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武術文化交流歷史悠久。據《三國志·魏書·東夷列傳》記載:景初二年(公元238年),日本邪馬臺女王卑彌呼的使者訪問中國,魏明帝賞賜的禮物中有五尺刀二口,這是中國史籍中有關中國刀劍傳入日本的最早記載。日本著名武術學者松田隆智的《中日武術交流史(上)》中介紹:近年,在天理市東大寺山遺址出土了刻有"中平□年五月"銘文的鐵刀。"中平"系東漢靈帝年號。因此,有人推測這把鐵刀"可能就是魏王賜予卑彌呼的"(《甘肅群體》1982年第1期)。然而,中國刀劍傳入日本遠比史書記載要早得多,"例如,近年在山形縣烏海山麓的三遺崎山遺址出土的被認為是中國殷代的青銅刀"(松田隆智《中日武術交流史(上)》),就是最好的佐證。 日本考古學家梅原末治《銅劍銅鉾》中記述:"北九州發掘之銅劍銅鉾,在西記前後二三世紀間,已製造使用之,乃由中國經過北韓漸次傳入於北九州者。其分佈地域,殆以北九州為中心,南及於大隅,迤東亦稍波及於四國及本州西部。就中以九州之筑前博多灣沿岸分佈最密,近發掘者已達二十二處八十五口。次為對馬島,迄今發掘者達十七處,五十九口。在九州筑後發掘者達十五處,四十八口。在九州豐後發掘者十二處,四十三口。且在北九州發掘之銅劍銅鉾中,其鋒稅而利,備具中國製品之風味者不少;惟至深入日本內地,則多鋒寬而鈍不實用之大形。至對岸北韓方面,以弁辰之故地今慶尚道發掘之銅劍銅鉾較多,計三處,十一口。"由此可知中國生產的武器是經北韓南部及對馬島、九州北部諸地傳入日本的(見王輯五《中國日本交通史》上海書店1984)。這也表明日本古代的武器,"是透過北韓半島從大陸移入" 的(末永雅雄《日本武器概說》),"或者是由那些歸化的中國、北韓工匠製造的"(松田隆智《中日武術交流史(上)》)的觀點是可信的。 中國漢刀傳入日本,對日本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日本書紀》記載的推古天皇(公元619年)賜給家臣蘇我馬子的一首歌中有語云:"若把你們比作大刀,勝似吳地的寶鋤。"可見,中國吳地出產的刀劍,以其優良精美的質地而聞名日本。日本自己製作的所謂的"日本刀",出現於平安王朝中期,即公元900年前後,據研究,它是供騎兵作戰使用的兵器(松田隆智《中日武術交 流 史(上升)》)。已故武術研究專家唐豪先生的《古代中朝日劍術交流的若干考察》(《中國體育史參考資料》第六輯)中對漢刀和日本刀所作的對比分析認為,日本的刀制顯然受中國漢刀的影響而成為它的祖型。 漢刀以及中國冶煉技術傳入日本後,日本人對其進行了認真的研究。之後,日本製作的刀器因質地精良而頗負盛名。北宋時已大量輸入中國,據統計總量約在二十萬把。北宋大文學家歐陽修特作《日本刀歌》,對日本刀的精美予以稱讚。據統計,明代十一次勘合貿易共輸入日本刀二十萬把,使之成為日本的主要輸出品。當時明人命之為倭刀,而其鋒利無比,尤為中國著名軍事家、武藝家所稱道。明程宗猷《耕餘剩技·單刀法選》中記載:日本刀"刀長三尺八寸,靶一尺二寸","刀背要厚,自下至尖,漸漸薄去,兩旁脊線要高起,刀口要薄","刀鞘內要寬,刀口寸金箍入鞘口,略緊勿松,緊松亦要得宜,以便出入"。這些刀器"鍛鍊精堅,制度經利,靶鞘等物各各如法,非他方之刀可並,且善磨正,光耀奪目,令人寒心"。 《漢書·藝文志》有《劍道》三十八篇,這是當時中國劍術發達的明證,而中國劍術是否與刀劍同時傳入了日本,卻不見記載。日本稱刀為"太刀"或"大刀",稱刀的交手為"擊劍",稱刀法為"劍道",語皆源於中國。唐豪先生認為:日本的五個劍"構"與中國傳至北韓的五個劍"勢"基本相同,加上刀身的形制基本相同、名稱基本相同,以及西漢鐵刀流傳日本,這期間的關係絕非偶然的巧合。