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草莓愛攝影

    近十多年來,日本持續出現了長時間的經濟低迷,與此同時,各種社會問題也層出不窮,在這一系列所謂的“日本病”中,“少子化”與“老齡化”問題最為突出。日本總務省2006年6月30日發表的《2005年國情調查報告》指出:日本已經成為世界上老齡少子化問題最為嚴重的國家。日本老齡人口比例已成為世界第一,所佔比例高達全國總人口的20%。而未滿15歲的人口,僅為全國總人口的13.6%。與此相對,2005年,日本婦女總生育率降到1.25,也就是說育齡婦女終身平均只生1.25個孩子。而1970年這一資料為2.13。由此可見,缺乏勞動人口以及科技產業人才,將成為今後長久困擾日本的最大難題,日本的人口問題勢必對今後日本綜合國力、產業競爭力以及科學技術人才產生嚴重影響。而老齡少子化問題的出現,與日本女性日趨嚴重的未婚、晚婚、不願意生育以及離婚等現象有著直接的關係,而女性的婚戀觀又可以說是女性問題的首要問題。女性問題成為日本最深層次的社會問題,會直接影響社會的走向和發展,因此,不瞭解日本女性對於婚戀、家庭觀念的深刻變化,就不可能真正瞭解日本社會。日本女性對於婚戀、家庭的觀念的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很多受過高等教育後走向工作崗位的日本女性持有晚婚或獨身的婚戀觀 在日本,女性在高中畢業以後進入大學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很高,2003年,有48.3%的女性中學畢業後進入大學或大專深造,而男性的比例為49.6%。越來越多的日本女性願意在受過高等教育之後,在與男性平等的基礎上開始工作。日本女性一旦結婚後因為要幹家務和照看好孩子而不得不放棄結婚前曾經擁有的較好的工作,回家當全職太太。而當孩子稍大一些後再參加工作時,很難找到與過去相當的較好的工作,只能做一些短期臨時工或鐘點工或男性的輔助工作,因此,為工作而考慮晚婚或獨身的女性與過去相比,大大增加。其次,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的日本女性認為,婚姻並不是女性的終身目標,更多的女性追求個人寬鬆、優越的生活質量。其中,就出現了所謂的“寄生單身一族”,她們都是獨生子女,寄居在父母家,白吃白住,但在外面花錢大手大腳,買高檔衣服,到國外旅行,欲趁著年輕,盡情享受單身時的自由自在的生活。當然,結婚後相夫教子、養家餬口的責任與負擔也會使他們不願意涉足婚姻。 1999年日本總理府廣報室《關於少子化的輿論調查》中有關於“對結婚感到負擔的內容”。女性普遍選擇對婚姻感到最大負擔的是“家務負擔”,選擇“工作、家庭兼顧難”的佔40%以上。二、很多家庭婦女走出家門,成為“職業婦女”,從而選擇事業與家庭的兼顧 在當今的日本社會,越來越多的家庭婦女走上工作崗位,成為“職業婦女”。究其原因,主要有三: 1、生活方式的改變,使日本女性擁有了大量的自由時間。二戰前,日本的家庭形態主要是以祖孫三代同堂為基本形式的大家族制度。然而,二戰之後,特別是進入六十年代以後,隨著日本社會高速度的經濟增長,大量的農村人口湧向城市,傳統的大家庭也逐漸解體,逐漸形成了以夫妻和獨生子組成“核家庭”,在這樣的現代家庭中,婦女逐漸不再僅僅扮演家庭主婦的角色,同時子女數量的減少,家務勞動的趨於合理化,使日本女性的平均壽命得到了驚人的增長,所有的這些原因使家庭主婦們有了從未有過的大量的自由時間。 2、經濟的不景氣、子女教育費用的昂貴,也迫使一些家庭婦女走出家門,尋求就業機會。據《日本國勢圖會》(2006/2007)統計資料表明,一年一個孩子所要負擔的學習費總額為:私立幼兒園51萬日元;公立小學31萬日元;公立中學47萬日元,而私立中學則為127萬日元;公立高中2萬日元,私立高中則需要103萬日元。這還不包括上大學的費用。有人算過,一個日本孩子,從出生到大學(公立)畢業所需費用是2985萬日元(約195萬人民幣)。如果上私立大學,費用就要更高。另外,長時間的經濟低迷,更加重了日本普通家庭的經濟負擔,迫使一些家庭婦女重新走上工作崗位。因為必須要選擇事業與家庭的兼顧,再加上住房面積小,很多的家庭選擇不要或少要孩子,以減輕經濟和家庭的負擔。 3、女性的權益得到了一定的保護。為了保護女性的權益,日本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有利於婦女就業的政策和法規。如:1996年日本政府制定了《男女共同參畫2000年計劃》;1999年修改了《男女僱用機會均等法》和《育兒和看護休假法》。這些法規政策的出臺,給予了女性和男性同樣的勞動機會,保障了婦女的人權,為日本女性出外工作提供了切實的保障。但是,作為建立在終身僱傭制度基礎上的日本公司,很難做到一視同仁。在工資待遇、晉職、福利等方面與男性還是有著較大的不平等。 