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燦如夏花92227887
-
2 # 教育者山坡羊
以學生為主的教學設計應該怎麼設計?新課改後,我們一直在提倡“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理念,可以說,這個理念就是我們從事一切教育教學工作的根本。
那這個理念在教學設計中應如何落實呢?
一、先說一下教學設計
什麼是教學設計呢?教學設計是為了上好課而預先設計的教學藍圖,是保證一節課能順利進行的基礎。
雖說教學設計也是為了保證一節課順利進行而預先設計的藍圖,但它又明顯不同於以往的“教案”。
以往的“教案”,是站在教師如何去“教”的立場上進行的預設,而教學設計是站在學生如何去“學”的立場上進行的預設。
雖說都是為了上好課而進行的預設,但他們的出發點是不同的,背後反映出的教學理念也是不同的。
教學設計正是把學生的“學”作為出發點的。那如何能設計出一份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設計呢?
二、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設計的要求
教學目標1)教學目標,不僅要體現學生知識和能力上所應達到的要求,同時也要考慮學生在思想、性格,以及價值觀上的目標。
2)在具體的教學目標上,要考慮不同學生不同的學習能力,所以,教學目標應有區分,根據學生不同學習能力分為幾個不同的層次。
重點難點的突破1)教學的重點是不變的,但是“難點”卻可能因不同的學生而有變化。所以,教學中,既要完成教學的重點,同時也要注意不同學生可能有不同的“難點”的問題。
2)針對教學的重難點,要有適當的檢測措施,因為,不進行檢測,就無法真正瞭解學生對重難點掌握的程度,所謂“以學生為主體”,就是要“眼中有人”,教師不是隻顧自己教學,而言關注課堂上真正的主體——學生學會了沒有。
教學方法為了讓教學效果達到最最佳化,教師一定要從眾多的教學方法中,選擇最適合這節課內容的教學方法,只有把人的因素考慮在內,教學方法才會發揮最大的優勢。
無論採用什麼樣的教學方法,教學中,要看它能否儘可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否儘可能讓所有學生積極參與,如果達不到這兩點,就說明我們的教學方法還沒有達到“最優”。
教學過程這裡本人仍然稱老師“教”的過程為“教學過程”,事實上,稱之為“學習過程”更合適。因為,我們一定要記著,課堂上要以學生的“學”為主體,教師所有的“教”都是為了“不教”,為了讓學生更好的“學”。
在一節課上,如果老師“教”的過程佔據了一半或一半以上,那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就是一句空話,表明這句話還沒有真正在老師的心中“落地生根”。
問題的處理在教學中,設定不同層次的問題,這也是教學的技巧。透過問題,我們往往可以用很小的精力啟用我們的課堂,讓學生在一種愉悅的環境裡進行告訴的思維運轉。
此外,教師在處理問題時還應注意,第一要不同難度的問題要面對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第二要爭取最大面積學生的參與;第三不要輕言放棄任何一個學生。
教師鼓勵課堂上,學生既是學習者,也是我們順利教學的協作者。所以,營造愉快的教學情境,也是順利進行教學的保證。
教師要對學生的積極參與和應答,進行恰當的反饋,該鼓勵則要鼓勵,該表揚則要表揚,該引導則要引導,不客氣的說,一個教師水平真正的體現,可能就表現在這裡!