他斷定日本的"擊劍"是以北韓為橋樑從中國傳去的。林伯源先生《中國武術史》(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中認為:劍道大概是在秦漢時代傳入北韓的。如果此說成立,那麼劍道傳入日本不會早於這一時期。 關於中國刀劍之術東傳日本,松田隆智《中日武術交流史(上)》還提供了一條線索:吉備真備作為第九次和十一次遣唐使成員,在中國留學達十九年之久,系統學習了禮儀、祭典,法律、軍事、築城、書法、音樂、天文曆法等知識,還把大量書籍帶回了日本。他博學好求、多才多藝,留學長安時正是劍術、劍舞十分盛行的時期。因此,儘管沒有他學過中國劍術的記載,但他對此道必有所聞,甚至也曾加以留心,因為他是一個對軍旅之事頗感興趣的人。 明代中日武術交流活動達到一個高峰。日本刀法因其高超精湛引起了中國武藝家、軍事家的極大關注。《平壤錄》稱:日本刀"舞動則手下四方盡白,不見其人"。民間著名武術家程宗猷《耕餘剩技·單刀法選》介紹說:日本刀法是"以雙手用一刀也","其用法,左右跳躍,奇詐詭秘,人莫能測,故長伎每每常敗於刀"。何良臣《陣記》卷二中述:"日本刀不過三兩下,往往人不能御,則用刀之巧可知。"戚繼光《紀效新書》載:長刀,"自倭犯中國始有之。彼以此跳舞光閃而前,我兵已奪氣矣。倭喜躍,一迸足則長餘,刀長五尺,則大五尺矣。我兵短器難接,長器不捷,遭之者身多兩斷。緣器利而雙手使用,力重故也。"戚繼光已充分認識到日本刀器和倭寇精於刀術而產生的巨大殺傷力,於是在抗倭戰爭中"得習其法,又從而演之"(茅元儀《武備志·武經總要》),迅速將日本刀法納入自己武藝體系中。中國刀法的進步,不容日本人輕視。茅元儀《武備志》出版不久即東傳日本廣泛流傳,對日本武術界產生深刻影響,以致出現了"武備志派劍道"。 日本人自古對刀劍情有獨鍾,一向視刀為"武士之魂"。中國劍術的傳入,使日本刀法不斷豐富起來。在消化式地擺脫了中國式劍法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了日本特有的刀法。鎌倉幕府(公元1185~1333年)時期,武士階層的興起,使得劍術受到重視。室丁時代(公元1392~1573年)戰爭頻繁,出於自衛的需要,習練劍術者日益增多。16世紀,隨著火器的發展,使刀劍在戰爭中相形見絀,但刀劍之術並未因此失去其光輝,反而促進了劍術(Kenjutsu)向劍道(Kendo)的發展。17世紀,由於人們普遍喜歡劍道,便出現了專門教師,以師徒相承的方式傳授著自己的技藝,遂產生了念流、中條流、一切流等200多個流派。18世紀,劍道防護用具,即"竹刀"、"面"(護面)、"胴"(護胸)、"垂"(護襠)的發明,極大地方便了教學和比賽,促進了劍道的發展,使劍道迎來鼎盛時期。 現代劍道比賽仍建立在"竹刀"的基礎上。竹刀長一般不超過 118釐米,重不低於485克。劍道選手被稱為"劍士",劍士必須備有護面、護腕、護胸、護襠,並要求身著黑色或白色衣裙。競技場規格為9~11米見方,場外有1.5米的安全區。場上設三名裁判執法。有效擊打的判定原則是以刀尖或前端擊中對手的頭部(正、左、右)、兩臂、胸部及喉部。比賽淨打5分鐘,先得兩分者為勝或只有一人得一分者為勝。若不分勝負,則進行加時賽,時間不超過3分鐘,只要有人得分即告比賽結束。 劍道作為現代運動形式,像日本其他民族傳統體育專案一樣,不僅具有其固有的體育價值,而且具有相應的教育意義。它講究技精氣合,修身養性,並十分注重傳統禮儀和法則。劍道比賽必須互相行禮致意。行禮方式有立式禮、蹲式禮和跪式禮。比賽中必須絕對服從裁判,若對裁判或對手有不尊重的言行將被取消比賽資格。 