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貓爺歷史觀
-
2 # 國史春秋
生在帝王家的女人,也不一定是件幸事,太平盛世少不了錦衣玉食、養尊處優的生活,戰亂年代自不如尋常百姓,這就是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道理。永寧公主就是一個不幸女人,她的人生結局可以借用宋朝女詞人李清照的一句詩來概括: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
永寧公主是後唐明宗李嗣源的三女兒,石敬瑭是李嗣源手下的親兵將領,二人的婚姻帶有明顯的政治色彩。石敬瑭作戰勇猛、足智多謀,李嗣源就是在石敬瑭的策劃下才在河北發動兵變,攻佔洛陽而稱帝。李嗣源為了防止石敬瑭造反,所以有意將女兒嫁予其為妻,並不斷提升女兒的封號,讓女兒設法使石敬瑭服從於後唐的統治。因此,李嗣源在世的時候,石敬瑭還算安分守己。(李嗣源劇照)
李嗣源死後,養子李從珂奪權繼位,是為末帝。李從珂與石敬瑭向來不合,因此繼位後對石敬瑭更加猜忌,石敬瑭為求自保,只好在晉陽裝病,並且謀劃應對措施。公元936年,石敬瑭將燕雲十六州當做禮物送給契丹國主耶律德光,並跪地稱兒,於是在契丹人的幫助下石敬瑭攻陷洛陽。李從珂及一家老小,跳火自焚,包括永寧公主的母親曹太后。當永寧公主看到母親慘死,哭得呼天搶地,但是這一切又不是她所能左右。
石敬瑭建立後晉後,尊永寧公主為皇后,但是第二年石敬瑭就駕鶴西遊了。由於兒子重睿年幼無法理政,皇位就由石敬瑭的侄子齊王石重貴繼承。石重貴荒淫無恥,不但與寡居的嬸母馮氏亂倫,還將其立為皇后,而馮氏的粗人哥哥馮至又趁勢把持朝政,後晉政權烏煙瘴氣、危在旦夕。
公元946年,遼國大兵壓境,後晉皇室獻城投降。後來,耶律德光下令,將石重貴及李太后(永寧公主)及晉室宮眷囚禁於開封城外的封禪寺,以重兵看守。當時雨雪交加連日,封禪寺內奇冷無比,李太后沒有食物和衣物,飢寒交迫難以忍受。李太后雖曾賞賜過寺廟許多糧食衣物,可如今落魄,僧徒又不敢忤逆遼主,不敢給她們食物,太后哭泣不止。石重貴難忍飢餓,只好向士兵偷偷乞求,同太后等人勉強充飢。
公元947年三月,李太后和石重貴被遷往契丹之黃龍府(今吉林農安),一路上吃盡苦頭。沒有糧食,加上路途艱難,不得不採野果充飢。途經錦州,一行人還被強迫跪拜遼太祖畫像。歷經千辛萬苦到達黃龍府後,只住了六個月,又遵照契丹國母之命遷居懷密州,尚未抵達,又傳來的當權的契丹永康王命令,要他們折返遼陽,這樣往返折騰,李太后一行備受折磨。
同年五月,耶律阮繼承遼位,是為遼世宗。遼世宗將石重貴帶往霸州(今河北廊坊境內),李太后親自趕赴霸州面見遼世宗,請求賜地放牧為生。天祿三年(公元949年)春,李太后等人由遼陽遷往建州。第二年,李太后生病,由於無藥可醫,病情日漸加重,同年八月二十五日,李太后逝於建州。去世之前,她叮囑石重貴將她的骨灰帶回家鄉。就這樣,帝王之女,貴胄之後的李氏,由永寧公主到皇后成為皇太后,但最終成為遼國的階下囚,顛沛流離,客死他鄉。
-
3 # 墨梅逸清寒
後唐明宗李嗣源把自己的三女兒永寧公主嫁給了大將石敬瑭,據說一是間接監視石敬瑭以防擾亂,二是斷絕養子李從珂對永寧公主青梅竹馬的愛情夢想。
石敬瑭起兵造反,割讓“幽雲十六州”甘心做契丹的“兒皇帝”,在契丹的幫助下,滅了後唐建立後晉。做了後晉皇帝的石敬瑭以宗廟未立為由並沒有封永寧公主為皇后,六年以後也就是他死前一年才封永寧公主為皇后。石敬瑭養子石重貴繼位以後尊為皇太后。
石重貴倒是比他的養父石敬瑭有氣節,對契丹只稱臣不稱兒,雖然能力一般,但是敢於與契丹開戰,在位僅四年就被契丹打敗,947年舉家被俘送往契丹黃龍府,皇太后當然也在其中,一路艱辛,飢不擇食,兩年後又改遷建州,在那裡種田。950年三月得病,卻沒有醫藥,常仰天而泣,戟手罵杜重威、李守貞誤國,同年八月二十五病逝,臨死前囑咐石重貴“吾死,焚其骨送范陽佛寺,無使吾為邊地鬼也”。
永寧公主生於動盪,爭於戰亂,不能享福,忍辱負重,不得善終!雖貴為公主皇后,卻不及平民百姓。
-
4 # 文史磚家
五代十國是個超級亂世,與局勢動盪不安相伴隨的,是各色人等經歷到的各種痛苦、磨難,在這些人中,後晉開國皇后李氏的遭遇堪稱悲情。作為後唐的公主和後晉的皇后、太后,李氏雖然一度享盡榮華富貴,但命運同時又對她極為殘酷,使其飽受兩次亡國之痛,最終在異域他鄉鬱鬱而終。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位苦命的女人。
