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084953480241

    的盧妨主是一個預言。

    劉表相信了,所以把寶馬退回給了劉備;劉備不信,沒有再轉送別人,而是老老實實自己留著騎。這裡體現的是兩人格局的高下,一個格局有限,另一個見識更高,認為人死生有命,不是馬所能妨的。伊籍正是因這件事對劉備心生好感,為此後轉投劉備做了鋪墊。

    劉備躍馬檀溪時,驚恐之下也曾想起這條預言,大呼的盧妨吾。但的盧卻沒有妨他,而是帶他一躍跳到岸上,讓劉備脫離險境。因為這件事,劉備再不相信的盧妨主的說法。

    因此,當劉備把的盧轉送龐統的時候,一定沒有想到多年前的那個預言,他是一片真誠地把寶馬送給了龐統。

    此處,演義並未渲染的盧妨主的玄學色彩,甚至未有提及的盧之名——龐統死於亂箭之下,不是因為馬有什麼差錯,而是因為“騎白馬者必是劉備”。

    中了埋伏,又成為目標,龐統之死也就沒什麼奇怪了。

    只是可惜了的盧終究揹負了妨主之名。它曾經那麼努力地幫助主人從那樣的困境中脫身,就因為一句預言,使它成為一匹妨主的兇馬。

    然而,亂世之中,哪匹馬敢說自己沒有妨死幾個主人呢?赤兔又如何?前有呂布,後有關羽,然而依舊是一匹忠誠的寶馬。相形而言,的盧的遭遇多麼不公。

    也許劉備確實有天命在身吧,然而的盧也沒有負他什麼。

    --------------------解釋說明---------------------------------

    本文以毛評《三國演義》為準,毛宗崗認為語句中的“白馬”指的是的盧。

    們現在看的三國演義基本都是經過毛宗崗父子批改過的版本,真正羅貫中版的三國演義是240回的,毛氏父子整合後改為120回。只不過,通常出版的是不帶毛評的,只保留正文。

    -----------------------二更,下面即將長篇大論的分割線----------------------------

    答案是:當然不能。

    查到的馬的平均壽命是30至35歲,長的可達60餘歲。使役年齡為3~15歲,有的可達20歲。

    就是說,一匹馬大概活三十來年就差不多了,何況是上戰場的馬,隨時都有戰死沙場馬革裹屍(馬:???)的可能。一般服役十來年就可以去養老了,不然氣力也不夠用。

    不過這個問題要分三部分來講。

    【演義裡的赤兔、的盧】

    我們捋一下演義裡兩匹馬的時間。

    的盧還好,首次登場是第三十四回“蔡夫人隔屏聽密語 劉皇叔躍馬過檀溪”:

    玄德與關、張、趙雲出馬在門旗下,望見張武所騎之馬,極其雄駿。玄德曰:“此必千里馬也。”(劉表)次日出城,見玄德所乘之馬極駿,問之,知是張武之馬,表稱讚不已。玄德遂將此馬送與劉表。表大喜,騎回城中。蒯越見而問之。表曰:“此玄德所送也。”越曰:“昔先兄蒯良,最善相馬;越亦頗曉。此馬眼下有淚槽,額邊生白點,名為的盧,騎則妨主。張武為此馬而亡。主公不可乘之。”表聽其言。次日請玄德飲宴,因言曰:“昨承惠良馬,深感厚意。但賢弟不時徵進,可以用之。敬當送還。”玄德起謝。方出城門,只見一人在馬前長揖曰:“公所騎馬,不可乘也。”玄德視之,乃荊州幕賓伊籍,字機伯,山陽人也。玄德忙下馬問之。籍曰:“昨聞蒯異度對劉荊州雲:此馬名的盧,乘則妨主。因此還公。公豈可復乘之?”玄德曰:“深感先生見愛。但凡人死生有命,豈馬所能妨哉!”籍服其高見,自此常與玄德往來。

    這件事大約發生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七年後,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的盧隨龐統死在落鳳坡,見於演義第六十三回“諸葛亮痛哭龐統 張翼德義釋嚴顏”:

    玄德再與龐統約會,忽坐下馬眼生前失,把龐統掀將下來。玄德跳下馬,自來籠住那馬。玄德曰:“軍師何故乘此劣馬?”龐統曰:“此馬乘久,不曾如此。”玄德曰:“臨陣眼生,誤人性命。吾所騎白馬,性極馴熟,軍師可騎,萬無一失。劣馬吾自乘之。”遂與龐統更換所騎之馬。後見龐統軍來,張任軍士遙指軍中大將:“騎白馬者必是劉備。”張任大喜,傳令教如此如此。卻說龐統迤邐前進,抬頭見兩山逼窄,樹木叢雜……只聽山坡前一聲炮響,箭如飛蝗,只望騎白馬者射來。可憐龐統竟死於亂箭之下。時年止三十六歲。有落鳳坡逃得性命的軍士,報說:“軍師連人帶馬,被亂箭射死於坡前。”

