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君山話史

    采石之戰,是南宋生死存亡的一戰。

    指揮采石之戰的虞允文根本就是武將,他只是代表朝廷去犒師的,其實就沒有指揮權。但是形勢危急,虞允文顧不上那麼多了。當時有人對他說:“公受命犒師,不受命督戰,倘有人背後說公的壞話,公難辭其咎。”這是告誡他,您別越權了,指揮作戰不是您的事。虞允文聽罷大怒,斥責道:“危及社稷,吾將安避。”

    為什麼採石的宋軍群龍無首,沒有一個大將呢?

    說起來比較尷尬,前任大將王權被解職,後續大將李顯忠還沒到任。朝廷先派虞允文前往犒師,結果一不小心,讓這個書生贏得軍事史上不可思議的一場勝利。

    是不是僥倖呢?還真不是。

    當虞允文到了採石時,發現形勢比想象的要嚴重一萬倍。金人已經把採石作為渡江登陸點,金帝完顏亮親自押陣,在對岸已集結四十萬大軍,隨時可能渡江。而採石的守軍群龍無首,全無鬥志,毫無軍紀章法。

    這個情形下,虞允文挺身而出。他把所有將士召集起來,共有一萬八千人,馬數百匹。他在諸將士面前慷慨陳辭,勉以忠義,指著帶來的犒軍物品道:“金帛、告命皆在此,以待有功。”這些將士多是愛國志士,見這位參謀軍事挑起重擔,紛紛表示道:“今既有主,請死戰。”

    此時虞允文收到準確的情報:金兵將於第二天渡江,先渡江者賞黃金一兩。他馬上佈陣,他令騎兵、步兵列陣於江岸,把水師分為五隊,一隊駐守中流,兩隊分駐左、右兩側,另兩隊船則埋伏於小港內,作為機動部隊。

    金兵果然如期渡江,數百艘船浩浩蕩蕩駛過來。儘管宋軍水師在江面阻擊,仍有七十餘艘敵船衝過江登陸。金兵登陸後,發動猛攻,宋軍防線招架不住。虞允文見勢不妙,馳入陣中,勉勵宋軍統制時俊說:“汝膽略聞四方,立陣後則兒女子耳。”時俊聽罷,當即揮舞雙刀,身先士卒,奮勇前驅,遏制住金兵的攻勢。

    與此同時,江中激戰正酣。宋軍水師在船隻效能上要優越於敵軍,所用的船稱為海鰍船,採取衝撞戰術,犁沉敵船無數。採石磯水戰一直開啟天黑,此時金船損失過半,仍然不肯退卻。

    關鍵時刻,正好有一支從江州潰敗的宋軍逃到採石,虞允文乘機將其招來,授予旗鼓,命他們從後山出,搖旗擂鼓。金人大恐,以為宋軍援兵已到,遂無心戀戰,調轉船頭逃去。虞允文又命水師以強弓勁弩尾追射擊,大敗金兵。

    這就是宋金戰爭的轉折一戰:採石大捷。如果沒有虞允文拼死抵抗,長江防線一旦失守,大宋去矣。從此役經過來看,沒有多少僥倖的成分,全靠拼死。

  • 2 # 海佑講史

    要知道,虞允文能夠取勝,絕對不是靠僥倖,而是靠完美的、一環扣一環的計謀,擊金兵於半渡,而且還使用高科技武器“連弩”打擊,最後才取得勝利。虞允文是派過去的監軍,他到達軍隊的時候,主將還沒到,但敵人已經打過來了,所以原則上,虞允文這個時候可以率領將士展開戰鬥,不屬於越權。

    ▲ 虞允文雕像

    眾所周知,金國滅了北宋,將徽欽二宗俘虜到北國,宋高宗趙構在南方稱帝,建立了南宋小朝廷,雖然有岳飛、韓世忠等抗金名將力主北伐。但是,由於宋高宗趙構的私心以及南宋朝廷的軟弱,導致岳飛慘死風波亭,當時宋朝朝廷中的大臣認為,只要殺了岳飛就可以換得宋金兩國之間的和平,而此後,只要每年向金國進貢,就可以好好享受江南的溫柔鄉。

    但是,南宋小朝廷的如意算盤打錯了,北方的金國在岳飛慘死風波亭的20年之間,發生了一系列變動,海陵王完顏亮篡位成功,正想著憑藉南征宋朝的機會穩固統治,透過領兵征伐開疆拓土來穩固自己的大金國國王之位。

    ▲ 完顏亮

    所以,完顏亮繼位以來,就不停的招兵買馬,全國上下厲兵秣馬,準備南征,完顏亮更是寫下了“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這樣的豪言壯語。而反觀南宋方面,由於大臣皇帝醉生夢死,文人貪財、武將怕死,而且南宋雖然錢糧富足,所用於軍隊卻甚少,大部分都進貢給了金國,就連長江邊上的防線,大多都是老弱病殘,防備空虛。面對金國的虎狼之師,實在是懸殊相差太大。

    公元1161年,金主完顏亮親自率領60萬大軍南下攻宋,而且放出豪言,要在100天之內徹底滅亡南宋。宋高宗趙構聽到這個訊息後,立馬嚇癱了,想當年他被金國大軍趕到海上的日子還猶在眼前。此刻,金國大軍又捲土重來,看完顏亮氣勢洶洶的態度,也許這一次就不是把他趕到海里這麼簡單了。

    ▲ 宋高宗趙構

    就在宋高宗趙構猶豫不決是逃還是戰的時候,完顏亮的大軍已經到了和州,和州守將王權不戰而逃,直接放棄了和州,這樣一來,完顏亮的大軍已經逼近長江,如果金軍一旦渡江,那麼南宋必將滅亡不可!