李氏是後唐明宗李嗣源第三女,生母為和武憲皇后曹氏,起初封永寧公主,後來又陸續被改封為魏國公主、晉國長公主。李嗣源因為欣賞部將石敬瑭的武勇,便將女兒嫁與他為妻。作為石敬瑭的正室,李氏頗有心計,屢屢幫助夫君出謀劃策,使他安然度過重重危機,堪稱石敬瑭的“賢內助”。
清泰三年(936年)五月,時任河東節度使的石敬瑭因備遭末帝李從珂猜忌,為免於殺身破家之禍,便在太原舉旗造反,並在契丹的扶持下,建立後晉政權。同年底,後晉、契丹聯軍攻陷洛陽,李從珂舉族自焚而死,後唐隨之滅亡。同時遇難者,便包括李氏的生母曹太后。
後晉立國後,李氏本應被冊封為皇后,然而在長達5年的時間裡,石敬瑭都以“國務繁忙”、“宗廟未立”為藉口,推遲對妻子的冊封。直到天福六年(941年)十一月,病入膏肓的石敬瑭才宣佈立李氏為皇后,但還沒有舉行正式的冊封禮,便於次年(942年)六月病死。隨後,宰相馮道、大將景延廣擁立皇侄石重貴為帝,是為晉出帝。
李太后為人強悍機敏,石敬瑭在世的時候便對她甚是敬畏,等到出帝即位後,更是時不時地受其訓誡。石重貴起初還算是聽話,但等到坐穩位子後,讓皇后馮氏幫忙處理朝政,便不再把太后的教導放在心上,讓李氏氣憤不已(“出帝天福八年七月,冊尊皇后為皇太后。太后為人強敏,高祖常嚴憚之。出帝馮皇后用事,太后數訓戒之,出帝不從,乃及於敗。”見《新五代史·卷十七》)。
石重貴即位後,重用景延廣及宰相馮玉、李崧等人,在他們的唆使下,開始摒棄石敬瑭在位時對契丹奉行的“稱兒稱臣”路線,改而採取“稱孫不稱臣”的方針,並圖謀收復幽雲十六州,由此引得雙方戰事不斷。不僅如此,石重貴昏聵無能、驕奢淫逸,為享受生活並解決軍費難題,便在民間大事搜刮,導致天下怨聲載道。在這種情況下,後晉的滅亡變得不可避免。
開運三年(946年)十月,石重貴派姑父、成德軍節度使杜重威率十萬精銳北伐,結果杜重威為了能當皇帝,竟然率軍向契丹投降,並引導其國主耶律德光南下入侵中原。同年十二月,降將張彥澤率先鋒部隊抵達汴梁,石重貴因為手下沒有軍隊,所以便只好向契丹投降,後晉帝國就此滅亡。
次年初,契丹將石重貴及其家眷、太監、宮人及部分官員押解北上,目標是距汴梁千里之遙的黃龍府,而李太后也在其中。由於契丹人在押解路上很少提供食宿,所以石重貴一行風餐露宿、忍飢挨餓,在遭受萬般艱辛之後,才好不容易到達目的地。等到遼世宗耶律阮即位後,石重貴等人又被安置在建州,依靠耕田為生。
此時,李太后年事已高,加上飽受亡國、遷徙等一連串打擊,沒幾年時間身體便垮了下來。後漢乾祐三年(950年)三月,李太后身患重病,由於沒有得不到藥物救治,只能靜待死神的來臨。李氏回想起過往的種種,常常仰天哭泣,悲憤至極的時候便會面朝南方,戟手痛罵投降賣國的杜重威、李守貞等人。
同年八月,李太后在建州駕崩,臨死前對石重貴講:“如果皇帝還孝順的話,那麼等哀家死後,就把我的屍身火化,然後送往范陽佛寺埋葬,那樣的話,哀家就不會淪為胡地之鬼了!”然而,石重貴並未遵守李太后的遺願,最終還是將她的骨灰葬於建州。24年後,石重貴死在建州,終年62歲。
明年三月,太后寢疾,無醫藥,常仰天而泣,南望戟手罵杜重威、李守貞等曰:“使死者無知則已,若其有知,不赦爾於地下!”八月疾亟,謂帝曰:“我死,焚其骨送范陽佛寺,無使我為虜地鬼也!”遂卒。帝與皇后、宮人、宦者、東西班,皆被髮徙跣,扶舁其柩至賜地,焚其骨,穿地而葬焉。引文同上。
回覆列表
永寧公主李氏,在丈夫石敬瑭奪了後唐皇位後,便成了李皇后。其實石敬瑭剛做皇帝時並沒有冊立李氏,在石敬瑭病死的前一年才冊立李氏為皇后。石敬瑭去世後,他的侄子石重貴即位。後晉在石重貴手中後來被契丹滅國。
後晉滅亡後,李皇后和侄子石重貴等被遼太宗遷到了契丹黃龍府,也就是今天吉林省長春市農安縣。在黃龍府待了一段時間,後又被遷到了今天遼寧營口。在營口李皇后和石重貴等以種田度日,日子過得很悽慘。當時李皇后生病了沒有藥治,她只能仰天而泣,大罵誤國的杜重威、李守貞:“使死者無知則已,若其有知,不赦爾於地下!”。
意思很明顯,就是說石敬瑭要是知道這二人誤了後晉,地下有知一定不會放過他們。當然,李皇后大罵這二人時,他們已經都去了地下去見石敬瑭了。病了沒有藥,最終李皇后沒撐多長時間便病死了。這就是永寧公主最後的結局,可謂悲慘。曾經富貴至極,但臨了卻連藥都沒得吃,最終病死實在令人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