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公元

    三國時期魏蜀吳都沒能一統天下,是司馬家族建立西晉統一天下,為何短短一百年就滅亡了?

    司馬家族建立的西晉滅亡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我認為其中最關鍵的有三點。

    一、三國時期人口數量急劇減少,綜合國力下降

    在東漢時期,東漢王朝進行了一次人口普查,當時全國的人口為4100萬。但是到了西晉統一全國之後,全國的人口只有區區790多萬。這是因為東漢後期,天災不斷,造成了農業的減產。同時又爆發了黃巾起義,在黃巾起義被鎮壓之後,各地諸侯形成武裝割據。三國鼎立的數十年裡全國的人口進一步下降。到了西晉一統時,全國的人口只有區區790多萬。無法對少數民族進行有效削弱。

    二、西晉沿用九品中正制,社會制度僵化,世家實力增強,中央力量進一步削弱

    魏文帝曹丕為了抑制浮華朋黨之弊,採納陳群的意見,施行九品中正制。到了司馬懿執掌魏政後,又進一步設立州大中正,官僚貴族進一步操縱了官員選拔晉升渠道。世家大族勢力不斷上升,並最終成為西晉封建地主階級中一個特權階層,成為最為活躍的政治勢力。國家軍政大權被世家大族掌握。

    三、漢族人口減少,少數民族內遷,實力不斷增強

    自漢朝以來,因漢族人口數量減少,胡人不斷向中原內地遷徙,逐漸盤踞華北地區,勢力不斷壯大。到了西晉時期,胡人人口實力不斷增強,對晉都洛陽形成了包圍之勢。再加上在晉惠帝時期的八王之亂以後,晉室分裂,中原漢族的軍事力量進一步衰退。胡人趁機起兵,在百年間先後由胡人及漢人建立數十個強弱不等、大小各異的政權,史稱“五胡亂華”,戰亂導致人口數量進一步減少,並最終導致晉朝滅亡。直到公元589隋文帝楊堅一統中國,但是楊堅包括後來的李世民也同樣是少數民族後裔。

    就是這三大原因,造成了西晉滅亡,同時也造成了漢族實力的不斷削弱。

    我是春秋百曉生,與大家分享不一樣的歷史人物,敬請期待!

  • 2 # 浮沉於史

    司馬家的滅亡,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八王之亂。

    司馬氏也是採用的分封制,皇室子弟坐鎮各地,擁兵自重,當然,西晉建國不久,中央威望還是有的,一時他們也都挺安分。

    但是有了賈皇后和司馬倫這兩個導火索,一切就不一樣了。

    晉惠帝是個弱智,立他為帝是西晉犯下的第一個錯誤。晉惠帝手下兩個輔政大臣,一為楊駿,一為汝南王司馬亮,楊駿排擠了司馬亮,獨掌大權。

    有意思的是,晉惠帝的皇后權力慾望甚重,楊駿握權,她覺得很不舒服,那怎麼辦呢?好辦,幹掉他。

    靠賈皇后自己,肯定是辦不到的,於是她瞄準了坐鎮地方的宗室,調楚王司馬瑋入京。

    司馬瑋不負眾望,搬倒了楊駿,司馬亮重新掌政,沒辦法,這是晉武帝的遺命,之前司馬亮被排擠,現在不一樣,他的迴歸名正言順,就這樣,權力落到了司馬亮手中,賈后恨得牙癢癢,勝利果實又被摘了,她很不甘心。