真正把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你的教學設計不知不覺間就會一切圍著“學生”轉,做到這一步了,不用說,你的課堂無論有能有“教學設計”,你的課堂都是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
-
3 # 樹懶在讀書
以學生為主的教學設計,最關鍵的要考慮以下三個因素。一、教學目的是什麼。
這是教學設計要放在首位的因素。前段時間,拼命強調以學生為主的教學設計,甚至規定了課堂上,老師講課的時間不得超過多少。有的地方,一節課45分鐘,教師講的時間硬性規定為20分鐘。
我曾經聽過一節課,古文課,作為一篇知識點密集的傳統古文篇目,之前的教學,是重在基礎知識的梳理,加知識點的拓展。因為要作為公開課,又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設計重點課,於是,教師上課,安排了很多的誦讀、學生對古文內容的理解等。全程基本上都在看學生講。因為古文有一定的難度,學生講的時候不容易到位,老師引導得滿頭大汗。後來,在階段性測試中,出了這篇文章中一個片斷,這個上公開課的班,考試得分極低。
所以,一節課是否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設計,要看這課是否一定要以學生為主開展下來。這課的教學目標是拓基礎,那麼,就定神讓教師好好講,把知識的第一印象正確展示在學生面前,而不要讓學生那些模糊的回答與互動干擾了其他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
二、學生缺的是什麼。以學生為主體,就得明白學生缺什麼。最形象的例子,就比如作文課。
一節記敘文課上,在上之前,教師是否明白你教學的這個班級,學生在最近幾次記敘文練習中,存在的最大的問題是什麼,集中表現在哪幾個地方。
比如,學生大面積不會記敘,很基礎的記敘手法用不起來,講事情平鋪直敘,不生動,不鮮活,那麼,就可以專門設計一課,就圍繞記敘手法這一個問題,集中一節甚至兩節課的時間,讓學生充分地在課堂上活動開來,能寫的、能說的、能提示的、能表達的,都讓學生動起來。
看看教室哪個角落,看看哪個少年的形象,就現場讓學生說、寫、改,這樣,才可以把課堂稱作為以學生為主的。
三、什麼輔助最有用。輔助手法也很關鍵。現在的課堂教學,動輒各種投影、PPT,甚至有更高階的裝置,讓人眼花繚亂。我曾經聽過一節散文教學課,一節課下來,PPT就有大概50多頁,各種圖片、背景音樂,美景看了不少,但回頭再想,這節課教的什麼,不記得了。
還有一次,是古文課,也用的PPT,各種知識點、句子翻譯、詞義拓展。因為ppt放起來方便,比起用傳統板書來,那是厲害得多了,課堂容量也大得多,以前寫滿黑板的內容,現在就直接點點滑鼠就可以了。
但是,這樣的課堂輔助手段,有沒有考慮過,學生為主,學生能這麼快地把課堂內容記下來嗎?能充實地學到更多的知識嗎?
有些花哨的課程,也就只是圖個表面的熱鬧罷了,以學生為主,那就顧不上了。
總之,以學生為主來做課堂設計,是很好的想法,但是,如何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教師團隊,要思考的問題還是非常多的。我們不能圖一時的熱鬧、一時的潮流,而忽略了學生這個真正需要關注的主體。
回覆列表
主體式教學是基幹課堂教學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理念,透過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內驅力,達到教學目標的實現。在實際操作中,要根據學科特點、教學內容進行設計。以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為例談一點具體方法。
一、創設情景,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學習。思想政治課教學內容與時事政治結合緊密,課程目標就強調要求,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理解實際問題。因此,課堂教學要選用國內外契合教材內容的新鮮時事材料,透過影片或文字的方式呈現出來,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分享交流,讓學生加強對課本理論知的理解和運用。
二、開展模擬活動,讓學生身臨其境地學習。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內容中,涉及到許多社會經濟生治生活的主體。如何扮演好這些角色,學生缺乏感性認識,不妨組織一些模擬活動,讓學生進行角色定位,參與其中,如模擬政協委員、聯合國發言人、企業CE0等,使學生在模擬活動中,明確一定的社會責任,培養政治認同的核心素養。也可舉辦微型辯論賽和演講比賽,對一些重要的政治觀點進行批判性思考,由此提高明辯是非的能力。
三、勇於開展議題式教學,培養學生核心素養。2017版新課程標準把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作為新課程教學目標,把議題式教學作為載體,進行全新的教學設計,即是要從教學內容中提煉議題,議題源於教材,具有思辯性,要求學生圍繞議題進行材料收集整合,推出結論,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公共參與、政治認同等核心素養。
以學生為主體是教學原則,形成可以多種多樣,需要教師積極探索,不斷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