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9480002500560
-
2 # 不沉的經遠
高覽在《三國演義》裡出場不多,僅有三次單挑,分別是官渡之戰對許褚、穰山之戰對劉闢、趙雲,我們就根據這三戰的表現來看一下高覽大致是什麼水平。
官渡之戰時,曹操先命張遼出戰,張邰躍馬來戰,兩人打了四五十合不分勝負。許褚看張遼打不贏,於是縱馬上前助戰,結果被高覽挺槍攔住,四個人分成兩對廝殺。
書中並沒有明確說高覽和許褚打了多久,不過從曹操主動命夏侯惇、曹洪率軍衝陣看,高覽對許褚應該時間不短,而且沒有處於明顯劣勢,所以曹操才會按捺不住。從這裡看,高覽在面對許褚時,至少能打上一陣,參考張郃對馬超二十合戰敗看,高覽即使不如張郃,也不會差多少。
穰山之戰高覽對劉闢,是在劉備敗走之時,劉闢為了給劉備殺開一條路,上前來戰高覽。結果戰不三合,劉闢就被高覽一刀砍殺。
劉闢和龔都佔據汝南時,曹洪奉命前去攻打,結果累戰不利,於是派人回許昌求援。當然,劉闢、龔都和曹洪未必是兩軍陣前單挑,不過至少可以說明曹洪在多次戰鬥中都無法擊殺兩人,劉闢、龔都對曹洪也有一戰之力。高覽這個表現,可以說比曹洪還強一些了。
而高覽對趙雲之戰,是在高覽殺死劉闢以後,趙雲從高覽後軍衝陣而來,一槍殺死高覽。
趙雲衝陣而來,肯定也是花了一些時間的,高覽的狀態應該不是完全的無備,結果卻被一合所殺,應該說還是有些出人意料的,這個表現和前面兩戰相比差距實在太大。
這種情況有可能是高覽還是有些大意,覺得部下應該還能擋住趙雲一會,在糾結自己是不是搶先去殺了劉備,立個大功,結果一時疏忽,被趙雲殺了。
也可能是趙雲的槍法太快,高覽反應跟不上,正好被趙雲剋制了,所以擋不住。
還有可能是高覽在和許褚打的時候用的是槍,結果這次卻改用了刀。對付劉闢這樣的武將可能不覺得什麼,不過遇上趙雲這樣的高手,武器不順手的壞處就出現了。高覽因為武器不順手,所以一合被殺。
不管怎麼說,《三國演義》裡武將的表現出現波動也是很正常的,我們還是應該根據其綜合表現開評定。從高覽三戰的表現看,他的總體水平應該強於曹洪,和張郃接近或者相當,所以也不算徒有虛名。
-
3 # 饞嘴肥貓鏟史官
河北四庭柱個個都厲害了,沒有一個是徒有虛名的。
顏良二十合擊敗徐晃,這樣的進攻能力在整個三國時代,有幾個人能做到?
文丑能獨戰張遼、徐晃的聯手夾擊,依然佔據上風,又有幾人能行?
張郃是劉備和孔明都深為忌憚的人物,自蜀漢五虎殞落後,他還做過一段時間的天下第一猛將。
高覽也很厲害,在官渡之戰時,他曾經硬撼許禇不落敗,武藝是相當強悍的。
那為啥被趙雲一個回合就挑翻了呢?高覽確實死得挺冤,是他太過大意了。
咱們來透過《三國演義》原著來分析一下高覽殞命的的原因。
咱們先來看看高覽與許禇的那場大戰,這是在《三國演義》的第三十回中。
回目: 戰官渡本初敗績 劫烏巢孟德燒糧曹操和袁紹在官渡擺開戰場,兩陣對圓,曹軍中張遼出馬搦戰,袁紹麾下張郃躍馬來迎,雙方大戰,“四五十合,不分勝負”。
曹軍第一猛將許褚揮刀上陣,前來助戰,而袁紹軍中“高覽挺槍接住”。
大家注意,原著中很清楚地指出,高覽是“挺槍接住”。也就是說,高覽與許禇大戰不落下風,手中所持的兵器是長槍。
那麼,高覽在穰山之戰中,伏擊劉備時手中拿的是什麼兵器呢?大家看《三國演義》的第三十一回。
回目:曹操倉亭破本初 玄德荊州依劉表曹操擊敗袁紹後,挾大勝之勢來徵劉備,雙方在穰山附近擺開戰場。曹操分兵襲擊劉備後路,劉備與趙雲準備趁夜撤出戰場,卻遇到伏兵,一夜亂戰,軍隊分散。
天明時分,劉備率部撤退,被張郃和高覽前後阻住要道。劉備正欲自盡,部下劉闢勸止。劉闢出馬與高覽交鋒。
劉闢“戰不三合,被高覽一刀砍於馬下”。
大家注意,這個時候,高覽的武器是一柄大刀。
劉備正在張慌失措之時,趙雲趕到了。從高覽後軍“衝陣而來,槍起處,高覽翻身落馬”。
現在我們分析一下,為什麼高覽在趙雲的衝擊下連一個回合都沒有堅持住。
1.高覽手中兵器不趁手
以前高覽更擅長用槍,但這次他卻拿的是一把大刀。做為大將,雖然十八般武藝樣樣都會,但也有個擅長不擅長。高覽用刀,對付劉闢這類低水平戰將沒啥問題,遇到趙雲這種超級猛將就肯定不行了。
2.過度擔心防衛劉備
趙雲從後面衝來,高覽本應第一時間轉過身去應對,但他與劉闢交鋒後,是處在本陣最前列,如果立即拔馬轉身,他害怕劉備會趁機發起不利。劉備雖然單挑武藝不行,但箭術是很厲害的,在與黃巾軍作戰時射傷過“地公將軍”張寶,還射死過孫仲,在許都圍獵時也射中過奔跑中的兔子。
所以,高覽一猶豫,沒有及時掉過馬頭。
3.趙雲從後方突陣
高覽第一時間沒轉過馬頭,再想掉頭就難了。
趙雲從後面衝殺過來,前列的軍士也發現了,要想避開趙雲的傷害,大家只能向前湧,拉開與趙雲的距離。大家紛紛往前跑,高覽再想掉過馬頭就難了,就像在車輛如潮的公路上,你想完成個掉頭動作,太困難了。
當趙雲衝過來時,高覽還是背對著趙雲,在馬上扭身抵擋,手中還拿著不趁手的兵器,這怎麼能行?
