾乎全部家當,準備進攻中途島,誘使美海軍主力上當並一舉殲滅。

    稱霸太平洋。

    尼米茲何嘗不想殲滅日本聯合艦隊?

    他有信心打敗山本。

    他背後有強大的美國工業,武器裝備充足;

    更重要的是,他有一個超級“望遠鏡”——情報處,號稱“大魔術師”羅徹福特和他手下幾十人,不分晝夜地偵聽破譯日方電報。

    大量關乎日軍動向的電報,一封接一封的被“望遠鏡”截獲。

    這意味著,日軍的一舉一動他都清楚。

    但此時,他也犯難了。

    因為羅徹福特和他的團隊破譯的主要是常規用字,對於地點,日本人用的還是字面上看不出任何意義的代號,這個就只能靠猜了。

    但關鍵問題是,目標在哪呢?

    靠猜誰不會?於是美國各地情報部門紛紛“大顯身手”。

    華盛頓海軍部的情報處認為,日軍仍在南進,目標是澳洲。

    就連灰溜溜從菲律賓逃出來的麥克阿瑟也支援這個觀點。

    美國陸軍航空隊的情報處則認為,目標是西海岸。

    大家的觀點南轅北轍,吵得不可開交,最後鬧到了羅斯福總統那裡。他也覺得澳洲的可能性最大。

    尼米茲可不管這些,他相信他的手下的判斷。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更何況羅徹福特的判斷來自於幾千份日軍電報的分析。

    因為情報處發現在日本海軍主力離港之前,電報異常頻繁,在這些電報裡,有兩個字母“AF”反覆出現多次。

    憑他對山本五十六的瞭解,澳洲一定不是他的首選。

    “AF”一定指的是太平洋的某個地方。

    太平洋上大大小小的島嶼成千上萬,如繁星一般,誰知道他的目的地到底是哪兒?

    這不是大海撈針嗎?

    羅徹福特急,尼米茲比他更急。

    這事事關重大,不僅美海軍主力的命運在此一舉,甚至會影響到美國未來的國運,搞錯了可不是鬧著玩兒的,必須百分之百肯定後才能出手。

    他不愧是“大魔術師”。

    他的團隊夜以繼日地加班加點工作,排除法、分析法、推斷法、窮舉法輪番上陣,最後他們確定了三個可能性最大的目標:

    阿留申群島、珍珠港和中途島。

    範圍縮小了,但依然不能最後確定,這樣的成果,領導是肯定不滿意的。

    他也覺得沒有成就感,也沒有上報。

    就和大家一起愁眉苦臉地或站或坐,有人掏出一支香菸,拿在手裡半天也沒點燃,在手裡揉成了一縷縷菸絲,都不說話,每個人都在絞盡腦汁找證據。

    突然一個名叫賈斯柏·赫爾姆斯的年輕情報員站起來,大聲喊道:“我想起來了,幾個月前日軍水上飛機襲擊珍珠港時,密電中就用到過AF”

    眾人為之一震,馬上撲到堆積如山的電文堆裡,開始搜尋幾個月前的情報。

    果然,有一份電文是這樣說的:命令水上飛機到“AF”附近的珊瑚小島由潛艇補充燃料。

    而這個珊瑚小島,正是中途島和夏威夷中間的一個環礁。

    這個機靈的小夥子貌似應該拿到一枚功勳章,他靈光一現的一句話,一語中的,立了大功。

    阿留申群島被排除在外,現在只剩下珍珠港和中途島二選一了?

    但到底是哪個呢?

    一個是美國主力艦隊的基地,一個是前沿陣地,

    兩個都有可能被日海軍選為打擊物件。

    辦法總比困難多,“魔術師”眉頭一皺,計上心來。

    他徵得尼米茲同意後,讓守島部隊用明文發了一封電報,說島上的淡水蒸餾塔壞了,飲水告急。

    為了把戲演得更逼真,又讓第十四海區司令布洛克少將回了一封電文,說有一艘供水船正緊急駛往該島供水。

    日本人上鉤了。

    不到24小時,威克島上的日軍電臺便發了一封密電:“AF”缺乏淡水,補給艦隊務必向登陸部隊提供淡水。

    答案有了,

    “AF”正是中途島。

    十萬火急!結果很快就報到華盛頓。

    羅斯福總統當即命令立刻召開參謀長聯席會議,緊急磋商應對之策。

    讓人想不到的是,明明證據擺在眼前,但美軍的高官們還在表示懷疑。

    他們認為,日本出動有史以來最強大的兵力,針對一個根本不起眼的小島,有必要嗎?

    就連足智多謀的陸軍參謀長馬歇爾也表示擔憂,如果把有限的部隊集中在該島,日本人卻虛晃一槍,進攻其他地方,那可就慘了。

    官越大,責任越大,壓力越大。

    一連幾天,茶不思飯不想,腦海裡只有一個問題:

    到底是不是這個小島呢?