為鼓勵劍士不斷進步,執行技術委員會為之設立了10級段位制。劍道段位升級必須經過"學科"(筆試)、"實技"(實戰較技)和"型"(套路)三種考核。初段劍士必須會3套"型",二段劍士必須會5套"型",三段劍士必須會7套型。一般認為五段為劍道的最高段位。驕居五段的劍士,若兼有高超技藝或特殊貢獻者,經考核可授予"練士"、"教士"、"範士"的稱號。"範士"則是劍道中最高的榮譽稱號。段位制的創立與實施為劍道運動的普及與發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回顧劍道的發展歷程,可謂道路坎坷、幾經興衰。1868年明治維新,廢除了武士制度,禁止人們帶刀,也嚴禁習練劍道,從而使劍道瀕於滅亡的境地。明治末年,由於日本軍國主義興起,劍道又以振興民族精神為名興盛起來,練習劍道者日益增多。1895年"大日本武德會"成立後,劍道的"型"得到普及與推廣。1911年劍道被列為中學生的必修科目,嗣後"全日本學生劍道聯盟"應運而生,劍道運動迎來了絕頂興盛時代。第二次世紀大戰日本戰敗後,劍道組織被解散,劍道活動也被禁止。1950年,日本劍道愛好者以"竹刀競技"為名,恢復了劍道活動。1952年"全日本劍道聯盟"成立。1955年該組織正式加入日本體育聯盟。從此,劍道成為國家體育運動的正式專案,並每年舉行一次全國劍道大會。 如今,劍道作為一項古老的傳統體育專案早已煥發了青春而備受日本人的青睞,男女老少樂此者眾多,在大約250萬愛好者當中,已有50萬人獲得等級段位。1970年在東京舉行的第一屆世界錦標賽,以及在日本倡導下成立的"國際劍道聯盟",標誌著這項運動已邁向國際化發展軌道。在世界各地,雖然習練劍道的人數漸有增加,但由於這項運動的道具成本偏高,而其防身護體的價值較低,因而成為普及劍道使之進一步發展的瓶頸。
中日武術文化交流歷史悠久。據《三國志·魏書·東夷列傳》記載:景初二年(公元238年),日本邪馬臺女王卑彌呼的使者訪問中國,魏明帝賞賜的禮物中有五尺刀二口,這是中國史籍中有關中國刀劍傳入日本的最早記載。日本著名武術學者松田隆智的《中日武術交流史(上)》中介紹:近年,在天理市東大寺山遺址出土了刻有"中平□年五月"銘文的鐵刀。"中平"系東漢靈帝年號。因此,有人推測這把鐵刀"可能就是魏王賜予卑彌呼的"(《甘肅群體》1982年第1期)。然而,中國刀劍傳入日本遠比史書記載要早得多,"例如,近年在山形縣烏海山麓的三遺崎山遺址出土的被認為是中國殷代的青銅刀"(松田隆智《中日武術交流史(上)》),就是最好的佐證。 日本考古學家梅原末治《銅劍銅鉾》中記述:"北九州發掘之銅劍銅鉾,在西記前後二三世紀間,已製造使用之,乃由中國經過北韓漸次傳入於北九州者。其分佈地域,殆以北九州為中心,南及於大隅,迤東亦稍波及於四國及本州西部。就中以九州之筑前博多灣沿岸分佈最密,近發掘者已達二十二處八十五口。次為對馬島,迄今發掘者達十七處,五十九口。在九州筑後發掘者達十五處,四十八口。在九州豐後發掘者十二處,四十三口。且在北九州發掘之銅劍銅鉾中,其鋒稅而利,備具中國製品之風味者不少;惟至深入日本內地,則多鋒寬而鈍不實用之大形。至對岸北韓方面,以弁辰之故地今慶尚道發掘之銅劍銅鉾較多,計三處,十一口。"由此可知中國生產的武器是經北韓南部及對馬島、九州北部諸地傳入日本的(見王輯五《中國日本交通史》上海書店1984)。這也表明日本古代的武器,"是透過北韓半島從大陸移入" 的(末永雅雄《日本武器概說》),"或者是由那些歸化的中國、北韓工匠製造的"(松田隆智《中日武術交流史(上)》)的觀點是可信的。 