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人渣嘯西風

    首先請了解一下三國時期到底是什麼時候開始的,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國號“魏”,史稱曹魏,這時候東漢才算正式滅亡,三國曆史正式開始。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延續漢朝,史稱蜀漢。229年孫權稱帝,國號“吳”,史稱東吳。

    首先是曹操的兒子曹丕篡位結束了東漢,而且另立國號稱“魏”,那麼這難道不算篡位還算正統麼?曹操本人沒有稱帝,但他迫害漢獻帝的事實依然有被記錄下來《後漢書》記載:

    “帝忌操專逼,乃密詔董承,使結天下義士共誅之。承遂與劉備同謀,未發,會備出征,承更與偏將軍王服、長水校尉種輯、議郎吳碩結謀。事洩,承、服、輯、碩皆為操所誅。”

    這就是著名的衣帶詔事件。建安五年(200年),漢獻帝劉協因為不滿曹操大權獨攬,漢朝的正統皇帝漢獻帝自己不甘心作為傀儡,下的衣帶詔,讓董貴人的父親車騎將軍董承設法誅殺曹操。而當時董承與當時的左將軍劉備、長水校尉種輯、將軍吳子蘭、王子服等一起密謀,結果因為事情敗露,董承、王子服、種輯、吳碩都被曹操誅殺,懷孕的董貴人也被絞殺。曹操連皇帝的妃子和孩子都殺害了,不算亂臣賊子難道還是忠臣?而劉備本人是有漢獻帝本人旨意去攻打曹操的。這不算正統什麼算正統?

    衣帶詔事件緊接著就是曹操殺伏皇后,《後漢書》這麼記載的:

    董承女為貴人,操誅承而求貴人殺之。帝以貴人有妊,累為請,不能得。後自是懷懼,乃與父完書,言曹操殘逼之狀,令密圖之。完不敢發,至十九年,事乃露洩。操追大怒,遂逼帝廢后,假為策曰:“皇后壽,得由卑賤,登顯尊極,自處椒房,二紀於茲。既無任、姒徽音之美,又乏謹身養己之福,而陰懷妒害,苞藏禍心,弗可以承天命,奉祖宗。今使御史大夫郗慮持節策詔,其上皇后璽綬,退避中宮,遷於它館。鳴呼傷哉!自壽取之,未致於理,為幸多焉。”又以尚書令華歆為郗慮副,勒兵入宮收後。閉戶藏壁中,歆就牽後出。時帝在外殿,引慮於坐。後被髮徒跣行泣過訣曰:“不能復相活邪?”帝曰:“我亦不知命在何時!”顧謂慮曰:“郗公,天下寧有是邪?”遂將後下暴室,以幽崩。所生二皇子,皆鴆殺之。

    皇帝因為董貴人有身孕求情,結果曹操依然殺了董貴人,伏皇后就請自己父親伏完效仿董承去誅殺曹操,伏完沒敢有行動,但是依然被曹操得知,曹操廢了伏皇后,殺了伏皇后所生的兩名皇子。這難道還是還是忠臣的表現?

    劉備具有漢朝皇室血統,《三國志·先主傳》明確記載,劉備是“漢景帝子中山靖王勝之後也。勝子貞,元朔二年封涿縣陸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家焉”。劉備是在曹丕篡位稱帝以後才稱帝,同時國號用的是漢,不是蜀,劉備繼承漢朝,當然屬於正統。如果連篡位者,當著皇帝面殺死正統皇子的權臣,都不算亂臣賊子的話,那麼才應該質疑寫史書的人的是非觀

  • 2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題主是否把三國演義當正史了?

    哪本史書上說曹操是漢賊了?就拿史書《三國志》來說,作者陳壽原是益州巴西郡人,後劉禪降魏後,同降魏,為西晉史官,陳壽雖是益州人,但並未偏袒劉備,是以‘’魏‘’為正統的,漢獻帝於公元220年禪位於曹丕,於公元280年三家歸晉再次一統。

    那麼如何判斷誰是正統,誰是亂臣賊子?