    七年的時間,完全符合前面我們查到的一匹馬的服役年齡限制。所以的盧的時間科學一些。

    再來看赤兔。

    赤兔在演義中首次登場是在第三回“議溫明董卓叱丁原 饋金珠李肅說呂布”,此事發生在少帝昭寧元年(公元189年)。

    卓曰:“汝將何以說之?”肅曰:“某聞主公有名馬一匹,號曰‘赤兔’,日行千里。須得此馬,再用金珠,以利結其心。某更進說詞,呂布必反丁原,來投主公矣。”卓問李儒曰:“此言可乎?”儒曰:“主公欲取天下,何惜一馬!”卓欣然與之……肅見布曰:“賢弟別來無恙!”布揖曰:“久不相見,今居何處?”肅曰:“現任虎賁中郎將之職。聞賢弟匡扶社稷,不勝之喜。有良馬一匹,日行千里,渡水登山,如履平地,名曰‘赤兔’:特獻與賢弟,以助虎威。”布便令牽過來看。果然那馬渾身上下,火炭般赤,無半根雜毛;從頭至尾,長一丈;從蹄至項,高八尺;嘶喊咆哮,有騰空入海之狀。

    赤兔易主是在第二十五回“屯土山關公約三事 救白馬曹操解重圍”,發生於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按前面所說的時間,假如赤兔馬是兩三歲便開始使役,到這時候也差不多可以準備養老了。

    忽一日,操請關公宴。臨散,送公出府,見公馬瘦,操曰:“公馬因何而瘦?”關公曰:“賤軀頗重,馬不能載,因此常瘦。”操令左右備一馬來。須臾牽至。那馬身如火炭,狀甚雄偉。操指曰:“公識此馬否?”公曰:“莫非呂布所騎赤兔馬乎?”操曰:“然也。”遂並鞍轡送與關公。關公再拜稱謝。操不悅曰:“吾累送美女金帛,公未嘗下拜;今吾贈馬,乃喜而再拜,何賤人而貴畜耶?”關公曰:“吾知此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若知兄長下落,可一日而見面矣。”操愕然而悔。關公辭去。

    我要是關公,才不拜謝曹操呢,竟然送一匹老馬給我……

    然而神奇的是,演義的作者不但讓關公騎了這匹半老馬,還讓關羽一騎就騎了二十年。

    赤兔馬的謝幕是在演義第七十七回“玉泉山關公顯聖 洛陽城曹操感神”,發生於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

    關公既歿,坐下赤兔馬被馬忠所獲,獻與孫權。權即賜馬忠騎坐。其馬數日不食草料而死。

    這馬真是……老當益壯啊……竟然使役了一輩子……

    所以不用多說,赤兔服役的時間科不科學,自己也能判斷了。

    【三國志裡的馬】

    較真一點來說,的盧不見於《三國志》,見於《三國志》的裴注:

    世語曰:備屯樊城,劉表禮焉,憚其為人,不甚信用。曾請備宴會,蒯越、蔡瑁欲因會取備,備覺之,偽如廁,潛遁出。所乘馬名的盧,騎的盧走,墮襄陽城西檀溪水中,溺不得出。備急曰:“的盧:今日厄矣,可努力!”的盧乃一踴三丈,遂得過,乘浮渡河,中流而追者至,以表意謝之,曰:“何去之速乎!”——《三國志·先主傳》

    僅此而已,才沒有什麼妨主之說,更沒有跟龐統戰死落鳳坡的狗血橋段。好的盧,妨主這個鍋咱不背。

    不過名馬之名有時不專屬一匹馬,《世說新語》裡庾亮也有一匹的盧:

    可惜後人或有意或無意弄混了兩匹馬,要知道庾亮是東晉時人了,兩匹的盧不可能是同一匹馬。

    再來看《三國志》裡的赤兔,見於呂布傳:

    布有良馬曰赤兔。曹瞞傳曰:時人語曰:“人中有呂布,馬中有赤兔。”

    還有別的描述嗎?沒了,就這麼一句,而已。

    赤兔後來沒有轉給關羽嗎?《三國志》裡真沒有。反正演義裡寫的也不科學,就當小說家言好了。

    【真實的戰馬】

    其實,古時一員大將不可能只有一匹戰馬,一是戰場上什麼都有可能,二是一匹馬總有體力不足的時候,所以一般要準備幾匹。

    說到這裡,有一個最好的例子可供參考。誰呢?李世民。

    昭陵六駿的六匹馬是唐開國那幾年他徵薛仁杲、劉武周、王世充及竇建德時所騎,時間雖略有前後,但大體差不多:

    特勒驃:黃白色,嘴角微黑,武德三年與宋金剛作戰中的坐騎;青騅:雪白,武德四年與竇建德虎牢關外戰中坐騎;什伐赤:純紅,武德三、四年洛陽和虎牢關之戰;白蹄烏:全身純黑,四蹄雪白,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平定薛仁杲時所騎;拳毛騧:周身旋毛卷曲呈黃色,武德五年與劉黑闥作戰時所騎;颯露紫:武德三年、四年東征洛陽所騎。

    這其中,拳毛騧身中九箭(前中六箭,背中三箭),戰死沙場;颯露紫也身中一箭,浮雕形象即為丘行恭為它拔箭。這才是戰馬在戰場上的真實情況,不光將軍,馬也很有可能戰死。說句玩笑話,如果說的盧是妨主,那麼李世民大概是妨馬吧。

    所以李世民征戰之時至少有六匹坐騎,這還只是記下來的,沒記下來的還不知多少。就算李世民王孫貴胄奢侈一點,戰馬多一些,但其他戰將有個兩三匹也不為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熱水器怎麼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