中國漢刀傳入日本,對日本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日本書紀》記載的推古天皇(公元619年)賜給家臣蘇我馬子的一首歌中有語云:"若把你們比作大刀,勝似吳地的寶鋤。"可見,中國吳地出產的刀劍,以其優良精美的質地而聞名日本。日本自己製作的所謂的"日本刀",出現於平安王朝中期,即公元900年前後,據研究,它是供騎兵作戰使用的兵器(松田隆智《中日武術交 流 史(上升)》)。已故武術研究專家唐豪先生的《古代中朝日劍術交流的若干考察》(《中國體育史參考資料》第六輯)中對漢刀和日本刀所作的對比分析認為,日本的刀制顯然受中國漢刀的影響而成為它的祖型。 漢刀以及中國冶煉技術傳入日本後,日本人對其進行了認真的研究。之後,日本製作的刀器因質地精良而頗負盛名。北宋時已大量輸入中國,據統計總量約在二十萬把。北宋大文學家歐陽修特作《日本刀歌》,對日本刀的精美予以稱讚。據統計,明代十一次勘合貿易共輸入日本刀二十萬把,使之成為日本的主要輸出品。當時明人命之為倭刀,而其鋒利無比,尤為中國著名軍事家、武藝家所稱道。明程宗猷《耕餘剩技·單刀法選》中記載:日本刀"刀長三尺八寸,靶一尺二寸","刀背要厚,自下至尖,漸漸薄去,兩旁脊線要高起,刀口要薄","刀鞘內要寬,刀口寸金箍入鞘口,略緊勿松,緊松亦要得宜,以便出入"。這些刀器"鍛鍊精堅,制度經利,靶鞘等物各各如法,非他方之刀可並,且善磨正,光耀奪目,令人寒心"。 《漢書·藝文志》有《劍道》三十八篇,這是當時中國劍術發達的明證,而中國劍術是否與刀劍同時傳入了日本,卻不見記載。日本稱刀為"太刀"或"大刀",稱刀的交手為"擊劍",稱刀法為"劍道",語皆源於中國。唐豪先生認為:日本的五個劍"構"與中國傳至北韓的五個劍"勢"基本相同,加上刀身的形制基本相同、名稱基本相同,以及西漢鐵刀流傳日本,這期間的關係絕非偶然的巧合。他斷定日本的"擊劍"是以北韓為橋樑從中國傳去的。林伯源先生《中國武術史》(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中認為:劍道大概是在秦漢時代傳入北韓的。如果此說成立,那麼劍道傳入日本不會早於這一時期。 關於中國刀劍之術東傳日本,松田隆智《中日武術交流史(上)》還提供了一條線索:吉備真備作為第九次和十一次遣唐使成員,在中國留學達十九年之久,系統學習了禮儀、祭典,法律、軍事、築城、書法、音樂、天文曆法等知識,還把大量書籍帶回了日本。他博學好求、多才多藝,留學長安時正是劍術、劍舞十分盛行的時期。因此,儘管沒有他學過中國劍術的記載,但他對此道必有所聞,甚至也曾加以留心,因為他是一個對軍旅之事頗感興趣的人。 明代中日武術交流活動達到一個高峰。日本刀法因其高超精湛引起了中國武藝家、軍事家的極大關注。《平壤錄》稱:日本刀"舞動則手下四方盡白,不見其人"。民間著名武術家程宗猷《耕餘剩技·單刀法選》介紹說:日本刀法是"以雙手用一刀也","其用法,左右跳躍,奇詐詭秘,人莫能測,故長伎每每常敗於刀"。何良臣《陣記》卷二中述:"日本刀不過三兩下,往往人不能御,則用刀之巧可知。"戚繼光《紀效新書》載:長刀,"自倭犯中國始有之。彼以此跳舞光閃而前,我兵已奪氣矣。倭喜躍,一迸足則長餘,刀長五尺,則大五尺矣。我兵短器難接,長器不捷,遭之者身多兩斷。緣器利而雙手使用,力重故也。"戚繼光已充分認識到日本刀器和倭寇精於刀術而產生的巨大殺傷力,於是在抗倭戰爭中"得習其法,又從而演之"(茅元儀《武備志·武經總要》),迅速將日本刀法納入自己武藝體系中。中國刀法的進步,不容日本人輕視。茅元儀《武備志》出版不久即東傳日本廣泛流傳,對日本武術界產生深刻影響,以致出現了"武備志派劍道"。 日本人自古對刀劍情有獨鍾,一向視刀為"武士之魂"。中國劍術的傳入,使日本刀法不斷豐富起來。