    於是又拉上了她的合作伙伴,楚王司馬瑋,就這樣,楚王幹掉汝南王,賈后又幹掉楚王,終於權力拿到手了。

    她還是不放心,太子不是她生的,於是設計廢掉了太子,這一下子就一發不可收拾了。趙王司馬倫慫恿賈后幹掉太子,賈后毫不猶豫下了手。

    趙王一看,賈后倒行逆施,機會來了,於是把賈后又給滅了。

    就這樣你滅我,我滅你,中央一片混亂,在這樣的情況下,趙王稱帝。

    問題是,他不合法,地方諸王就有了口實了,於是紛紛出兵。

    諸王為了搶奪帝位,又是一通亂打,把整個天下打得大亂,西晉的精銳力量也消耗一空。

    周邊的少數民族一看,機會來了,於是紛紛舉兵,這個時候的西晉,已經沒有能力去抵擋了。

    五胡亂華開始,西晉滅亡。

  • 3 # 鴻哥iouyh福小鋪

    禮崩樂壞的後果吧。

    最顯著的人物代表:竹林七賢。

    最典型的著作:《世說新語》。

    竹林七賢代表當代的民心意識,畢竟那時候的暗黑手段令人感覺無法適從,甚至覺得生不逢時,只能選擇逃避。

    也就是要麼同流合汙,要麼採菊東籬下。

    《世說新語》更是如此,不是怪力亂神的言語就是高深莫測的清談,總之是對重新建設亂世之後的人民亟需的精神是沒有任何助益。

    當然啦,民間如此,也少不得政局混亂,在這種意識形態薰陶下的高層統治者們更是變本加厲,甚至愚蒙不堪。

    最後,好不容易走出亂世,只是獲得短暫的停頓便又陷入更長時間的亂世。

    悲催啊,司馬懿結束了三國,但沒有重新建立被毀壞的精神世界。

  • 4 # 貓叔說歷史

    第一個原因,西晉初建,司馬炎大興分封之制,為晉朝的衰落埋下了伏筆。眾所周知,西晉的實際創立者是司馬炎,此人年輕時還是有些本事的,可自從滅吳成功後,他就開始陷入了作死模式。最典型的作死政策就是分封司馬宗親,這其實就是動亂的根源。

    自從東周滅亡,每個朝代的分封幾乎都會面臨同一個問題:這些藩王會造反。當然,司馬炎之所以這麼做,也能理解,富有四海,讓親戚朋友跟自己一起共享榮華富貴嘛。只可惜,這種模式,中央的皇帝要是個強人,國家勉強可以維持統一,一旦皇帝手段平平,國家就會陷入動亂。

    偏偏司馬炎的接班人是晉惠帝司馬衷,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這是個二傻子,連蛤蟆都不認識。加上,司馬衷的皇后賈南風也是個作死的角色,胡作非為,打壓司馬家族勢力,直接造成了“八王之亂”。這段歷史對於司馬家族來說是非常黑暗的,陷入了自己人屠殺自己人的自殘模式,後來,晉惠帝莫名其妙死亡,大家都說他是被毒死的,朝廷自相殘殺,中原陷入凋敝之中,西晉從此衰落,為滅亡埋下了伏筆。

    第二個原因,胡人的殘殺。事實上,胡人的威脅並不是起源於晉朝,在西漢末期都已經初現端倪了,由於胡人大量內遷,長安一帶幾乎已經被胡人包圍,東漢時期,都城遷到了洛陽,胡人也開始往洛陽周圍遷徙,這樣,隱患越來越大。西晉建立之後,有些人提議將胡人遷出,可晉武帝司馬炎沒有重視,後來,八王之亂後,胡人開始趁機起事,晉軍虛弱,難以抵擋,造成了史書所說的“五胡亂中華”,這段歷史,黑暗、殘暴、血腥,司馬家族在這個過程中也遭受巨大損失,晉懷帝、晉愍帝都是死於胡人之手,所以,胡人的殘殺,也是司馬家族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三個原因,世家大族的勢力過度膨脹,嚴重威脅到了皇權。事實上,士族門閥的形成並不能怪到晉朝頭上,在東漢都已經形成了。由於察舉制、九品中正制的推行,整個官僚階層幾乎被幾個世家大族控制,久而久之,他們的勢力越來越大,到了東晉時期,世家大戶的勢力已經膨脹到了難以控制的地步。

    晉室南遷,東晉建立之後,國土面積大幅度萎縮,皇權也受到了極大挑戰。誇張的是,朝廷甚至一度出現了“王與馬共治天下”的局面,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那句“舊時王謝堂前燕”的詩句,這裡面的“王”和“謝”指的就是晉朝的門閥大家庭,至此,國家已經變成了大賭場,王、庾、桓、謝等大士族輪流坐莊,皇帝居然成了吃瓜群眾,很難鉗制這些世家大戶,其實,這已經為晉朝的覆滅埋下了伏筆。

    第四個原因,東晉朝廷一碗水端不平,過於縱容南遷世家,對當地的本土勢力採取打壓的態度。正所謂“強龍不壓地頭蛇”,這些本土大戶長期被壓制,久而久之,對朝廷失去了信心,要命的是,這些人有很深的當地群眾根基。一步一步失去南方人心,晉朝要是能長久存在就見鬼了。