    他相信“魔術師”,也更瞭解他的對手,

    他斷定,山本五十六真正的目的,並不只是一個小島,而是想把他的艦隊引出來,加以殲滅。日海軍只有壓上所有力量,才可以擁有對美海軍壓倒性的優勢。

    山本這人雖愛賭博,但對雙方的籌碼,從來都是算得一清二楚。

    對,我們的目標,就是中途島。

    英雄之所以能成為英雄,不在於匹夫之勇,而在於危急時刻的果斷。

  • 2 # 李三萬的三萬裡

    作為太平洋艦隊司令,尼米茲當然有自己團隊的情報支援。尼米茲判定日本聯合艦隊要攻擊中途島,並不需要有什麼壓力,我們作為後世知道結果的人,來討論這個話題,知道當時雙方艦隊都是在試探,尋找對方主力艦隊,以求一場決戰,那麼事情很清楚,中途島本身,並不具備當初珍珠港那樣的戰略價值,偷襲珍珠港,可以讓日本聯合艦隊暫時獲得優勢,知道不知道日本要來偷襲,是件很重要的事(當然了,現在珍珠港事件是個差不多全公開的陰謀論,說是羅斯福知道且隱瞞下來日本偷襲情報,以借日本人的手,打醒孤立主義盛行的美國,但這也是對珍珠港的一種戰略利用)。中途島海戰前,美日雙方的戰略目標,都是找對方主力決戰,並沒有太具戰略意義的島嶼爭奪,海戰嘛,島嶼只有戰術上的意義,戰略上都是拿到制海權的贏家通吃。所以這個時候,尼米茲就算判斷失誤,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就如同拳擊臺上的拳手,被對方虛晃了一下而已,他的太平洋艦隊被虛晃到比方夏威夷,那麼雙方主力沒有遭遇,那麼就是等下一輪試探,直到雙方主力艦隊終於碰上,開始決戰。從雙方實力來說,其實越朝後遭遇,美國一方的優勢還越大,所以尼米茲對日本聯合艦隊的進攻判斷,其實沒什麼太大壓力,判斷錯了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事情,中途島海戰時,美國太平洋艦隊,對日本聯合艦隊,其實並不佔什麼優勢,日本人自己也出現許多失誤,美國一方到中規中矩,沒有什麼大的失誤,所以儘管損失不小,但還是取得勝利,把日本打到開始戰略防禦。

  • 3 # 一葉楓流

    日軍偷襲珍珠港以後,美國太平洋艦隊陷於癱瘓,僅有三艘航空母艦和一些巡洋艦、驅逐艦組成三個特混艦隊。牛頓少將任司令的艦長謝爾曼上校指揮列剋星敦號領銜的第12特混艦隊,隨後改為第11特混艦隊。弗萊徹少將任司令的薩拉託加號領銜的第14特混艦隊,隨後萊利接替弗萊徹。弗萊徹擔任從大西洋調過來的以約克頓號為旗艦的第17特混艦隊。哈爾西指揮的企業號第16特混艦隊。大黃蜂調過來後作為第18特混艦隊。

    (中途島之後,列剋星敦、約克頓相繼沉沒,薩拉託加組成TF11,黃蜂號組成TF18。隨後是瓜島海戰,黃蜂和大黃蜂也相繼損失。只剩下企業號的TF16和薩拉託加的TF11 。)

    在確定菲律賓一定會陷落後,亞洲艦隊參加的英美荷澳聯合艦隊在爪哇海海戰中幾乎全軍覆沒。1942年初日本第一航空艦隊橫掃印度洋東部,基本肅清了英美在東南亞的海軍力量。推測日本海軍下一步的進攻方向凸顯其重要性。美軍情報部門透過日常無線電偵聽,推測日軍的進攻方向。並且可以定位軍艦在什麼位置。

    從戰略角度分析,日本海軍已經從印度洋撤回兵力。東南亞的陸軍行動也不需要海軍支援。美國國內有兩個猜測,一個是入侵澳洲,另一個是入侵夏威夷甚至是美國西海岸。第二個猜測說明了華盛頓的軍事將領們草木皆兵的心態。把日本海軍想象的過於強大了。實際上日軍入侵澳洲都沒有那個能力。從日本列島把作戰物資運到南洋群島,用來進攻澳洲,日本確實沒有那麼大的能力。

    事實上日本確實是要進攻澳洲的,如果不是出了杜立特空襲東京的事。

    山本一直有個打算,想把美國海軍引誘出來,用南雲的航空母艦加以消滅。為此策劃了中途島作戰。但是一直沒有人同意。發生襲擊後,山本斷言空襲的飛機是從中途島起飛的。這樣就提高了中途島作戰的必要性。山本這種信口雌黃的獨斷,害了聯合艦隊。中途島作戰計劃非常龐大,複雜,一切規劃都是建立在想當然的基礎上。

    尼米茲推斷聯合艦隊的進攻目標,得益於從一艘沉沒的日本潛艇上打撈上來的密碼本。那個AF的故事說明了太平洋艦隊情報部門的聰明智慧。面對華盛頓的質疑,尼米茲堅定相信自己手下的判斷。把一切可以集中的力量用於中途島。

    中途島首先是情報戰的勝利,其次是尼米茲的正確決斷和美國飛行員視死如歸的大無畏精神氣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就是相貌不佳,但我的心是善良的,為什麼就找不到女朋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