    主要從三個方面判定:

    1、成王敗寇。勝利者是正統,失敗者是亂臣賊子。

    史書是勝利者書寫的,雖會摻雜一些對本朝利益相關的主觀願望,但基本上能反映當時正確的歷史。

    如唐太宗李世民玄武門之變,殺兄弒弟,逼父讓位,李世民是勝利者,並且由於治國有方,所以他是正統。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到道義的是正統,失去道義的是亂臣賊子。

    道義就是道德和正義,中國封建社會奉儒家思想為治國之本,有一整套忠君思想及禮儀道德,皇帝為天下之本,天下共尊,哪怕皇權衷弱,也不是隨便可以換的,如董卓,憑個人喜好隨意變更皇帝,引起天下公憤共同討伐他,所以董卓是亂臣賊子。

    3、是否促進社會的進步。促進社會進步的是正統,引起社會倒退的是亂臣賊子。

    社會是向前發展的,人類歷史也是逐漸的進步,如果倒行逆施,公然引起社會倒退,那就是人類的公敵。

    如統一三國的西晉,八王之亂導致五胡亂華,整個中原的漢族被屠殺十之八九,幾近亡種,而司馬家族是罪魁禍首,所以司馬家族是亂臣賊子。

  • 3 # 我欲修仙帝國凌天

    所謂的正統,其實就是諸多勢力中最大的那一個。沒有哪個勢力天生是正統。因此,正統並不是自然存在,而是可以人為認定。 比如古代一直稱王莽篡漢,也就是說不認同王莽這個皇帝正統。但是王莽當時確實接手了整個漢王朝,包括傳國玉璽。後面的劉玄並不是正統,劉秀也不是從劉玄手裡得的天下,而都是自立為帝。劉秀的東漢版圖是在西漢和新朝手上接下來的,但是劉秀只承認西漢而不承認王莽,導致後世不認為王莽是正統。 三國時期,魏國的版圖和玉璽都是從東漢手裡接下來的,然後傳給晉朝,然後是五胡十六國南北朝,這也是一條直線。魏國是上游,後世王朝是下游。所以那時魏國一直被認為是正統,否則後世的王朝就失去了自認為正統的根基。但是宋明理學誕生後,儒家思想腐朽固化,導致民間改認為劉備的蜀國是正統,曹操變成了亂臣賊子。實際上曹操一直稱王尊漢,倒是劉備在漢獻帝還活著的時候就自立為帝了。 隋朝從北周宇文家手裡接過天下,楊廣滅南陳統一中國並征服周邊所有外族,卻又被宇文家亡了天下。李淵為了顯示正統,在楊廣活著的時候就另立楊侑為帝,得知楊廣被殺後就繼位並殺了楊侑。宇文化及殺了楊廣而立楊浩為帝,不久繼位並殺了楊浩。楊廣被殺,王世充立楊侗為帝,不久繼位並殺了楊侗。隋朝這最後三個皇帝,從繼承上看,很明顯楊浩和宇文化及是正統,其他人稱帝太早,有篡位之嫌。但是後來是唐朝得的天下,而李淵是從楊侑手裡接過皇位的,所以楊侑成為正統。但是毒死楊侑明顯是個汙點,所以唐朝後來乾脆不提這點,相當於直接從楊廣手裡得的天下。從這裡就可以看出,誰是正統,完全看當朝統治者的意思。 蒙古滅各國統一中國,忽必烈建立大元,面臨正統問題。一般來說,中國的正統,看文化,看地域,看器具,看勢力。文化方面,當時中國的八個主要政權,遼、宋、夏、金、蒙、蕃、理、昌,五個都是漢文化政權,三個是半漢化政權。從地域看,中原一開始在北宋手裡,後來遼滅亡,另建西遼,北宋滅亡,另建南宋,中原到了金朝手裡。繼而到了蒙古手裡。從器具看,傳國玉璽丟失後,北宋自己建立的傳承器具和制度都被金朝帶走。從勢力看,當時西遼、西夏、南宋、大理等等幾乎都對金朝稱臣。即使從中國自古以來不在乎的血統來看,華夏族當時在金朝的人也十分之多。所以按理說,正統順序是遼、金、元。但是因為元朝中大臣意見不統一,最後乾脆同時給遼、宋、金三國編史。明朝為了爭取華夏族,就創立了“漢人”這個概念,並說從炎黃商周到隋唐的主要民眾都是漢人,宋朝和明朝也是漢人建立的,所以大家要趕走蒙古人而支援明朝。 這很明顯就是扯了。因為中國的孔、老、墨等諸子百家都說過,是不是華夏族不看血統只看文化,血統不足為據。何況有點歷史常識的都知道,一個朝代就有一種獨特的風俗習慣,不同朝代的人根本無法作為同一個種族,如果你瞭解白馬藏族和穿青族的來歷,你就會知道我說的也是政府的觀點。比如如果秦瓊遇到關羽,就絕不會自稱漢人,而只會自稱唐人。如果岳飛遇到曹仁,倆人都不會認為自己是漢人,只會認為自己是宋人和魏人。 但是明朝當時編造的這一套一戳就破的說辭在腐朽的儒學和愚昧的百姓中卻影響很大,並且直到今天,網上還有人受到這種說法的影響。因此,得了天下後,騎虎難下的明朝就將宋朝認定為正統。清朝得天下後,一開始認為自己是金朝人的後代,所以又改認為金朝是正統。後來漢化程度越來越高,發現明朝的那種說法已經被明朝子民深信不疑。為了安撫國民,於是改認宋朝為正統。 所以,這一條線下來,你就會發現,所謂的正統,只是一個政治概念,而不是實際存在,所以,誰是正統,可以透過政治手段隨時改變或認定。我們今天認定的正統,可能二百年後就會被認為成割據勢力。 但是大致上,有一些過分強大的勢力在一些時期確實是正統,這是可以確定的。比如秦漢、隋唐。這些時期中國沒有分裂,境內只有一個政權,十分強大,所以他們是無疑的正統。當然,政權正統是沒有疑問的,但是這些政權內部的某一個或某幾個皇帝是不是正統,就有待商榷了。 說句敏感的,受到明朝那套說辭的影響,現在國內很多分裂分子不承認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所以他們不承認元朝和清朝的正統地位。更有甚者,隋朝楊家祖先曾經改姓普六茹,唐朝李家祖先曾經改姓大野,都是鮮卑貴族姓氏,所以有些現代人認為隋朝和唐朝都不算“漢人”建立的,所以不算正統。但這只是少數派。 另外,元朝領土十分廣大,包括西伯利亞。明朝最終只是從元朝手裡得到了長城以南的地區,但是廣大的長城以北,包括西伯利亞,都仍然在元朝的統治之下。元明其實是劃城而治,相當於兩個割據政權,或者南北朝。蒙古在清朝手裡才再度迴歸中國。因此,明朝的正統性也被一些人質疑。 不過,大致上說,秦漢隋唐,這四個朝代算是最正統的。