三、結婚後不要小孩,享受“丁克”家庭生活的日本婦女近年呈現遞增趨勢 在日本的“丁克”家庭中,通常夫婦倆都受過良好教育,擁有不錯的工作,夫妻雙方以事業為重,不願意因生育孩子而分心。“丁克”家庭普遍經濟上比較寬裕,夫妻雙方能更好地享受生活。此外,日本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使得人們不必要“養兒防老”,這也是加入“丁克”家庭行列的日本年輕夫婦數量增多的重要原因。 “丁克”家庭被越來越多的日本人認可,婚戀觀、家庭觀、生育觀的變化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丁克”家庭和“核家庭”、“單親家庭”一樣,它的出現也是家庭構造多樣化的體現。據美國《基丄督教科學箴言報》2002年報道,日本勞動省1997年發表的一份報告認為“人們對家庭責任的看法正在發生變化。他們更多地強調‘以夫妻為中心’和‘以心態平靜為中心’,而不是以子女為中心。”觀念的改變使得是否生育孩子完全成為當事人雙方的事情,而不會像以往那樣受到周圍親友的干涉。 在今天的日本,丁克族仍然是個人數有限的群體,而且將“丁克”主義進行到底的夫婦並不是很多,許多人會在最後轉為“DEWKS”一族,即“DoubleEmployedWithKids”(夫妻雙方都工作,同時分擔育兒和家務勞動),但這樣的現象卻在日漸擴大。四、面對夫妻感情破裂,提出離婚的女性日益增多 以前的日本家庭中,妻子大多是賢妻良母,安分守己在家做家務,兢兢業業伺候好丈夫,丈夫不高興的話,可以一紙修書把妻子修回家。女人選擇男人的標準是事業型,責任心要強,像一位大丈夫,這是老一輩的婚戀狀況。 可是隨著時代的變化,日本女人的婚戀觀有了很多變化。雖然傳統式的家庭還是佔主流地位,但已有很多女性需要的是一個溫情、體貼、會關心人的丈夫,大丈夫式的男人在日本已經漸漸不受女人的喜愛了。現在日本女人的離婚率逐年上升,據厚生勞動省稱,2002年日本有289836對夫婦離婚,比2001年上升了1.4%。這表示每1000個日本人中便有多達2.3宗離婚案,達到了歷史最高峰。女性選擇離婚的主要原因是她們不再想像老一輩的賢妻良母一樣能忍耐不美滿的婚姻。其次,由於丈夫長年投身於事業當中,和妻子的交流與溝通很少,對妻子缺乏關愛,致使夫妻感情日漸淡漠,導致妻子最終提出離婚的結果。日本家庭婚姻研究所表示,日本的離婚案件中,有74%以上由女方提出。輔導室內也經常聽到日本男人們說:“我不賭不嫖,又不施暴力……” 這一類似乎不明不白但卻實際上有著深刻原因的離婚案件,越來越典型。除此之外,經濟的不景氣、歐美潮流的影響、日本社會對離婚採取的寬鬆態度等也都成為離婚率上升的理由。現在流行的“熟年離婚”(即在丈夫退休後妻子提出離婚)現象正是日本女性越來越多地提出離婚的真實寫照。 不能否認,雖然離婚的女性有很多不幸,但是女人是不是也有錯呢?如果不是因為丈夫吃、喝、嫖、賭,僅僅為了性格不如人意就離婚,未免有些輕率。現在許多日本女性不願改變自己,結了婚離婚,離了婚再結婚,顯得不現實也沒有責任心,這也是日本女性對婚姻的一種不負責任的態度。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亞洲國家在走向現代化的道路上不同程度地都會遇上相同的社會問題,日本女性的婚戀觀的變化是影響日本人口老齡化與少子化問題的直接原因,而從根本上講是由於經濟的發展帶來的變化,這個變化對於整個社會進一步的影響,我們將拭目以待。日本婦女的婚姻觀念將會發生更大變化。她們將按自己的意願處理諸如婚姻和戀愛等問題。結婚將不意味著是唯一幸福歸宿的。不追求婚姻的形式而是追求真實的感情將越來越受到認同。未婚化、晚婚化現象依然是下個世紀的一個突出問題。離婚率的增高看來也不可避免。如果沒有更為有效的政策出臺和條件的改善,少子化的現象仍會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困擾日本。

  • 2 # 相澤日本移民

    傳統的日本社會肯定是無形(甚至於可以說是有形地)引導女性成為“賢妻良母”的。

    這裡麵包含著傳統家庭觀、針對家庭的稅收優惠政策、輿論引導等。

    但是近年來日本長期的經濟低迷以及老齡化問題的日益突出。以及全球化程序中女性地位的提升,日本目前的政策導向是鼓勵女性工作。並且鼓勵公司營造適合女性工作的環境。

    除此以外,像近期的幼兒園/託兒所的免費化政策的實施,也是一種鼓勵女性工作的政策。

    當然傳統的家庭觀念在日本還是根深蒂固的,而且日本的年輕人也並沒有說完全放棄這種“相夫教子”的價值觀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古埃及文明是怎樣的?到底是源於何處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