    無奈之下,宋高宗趙構只得派遣蕪湖守將李顯忠到採石磯阻擊金軍,由於宋朝有文人監軍的傳統,所以趙構便派遣了當時任中書舍人的虞允文到採石磯慰問督戰。

    但是當虞允文到達採石磯的時候,李顯忠卻還沒有到,這就尷尬了,主力沒到,監軍到先到了,雖然主力沒到,但是對面的金軍已經開始準備渡江了。雖然虞允文以前一直擔任文官,而且從來沒有打過仗,此刻卻是危急存亡之刻,不得已之下,虞允文只得擔任指揮官的重任。

    虞允文擔任指揮官之後,清點過人馬之後發現,整個採石磯防線軍士還不到兩萬人,而且大多都是老弱殘兵,根本不能和金軍的虎狼之時相抗衡。但虞允文不愧是文人出身,他先是進行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講,煽動士兵們的愛國熱情,然後便帶領士兵一馬當先的衝上陣前。士兵們一看一個文人都能如此勇猛,他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奮力抵抗呢?

    而且虞允文還懂得利用地利之便,由於金軍都是北方漢子,陸戰自然是所向披靡,但是水戰卻不擅長,虞允文利用南宋船隻的優勢撞擊金軍的船隻,導致很多金軍士兵落水,金軍大多不識水性,落水之後就被淹死了,這樣一來,金軍損失慘重。

    ▲ 虞允文指揮戰鬥

    而且虞允文還用上了南宋最先進的武器“鐵臂弩”,不斷的射擊,也使金軍損失慘重,金軍的先頭部隊一下子就損失殆盡,迫使金軍不得已只能暫停渡江。

    經過一天的戰鬥,宋軍士氣大增,而金軍方面則士氣低落,甚至有些金軍將領提出了撤退。但是,金主完顏亮正要憑藉此戰為自己樹立權威。所以,不顧士兵的死活下了死命令“三日之內打不過長江去,隨軍大臣盡行處斬”!

    這樣一來,部分金軍將領極度不滿。就在頒佈命令的當天晚上,金國兵部尚書耶律元宜發動了軍事政變,控制了完顏亮,而恰在此時,北方傳來了完顏雍繼位的訊息,完顏亮此刻大勢已去,不久之後即被耶律元宜所殺。

    完顏亮已死,金軍沒有了主心骨,自然而然就撤退了。虞允文雖是文人,卻憑藉一己之力,打退金兵,為南宋朝廷續命100多年,如果不是虞允文,恐怕趙構已經和徽欽二宗一樣的下場了!

  • 3 # 月明如昔

    千年依舊,鑑往知今!

    有一句話叫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就是這個道理,當時金國舉國中精銳南侵,虞允文臨危受命,挽狂瀾於既倒!所以重點不是越權,重點是之後的影響!

    源於宋金議和之後,金朝亡宋之心不死,海陵王更曾言:

    萬里車書一混同,江南豈有別疆封?

    提兵百萬西湖側,立馬吳山第一峰。

    心理支配行動,這種壯志使得完顏亮之後在紹興三十一年(1161)發動南侵!而因為虞允文,此戰使得完顏亮死於亂軍之中,宋金得以呈鼎足之勢,是真正使得南宋偏安的一戰,和東晉淝水之戰如出一轍。

    至於僥倖,見仁見智,個人認為,戰場瞬息萬變,古來幾乎沒有稱得上僥倖的戰役,大多都體現了主帥高超的指揮藝術,採石磯一戰也是一樣,虞允文以1.8萬人大敗金軍精銳十七萬,古來人們稱讚的破釜沉舟一戰也不過如此吧?

    而這場戰役的經過也堪稱傳奇。

    完顏亮早年登基後,對外取得一系列戰爭的勝利,使得他頗為自負,從開始的詩就可以看出來。發動南侵後,初期也是勢如破竹,一路打過淮北,虞允文

    受命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

    扛起了宋軍的大旗,整頓軍隊,嚴陣以待完顏亮,及完顏亮渡江,他充分發揮了宋軍的水戰優勢,利用堅船猛攻,金軍損失慘重,逐漸開始動搖軍心,正好宋軍有三百敗兵從光州退至採石,他用這支軍隊作為疑兵,令其從後山撤出,金軍以為宋軍援軍以到,慌亂中撤退,虞允文指揮軍隊,乘勝追擊,初戰殲敵四千!

    之後虞允文料敵先機,斷定金軍不會甘心,短時間可能再次進攻,他做好嚴密部署,令將士們嚴陣以待,導致金軍採石磯渡江失敗。而因為虞允文,完顏亮其他地方渡江也被宋金嚴防,未敢渡江。

    完顏亮這一次南征失敗後,加劇了金國內部的矛盾,金世宗起兵,與他隨行的部下叛亂,還有契丹也於乘機作亂,北地烽火狼煙,南宋徹底偏安!

    因此回顧此次戰役,絕非僥倖。

    除了南宋精良的水軍,面對外敵同仇敵愾,上下同欲求勝之外,虞允文個人的指揮藝術也不能忽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火箭威登組合,二弟三弟下賽季能衝出豪強如林的西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