所以,高覽一個回合都沒頂住,殞命沙場。
-
4 # 愛尚文史
高覽被趙雲一合秒殺,無法證明袁紹的“河北四庭柱”乃徒有虛名之輩。
拋開高覽不說,單單顏良、文丑、張郃三位,他們的實力,可都是有豪華戰績支撐的。而且這些戰績,還都是含金量比較高,不存在水分很多的說法。就算高覽被趙雲秒殺是因為自己的武力低微,也無法證明其他三位乃徒有虛名之輩啊!
那麼?顏良、文丑、高覽、張郃四人,在“演義”中,究竟處在怎樣的水平呢?
顏良:
顏良的首次出場,是在袁紹接管韓馥的冀州一戰;由於關純、耿武等人不服,趁袁紹接管冀州之際,埋伏在冀州城外,突然襲擊袁紹。袁紹跟前顏良、文丑奮起反擊,顏良立斬耿武,文丑砍死關純。顏良的第二次出手,是袁紹和曹操官渡對峙期間。袁紹命顏良為先鋒大將,領兵包圍白馬,曹操親自統領大軍前來解圍。兩軍對陣,曹操方宋憲當先出馬,被顏良三合砍死;魏續縱馬而出,被顏良一合斬殺;徐晃憤怒,揮舞大斧直取顏良,被顏良二十合輕鬆擊敗。曹營諸將見狀,盡皆慄然不出。關純的武力值究竟處在什麼水平,我們不得而知。不過之後的白馬之戰,顏良三合斬宋憲,一合斬魏續,二十合擊敗徐晃,使得曹營諸將慄然,這是實打實的戰績。魏續、宋憲,皆為呂布帳前“八健將”,雖然不是頂級高手,但也絕非等閒之輩。在與曹操、劉備等人對峙期間,這兩人可沒少出手,能活到白馬之戰,水平應該不會太差。徐晃更不用說,能四五十合戰平許褚的猛將。顏良能夠二十合擊敗徐晃,足見其實力已經超過了曹營的所有戰將,所以才會有曹營“諸將慄然”的表現。
所以!顏良的水平,肯定在超一流高手之列。
文丑:
文丑的戰績,比顏良更多,含金量的話,也不會低於顏良。
第一,磐河對峙期間,文丑十餘合擊敗公孫瓚,並單騎趕入萬軍叢中,殺散公孫瓚的帳前四將,左衝右突,無人敢擋。一度將公孫瓚逼的走投無路,險些喪命於文丑之手,幸得趙雲及時趕到,與文丑大戰五六十合,不分勝負。第二,延津一戰,文丑方軍士只顧搶奪戰馬輜重,曹操突襲而來,袁軍不戰自亂,踐踏者不計其數。文丑拔馬而走,張遼、徐晃雙雙出陣,奮力趕殺過來。文丑不慌不忙,取出雕弓,連射兩箭,張遼落馬,險些喪於文丑之手。幸得徐晃截住廝殺,大戰三十合之後,徐晃拔馬而走。有趙雲、張遼、徐晃等人的驗證,文丑妥妥的入選超一流高手之列。
高覽:
高覽的戰績最少,從他的戰績來看,很難定義其真實水平。
官渡戰平過許褚,但回合不詳。不過從整體描述來看,兩人交兵大概也就數合之間。單挑時間太短,不足以證明其實力與許褚相當。
後邊一戰,高覽三合斬殺劉闢,劉闢的水平頂多三流。原因很簡單,劉闢乃為黃巾軍將領,黃巾軍在“演義”中,是非常萊的,而且劉闢乃為黃巾軍中不知名的小將,更是菜上加菜。所以高覽斬劉闢也不能說明其一流戰將身份。
之後被趙雲一槍挑死,也足見其應變能力之差。高覽的真實水平,大概與曹洪差不多,面對頂級高手能夠過上幾招,面對三流戰將可以完成秒殺。
至於張郃,這邊就不多說了,公認的一流戰將。打平的人也都非泛泛之輩。
所以“河北四庭柱”絕非浪得虛名,他們之中,有兩員超一流高手,一員一流戰將,一員準一流戰將!!
回覆列表
沒見過這樣的白痴。一部三國演義,趙雲的年齡都鬧不明白的小說。小說裡面瞎幾把編的情節你也放在心裡,沒毛病吧你。趙雲那麼牛逼。劉備派他去把孫權和曹操幹掉就完了唄。你說是劉備腦殘呢?還是你腦殘?