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青絲琉璃盞

    孝,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不僅是一種“善事父母”的日常倫理意識、規範和實踐,實際上它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整個中國文化的首要精神,其影響之大、涵蓋之廣,既深且遠。孝是中華傳統文化中,集道德觀、人生觀、宇宙觀為一體的核心和首要觀念。孝是中華傳統倫理體系的起點與諸道德之首。對當代中國影響深遠且發展至今又具有新的時代特點。

    傳統中國文化在某種意義上,可稱之為孝的文化;傳統中國社會更是奠基於孝道之上的社會,因而孝道乃是使中華文明區別於古希臘羅馬文明和印度文明的重大文化現象之一。 孝不僅在中國文明中有其廣泛的文化綜合意義,它不僅是一種親子間的倫理價值觀念與規範,而且包含著宗教的、哲學的、政治的、法律的、教育的、民俗的、藝術的等諸多文化意蘊,可以說是中國文化的一個核心觀念與首要文化精神,是中國文化的顯著特色之一。

    孝的一般意義是孝敬父母,其具體內容在儒家經典—《孝經》中有明確說明:“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又謂:“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孝子如何事親呢“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 誠然,對於封建統治階級所提倡的殘害人性、盲從盲信、極不平等為特徵的“愚忠”、“愚孝”,我們應該批判、剔除之;但是,孝敬父母、尊敬長者的基本思想,則是中華民族數千年調整、和諧家庭關係所積累起來的倫理規範,是歷代人們所認同的傳統文化精神,在我們今天仍須繼承和發揚。這是因為,孝敬父母不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現代文明的重要內容。它不但可以促進家庭的和睦、團結,也能幫助社會與國家的穩定,使社會正氣上升。

    對於孝親敬長的合理的孝, 我們應大力弘揚; 而對於殘害人性、盲從盲信、極不平等為特徵的“愚忠”、“愚孝”,我們則應批判、剔除之。 孝是中華文化的中華倫理的鮮明特點。 中國文化雖然是由儒釋道等多種要素組成的,但其中心則是儒學,而仁學又為儒學之主要精神, 但仁學之精神卻是完全由孝道出發的。 所以孝道也可以說即為中國文化的核心。

    孝是貫穿天、地、人、祖、父、己、子、孫之縱向鏈條,孝是中國文化邏輯之網的紐帶和核心。又由於在孝中已經全部包含了儒家親親、尊尊、長長的宗旨,因而成為儒家文化甚或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

    孝是中國文化中出現最早的倫理觀念與德目之一。在周代,孝是尊祖敬宗的宗教與人文合一的意識,再發展,才產生了“善事父母”的人文倫理意識。從孝義的產生、發展本身來看,它就是合天道與人道為一的觀念,把天、祖、親緊密地聯絡在一起了。

    從孝本身的內涵看,也是把自然親情的天道與親子倫理的人道很好地結合起來了。孝在中國文化中是連線過去、現在與未來的縱向鏈條。因此,孝意識是中華民族凝聚力的核心。 孝是傳統倫理的元德。“百事孝為先”。

    孝是中華傳統倫理體系的起點與諸德之首。正如《孝經》所說:“曾子曰: ‘敢問聖人之德,無以加於孝乎?’子曰:‘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 孝是中國古代政治的倫理精神基礎。在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中,孝,不僅是德之本,教之所由生,而且也是古代政治倫理精神基礎。 這不僅體現在思想家的著述與文化觀念中, 而且也貫徹實施在古代社會的政治中。

    孝之所以成為仁之根本,關鍵在於孝是維護封建社會政治、社會穩定的倫理精神基礎。 孝道在中國傳統社會有極高的社會地位,它不僅是傳統倫理文化的基石,而且是整個文化和社會、政治生活的基石。

    簡而言之,泛孝主義是孝在傳統社會的地位,但在當代社會,孝不可能再繼續享有這樣的地位了。它只適用於家族主義盛行的傳統農業社會,而不適合於宏揚個性獨立的現代工商社會。於是,在範圍上,孝道只能侷限於家庭之內;在性質上,孝道只能侷限於親子之間。 在建設當代社會的孝文化的過程中,實現由傳統孝道向現代新孝道的創造性轉化是至為重要的。

    那麼較之於傳統孝道,現代新孝道有哪些特點呢?