    第五個原因,生存壓力較大,武將容易專權。眾所周知,晉室南遷之後,面臨的生存壓力是巨大的,北方雖然一片戰火,但胡人政權還是會經常南下騷擾,這樣一來,國家就必須長期處於警覺狀態,將領必須長期駐守邊疆,與兵士長期廝混在一起。這種情況,大家都能看出來,久而久之,將領就會擁兵自重,危及國家政權。事實上,東晉一直沒能擺脫武將專權的困局,尤其是中期以後。後來的事兒,估計大家都知道了,出身寒門的大將劉裕廢黜晉恭帝,自立為天子,東晉徹底歇菜。

  • 5 # 甬城阿斌

    網友們說的都對,但漏掉了最重要的一點:儘管當時漢族人口不足,司馬家及眾多貴族驕奢淫逸,少數民族虎視耽耽,但為什麼晉武帝在世時,各種動亂因素不發作呢?好比一個人體內確有致癌因素,但只要免疫力足夠強,也是能控制住的!晉亡的關鍵因素是武帝選了一個白痴太子,這下子壓不住了!試想:漢景帝在位時,吳楚七國大叛亂,要是壓不住,肯定天下分崩離析,北方的匈奴一直在窺視中原,若乘亂而入,還不把漢朝顛覆了?幸虧景帝能幹,派將軍周亞夫出征,三個月平定了七國之亂,其他諸侯王還敢動?匈奴無機可乘,也就不敢南下了。

    少數民族內遷,宗室親王擁兵自重,確是嚴重隱患,但若是接班人精明能幹,威望甚高,得到幾個能臣輔佐,未必會鬧成那樣!可惜,武帝明知太子愚蠢,依然不廢掉他,留下太子妃賈南風這個大禍害,任意胡鬧;武帝一死,好比獸籠的門壞了,豺狼虎豹一齊跑了出來,終至天下大亂,不可收拾,西晉建國,僅五十二年而亡,從此中國落入五胡亂華的人間地獄,到隋統一,足足亂了兩百多年!

  • 6 # 歷史公元

    三國時期魏蜀吳都沒能一統天下,是司馬家族建立西晉統一天下,為何短短一百年就滅亡了?

    司馬家族建立的西晉滅亡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我認為其中最關鍵的有三點。

    一、三國時期人口數量急劇減少,綜合國力下降

    在東漢時期,東漢王朝進行了一次人口普查,當時全國的人口為4100萬。但是到了西晉統一全國之後,全國的人口只有區區790多萬。這是因為東漢後期,天災不斷,造成了農業的減產。同時又爆發了黃巾起義,在黃巾起義被鎮壓之後,各地諸侯形成武裝割據。三國鼎立的數十年裡全國的人口進一步下降。到了西晉一統時,全國的人口只有區區790多萬。無法對少數民族進行有效削弱。

    二、西晉沿用九品中正制,社會制度僵化,世家實力增強,中央力量進一步削弱

    魏文帝曹丕為了抑制浮華朋黨之弊,採納陳群的意見,施行九品中正制。到了司馬懿執掌魏政後,又進一步設立州大中正,官僚貴族進一步操縱了官員選拔晉升渠道。世家大族勢力不斷上升,並最終成為西晉封建地主階級中一個特權階層,成為最為活躍的政治勢力。國家軍政大權被世家大族掌握。

    三、漢族人口減少,少數民族內遷,實力不斷增強

    自漢朝以來,因漢族人口數量減少,胡人不斷向中原內地遷徙,逐漸盤踞華北地區,勢力不斷壯大。到了西晉時期,胡人人口實力不斷增強,對晉都洛陽形成了包圍之勢。再加上在晉惠帝時期的八王之亂以後,晉室分裂,中原漢族的軍事力量進一步衰退。胡人趁機起兵,在百年間先後由胡人及漢人建立數十個強弱不等、大小各異的政權,史稱“五胡亂華”,戰亂導致人口數量進一步減少,並最終導致晉朝滅亡。直到公元589隋文帝楊堅一統中國,但是楊堅包括後來的李世民也同樣是少數民族後裔。

    就是這三大原因,造成了西晉滅亡,同時也造成了漢族實力的不斷削弱。

    我是春秋百曉生,與大家分享不一樣的歷史人物,敬請期待!