在消化式地擺脫了中國式劍法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了日本特有的刀法。鎌倉幕府(公元1185~1333年)時期,武士階層的興起,使得劍術受到重視。室丁時代(公元1392~1573年)戰爭頻繁,出於自衛的需要,習練劍術者日益增多。16世紀,隨著火器的發展,使刀劍在戰爭中相形見絀,但刀劍之術並未因此失去其光輝,反而促進了劍術(Kenjutsu)向劍道(Kendo)的發展。17世紀,由於人們普遍喜歡劍道,便出現了專門教師,以師徒相承的方式傳授著自己的技藝,遂產生了念流、中條流、一切流等200多個流派。18世紀,劍道防護用具,即"竹刀"、"面"(護面)、"胴"(護胸)、"垂"(護襠)的發明,極大地方便了教學和比賽,促進了劍道的發展,使劍道迎來鼎盛時期。 現代劍道比賽仍建立在"竹刀"的基礎上。竹刀長一般不超過 118釐米,重不低於485克。劍道選手被稱為"劍士",劍士必須備有護面、護腕、護胸、護襠,並要求身著黑色或白色衣裙。競技場規格為9~11米見方,場外有1.5米的安全區。場上設三名裁判執法。有效擊打的判定原則是以刀尖或前端擊中對手的頭部(正、左、右)、兩臂、胸部及喉部。比賽淨打5分鐘,先得兩分者為勝或只有一人得一分者為勝。若不分勝負,則進行加時賽,時間不超過3分鐘,只要有人得分即告比賽結束。 劍道作為現代運動形式,像日本其他民族傳統體育專案一樣,不僅具有其固有的體育價值,而且具有相應的教育意義。它講究技精氣合,修身養性,並十分注重傳統禮儀和法則。劍道比賽必須互相行禮致意。行禮方式有立式禮、蹲式禮和跪式禮。比賽中必須絕對服從裁判,若對裁判或對手有不尊重的言行將被取消比賽資格。 為鼓勵劍士不斷進步,執行技術委員會為之設立了10級段位制。劍道段位升級必須經過"學科"(筆試)、"實技"(實戰較技)和"型"(套路)三種考核。初段劍士必須會3套"型",二段劍士必須會5套"型",三段劍士必須會7套型。一般認為五段為劍道的最高段位。驕居五段的劍士,若兼有高超技藝或特殊貢獻者,經考核可授予"練士"、"教士"、"範士"的稱號。"範士"則是劍道中最高的榮譽稱號。段位制的創立與實施為劍道運動的普及與發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回顧劍道的發展歷程,可謂道路坎坷、幾經興衰。1868年明治維新,廢除了武士制度,禁止人們帶刀,也嚴禁習練劍道,從而使劍道瀕於滅亡的境地。明治末年,由於日本軍國主義興起,劍道又以振興民族精神為名興盛起來,練習劍道者日益增多。1895年"大日本武德會"成立後,劍道的"型"得到普及與推廣。1911年劍道被列為中學生的必修科目,嗣後"全日本學生劍道聯盟"應運而生,劍道運動迎來了絕頂興盛時代。第二次世紀大戰日本戰敗後,劍道組織被解散,劍道活動也被禁止。1950年,日本劍道愛好者以"竹刀競技"為名,恢復了劍道活動。1952年"全日本劍道聯盟"成立。1955年該組織正式加入日本體育聯盟。從此,劍道成為國家體育運動的正式專案,並每年舉行一次全國劍道大會。 如今,劍道作為一項古老的傳統體育專案早已煥發了青春而備受日本人的青睞,男女老少樂此者眾多,在大約250萬愛好者當中,已有50萬人獲得等級段位。1970年在東京舉行的第一屆世界錦標賽,以及在日本倡導下成立的"國際劍道聯盟",標誌著這項運動已邁向國際化發展軌道。在世界各地,雖然習練劍道的人數漸有增加,但由於這項運動的道具成本偏高,而其防身護體的價值較低,因而成為普及劍道使之進一步發展的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