    主要可以概括為:

    1.人格平等性。

    2.義務並行互利性。

    3.注重感情性。

    4.強調自律性。

    到了現代社會,它律性的孝道失去其原有的作用與功能,現代社會中,個人獨立自主的傾向很強,他律的孝道訓練不易為子女接受,也難以產生預期的效果。比較明智的辦法,只有代之以自律的孝道教育。在這種教育過程中,父母應該放棄以權威的方式訓練子女盲目的服從與外表的恭敬,改以理喻的方式教導子女理解善待父母及其他人的重要與意義,從而學得設身處地的孝道原則。這樣的孝道原則則屬於個人自己的,不必靠外在的權威或規範來監督,即能自動自發的做出自己認為適當的孝行,所以,這種孝道是自律性的而不是他律性的。

    總之,我們既要繼續發揚中國孝親尊老的優良傳統,同時也要吸取重視代際親子平等的合理因素,在新時代建立和享受我們的“新孝道” 。

  • 2 # 白居士點玄機

    人有四種恩田皆須回報:父母恩、三寶恩、眾生恩、國土恩。父母恩是第一要報之恩。父母對子女有十大恩德:1.懷胎守護恩2.臨產受苦恩3.生子忘憂恩4.咽苦吐甘恩5.回幹就溼恩6.哺家養育恩7.洗濯不淨恩8.遠行憶念恩9.深加體恤恩10.究竟憐愍恩。子女傾其畢生心血,也難報父母生育之恩,父母就是天地,父母就是佛。孝順父母當獲如下果報:1.現世盛名流佈。能進德修業、能治理家庭、能慈悲待人、能盡忠職守。佛經雲,“若有男女依母教,承順顏色不相違,一切災難盡消除,諸天擁護常安樂。”2.未來福報轉無量。佛經中說,佛之所以能修得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因力佛在累世中恭敬三寶、孝養父母。父母者,實為三界內最勝福田。反之,不孝父母,則事業難成,生遭天殺,死墮無間大地獄也。

    自古忠臣出孝子,試想,一個人連父母都不孝順,他會忠於國家,為人民、人類謀福利嗎?

    孝是社會的根,如果根出了問題,那麼整個社會就是一個病態的社會,甚至會整個的枯萎與敗落,因此,佛道儒三教皆以孝為基也。

  • 3 # 小號哥

    俗話說萬惡淫為首,白善孝當頭。我們每個人的身體都來自於父母,沒有父母的撫養孕育就沒有我們自己。所以人類社會要想發展下去傳宗接代是唯一的手段,而儒家思想中的孝理念是實現這一手段的重要思想保證,只有孝道才能使家庭和睦幸福,從而保證社會的穩定發展,孝也是在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當中地位最高的,古人常說忠孝不能兩全,但是如果作不到孝哪裡的忠,實際上古代臣子對帝王的忠就是孝的一種表現。所以孝的概念貫穿於中華民族的整個發展歷史,是我們傳統文化中的瑰寶,絕不能丟棄。

  • 4 # 錦月細雨

    傳統的儒家觀念孝道就是害人用的,因為孝只是兒女對父母付出,而且還是無限制的付出,有些父母棄養孩子 ,虐待孩子,養孩子像養畜牲,老了要求孩子像養太上皇,慈禧一樣養著他們,否則不孝的帽子就給孩子扣上去。問題是就算孩子盡了孝有些父母覺得孩子盡孝是應該的,他們偏心自私盡孝的孩子什麼也得不到,不盡孝的掙了個鍋滿盆滿。更有可惡父母孩子的錢盡孝,他自己的錢去養小三小四,養保姆,末了還給孩子扣個不孝的帽子。這孝道就是個不平等條約,他們養孩子只是要養兒防老,他們為自己打算的好好的,卻不為孩子考慮,雖意的揮霍孩子的感情,財物卻一點也不想為孩子付出

  • 5 # 白馬非馬1001

    孝而不必事事順,

    敬而無需樣樣從。

    長幼亦需平等寬容,

    家庭和睦百業興旺。

    傳統孝道,既有知恩圖報的正確人文思想因素。也有“唯上論”、“愚忠”、“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等封建忠君思想,從朝堂向家庭基層單位的延伸、固化、強化。

    “唯上、唯老、唯祖”不利於思想自由、研發創新,妨礙經濟發展活力。傳統孝道也應順應時代,注入更多平等、寬容和相互理解、扶持。

  • 6 # 逆襲的諸行無常

    首先來看一看為什麼儒家文化中會這樣推崇孝道。

    武王伐糾建立周王朝,分封天下,其目的就是為了“封建親戚,以藩屏周”,侷限於當時的治理能力,不分不行啊!周天子沒有能力治理如此之大的國土,分完後怎樣確保周天子的權力的鞏固呢,家族宗法制度的形成就有了其必要性,如何維持宗法制度的嚴肅性,孝道必然性的被提上了議事日程,並得以透過。所謂的周禮就是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形成的,代代相傳,不斷完善。

    到孔子所處的春秋戰國時期,禮崩樂壞,正如老子所說“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提倡孝道自然被主張復周禮的孔子所重視。從《論語》中孔子對孝的解釋也可見一斑。

    至漢武帝時期,為了君權的高度集中,“外儒內法”成為必然選擇,最起碼錶面上要獨尊儒術。作為儒家十三經的《孝經》也就自然有了推而廣之的條件。再到宋明理學大行其道之時,科舉的必修科目誰敢不重視。

    至於怎樣對待儒家文化中的傳統孝道觀念,個人認為還是以儒家的理念對待之,持中庸之道,不過也無不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宇宙哪來這麼多土,組成了無數的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