  • 7 # 浮沉於史

    司馬家的滅亡,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八王之亂。

    司馬氏也是採用的分封制,皇室子弟坐鎮各地,擁兵自重,當然,西晉建國不久,中央威望還是有的,一時他們也都挺安分。

    但是有了賈皇后和司馬倫這兩個導火索,一切就不一樣了。

    晉惠帝是個弱智,立他為帝是西晉犯下的第一個錯誤。晉惠帝手下兩個輔政大臣,一為楊駿,一為汝南王司馬亮,楊駿排擠了司馬亮,獨掌大權。

    有意思的是,晉惠帝的皇后權力慾望甚重,楊駿握權,她覺得很不舒服,那怎麼辦呢?好辦,幹掉他。

    靠賈皇后自己,肯定是辦不到的,於是她瞄準了坐鎮地方的宗室,調楚王司馬瑋入京。

    司馬瑋不負眾望,搬倒了楊駿,司馬亮重新掌政,沒辦法,這是晉武帝的遺命,之前司馬亮被排擠,現在不一樣,他的迴歸名正言順,就這樣,權力落到了司馬亮手中,賈后恨得牙癢癢,勝利果實又被摘了,她很不甘心。

    於是又拉上了她的合作伙伴,楚王司馬瑋,就這樣,楚王幹掉汝南王,賈后又幹掉楚王,終於權力拿到手了。

    她還是不放心,太子不是她生的,於是設計廢掉了太子,這一下子就一發不可收拾了。趙王司馬倫慫恿賈后幹掉太子,賈后毫不猶豫下了手。

    趙王一看,賈后倒行逆施,機會來了,於是把賈后又給滅了。

    就這樣你滅我,我滅你,中央一片混亂,在這樣的情況下,趙王稱帝。

    問題是,他不合法,地方諸王就有了口實了,於是紛紛出兵。

    諸王為了搶奪帝位,又是一通亂打,把整個天下打得大亂,西晉的精銳力量也消耗一空。

    周邊的少數民族一看,機會來了,於是紛紛舉兵,這個時候的西晉,已經沒有能力去抵擋了。

    五胡亂華開始,西晉滅亡。

  • 8 # 鴻哥iouyh福小鋪

    禮崩樂壞的後果吧。

    最顯著的人物代表:竹林七賢。

    最典型的著作:《世說新語》。

    竹林七賢代表當代的民心意識,畢竟那時候的暗黑手段令人感覺無法適從,甚至覺得生不逢時,只能選擇逃避。

    也就是要麼同流合汙,要麼採菊東籬下。

    《世說新語》更是如此,不是怪力亂神的言語就是高深莫測的清談,總之是對重新建設亂世之後的人民亟需的精神是沒有任何助益。

    當然啦,民間如此,也少不得政局混亂,在這種意識形態薰陶下的高層統治者們更是變本加厲,甚至愚蒙不堪。

    最後,好不容易走出亂世,只是獲得短暫的停頓便又陷入更長時間的亂世。

    悲催啊,司馬懿結束了三國,但沒有重新建立被毀壞的精神世界。

  • 9 # 貓叔說歷史

    第一個原因,西晉初建,司馬炎大興分封之制,為晉朝的衰落埋下了伏筆。眾所周知,西晉的實際創立者是司馬炎,此人年輕時還是有些本事的,可自從滅吳成功後,他就開始陷入了作死模式。最典型的作死政策就是分封司馬宗親,這其實就是動亂的根源。

    自從東周滅亡,每個朝代的分封幾乎都會面臨同一個問題:這些藩王會造反。當然,司馬炎之所以這麼做,也能理解,富有四海,讓親戚朋友跟自己一起共享榮華富貴嘛。只可惜,這種模式,中央的皇帝要是個強人,國家勉強可以維持統一,一旦皇帝手段平平,國家就會陷入動亂。

    偏偏司馬炎的接班人是晉惠帝司馬衷,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這是個二傻子,連蛤蟆都不認識。加上,司馬衷的皇后賈南風也是個作死的角色,胡作非為,打壓司馬家族勢力,直接造成了“八王之亂”。這段歷史對於司馬家族來說是非常黑暗的,陷入了自己人屠殺自己人的自殘模式,後來,晉惠帝莫名其妙死亡,大家都說他是被毒死的,朝廷自相殘殺,中原陷入凋敝之中,西晉從此衰落,為滅亡埋下了伏筆。