  • 4 # 白衣清濯

    一:劉備姓劉,這點很重要。二:說他有漢室血統,某某王爺的後輩人。三:利用這點關係到處哭訴,搞得人人皆知。曹操的養父是漢室太監,自己也曾是漢家臣子,再加上寫書的人為了讓書能更好的出版及賣個好價錢,於是偏向所謂的正統,有博人好感的嫌疑。

  • 5 # 希聲若訥

    瀉藥

    首先,後漢書是南朝宋編的,對曹操多有貶抑,比如即使在曹操挾天子令不臣,把漢獻帝當傀儡在許昌軟禁後,後漢書孝獻皇帝本紀裡赫然寫著:九年秋八月戊寅,曹操大破袁尚,平冀州,自領冀州牧;癸巳,曹操自為丞相。意思是雖然是漢獻帝頒佈的命令,但都是表現曹操的意志,你看寫漢史的人還是比較明事理的。

    在華人的傳統價值觀念中,對曹操這種以人臣的身份掌握皇帝殺伐大權的權臣絕大多數是貶斥的,也就伊尹周公和諸葛亮這仨是正面典型。更何況曹操雖然生前沒當皇帝,卻已經完成了魏國的國家建構:二十一年夏四月甲午,曹操自進號魏王。把他的幕僚心腹紛紛弄進魏國裡,組成一套領導班子,漢朝連基本的架構都已經失去了,也就空有一個名號而已。這個就是篡位工作完成了百分之九十了。

    再說劉備,劉備在漢獻帝遜位前也僅僅自稱漢中王,稱帝是在漢獻帝遜位的第二年才做的,所以也談不上叛亂大漢王朝的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鹿晗:為和關曉彤戀愛損失100億,為何卻換不來一句生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