    第二個原因,胡人的殘殺。事實上,胡人的威脅並不是起源於晉朝,在西漢末期都已經初現端倪了,由於胡人大量內遷,長安一帶幾乎已經被胡人包圍,東漢時期,都城遷到了洛陽,胡人也開始往洛陽周圍遷徙,這樣,隱患越來越大。西晉建立之後,有些人提議將胡人遷出,可晉武帝司馬炎沒有重視,後來,八王之亂後,胡人開始趁機起事,晉軍虛弱,難以抵擋,造成了史書所說的“五胡亂中華”,這段歷史,黑暗、殘暴、血腥,司馬家族在這個過程中也遭受巨大損失,晉懷帝、晉愍帝都是死於胡人之手,所以,胡人的殘殺,也是司馬家族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三個原因,世家大族的勢力過度膨脹,嚴重威脅到了皇權。事實上,士族門閥的形成並不能怪到晉朝頭上,在東漢都已經形成了。由於察舉制、九品中正制的推行,整個官僚階層幾乎被幾個世家大族控制,久而久之,他們的勢力越來越大,到了東晉時期,世家大戶的勢力已經膨脹到了難以控制的地步。

    晉室南遷,東晉建立之後,國土面積大幅度萎縮,皇權也受到了極大挑戰。誇張的是,朝廷甚至一度出現了“王與馬共治天下”的局面,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那句“舊時王謝堂前燕”的詩句,這裡面的“王”和“謝”指的就是晉朝的門閥大家庭,至此,國家已經變成了大賭場,王、庾、桓、謝等大士族輪流坐莊,皇帝居然成了吃瓜群眾,很難鉗制這些世家大戶,其實,這已經為晉朝的覆滅埋下了伏筆。

    第四個原因,東晉朝廷一碗水端不平,過於縱容南遷世家,對當地的本土勢力採取打壓的態度。正所謂“強龍不壓地頭蛇”,這些本土大戶長期被壓制,久而久之,對朝廷失去了信心,要命的是,這些人有很深的當地群眾根基。一步一步失去南方人心,晉朝要是能長久存在就見鬼了。

    第五個原因,生存壓力較大,武將容易專權。眾所周知,晉室南遷之後,面臨的生存壓力是巨大的,北方雖然一片戰火,但胡人政權還是會經常南下騷擾,這樣一來,國家就必須長期處於警覺狀態,將領必須長期駐守邊疆,與兵士長期廝混在一起。這種情況,大家都能看出來,久而久之,將領就會擁兵自重,危及國家政權。事實上,東晉一直沒能擺脫武將專權的困局,尤其是中期以後。後來的事兒,估計大家都知道了,出身寒門的大將劉裕廢黜晉恭帝,自立為天子,東晉徹底歇菜。

  • 10 # 甬城阿斌

    網友們說的都對,但漏掉了最重要的一點:儘管當時漢族人口不足,司馬家及眾多貴族驕奢淫逸,少數民族虎視耽耽,但為什麼晉武帝在世時,各種動亂因素不發作呢?好比一個人體內確有致癌因素,但只要免疫力足夠強,也是能控制住的!晉亡的關鍵因素是武帝選了一個白痴太子,這下子壓不住了!試想:漢景帝在位時,吳楚七國大叛亂,要是壓不住,肯定天下分崩離析,北方的匈奴一直在窺視中原,若乘亂而入,還不把漢朝顛覆了?幸虧景帝能幹,派將軍周亞夫出征,三個月平定了七國之亂,其他諸侯王還敢動?匈奴無機可乘,也就不敢南下了。

    少數民族內遷,宗室親王擁兵自重,確是嚴重隱患,但若是接班人精明能幹,威望甚高,得到幾個能臣輔佐,未必會鬧成那樣!可惜,武帝明知太子愚蠢,依然不廢掉他,留下太子妃賈南風這個大禍害,任意胡鬧;武帝一死,好比獸籠的門壞了,豺狼虎豹一齊跑了出來,終至天下大亂,不可收拾,西晉建國,僅五十二年而亡,從此中國落入五胡亂華的人間地獄,到隋統一,足足亂了兩百多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農民如何申請宅基地建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